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正病例(牙合)颌面的垂直向变化

    作者:张晓芸

    目的评价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特别是下颌平面角较大的患者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正后(牙合)颌面的垂直向变化,尤其是下颌平面的旋转变化.方法24例覆(牙合)正常或较浅且下颌平面角大于均值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骨性与牙性均为Ⅰ类)拔除第二双尖牙,应用直丝弓技术完成矫治,25例符合同样标准的患者由不拔牙矫正完成.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描图和手工测量,比较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牙合)颌面垂直向的变化.结果对拔牙和非拔牙两组患者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的统计学比较发现,除下磨牙的伸长量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外,两组患者间(牙合)颌面垂直向的变化并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结论第二双尖牙的拔除并不一定意味着下颌平面角的减小,对于高角前牙开(牙合)倾向病例选择拔除第二双尖牙后,在矫正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后牙的垂直向控制.

    关键词: 拔牙 头影测量
  • 拔除上颌切牙病例的正畸治疗

    作者:李巍然;周伟华

    目的 探讨拔除上颌切牙及下颌双尖牙进行正畸治疗病例的正畸治疗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1名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拔除上颌切牙并同时需要拔除下颌双侧第一双尖牙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用电子游标卡尺进行模型测量,通过模型测量计算Bolton指数分析该类患者拔牙治疗后上下颌牙量的协调性.并通过患者的正畸治疗总结该类患者的治疗特点及矫治要点.结果:该类患者治疗后的Bolton指数分别为前牙比79.71%、后牙比91.75%,虽大于正常均数,但差异不大.11名患者上下颌牙量的不调量在0.5~2.82 mm间.结论:拔除上颌切牙及下颌双尖牙治疗的患者,上下颌牙量基本协调,恰当的正畸矫治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关键词: 拔牙 切牙 正畸
  • Damon-2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拥挤拔牙病例报告

    作者:姜若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认识的提高,正畸患者对矫治医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达到好的矫治效果,还要求治疗过程快速、舒适、无痛等.近年来出现了许多自锁托槽矫治器,其特点是弓丝不需要用结扎丝或结扎圈固定在槽沟内,而是通过托槽本身的结构使之纳入槽沟.由于弓丝无需结扎,故而与托槽间的摩擦力较小,从理论上说牙齿移动的速度应该更快.下面介绍一例使用Damon-2被动自锁托槽系统矫治因拥挤而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的病例.

  • AngeⅠ类错(牙合)不对称拔牙的正畸治疗

    作者:孙丹阳

    患者苏×,性别女,1979年出生,就诊年龄19岁.主诉:牙齿不齐要求矫治.病人曾在12岁因牙齿不齐在外地医院做牙齿矫正治疗,并自述曾拔除左上第一双尖牙,矫治后复发.无口腔不良习惯,全身健康.父亲牙齿不整齐.(图见中心插页)

  • 口外弓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中的应用

    作者:陈玉梅

    安氏Ⅱ1错(牙合)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口外弓作为一种有效的推磨牙往远中装置,临床上用来矫治远中磨牙关系,以达到中性,减少安氏Ⅱ1错(牙合)的拔牙率.本文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行口外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正畸治疗牙移动规律及临床美学审视

    作者:白丁;陈坤;周佳卉;曹礼

    目的 研究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矫治轻度双颌前突病例后,上、下颌前牙及磨牙向拔牙间隙各自的牙移动量以及移动类型.方法 收集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使用HX直丝弓矫治器,因轻度双颌前突求治而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病例26例,在头颅侧位片上,以治疗后(牙合)平面、腭平面和下颌平面为参考平面,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切牙和磨牙向拔牙间隙移动量和移动类型.结果 上颌拔牙间隙由前牙后移占(50.4±11.5)%,磨牙前移占(49.6±11.5)%;下颌拔牙间隙由前牙后移占(46.2±10.7)%,磨牙前移占(53.8±10.7)%;上中切牙移动的旋转中心位于上中切牙根尖点根方-4.28~11.96 mm的范围内(5.00±5.27 mm),下中切牙移动的旋转中心位于下中切牙根尖点根方0.85~25.25 mm的范围内(14.16±9.27 mm);磨牙均为整体近中移动.结论 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矫治轻度双颌前突,能较好地维持前牙的唇舌向倾斜度和前后向位置,并能较好地保持面部美观、微笑丰满度和后牙直立度,达到良好的美观效果.

  • 上颌单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作者:吕婴;周彦秋

    目的 探讨上颌单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疗效、适应证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14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进行矫治,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①1-FH角减少11.03°,1-MP角增加3.07°;②下颌综合长度增加3.30 mm;③上、下唇突度分别减小2.65 mm和1.64 mm.上述测量项目矫治前、后的均值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0.001).结论 上颌单颌拔牙模式适用于下切牙唇倾度和下唇突度较小的牙源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

  • 儿童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术后反应的调查分析

    作者:陈小贤;姜霞;钟洁;张红梅;黄芊;夏斌

    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儿童牙齿治疗术后反应的种类和发生率,分析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24例2至8周岁全身健康儿童在日间门诊进行全麻下牙齿治疗的资料,包括儿童口腔科医师和麻醉医师提供的儿童一般情况和治疗信息以及术后家长填写的术后反应问卷信息.术后反应问卷包含术后1周内儿童牙齿疼痛、发热、用药以及与全麻相关的不适症状.应用牙齿疼痛问卷(dental discomfort questionnaire-8,DDQ-8)评估牙齿疼痛程度.结果 全麻下牙齿治疗手术平均时长为102.6 min,平均每例儿童治疗牙数为13.5颗.66.9%(83/124)的患者术后第1天有不适反应.术后常见的反应依次为咳嗽、声音嘶哑、牙齿疼痛、咽喉疼痛、不愿进食、肿胀、虚弱、嗜睡、呕吐、发热及恶心.这些术后反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好转,至术后第7天仅存牙齿疼痛及咳嗽.术前DDQ-8分值以及拔牙数量与术后第1天的牙齿疼痛显著相关.结论 牙齿疼痛和咽部不适是全麻下牙齿治疗常见的术后反应;术后第1天牙齿疼痛与术前牙疼及拔牙数量有关.

  • 患者自控镇静术在拔除阻生牙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宁毅;吴军楼;尚伟;杨学财;王世端;王明山

    有效的镇静、镇痛技术是提高拔牙麻醉质量的首要因素.患者自控镇静术(patient controlled sedation, PCS)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麻醉的一种新的镇静方法.我们对患者自控镇静术在拔牙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探讨PCS技术的应用价值.

  • 牙龈内陷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宇;吴亚菲;赵蕾

    牙龈内陷是需要减数的正畸患者在正畸空间关闭过程中出现的牙龈折痕.临床表现可以为附着龈表面的细微折痕,或贯通颊侧牙乳头至舌侧牙槽突的深折痕.牙龈内陷可影响局部牙周组织健康,并影响正畸效果及稳定性.本文就牙龈内陷的研究进展,包括定义、表现、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综述.

  • 拔牙辅以抗生素对伴或不伴动脉粥样硬化的慢性牙周炎大鼠颈动脉壁及血清白介素6的影响

    作者:马千惠;任秀云;石学雪;葛学军;岳姿洁;常乐

    目的 通过研究伴或不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大鼠模型中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表达及颈动脉的病理变化,探讨拔牙辅以抗生素治疗对As的影响.方法 44只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7只),B组(As组,8只),C组(CP组,14只),D组(CP+As组,15只).建模后C、D组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C1、D1组(拔牙组,7只)和C2、D2组(拔牙+抗生素组,7只),并分别接受相应的口腔干预治疗.分别于干预前1周、第1次干预后1周、第2次干预后1、3、5周尾静脉采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光镜下观察颈动脉血管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在所有取样时间点,B、C、D组的血清IL-6含量均高于A组,其中D1组在所有时间点IL-6含量均升高明显,均显著高于A组(P<0.01);第2次干预后1周,C、D组IL-6含量均达峰值,C1组:(127.0±29.9) ng/L;C2组:(120.6±23.1) ng/L;D1组:(175.1±50.8) ng/L;D2组:(160.5±37.7) ng/L,且均显著高于B组[(43.4±7.5) ng/L,P<0.01],之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第2次干预后5周时C1、D1组仍高于B组,而C2、D2组均低于B组.在所有取样时间点,C2、D2组IL-6含量均低于C1、D1组,第2次干预后5周明显(P<0.01).病理结果显示:A组颈动脉血管壁无异常;B组颈动脉血管壁明显增厚,可见炎症细胞和泡沫细胞,弹性纤维紊乱;C 1组血管壁薄厚不均,可见泡沫细胞和少量炎症细胞,弹性纤维紊乱;C2组血管壁未见明显增厚,可见少量泡沫细胞和炎症细胞,弹性纤维轻度紊乱;D1组血管壁明显薄厚不均,整个管壁均可见钙盐沉积,内膜可见大量炎症细胞和泡沫细胞,弹性纤维紊乱;D2组血管壁未见明显增厚,内膜下可见少量炎症细胞和大量泡沫细胞,弹性纤维紊乱.结论 伴或不伴As的牙周炎大鼠在牙周炎症未控制时直接拔牙可以增加As发生发展的风险,而拔牙后给予抗生素(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As发生的风险.

  • 单侧拔牙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莉莉;段银钟;李若萱;王海雪;徐璐璐;毕惠贤

    目的临床探讨在特殊的适应证下,上下颌单侧拔牙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疗效.方法选择面型较好的上下颌中度牙列拥挤病例,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拥挤度在 6~9 mm, 共 22 例.采用上下颌单侧拔牙矫治.另外选择 22 例中度牙列拥挤患者,采用双侧对称性拔牙矫治.对两组病例进行术后牙弓对称性的比较.结果 18 个月内,采用单侧拔牙矫治的 22 例拥挤全部解除,上下颌中线无明显偏斜,上下牙列尖窝关系咬合紧密.两种拔牙方式矫治后,牙弓对称性的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本项研究证明,上下颌单侧拔牙能成功地矫治中度牙列拥挤且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的患者,具有简化疗程和减少拔牙的优点.

  • 拔除第一磨牙矫治牙列拥挤的病例分析

    作者:朱双林;王颖;王大为

    目的总结拔除第一磨牙矫治牙列拥挤的病例资料,分析矫治的难点和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组病例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牙列拥挤患者22例,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11.3~26.7岁,平均16.5岁.拔除1~4颗第一恒磨牙进行矫治,其中拔除4颗第一磨牙5例,拔除3颗第一磨牙1例,拔除2颗第一磨牙4例,拔除1颗第一磨牙12例.结果患者矫治时间为14~25个月,平均18.5个月,矫治后患者前牙覆NFDC5、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牙弓间隙全部关闭,面部侧貌协调.结论拔除第一磨牙矫治牙列拥挤,应注重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相应的矫治技巧和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关键词: 正畸学 拔牙 磨牙
  • 减数下颌第二磨牙矫治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探索

    作者:林久祥;谷岩

    目的 研究拔除-7-|7结合固定矫正技术矫治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 14例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12.0~17.1岁,平均(13.3±0.8)岁.全部患者均被视为手术适应证,但患者均拒绝接受手术治疗.故采用拔除7 7结合固定矫治器进行非手术矫治.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以常规头影方法及Pancherz头影测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下颌中切牙角减少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下唇凸点至SnPg'距离的差值,由矫治前的负值转变为矫治后的正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减数-7|7结合固定矫正技术可成功矫治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使患者软组织侧貌发生显著改变.

  • 双层牙冠固定修复牙列缺损一例

    作者:赵克;朱韵莹;周雅彬

    笔者完成了双层牙冠半固定修复牙列缺损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61岁,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就诊.主诉:上前牙拔牙半年,要求修复缺失牙.

  • 即刻种植和即刻修复

    作者:邓飞龙

    Br(a)nemark教授提出了经典的牙种植修复程序,即要求患者在拔牙术后3~12个月接受牙种植体植入术.随着种植学科的不断发展,为了不断满足广大缺牙患者的实际需求,将拔牙和种植体植入同步进行--即刻种植技术已进入了临床运用阶段.即刻种植具有缩短疗程、减少手术次数、降低手术创伤、保存硬组织和有利于软组织美学效果等优点,其成功率与延期种植相近,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拔牙术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及管理

    作者:王文英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拔牙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安全性对该类患者至关重要,国内对伴心血管疾病的拔牙患者行拔牙术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阐述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拔牙术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方法,给出拔牙术围手术期血压控制、心功能判定、心律失常识别、血糖管理、口服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使用等方面的建议供参考.

  • 微创拔牙即刻种植的牙龈美学效果观察

    作者:邱立新;林野;李健慧;邸萍;崔宏燕;王涛

    目的 探讨微创拔牙即刻种植技术的临床特点及修复后的牙龈美学效果.方法 21例上前牙单个缺失病例,行不翻瓣微创拔牙同期23颗种植体即刻植入,并且同期安装愈合基台直接暴露于口腔,即非埋入式种植术式,种植体愈合6个月后进行永久修复.种植永久修复后观察时间平均27.6个月(13~51个月).根据Jemt牙龈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PIS)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2个月后的近远中牙龈乳头状况,根据Fürhauser的改良红色美学指数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年后与相邻天然牙唇侧龈缘位置的协调性;唇侧软组织与相邻天然牙唇侧牙龈色泽协调性.结果 23颗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修复体近远中PIS均为Ⅱ级以上.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唇侧牙龈缘水平位置协调性一致的15颗,8颗不协调;唇侧软组织色泽与相邻天然牙协调一致的18个牙位,5个牙位有轻度差异.结论 微创拔牙即刻种植术是一项要求较高的技术,多因素影响软组织美学效果,严格掌控适应证,才能获得理想修复效果.

  • 应用Bio-Oss胶原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保存拔牙创硬组织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秀莲;林野;王健;吴茴;邱立新;张宇

    区,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长入.结论 本组应用Bio-Oss胶原和ADM保存拔牙创软硬组织,近期临床效果可靠.

    关键词: 拔牙 牙种植 牙槽突
  • 新型口腔麻醉剂“碧兰麻”临床应用问答

    作者:

    法国碧兰公司生产的口腔专用局部注射麻醉剂“碧兰麻”,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多家口腔专科医院及主要综合医院口腔科。在碧兰麻的临床应用中,医生经常提出许多问题,经归纳后答复如下。 ①碧兰麻是商品名称,其主要成分为:盐酸阿替卡因4%,肾上腺素:1∶10万。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同属酰胺类局部注射麻醉剂。②碧兰麻具有麻醉起效时间快(约2~3 min),对组织渗透性强(常规采用粘膜下浸润方法即可对上、下颌后牙行拔牙、牙体预备及牙髓治疗术),麻醉效能高(小剂量注射即可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毒副作用小的特点。③如果被使用者对利多卡因没有过敏史,那么,对阿替卡因肯定不过敏。常规应用碧兰麻无需做皮试。④碧兰麻含肾上腺素1∶10万,故对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应慎用,但不是禁用。医生可根据被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另外,碧兰麻常规用量较小且一般采用粘膜局部浸润注射方法,所以,实际注射到体内的肾上腺素量甚微。但注射时仍应注意速度要慢,每支碧兰麻大约需要1 min。⑤使用碧兰麻通常只采用粘膜局部浸润注射方法即可。在对多个牙齿治疗时,采用一针传导阻滞麻醉方法更简单。但此时应注意回吸血,避免碧兰麻注射到血管内。注射速度,每支碧兰麻大约需要1 min。⑥下颌后牙行拔牙术时,只采用粘膜局部浸润注射方法也能达到理想麻效。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有个别病人拔牙后,可能出现拔牙槽充血不全,这是因为肾上腺素的作用。此时,为避免干槽症的出现,拔牙后应刮牙龈,使拔牙槽充血完全,再压迫止血。⑦进口的碧兰麻均经过国内药品检验所检验合格,购买时,请您向销售单位索取检验报告书及《进口药品注册证》。⑧碧兰麻规格为1.7 ml/支,50支/筒。常规下,单根牙局部注射0.8 ml、多根牙注射1.5~1.7 ml即足。⑨根据国家物价局规定,碧兰麻的销售价格是:零售价455元/筒(即9.1元/支),批发价409.6元/筒(即8.192元/支)。 垂询电话:碧兰公司北京办事处:电话:010-64657011,64657012,64657013,13801057372 传真:010-64658015 供应商:010-87266194,67262913

1399 条记录 9/70 页 « 12...6789101112...697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