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恶变7例分析

    作者:官润云;石家润;马超龙;张建华;曹宁生;和迎春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又称肾错构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良性肿瘤,恶变者罕见.我院1984~1997年共收治AML恶变者7例,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手术治疗肾错构瘤的现状及发展

    作者:刘雍;邢念增

    肾错构瘤(又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且能大限度保护肾功能的微创手术.随着切割止血技术的发展,此种术式日益安全可靠.本文就腹腔镜手术治疗肾错构瘤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肾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2例报告)

    作者:梁法政;王华;方勇;袁存和

    目的:探讨提高.肾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肾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男10例,女12例,年龄16~67岁.肿瘤位于右侧9例,左侧13例;肿瘤大小0.4 cm×0.6 cm×0.7 cm~13.5cm×14.3 cm×15.2 cm.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部不适、胀痛、包块、出血性休克等.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为86.4%(19/22),CT诊断准确率为90.9%(20/22),肿瘤小于4 cm而无症状的7例采用B超、CT定期随访.手术15例,其中肿瘤直径小于4 cm伴患侧腰痛或肉眼血尿的7例行肿瘤剜除术;直径大于4 cm者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肾切除术2例,因误诊为肾癌而行肾根治性切除术2例.结论: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肾错构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必要时可作针刺活检及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关键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即如何尽大可能选择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肿瘤剜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应作为首选.

  • 肾脏多发错构瘤多次破裂出血伴假性动脉瘤形成的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滨帅;邢庆菲;郭战军;王一;孙光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例女性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讨论该病的发生、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入院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未行其他特殊治疗.随访6个月未见疾病复发.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错构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无缺血状态下的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肾错构瘤

    作者:刘雍;时玲燕;王军;王新杰;马圣君;刘磊;于鹏;孙博泉;张运召

    目的:探讨低侵袭性的、彻底的肾错构瘤治疗方式,评估无缺血状态下的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肾错构瘤的疗效.方法:从2013年11月~2014年9月,我们采用介入栓塞联合后腹腔镜技术,术中无需阻断肾动脉,使用超声刀、吸引器等设备对7例术前影像学明确诊断为肾错构瘤的患者行肿瘤剜除术.肿瘤平均直径(4.1±1.0)cm.有2例患者因错构瘤破裂出血急诊入院.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6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保守治疗时间较长,血肿机化,粘连较重,中转开放手术.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0.0±27.2)min,平均出血量(55.0±34.3) ml.术后随访2~12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联合介入栓塞行肾错构瘤剜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邢力永;刘利维;刘春雨;邢小玲;李学东;刘高瑞;高靖达;王锐;冯士楼

    目的:探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9月采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21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肿瘤大小、血红蛋白、血压、心率、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复查血红蛋白较术前略升高,血压、心率平稳.术后3个月复查CT示肿瘤明显减小,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嗣.结论: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错构瘤破裂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肾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案.

  • 伴有肾错构瘤的淋巴管肌瘤病的诊治分析

    作者:白松;吴斌

    目的:提高对伴有肾错构瘤的淋巴管肌瘤病(LAM)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21例伴有肾错构瘤的LAM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新文献予以讨论.结果:21例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散发型LAM者14例,平均年龄39.7岁,其中伴双肾多发错构瘤4例,单发10例,肾错构瘤破裂5例,4例行保守治疗成功,另1例行肾切除术;结节硬化伴发型LAM(TSC-LAM)者7例,平均年龄36.8岁,均为双肾多发错构瘤,破裂2例,均行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对于肾错构瘤的育龄期女性,尤其是双肾多发肾错构瘤的患者,应行胸部CT检查,以明确有无LAM;肾错构瘤是LAM的重要肺外表现之一;密切注意肿瘤破裂的可能,如果发生破裂,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单发肿瘤破裂,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 腹腔镜治疗肾错构瘤破裂出血伴腹膜后巨大血肿1例

    作者:刘锋;张大宏;丁国庆

    我科收治1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伴腹膜后巨大血肿患者,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及血肿清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肾细胞癌与肾错构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普能;李伟;申杰;吴昆华;章卓睿;杨敏;邹岷;张德清;雷云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肾细胞癌与肾错构瘤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术后病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以与肿瘤相对应的健侧肾实质的ADC值作为对照,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73例肾脏肿瘤患者的1.5T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肾细胞癌55例,肾错构瘤18例;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b值取1 500 s/mm2.结果:肾细胞癌组织、肾错构瘤组织、正常肾实质组织ADC值分别为(1.13±0.14)×10-3mm2/s、(0.63±0.11)×10-3mm2/s、(2.31±0.12)×10-3 mm2/s.肾细胞癌、肾错构瘤与正常肾实质相比,ADC值有下降趋势,且肾错构瘤组织ADC值下降明显.肾错构瘤组织ADC值显著低于肾细胞癌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P<0.05).结论: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是一项更加客观、直接、有效的影像学指标,在肾细胞癌与肾错构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应当作为肾细胞癌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之一.

  • 离体肾肿瘤切除、肾重建和原位自体肾移植技术治疗复杂性肾错构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熊玮;吕骥;陈放;杜杨春;钟山;郭璞;杨靖逸;陈吉东;杨洪吉

    目的:探讨离体肾肿瘤切除、肾重建技术应用于复杂肾错构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CTA)确诊左侧复杂肾错构瘤2例,其中1例为左肾上极巨大错构瘤及肾窦错构瘤,1例为左肾窦内错构瘤.均实施手术切除病变肾脏,在离体后给予UW液灌注和低温保护肾脏,于体外实施肾错构瘤切除及肾实质重建,随后将重建肾脏原位移植于左侧腹膜后肾床.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复查肾彩色多普勒提示左腹膜后移植肾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通畅,肾实质血流灌注良好.术后4个月双源CT示左腹膜后移植肾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通畅无狭窄,肾静脉回流通畅,输尿管无狭窄.结论:离体肾肿瘤切除、肾重建和原位自体肾移植技术治疗复杂性肾错构瘤安全可行,并为治疗复杂性肾脏外科疾病提供了可行途径.

  • 机器人辅助与普通腹腔镜治疗肾错构瘤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海浪;王少刚;胡志全;陆金金;王新光;杨为民

    目的 比较普通腹腔镜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对肾脏错构瘤病人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疗效差别.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肾脏错构瘤病人82例,将82例病人分成普通腹腔镜组和机器人手术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结果 普通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机器人术前准备时间不计算在内)、热缺血时间分别是(150.95 ± 43.27)分钟、(23.88 ± 4.34)分钟,机器人手术组分别是(131.88 ± 42.08)分钟、(20.63 ± 6.00)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进食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肌酐差值、术前术后eGFR差值、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脏错构瘤病人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时,机器人手术组与普通腹腔镜组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热缺血时间.

  • 8例结节性硬化症伴肾错构瘤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开令;李冬梅;白进良

    目的 总结结节性硬化症合并肾错构瘤(TSC-RAML)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例TSC-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疗经验,同时结合文献对TSC-RAML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复习.结果 8例患者除1例妊娠女性患者和1例双RAML破裂并失血性贫血予观察等待处理外,余有5例给予手术治疗,另有1例孤肾患者给予依维莫司药物治疗.随访2~44个月,5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及残存肿瘤增大,余1例死亡、1例未见肿瘤增大、1例观察期见肿瘤增长.结论 需加强多学科会诊制度以避免误诊及漏诊TSC-RAML;诊断明确后,需根据患者病情特点拟定个体化医治方案.总体原则是大限度地保留肾单位,缓解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RAML破裂出血,延长生存时间.

  •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较大肾错构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丁晨;石洪波;孙晓松;王锐;周吉;陈斌;周飞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n-sparing surgery,RLNSS)治疗较大(肿瘤大径>6 cm)肾错构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4例RAML(大径均>6 cm)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24例中10例行RLNSS,14例实施传统开放手术(open nephron-sparing surgery,ONSS)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肿瘤大径、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RLNSS、ONSS两组手术用时、肿瘤大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缺血时间[RLNSS vs ONSS:(27.8±3.4)vs(24.5±3.7)min];术中出血量[RLNSS vs ONSS:(242±49)vs(338±63)ml];术后患者平均肠道恢复时间[RLNSS vs ONSS:(2.1±0.6)vs(2.9±0.8)d]和术后住院天数[RLNSS vs ONSS:(9.2±1.0)vs(11.4±1.4)d]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在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较大RAML,RLNSS仍然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与ONSS相比,RLNSS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及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实际选择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术者自身的操作水平而定.

  • 后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肾错构瘤

    作者:胡志全;管维;苏耀武;王志华;王少刚;陈忠;宋晓东;杜广辉;陈志强;曾进;杨为民;庄乾元;刘继红;叶章群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肾错构瘤的合理性、安全性、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对6例肾错构瘤患者进行后腹腔镜直视下微波消融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3~5个点的微波消融(50 W,每个点3~8 min),手术平均时间55 min,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1~3个月6例患者均行CT复查,均见肿瘤呈消融术后改变.结论 后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肾错构瘤是可行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并可达到手术预期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错构瘤微创治疗方法.

  • 肾错构瘤误诊为肾盂癌1例临床分析

    作者:向威;赵军;陈朝晖

    肾错构瘤是肾脏良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类肿瘤,但生长在肾盂处的非典型错构瘤因其影像表现酷似肾盂癌,则与之难以鉴别.本文就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肾盂癌的肾错构瘤病例临床分析如下. 患者,男,46岁,因"间断左侧腰部隐痛4月余"入院.入院前4个月无诱因出现左侧腰部隐痛,无发热、寒战,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曾至当地医院行B超提示左肾盂占位,肾盂癌可能,未予治疗,直接转入我院.

  •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22例诊治分析

    作者:刘军;奉友刚;余周;何俊;曾定胜;康永明

    肾错构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肾脏良性肿瘤,一般不需要积极处理,但肾错构瘤破裂出血如不及时进行治疗,通常会威胁患者的生命.2004年至2014年期间,我科共收治了22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病例,并成功进行了治疗,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 肾错构瘤伴瘤栓的诊治方案

    作者:詹鹰;宋晓东;陈忠;杨为民;周四维

    詹鹰医师:首先汇报病史.患者,男,35岁,因左腰部隐痛1个月余就诊.入院后B超示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扩张,左肾积水,双肾实质性病灶(错构瘤可能),左肾结石.MRI:肝右叶异常信号,考虑为良性病变,双肾多发错构瘤,左肾错构瘤突入左肾静脉至下腔静脉入口处,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左肾积水,左输尿管上段管壁增厚.

  • 《肾错构瘤伴瘤栓的治疗》诊疗建议

    作者:张雁钢;米振国

    肾错构瘤又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肿瘤多起自于肾包膜、肾皮质或髓质,以及肾周围的软组织[1-3],由数量不等的成熟脂肪组织、平滑肌组织和厚壁血管组成.临床上发病有两种独立的情况:约半数与结节性硬化有关,另一半病例为散发[4].在结节性硬化的患者中,超过半数的患者可罹患此病,肿瘤常多发,体积小,累及双肾,局部无临床症状;而在一般人群中,此病并不常见,肿瘤也多为单发,体积较大,临床常出现症状.虽然偶尔有局部浸润的报告[5],在某些局部淋巴结和脾脏中查见平滑肌脂肪组织,不能误认为是肉瘤转移.

  • 肾错构瘤伴瘤栓的治疗

    作者:袁慧星;詹鹰;杜广辉;杨为民;叶章群

    患者,男,28岁.因"右侧腰肋部间断性胀痛3年,肉眼血尿1周"入院.患者有无痛性肉眼血尿,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不伴畏寒发热.既往史:有癫痫病史20余年,长期服用"卡马西林"治疗,现病情控制稳定.家族史:其家族中母亲及双胞胎兄弟有结节性硬化症病史,其兄3个月前曾因肾错构瘤来我院行肾动脉选择性栓塞术治疗.体检:双侧面颊部呈蝶形分布浅棕色坚硬蜡状丘疹(图1),左侧大腿外侧分布为粉红色片状丘疹.心肺功能基本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门诊资料:外院CT报告提示"双肾占位病变".

  • 采用切除错构瘤的供肾移植一例

    作者:谢礼波;王莉

    肾错构瘤约占肾肿瘤的3.7%,在成人中的发病率为0.13%.肾移植对供肾要求较高,在手术前需除外存在恶性肿瘤的供肾,但对于存在错构瘤的供肾是否适合用于移植,文献少有涉及.我院2009年施行1例存在错构瘤的供肾的肾移植,术中于工作台上先行肿瘤切除,现报告如下.

242 条记录 8/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