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缓释材料制备与分析

    作者:李大伟;马远征;杨飞;崔旭;李力韬;安晋宇;张嘉利

    目的 制备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缓释材料,分析材料体内外性能.方法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溶解于适量1,4-二氧六环中,将β磷酸三钙、异烟肼二种粉末直接混入PLGA溶液中,超声混合均匀.将悬浊液置入模具中制成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结构,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取36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制作股骨髁缺损模型,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材料(β-TCP/PLGA)(实验I组)、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β-TCP/PIGA/INH)(实验Ⅱ组)缓释材料,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Ⅲ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和12周观察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情况,并采用影像学、组织学评分和骨长入率评价骨修复效果.结果 β-TCP/PLGA/INH缓释材料在局部可持续释放异烟肼至12周.12周后,实验Ⅰ组与Ⅱ组骨缺损得到修复,实验Ⅲ组骨缺损未修复;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的骨长入率分别为83.0%±7.0%、84.0%±6.0%,而实验Ⅲ组为10.0%o±1.1%00,组织学评分分别为(7.3±0.6)分、(7.1±o.8)分、(2.0±0.4)分.组织学评分和骨长入率在实验Ⅰ与Ⅱ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评分t值为0.400,P>0.05;骨长入率:t=-0.217,P>0.05);和空白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评分t值分别为14.700、11.404,P值均<o.01;骨长入率:t值分别20.604和24.262,P值均<0.01).结论 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缓释材料可很好的修复兔骨缺损,材料降解速度与骨形成速度相匹配,并能在足够成长的时间范围内维持异烟肼的释放.

  • 体外培养的施万细胞在平面和聚乙醇酸纤维网架上的迁移

    作者:王晓冬;顾晓松;张沛云;张天一;张裕东;杨柳

    目的观察培养的施万细胞(SCS)在平面或聚乙醇酸(PGA)纤维的立体网架上迁移特性. 方法用光、电镜技术观察在不同培养环境和培养时间中,SCS在平面或立体网架上的形态变化. 结果平面上SCS一般为长梭形,同群细胞间以突起相连接;同群细胞迁移有方向和速率一致的特征.立体网架上细胞有球形和长橄榄形两种,细胞间也互相接触;细胞迁移速度快于平面,纤维上的长橄榄形细胞快于球形细胞;长橄榄形细胞长轴往往与纤维呈一定夹角,有包裹纤维的趋势. 结论 PGA在SCS生长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平面相比SCS更易在立体网架的纤维上迁移,长橄榄形的SCS有包裹纤维的趋势.

  • 载血卟啉单甲醚纳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显像实验

    作者:陈飞;郝兰;严思静;邹建中

    目的 制备出一种载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多功能造影剂(MBPLGA-HMME,MB:Microbubble),检测MBPLGA-HMME的基本性质以及HMME包裹在PLGA微球上后,性质改变情况,探讨其集显像与治疗一体化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制备MBPLGA-HMME,对其结构、形态、载药率等性质进行检测,采用体外成像比较HMME药物与MBPLGA-HMME超声/光声成像改变情况以及进行初步体内光声成像.结果 MBPLGA-HMME溶于双蒸水后呈淡红色悬液,显微镜下观察MBPLGA-HMME呈球形,形态规则,大小均匀无聚集、粘连现象,能发出红色荧光,HMME均匀分布在微球上,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均可见MBPLGA-HMME为壳核结构,外有一层明显的黑色的壳膜,HMME主要分布于PLGA微球壳上.体外光声成像显示,MBPLGA-HMME溶液浓度为408 μmol/L、816μtmol/L、1632 μmol/L的平均光声信号强度分别为0.2009±0.0636、0.3789±0.0431、0.5380±0.0997;同样浓度梯度下,HMME溶液的平均光声信号值分别为0.0738±0.0133、0.1137±0.0065、0.2170±0.0270,组间和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药物性质基本未改变.MBPLGA-HMME经静脉注入荷瘤鼠体内后,可进行体内光声显像.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载血卟啉单甲醚药物的MBPLGA-HMME,HMME药物水溶性得到改善,其基本的吸光性质得以保持,可进行体内外超声/光声成像.

  • 聚乙醇酸补片与纤维蛋白胶在肝断面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郑军;徐益萍;胡国治

    肝脏外科技术日臻成熟,但肝断面处理仍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后果严重[1].诸暨市人民医院自2004年始应用可吸收性聚乙醇酸补片(奈维)加纤维蛋白胶覆盖肝断面,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聚乳酸聚乙醇酸/RNA Ⅲ抑制肽缓释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作者:郝立波;张小斌;王继芳;王岩;邢庆昌

    目的 探讨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RNA Ⅲ抑制肽(RIP)缓释微球的合理制备方法,测定其载药率和体外释药特征.方法 采用改良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RIP缓释微球,观察其表征,测定缓释微球的载药率和包封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点PLGA/RIP的释放速度,观察PLGA/RIP微球的体外释药特点.结果 采用改良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PLGA/RIP缓释微球粒径均匀、表面光滑,包封率约为(68.22±6.20)%,载药率为(15.35±3.26)%.PLGA/RIP释药动力学方程为y=31.016x+59.611,符合Huguchi方程.结论 采用改良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PLGA/RIP缓释微球粒径均匀、表面光滑,包封率和载药率较高,体外释放动力学符合Huguchi方程,是理想的缓释载药体系.

  •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术后漏气的防治

    作者:张铎;苗劲柏;胡晓星;胡滨;李辉

    目的 前瞻性比较研究不同方法防治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漏气的有效性和优劣.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将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计算机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应用闭合器加管状奈维垫片切除肺大疱;对照组术中直接应用闭合器切除肺大疱.两组患者在切除肺大疱后均在切缘覆盖网状奈维,并行胸膜摩擦固定.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漏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终共123例患者纳入研究,实验组58例,对照组65例.全部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死亡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病例.实验组术后漏气(0.53±0.99)天,术后带管时间(2.98±1.03)天,术后住院时间(3.88±0.91)天,术后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l例患者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为(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中应用管状奈维垫片可有效防治术后漏气,缩短术后拔管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玻璃体内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

    作者:陈建斌;曾水清

    玻璃体内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依其载药方式和释药机制的特点,一般可分为库贮型和基质型这两类释药装置.前者主要以生物惰性材料醋酸乙烯乙酯(EVA)和聚乙烯醇(PVA)包封制成,多属非蚀解型植入剂,其释药研究显示较好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后者一般是用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及其共聚物聚乳糖酸(PLGA)模压制成,属生物蚀解型植入剂,实验研究显示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又有人将可蚀性材料聚乙酸内酯(PCL)制成多孔库贮型植入式释药装置,初步获得较满意效果.

  • 奈维补片在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罗志强;黄健

    目的:探讨新型可吸收聚乙醇酸(PGA)管状型材料奈维(NEOVEIL)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在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使用奈维补片患者(奈维组)和12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未使用奈维补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后的肺漏气、平均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顺利,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奈维组中术后有2例有肺漏气,肺漏气0~2d,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为2~4d,术后未见有肺部感染发生;而对照组(未使用奈维组)中术后有8例有肺漏气,术后漏气2~8 d,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为3~10 d,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组患者术后肺漏气、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奈维组为0%,对照组为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O.05)。结论奈维组的肺漏气与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奈维组术后未见肺部感染发生,而对照组术后可并发肺部感染,术中应用聚乙醇酸管型材料对肺组织切缘加强修补,可有效预防术后长期漏气,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 可吸收聚乙醇酸材料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在肺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方晓;赵立强;张振葵;梁勇;于立新

    目的 评估聚乙醇酸修补材料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应用于肺叶切除术中防止术后肺断面漏气及减少术后渗出的效果.方法 肺叶切除术中覆盖聚乙醇酸修补材料于肺断面,喷洒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于其表面,观察术后漏气时间及48小时引流量.结果 聚乙醇酸修补材料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应用于肺叶切除术中可显著减少术后漏气时间.结论 聚乙醇酸修补材料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应用于肺叶切除术中安全有效,对防止术后肺断面漏气有明显效果.

  • 奈维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海平;吴骏;孙林;王立杰;李卫强

    目的 探讨奈维(可吸收聚乙醇酸材料,NEOVEIL)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7例使用强生ATB45(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加奈维补片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奈维组)和40例单纯使用强生ATB45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术后漏气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行机械通气,无血胸,无手术死亡,奈维组中术后住院时间为5~9 d,术后拔除胸引管时间为2~4 d,术后漏气0~2 d,有4例患者术后无漏气,有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而对照组(未使用奈维组)中术后住院时间为6~10 d,术后拔除胸引管时间为3~6 d,术后漏气2~5 d,有8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术后漏气时间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奈维组为2.7%,对照组为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P<0.05).结论 奈维补片能够有效地防止术后肺组织切缘的漏气.

  • 关节镜下可吸收锚钉修复Bankart损伤术后锚钉孔扩大现象

    作者:费文勇;Jin-YoungPark;王静成;章洪喜;袁即山;王骅

    随着肩关节镜技术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Bankart损伤)可以得到镜下修复.用于固定的修复锚钉主要有金属材料及可吸收材料两种,其中可吸收锚钉因其可吸收性及无害性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认可.以往的研究证实可吸收材料中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较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具有组织相容性好、炎性反应小、退化慢的特点,被认为是现有可吸收材料中较安全的一种[1-2].但也有研究证实可吸收锚钉可能会造成肩关节无菌性炎症、异物反应及骨溶解[3-5],而骨溶解被认为是导致锚钉孔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骨溶解和锚钉扩大的危害及其与术后仍然存在恐惧试验阳性甚至再次脱位的关系,目前尚无相关研究.

  • 透室壁性心肌血运重建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制备与优化

    作者:吕丰;刘天军;赵健;刘晓程;宋存先

    目的:制备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支架,优化支架制备方式,评估其保持心肌孔道通畅的可行性.方法:以聚己内酯(PCL)为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药物载体,分别通过静电纺丝法、溶液浇注-溶剂挥发法和熔融挤出法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支架.采用万能材料测定仪测定支架的力学性能,制备猪慢性心肌局部缺血模型,在体评估该支架在透室壁性心肌血运重建术(TMR)后对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结果:熔融挤出法制备的PCL支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支架压缩80%时承受的应力为1.7 MPa,在TMR后可保持心肌孔道通畅.结论:成功制备出了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熔融挤出法制备出的支架能承受心肌压力,可维持TMR后的心肌孔道通畅.

  • PLGA与明胶膜支架材料对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谭太贵;马景鑑;张文治;苏心;王立凯;冯喜增

    目的:探讨PLGA作为中枢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从胎龄14~16 d的Wistar大鼠分离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以108/L密度种植于PLGA膜、明胶膜和PLGA/明胶膜表面,置37℃、5%CO2培养箱中共培养,观察神经干细胞在PLGA膜、明胶膜和PLGA/明胶膜表面的生长、分化和PLGA的降解情况.结果:培养获得的神经干细胞表现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相分化能力,能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在观察期内PLGA膜无降解,神经干细胞在PLGA膜表面无贴附,但可在PLGA/明胶膜和明胶膜表面贴附、生长和分化.结论:PLGA可作为中枢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疏水蛋白HFBI及胶原共修饰的PLGA对神经干细胞贴附和生长的影响

    作者:於永;李兰英;马景鑑;侯森;李新新;冯喜增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在经疏水蛋白HFBI和Ⅰ型胶原联合修饰的聚乳酸-乙醇酸(PLGA)膜上贴附和生长的可行性.方法:将神经干细胞分离、纯化及扩增后,在无血清和有血清的条件下,分别接种到PLGA膜和经疏水蛋白HFBI和Ⅰ型胶原联合修饰的PLCA膜上,观察神经干细胞的贴附、生长情况.结果:经过培养,无血清组中,在PLGA膜上没有观察到神经干细胞;在疏水蛋白HFBI与胶原联合修饰的PLGA膜上,观察到有少量的神经干细胞呈圆形状贴附,生长.血清组中,在PLGA膜以及疏水蛋白HFBI和胶原联合修饰的PLGA膜上,均观察到存在大量细胞生长,并且在疏水蛋白HFBI和胶原联合修饰的PLGA膜上,观察到更多含有突起的细胞.结论:疏水蛋白HFBI和Ⅰ型胶原联合修饰PLGA膜有利于促进神经干细胞贴壁,在血清的条件下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

  • 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聚乙醇酸支架中异位成骨的观察

    作者:陈富林;毛天球;陈书军;丁桂聪;陶凯;顾晓明

    目的将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聚乙醇酸支架中,进行异位骨再造的研究.方法分离、培养、扩增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长满后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诱导3天;收集细胞,按5×107/ml的浓度接种于聚乙醇酸支架中,体外继续培养5天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组织中.于植入术后2月取材,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检查观察新骨的形成情况.结果细胞接种后1天,即可贴附于材料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伸展良好.植入后2个月,在裸鼠背部可形成明显的块状组织,质地坚硬;取材后见形成的组织为暗红色,表面光滑;组织学检查见新形成的组织由骨细胞和骨小梁构成.结论聚乙醇酸负载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在异位形成骨组织.

  • 聚乙醇酸生物支架与胰岛的共培养

    作者:宋纯;黄玉东;侯艳;宋一民;谢万均;黄任平;魏争;张增岭;石于波;宋春芳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胰岛细胞体外培养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出现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使胰岛大量死亡,而导致移植失败,所以改善胰岛细胞体外培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目的:将大鼠胰岛种植在聚乙醇酸生物支架上,并进行胰岛与支架共培养,观察支架上胰岛细胞的生长状态、胰岛细胞的形态和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寻找胰岛细胞体外生存的良好环境.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培养,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6/2008-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聚乙醇酸支架纤维直径15 μ m,网孔100~150 μ m,空隙率为97%,厚度为1.0~2.0 mm.细胞培养前将支架浸泡入体积分数为75%乙醇溶液中 30 min,PBS冲洗3次,吹干后放入2 g/L多聚赖氨酸中浸泡30 min,消毒后备用.方法:采用胶原酶V分离和消化大鼠胰岛,对照组胰岛加入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10 g/L肯霉索-链霉素-两性霉素、10 mmol/L Hepes的RPMI-1640培养液;支架组胰岛放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聚乙醇酸支架上,再加入同样的培养基,每个培养肌中细胞浓度为0.6×103,将两组细胞置于体积分数5%CO2、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双硫腙胰岛特异性染色,计算胰岛的数量及检测胰岛的纯度;MTT法检测胰岛的成活率;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并用扫描电镜对支架上胰岛的黏附生长进行观察.结果:分离和消化后的胰岛被双硫腙染成红色,胰岛外分泌腺不着色,胰岛纯度≥85%:MTT及胰岛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支架组的胰岛成活率及胰岛功能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胰岛紧密黏附存聚乙醇酸支架上,支架卜胰岛成三维立体生长.结论:聚乙醇酸支架与大鼠胰岛共培养可改善胰岛的成活率、胰岛的功能及形态,并使胰岛体外生存期延长.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醇酸支架复合体种植动物皮下构建组织工程化小口径血管

    作者:高国亮;宋剑非;王海永;郑民;王玮;姜亦瑶;杜振宗

    背景: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已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证实所诱导的细胞和胶原包埋的聚乙醇酸支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目的:探讨利用动物皮下作为生物反应器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行性.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层种植于胶原包埋聚乙醇酸支架表面,然后将细胞-支架复合体种植于动物皮下,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结果与结论:人工血管组织学观察见管壁结构清晰,其大体结构和天然血管相似,可承受26.6 kPa的血管腔内压力不破裂.皮下培养8周免疫荧光观察Brdu标记的部分细胞核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结果说明利用动物的皮下作为生物反应器,采用静态培养的方式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是可行的.

  •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作为曲安奈德控释载体的评价

    作者:赵东旭;封兴华;吴红;范黎;胡彬;梁志波

    目的:通过制备新型的曲安奈德缓释系统,对其形态、载药及体外释药性进行检测,评估应用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作为曲安奈德控释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化学教研室完成.①以包封率为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粗选制备工艺条件,再应用正交设计实验,通过选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用量、曲安奈德用量、聚乙烯醇浓度等3个因素进行制备工艺优化.②以聚乙烯醇作为乳化剂,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具有控制释放功能的负载曲安奈德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微球的理化特性及体外释药性质进行分析.结果:①曲安奈德微球及其冻干粉剂一般性质: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平均粒径为(17.751±2.154)μm.冻干粉剂为白色疏松粉末,无塌陷或萎缩现象,加双蒸水后为白色乳状溶液,再分散性良好.②微球载药率与包封率测定情况:曲安奈德微球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26.28±0.51)%和(66.73±1.24)%.③药物释放实验结果: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28 d内无突释现象,28 d后其释放度达81.2%.结论:曲安奈德微球及其冻干粉剂制备工艺良好;微球中曲安奈德生物活性保存良好,体外具有明显缓释作用应用.这种新型药物控制释放系统在激素类药物给药途径中具有潜在价值.

  • 聚乙醇酸-胰岛移植物埋植大鼠腿部肌肉治疗糖尿病

    作者:谢万均;魏争;宋纯

    背景:胰岛移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法,运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将生物材料引入胰岛移植,可保持胰岛活力,提高移植效率.目的:将培养的聚乙醇酸-胰岛移植物移植到糖尿病受体大鼠肌肉内,观察聚乙醇酸-胰岛移植物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取Wistar大鼠18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菌素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即刻随机分3组干预,对照组腿部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实验1组腿部肌肉注射异种胰岛细胞,实验2组腿部埋植聚乙醇酸-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物.移植后3,7,14,21,30 d,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移植后14,30 d,取实验组移植物标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实验1组、实验2组移植后3,7 d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2组移植后14,21,30 d的血糖值低于实验1组(P<0.05);②实验1组、实验2组移植后3,7 d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2组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实验1组(P<0.05);③扫描电镜显示,移植后14 d,实验组可见较多形态良好的胰岛细胞仍黏附于聚乙醇酸纤维支架上,胰岛细胞间可见呈细纤维交织成网状的细胞外基质形成,在胰岛细胞周围可见少量红细胞;随着埋植时间的延长,聚乙醇酸纤维支架开始降解,纤维支架逐渐断裂,长的纤维降解为短的纤维,30 d后终支架层层脱落成碎片;④结果表明,聚乙醇酸-胰岛细胞移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并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

  • 聚乳酸和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细胞毒性的评价

    作者:刘晓军;汪海滨

    目的:评价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1/06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由暨南大学化学系提供.聚乳酸类材料,聚乙醇酸类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的共聚物实验用细胞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采用能快速评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比色分析方法-噻唑蓝比色法,分别检测对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的共聚物细颗粒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细胞毒性分级评估标准:0级,细胞相对增殖率≥100%;1级,细胞相对增殖率≥80%;2级,细胞相对增殖率≥50%;3级,细胞相对增殖率≥30%;4级,细胞相对增殖率≥0.结果:聚乳酸类增殖率94.1%,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聚乙醇酸类增殖率94.4%,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聚乳酸、聚乙醇酸的共聚物增殖率92.4%,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结论: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无细胞毒性,可临床应用.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