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籍人员用工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问题解析

    作者:宋岚

    玛莉亚是一名来自英国的女士,2002年9月随丈夫持职业签证来到中国。2004年11月,玛莉亚来到北京某医院工作,担任行政人员,并签订一份1年期的雇佣合同。入职时,医院答应为其办理职业签证以及就业证的更改,但随后医院称中国政策有变,玛莉亚可以持附属签证在华就业,随后让玛莉亚自己办理了附属签证(玛莉亚的爱人仍在中国就业,持有职业签证)。2005年6月,玛莉亚与医院续签了一份4年期的雇佣合同,合同期至2009年6月30日。2006年底玛莉亚怀孕,并就产假问题与医院达成一致意见:玛莉亚可以享受3个月的带薪产假,并且双方于2007年3月13日重新签订一份合同期至2009年6月30日的雇佣合同,合同中第3条f款约定了“特定产假”:“产假薪金(2300美元/月)将以如下方式支付--2008年7月1日支付50%(3450美元),另外50%(3450美元)将于2009年7月1日支付。”玛莉亚的产假为2007年5月21日至2007年8月13日。

  • 医改及医疗卫生信息化对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就业影响的研究

    作者:时松和

    现有的卫生统计人才存在总量不足、专业程度不高问题,这直接制约卫生统计工作的开展和医改的顺利实施。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配备一定的专(兼)职实用型卫生统计人才和高层次卫生统计人才,从事卫生统计的组织、管理和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及利用等工作。目前,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就业环境。

  •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与规培:两年跟踪分析

    作者:张众;张超;黄明玉;刘民;左延莉;燕碧波;刘晓云

    目的:跟踪分析两届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两年的就业与规培情况,探讨首届定向生规培结束后能否"回乡"履约,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选取中西部四所医学院校,分别对2015届305名和2016届435名订单定向生在毕业当年建立队列,随后连续两年开展随访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当前订单定向毕业生履约率高于99%,工作落实率高于98%,2015届和2016届定向生编制落实的比例分别为86.7%和93.8%,参加规培的比例分别为97.4%和68.3%,规培期间月总收入分别为3879元和3783元.结论:与首届定向生相比,2016届毕业生的工作及编制待遇落实更为顺畅,但是出现与家乡所在地签约率下降、定向工作地点限制过严、部分定向生参加规培未得到有效落实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尽早明确规培与"回乡"的转接办法,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定向生履约.

  • 把发达国家职业培训的轨迹和机制导入我国医疗设备职业开发工作的构想

    作者:

    去年年底,笔者曾有机会聆听上海市人民政府邀请的,原国际劳工局执行局长戈仑·胡廷先生所作的题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同经济发展关系"的学术报告.这个报告,对我们目前开发"医疗器械"新职业的全新工作颇有启发.

  • 高科技园区部分人群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伍月宏;刘新燕;周颖;郝迎春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一种感染性慢性传染病,中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区[1],病程迁延,且终生携带,给患者的生活及就业带来很大的不便.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地区是高科技园区,具有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大,外地人口多,知识层次高等特点.基于上述人口特点,做好该部分人群的乙肝防护知识的宣教工作至关重要.

  • 北京地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作者:谢立璟;周东平;付映宏;蔡纳新;鲁杨

    目的 探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病案管理方向)高职毕业生就业特征.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2005届至2014届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病案管理方向)高职毕业生就业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5届至2014届的437名毕业生,男女比为1∶1.70,生源主要来自北京市的远郊区县.年就业率均为100%,就业于公立医院410人(93.82%)、民营医院13人(2.97%)、其他性质单位14人(3.2%);男女生就业单位类别构成比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业于公立医院的410人中,包括48家三级医院324人(79.02%)、36家二级医院75人(18.29%)、11家一级医院11人(2.68%).主要分配在医院的病案统计科从事病案管理相关工作.结论 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公立综合医院、就业医院级别较高、男女生就业无显著差别.

  • 医学生就业的探讨

    作者:彭嘉

    探讨解决医学生就业难与各级医院求贤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医学生就业现状及社会对医学生需求情况的考察,分析了由于社会就业体制不完善、医学院校扩招、专业设置与就业脱节、未能按照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以及医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脱节等原因造成医学生就业难并且各层级医院求贤难,提出了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思路、调整就业期望值、医疗单位组群式发展、面向基层、经济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人才等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医学生 就业
  • 北京市海淀区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女工保健状况分析

    作者:林向华;王子云;林英;丛泽;刘永泉;吴琦;宛玲;王秀荣;杜小宁;蔡源源;王洪波;时福礼;狄江丽;李丽娟;陶永娴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女工保健工作的现状,提高女工劳动保护水平.方法 对海淀区辖区内监管的141家有女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化学毒物及噪声、振动、微波、高频、低温等物理因素)的单位进行女工保健状况现场问卷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提供.结果 141家单位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53家,集体企业21家,股份制企业46家,非公有制企业21家,共有女工12 251名,其中1249名从事职业危害作业,占女工总数的10.19%(1249/12 251).16.31%(23/141)的单位无劳动保护管理机构,27.66%(39/141)的单位无就业前体检,无经期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单位达48.94%(69/141),21.28%(30/141)的单位女工孕期工资发生变化,32.62%(46/141)的单位女工产期工资发生变化,2.13%(3/141)的单位安排女工从事国家禁忌女工从事的劳动(即连续负重作业),9.93%(14/141)的单位安排女工从事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31.91%(45/141)的单位不将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算作劳动时间,39.01%(55/141)的单位不负担女工生育费用,33.33%(47/141)的单位不将哺乳时间计入劳动时间.有68.09%(96/141)的单位每年定期组织女工进行妇科检查.收集到45家单位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占调查单位数的31.91%(45/141),报告中未发现患有职业病的女工.共监测34家单位的1865个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其中155个监测点不合格,均为噪声作业点.结论 女工保健工作形势不容乐观,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宣传、明确监管部门及职责分工,做好女工保健工作.

  • 勇敢地直面神经衰弱

    作者:伍中元

    神经衰弱使人萎靡不振,神情恍惚,心理和生理的节律完全被打乱,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一些特别严重的病人,甚至由此走上绝路,以极端手段了却自己的生命.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神经衰弱患者呈数量日益增加和日益低龄化等特点.学生因升学压力而患病,职工因就业、升级、下岗、失业等压力患病,商人因生意、市场的变化而患病,甚至股民因股市涨落也患病.面对这一疾患增加的趋势,心理学专家告诫人们应注重心理卫生,防止神经衰弱.

  • 孩子的教育和健康同样重要

    作者:赵继才

    教育子女是所有做父母的头疼的问题,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不易.做为父母,越来越迷茫了,都不知道如何教孩子认识这个社会,如何待人处事了.我问过周围做父母的朋友,问他们如何教育孩子,他们也是无能为力,只能跟着大家走.他们也只能看周围朋友是如何做父母的.从孩子出生到上学再到就业,跑在前面的永远是父母,孩子不急父母急.在孩子的眼中,从小到大,父母一直跑在他们前面,替他们做那做这,不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他们总是想当孩子的避雷针.孩子们也慢慢地开始接受和习惯父母的做法.在子女的眼中,父母是万能的,父母可以帮他们摆平一切.父母从来没有问过孩子是怎么想的,即使问了也白问,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几乎不管孩子的想法.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

  • 拓宽中医药专业学生就业途径的建议

    作者:李渊;吴至凤;吴盛

    因为扩招,中医药专业的毕业生近几年急剧增长,各高校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难问题并相继出台了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些政策的理解,提出拓宽中医药专业学生就业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 高职护理专业定向班的实践研究

    作者:高菲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护理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订单式培养的广泛应用,高职护理专业的定向班模式应运而生.现就我校在近三届应届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定向班的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作一介绍和总结.根据学生终的就业情况及医院的有效反馈,表明定向班目标明确,达到医院-学校-学生三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得到定点医院的好评,目前尚未发现不良后果,可尝试再扩大,推广应用.

  • 以就业为向导加强针灸推拿实训教学

    作者:陈美琳;杜琳;唐雅妮;李姣兰;王超

    针灸推拿在中医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适应症广、疗效独特、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在针灸推拿的教学上,实训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也直接关系着针灸推拿学生今后的就业,虽然我校的针推实训教学日渐趋于完备,但仍存在学生操作技能不强、理论与实践脱离、实训与就业衔接欠妥等不足.现就针灸推拿实训教学现况及毕业生就业现况,剖析针灸推拿实训教学中的不足,从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加强针推实训教学的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延新;江丽;刘红敏;黄小蕾;徐纪伟;王福青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专科层次医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加,学校如何转变观念,以就业为导向,从培养目标入手,构建合理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根本.文章结合学校经验,从"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就业提供有力保障"两个方面,就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展开论述.

  • 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的分析

    作者:李超彦;周媛媛;李德恒

    通过对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就业趋势的调查和分析,有利于针对性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 医学生就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分析

    作者:刘志红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学者和专家从人文学科的设置、调整及医学与人文的整合等角度,就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阐释.现如今,医学生的就业问题日趋严峻,而对医学生在进行就业教育时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医学生的就业和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现代医学影像专科毕业生的就业与探讨

    作者:黄玲莉;李芋亭;朱唯玮;吴奇华;殷广

    通过对近2年实习的医学影像专科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随访,得出目前医学影像专业就业前景仍较好,就业压力相对较小.但为了更好的就业,医学影像专科毕业生应完善自己、看准时机、把握机会、做好准备.

  • 医学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作者:刘志红

    医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医学的教育发展.针对医学院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过程中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分析.

  • 中医美容本科教育以就业为指导的课程设置研究

    作者:杨帆;孔婧妍

    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问题为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中医美容五年制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中医美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方向.本文针对天津中医药大学五年制中医学(美容方向)本科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研究,探讨其合理性,为进一步科学设置中医美容专业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 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作者:陈霖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继续推行,我国大学生的供给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2007~2009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年增长率已经达到30%左右.形成的劳动力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明显过剩,直接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严重不平衡;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万人处于待业状态;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总统就业率均有所下降.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问题 对策
1016 条记录 3/51 页 « 12345678...505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