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测分析

    作者:耿建波;张晴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CUTS)患者尺神经的电生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患者及30例正常人,应用短段传导时间测定法(SSCT)对两组进行运动传导速度测定及感觉传导速度、肌电图检测.结果:36例患者37条尺神经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小指-腕段异常35条,占94.5%,腕-肘段异常18条,占48.6%;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本组病例中,肘段传导均慢于前臂段.从各表中可以看出,患者组各段的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慢,感觉电位潜伏期(Lat)均较对照组延长,波幅也均较对照组降低.采用SSCT测定嵌压部位肘上2 cm处12条,肘下2 cm处10条,肘部15条.结论:应用SSCT后,通过每2 cm为一个刺激点,测定具体嵌压部位,使嵌压点定位精确在2 cm以内,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肘管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余资江;余德立

    研究了20具(40侧)成人尸体上肢的肘管结构,观测了弓状韧带的位置、长度、宽度和厚度以及尺神经在该韧带深面的情况,并在60块游离肱骨上观测了尺神经沟的形态、深度和宽度;对肘管与周围结构关系作了相应的观察,对临床上常见的肘管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作了形态学的研究.

  • 尺神经松解前置联合手内在肌重建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

    作者:任鹏;阿不来提·阿不拉;程二林;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目的 探讨尺神经松解前置联合手内在肌重建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6年3月一2015年5月,采用肘部尺神经松解前置联合手内在肌重建的方法治疗22例(23侧)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45~60岁,平均55岁.病因:肘外翻12例,尺神经半脱位4例,骨性关节炎6例.病程10个月~3年,平均17个月.根据Akahori分型,4型14例,5型9例.术后观察患者环、小指麻木感,手内在肌肌萎缩及拇指内收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爪形畸形改善情况;采用捏力计测量拇指指腹与示指侧方捏力;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术后手功能.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1d10侧环、小指麻木感明显减轻;术后1个月12侧麻木感完全消失,11侧至术后1年2个月仍有轻度麻木感.末次随访时,1侧手内在肌肌萎缩有部分恢复(+++),22侧仍无改善;17侧爪形畸形有明显改善,6侧无改变;拇指指腹与示指侧方捏力为(5.07±1.11)kg,较术前的(2.91±0.63)kg显著改善(t=12.340,P=0.032).末次随访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功能,优11侧,良8侧,可3侧,差1侧,优良率82.6%.结论 尺神经松解前置联合手内在肌重建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 肘管综合征患者不同屈肘角度的肘管内压力变化

    作者:孟纬;潘昊鹏;朱伟

    目的 通过测定肘管综合征患者不同屈肘角度时肘管内压力,探讨肘管内压力与屈肘角度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63例单侧肘管综合征患者.男47例,女16例;年龄31~80岁,平均59岁.左侧18例,右侧45例.于尺神经前移术中,采用颅内微型传感器测量大伸肘位,屈肘30、60、90°和大屈肘位时肘管内压力,绘制屈肘角度-压力曲线.结果 肘管内压力随屈肘角度增加而增大,屈肘超过90°时显著增大.大伸肘位,屈肘30、60、90°和大屈肘位时肘管内压力分别为(0.13±0.15)、(1.75±0.30)、(2.62±0.34)、(5.78±0.47)、(11.40±0.62) kPa,各角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屈肘角度超过90°时肘管内压力显著增大,长期极度屈肘可能导致尺神经缺血损伤,诱发肘管综合征.

  • 尺神经皮下前置与肌内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作者:罗世兴;赵劲民;苏伟;李晓峰

    目的 比较尺神经皮下前置与肌内前置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8月,收治6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尺神经皮下前置(24例)或尺神经肌内前置(42例)治疗.患者按McGowan分级均为2级或3级,伴手部尺神经分布区麻木.尺神经皮下前置组3例伴骨间肌萎缩,尺神经肌内前置组8例伴骨间肌萎缩.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较两组手术特点、术后1年Bishop评分、两点辨别觉、肌力和并发症等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尺神经皮下前置组手术时间(28.4±5.2)min,尺神经肌内前置组为(43.8±5.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尺神经皮下前置组手术切口长(12.2±2.5)cm,尺神经肌内前置组为(13.6±2.8)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获随访1~3年.术后1年Bishop评分尺神经皮下前置组获优18例,良4例,差2例;尺神经肌内前置组获优36例,良3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环指尺侧半和小指指端两点辨别觉及手部内在肌握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皮下前置组1例手术切口处疼痛和麻木;尺神经肌内前置组3例手术切口处疼痛和麻木;两组均无感染和血肿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无再次手术患者.结论 尺神经皮下前置与肌内前置两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尺神经皮下前置损伤少,对部分老年患者是较好选择.

  • 尺神经沟扩大神经束间松解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张建华;崔青;董占引;魏华;赵玲;杨中华;李海清;王红梅

    目的 总结尺神经沟扩大显微镜下神经束间松解术及尺神经前移显微镜下神经束间松解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 2002年12月-2007年1月,采用尺神经沟扩大显微镜下神经束间松解治疗22例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治疗组),与2001年7月-2004年11月,采用尺神经前移显微镜下神经束间松解治疗的2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男17例,女5例;年龄21~66岁,平均43.8岁.肘关节骨性关节炎17例,尺神经滑脱3例,肘外翻畸形2例.左侧8例,右侧14例.病程6~69个月.对照组:男18例,女4例;年龄20~64岁,平均42.1岁.肘关节骨性关节炎16例,尺神经滑脱4例,肘外翻畸形及肱骨内髁骨折移位畸形愈合致尺神经沟变窄变浅各1例.左侧7例,右侧15例.病程5~67个月.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治疗组术后1 d,患者小指麻木均明显减轻、消失;对照组术后3~5 d,患者小指麻木明显减轻、消失.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0.1个月.肌电图检查示尺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按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和Lascar分级法评价疗效,治疗组优21例,良1例,优良率100%:对照组优1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4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评分分别为(2.89±0.15)分和(2.91±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分别为(11.32±1.04)分和(9.91±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尺神经沟扩大神经束间松解和尺神经前移、神经束间松解均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前者优于后者.

  • 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术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赵民;田德虎;吴金英;邵新中;王利民;李延明;申海波;曹立峰;张国鑫;姜桂芳

    目的 观察肘部尺神经的血液供应,设计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的手术方法.方法 取20侧防腐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和血管起始处外径、血管起始处至肱骨内上髁距离、血管起始处至尺神经垂直距离及尺神经伴行长度.另采用3侧防腐成人上肢标本模拟临床手术,设计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术.结果 肘部尺神经血供有3个来源,分别是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3条动脉从起始处至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分别是14.2±0.9、4.2±0.6和4.8±1.1 cm;尺神经伴行长度分别是15.0±1.3、5.1±0.3和5.6±0.9 cm血管起始处外径分别是1.5±0.5、1.2±0.3和1.4±0.5 mm;血管起始处至尺神经垂直距离分别是1.2±0.5、2.7±0.9和1.3±0.5 cm.结论 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是可行的,且大程度保留了肘部尺神经血供.

  • 尺神经肌下前置术后解剖学变化及动态分析

    作者:戴志刚;刘亚;刘儒森;赵海霞

    目的从解剖学的角度为治疗肘管综合征选择肌下前置术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分析32例肘管综合征临床资料,男22例,女10例.年龄17~73岁.观察尺侧上副血管的分支分布及其与尺神经的关系,尺神经病变的部位、范围、粗细等;用扩张器测量新肘管容积.将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分别制成尺神经皮下前置及肌下前置模型,动态观测设定范围内尺神经移位前后肘关节不同伸屈状态下的长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尺侧上副动脉可与尺神经一同前置,新肘管重建后可充分容纳尺神经.皮下前置伸肘位时,尺神经较移位前被拉长7.55%±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下前置伸肘位时,尺神经长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肘部尺神经肌下前置术较好地解决了尺神经肘部受压迫及屈肘受牵拉的问题,尺神经前置后其血供及组织床良好,新肘管宽松,对尺神经无卡压,术式符合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理学要求,是治疗肘管综合征可选择的术式.

  • 尺神经前置深筋膜瓣包绕固定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分析

    作者:张春林;阴彦林;苏峰;班旭英;贾晓静

    目的 总结尺神经前置深筋膜瓣包绕固定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3月-2006年12月,采用尺神经前置、深筋膜瓣包绕固定治疗5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中、重度患者同时行神经外膜松解术或显微镜下束间松解术.男52例,女6例;年龄12~65岁.创伤性关节炎伴屈曲畸形28例,肘部骨折9例,肘外翻畸形7例,风湿性关节炎6例,尺神经半脱位5例,尺神经沟内肿物3例.病程2~32个月.按照Dellon和Mackinnon推荐分期标准:轻度13例,中度34例,重度11例.结果 2例分别于术后3、7 d出现皮下积血、积液,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环指、小指麻木均不同程度缓解,内在肌萎缩及爪形手畸形恢复较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8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9.7%.结论 采用尺神经前置、深筋膜瓣包绕固定,中、重度患者同时行神经外膜或束间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可靠.

  • 肘管综合征术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童劲松;董震

    目的 综述肘管综合征相关术式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总结肘管综合征术式、各术式特点及发展方向.结果 目前,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术式较多,主要包括尺神经单纯原位松解术、尺神经皮下前置术、尺神经肌下前置术、肱骨内上髁切除术、尺神经肌内前置术、尺神经沟成形术等,各术式均有其优缺点.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内窥镜也逐渐应用于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结论 目前关于肘管综合征佳术式仍存在争议,建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郁诗阳;刘坤;范存义

    目的 对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TS)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与CTS治疗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CTS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病变之一,临床表现为环指与小指麻木和刺痛感、肘部疼痛以及肘关节长时间弯曲后感觉改变,严重时也可发生手内在肌萎缩、肌力减退、爪形手畸形等.其病因包括各种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尺神经卡压以及肘部外伤后引起的尺神经麻痹等.CTS的治疗方式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包括原位松解术、尺神经前置术、肱骨内上髁切除术和内窥镜下尺神经松解术等. 结论 CTS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其适应证和疗效仍不确切,需要更深入研究,以形成一套公认的治疗体系.

  • 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

    作者:赵民;邵新中;田德虎;吴金英;李大村;李建峰;刘井达;赵亮;王利民;姜桂芳

    目的 总结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9月-2006年5月,采用保留尺侧下副动脉在尺神经上的吻合支,行带血供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25例肘管综合征.男19例,女6例:年龄20~72岁,平均60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个月~3年,平均6.7个月.发病原因:骨性关节炎23例,肘管内囊肿及尺神经滑脱各1例.术前按Pasque肘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可19例,差6例.电生理检查:肘关节周围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 m/s.结果 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及复发患者.2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2年半,平均13.9个月.按Pasque肘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优15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96%;与术前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生理检查;肘关节周围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m/s.结论 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 老年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后主动活动与制动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燕花;洪光祥;王发斌;陈振兵;康皓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肘管综合征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后患肢不制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43例老年肘管综合征患者,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60~81岁,平均67岁.病程2~10个月.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B组23例,均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A组术后患肘用石膏托外固定3周,B组不用外固定,第2天开始活动观察患肢感觉、力量、两点辨别觉、Tinal征,以及恢复工作生活时间等,采用Bishop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获随访1~5年,两组患者的尺神经功能有较大的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恢复日常活动或原有工作时间平均需45.2±5.1 d,B组平均需15.5±3.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Bishop评分,A组优14例,良4例,中、差各1例;B组优16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老年患者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后即行功能锻炼能更早恢复日常活动或原有工作.

  • 两种尺神经前置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作者:周炎;丰峰;瞿新丛;方祖怡;刘祥;潘晓辉;许来峰

    目的 比较尺神经皮下前置及肌下前置两种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术式提供依据. 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39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其中20例采用尺神经皮下前置(皮下前置组),19例采用尺神经肌下前置(肌下前置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肌下前置组17例(89.5%)发生尺神经卡压症状缓解后突然加重,1例(5.3%)肘部瘢痕增生;皮下前置组10例(50.0%)出现触碰肘前内侧皮肤时手部尺侧麻木;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32,P=0.002).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手部握力,拇、环指及拇、小指捏力,以及小指末节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皮下前置组获优5例,良12例,可1例,差2例;肌下前置组获优6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46,P=0.734).参照患者源性功能调查表上肢功能评定表评定:皮下前置组为(22±7)分,肌下前置组为(19±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4,P=0.161). 结论 尺神经皮下前置及肌下前置两种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均可达到良好疗效,其中尺神经肌下前置法并发症较少.

  • 肘关节畸形致肘管综合征肌电图特征分析

    作者:叶茵;刘桂成

    目的 对肘关节畸形致肘管综合征(CTS)患者肌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与颈椎病、胸出口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方法 对82例肘关节一侧或双侧畸形患者,分别采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针电极肌电图方法,对双侧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进行检测.对仅有尺神经的MCV、SCV异常,并有肘管传导速度减慢,且有明显神经传导阻滞点,而正中神经、桡神经不受累患者,确诊为CTS.结果 在测定的82例164条尺神经中,腕-肘下3 cm处MCV减慢的共56条(34.3%),腕部测定SCV减慢45条(27.4%)、未引出41条(25%);36例双侧、46例单侧共118条尺神经肘管传导速度均不同程度减慢,并伴有波幅降低,卡压部位均位于肘正中或上、下1 cm左右处.82例正中神经MCV与SCV均正常;针电极肌电图检测第一背侧骨间肌、小指展肌及尺侧屈腕肌异常48例(58%),拇短展肌及桡侧屈腕肌均未见异常.82例中,后明确诊断为CTS单侧46例、双侧36例,均可见确定的肘管内卡压点.结论 对有肘关节畸形的患者均应作神经肌电图检测,尽早明确CTS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 内窥镜下治疗肘管综合征手术前后的护理

    作者:陆琳;王树珍

    肘管综合征是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的上肢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我院2005年~2006年对收治的5例内窥镜下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的护理.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 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作者:杨秀琳;杨淳彭;王春梅

    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肘管部尺神经卡压引起的以进行性手内在肌萎缩无力和手尺侧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群.该病在临床上较常见,在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居第二位[1].

  • 28例肘管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作者:陈香葵;李燕;尚媛媛

    目的:对2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肌电图进行分析,探讨神经肌电图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门诊及住院的2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其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拇短展肌 、小指展肌和指总伸肌针刺肌电图检测,观察所测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所测肌肉的插入电位、异常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幅、时限和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电位.结果:2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患侧尺神经各节段的运动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诱发波幅降低,运动传导速度减慢以肘下5 cm至肘上5 cm显著;而尺神经感觉神经损害早期绝大多数表现为感觉诱发波幅降低.针刺肌电图检查发现36块小指展肌中81% 出现自发电位,50% 出现运动单位时限增宽大于20%,波幅增高大于70%.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能够为肘管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可早期确诊、准确定位及判断受损程度.

  • 绞扼性神经病

    作者:藤原哲司;宋新光

    绞扼性神经病(entrapment neuropathy)是神经在其走行的狭小的解剖部位中受到慢性压迫或某种机械刺激所致的单神经病,也称卡压性神经病(compression neuropathy).主要症状是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渐渐出现肌肉力弱及萎缩.诊断的指征是表浅神经在绞扼部位出现Tinel氏征.病理学特征是:早期郎飞氏结旁脱髓鞘(paranodal demyelination),进展期完全性节段性脱髓鞘,晚期完全性轴索变性.

  • 肘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标准

    作者:汤晓芙

    肘管综合征是仅次于腕管综合征的常见钳压性单神经病,在手工操作的工人和农民中多见,有时与肘部创伤有关.在国内外多年来均有多种电生理测定方法及诊断标准.1999年美国电生理诊断医学协会(AAEM),美国神经病学会(AAN)和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AAPMR通过总结以往16年的可靠论文,推出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诊断标准.现将其要点译述出来,供国内电生理医师诊断时参考.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电生理
261 条记录 11/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