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治疗体会

    作者:纪悦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现及扩通.方法在25例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上寻找MB2,若无法找到,使用超声根管异物清除工作尖10P清理髓底及慢速圆钻去除预计位置部分牙本质,再次寻找.找到后通畅根管,若无法扩通,使用慢速圆钻在MB2根管口处向根方去除少量牙本质,结合使用EDTA再次通畅根管.结果25颗治疗齿中有13颗找到MB2(52%),其中2颗是在超声根管锉清理髓室底后发现的,4颗在进一步去除MB2根管口位置的牙本质后发现.8颗治疗齿的MB2通畅(32%),其中3颗自然扩通,5颗在去除MB2根管口处部分牙本质并使用EDTA后通畅.结论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MB2发现率为52%,扩通率为32%.掌握MB2的解剖位置,使用超声方法以及EDTA可提高MB2的发现率和扩通率.

  • 螺旋CT测量上颌磨牙牙槽嵴宽度的研究

    作者:蓝鹏;孟秀英;刘挨师;申铁兵;张凌

    目的:应用螺旋CT获得60例蒙汉族成人上颌磨牙牙槽嵴顶宽度一些数据,再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一系列有用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方法:首先选择内蒙古地区符合正常牙合标准的蒙汉族成年人各30名(其中蒙古族男15名,女15名;汉族男15名,女15名),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上颌骨1mm层厚的扫描,将扫描数据输入重建工作站,利用应用软件MPR(CT多层面图象重建)和专门的牙科应用软件Dentalscan进行三维重建,再逐一测量上颌磨牙颊腭侧牙槽嵴顶宽度.结果:蒙古族、汉族的上颌磨牙牙槽嵴顶的宽度及牙槽嵴顶上方10mm牙槽骨宽度在左右两侧相比较都无差异;蒙汉族上颌磨牙牙槽嵴顶的宽度总体上是从近中向远中逐渐增宽的,但蒙汉族有差异;男性女性在上颌磨牙牙槽嵴顶的宽度有差异.结论:表明无论蒙汉族上颌磨牙硬组织左右是对称的、协调的;表明上颌磨牙牙槽嵴顶的宽度总体上是从近中向远中逐渐增宽的,但是蒙族更宽;男性上颌磨牙牙槽嵴顶的宽度宽于女性.

  • Ni-Cr齿冠的应用体会

    作者:梁山红;蔡伯华

    1 材料与方法患牙300例,男125例,女175例.年龄在13~65岁之间.第1磨牙201例,第2磨牙90例,第3磨牙9例;其中上颌磨牙116例,下颌磨牙184例;50例为残冠,22例为折裂牙,15例为隐裂牙,患根尖炎者166例,牙髓炎134例.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Ni-Cr成品齿冠.

  • 三维有限元分析不同材料不同方法修复离体牙缺损模型的应力分布

    作者:冯广智;付宏宇;马鹏华

    背景:如何大限度地保留根管治疗后的牙体组织,并能够保证修复后的强度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使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方式修复离体牙缺损模型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市海淀医院口腔科因慢性牙周炎无法保留而拔除的上颌第一磨牙12颗,根管治疗后制备离体牙缺损模型,以钴铬合金、纯钛金属、二氧化锆、E.max全瓷为修复材料,每种材料分别进行嵌体、高嵌体、桩核冠3种修复方式.通过Micro 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修复模型,使用图像处理软件Mimics 17.0及Geomegic Studio 2013重建牙体及修复体三维数字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力学模拟,力加载方式设为:8点90°加载、3点90°加载、3点90°加载、3点0°加载.结果与结论:在各载荷条件下,桩冠组修复体边缘、预备体肩台、剩余牙本质颈部及桩核中部出现应力集中区;在各载荷条件下,嵌体组釉质的加载点出现应力集中区,并有将应力沿牙釉质传到至颈部的趋势,嵌体和预备体相对的龈壁和底面及二者移行处也出现应力集中区;在各载荷条件下,高嵌体组高嵌体与牙釉质接触处出现应力集中,预备体龈壁和底面及二者移行处,以及相对应的高嵌体髓腔内部分也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但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结果表明在上颌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方式中,高嵌体具有适用性和优势性.

  • 口腔颌面锥形束CT三维重建诊断上颌磨牙早期根折:与传统根尖片比较

    作者:罗荣;陈广盛

    背景:牙根折裂因发生部位隐蔽,其诊断是临床难点之一。近期有系统回顾研究显示诊断牙根折裂影像方法的临床准确性尚不统一。
      目的:回顾性对比研究传统根尖片与锥形束CT在上颌磨牙早期根折诊断中的准确性。
      方法:对38例患者40颗临床检查疑为早期根折的上颌磨牙X射线根尖片与锥形束CT的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分析,并作出诊断。
      结果与结论:在40颗可疑早期根折的上颌磨牙中,根尖片能明确诊断的有19颗,且根折部分均为上颌磨牙的近中颊根。而锥形束CT检查结果显示30颗患牙根折,其中23颗根折发生在近中颊根,7颗发生在腭根。另外一颗未发现根折影像的患牙,经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后拔除,证实为腭根折断。结果证实,锥形束 CT在诊断上颌磨牙早期根折尤其是腭根的根折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根尖X射线片。

  • 双侧上颌磨牙区对称性多生牙1例

    作者:张月娇;刘奕

    在正常牙列应有牙齿数目之外、过多发育的牙齿即为多生牙,亦称额外牙.多生牙的生长一般无确切时间,恒牙列较乳牙列多见,恒牙列和乳牙列的发生率分别为0.5% ~ 5.3%和0.2% ~ 0.8%,男性多于女性[1].多生牙可发生于任何生牙区,不过双侧上颌磨牙区对称性多生牙且有家族史的病例仍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 Helical Bulbous Loop推向远中移动的临床应用

    作者:贵林;杨茜;王静

    [目的]用Helical bulbous loop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探寻该技术的临床效果以及操作要点和优势.[方法]对磨牙关系为Ⅱ类,牙列为中度拥挤,牙体牙周健康的20例正畸患者,采用该技术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测量移动的距离,每月加力1次,观察3个月.[结果]所有正畸患者的磨牙远中移动效果显著,平均每月移动1.12 mm,3个月共移动大量为3.48 mm,小量为3.06 mm.[结论]该技术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相对于其他技术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对于拔除上颌磨牙时麻醉效果的比较

    作者:王意丹

    目的: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对于拔除上颌磨牙的麻醉效果。方法:116例需拔除上颌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有颊侧浸润组(实验组)59例,无颊侧浸润组(对照组)57例,比较2组患者在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对于拔除上颌磨牙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颊侧浸润后与对照组麻醉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在拔除上颌磨牙时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医生为了减轻患者对打针的紧张感,降低麻醉不适感,可不进行颊侧浸润麻醉,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 纤维桩在中老年人上颌磨牙残冠、残根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翠华

    目的:观察纤维桩在中老年人上颌磨牙残冠、残根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用预制纤维桩对30颗中老年人上颌磨牙残冠残根进行桩核冠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修复后追踪观察两年,19例患者的23个患牙未发现有修复体松动脱落,无疼痛等自觉症状,咀嚼功能良好,患牙无继发龋发生,牙周组织基本正常,患者均十分满意.结论:纤维桩修复中老年人上颌磨牙残冠残根制作过程操作简便,解决临床诸多难题,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溶附金属烤瓷冠美观耐用,易于患者接受.

  •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致眼外展神经麻痹1例

    作者:于意;姜哲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药液注射于上颌结节,以麻醉上牙槽后神经,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用于上颌磨牙的拔除、牙髓治疗及相应的颊侧龈、黏膜和结节的手术,其常见并发症为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翼静脉丛,引起颞面部血肿。引起眼外展神经麻痹极为罕见。笔者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 碧兰麻口腔局部麻醉药在口腔科的应用体会

    作者:陆爽;周昊

    我们对急慢性牙髓炎牙髓治疗或需在局麻下制备窝洞的和拨除的患牙,应用碧兰麻口腔局部麻醉药麻醉,麻醉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00~20001年,共对346例患者应用碧兰麻口腔局部麻醉药,其中男165例,女181例.年龄20~64岁,平均39.63岁.下颌磨牙124例,下颌双尖牙66例,上颌磨牙56例.2方法采用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在应拨除或治疗的患牙进针区碘酊消毒,从根尖区颊侧进针至粘膜下,注射药液(单根牙约0.8ml,多根牙1.5m1)舌(腭)侧注射约0.2ml.每15s注射不超过0.5ml.3 观测指标麻醉完全:患者无疼痛感、无痛苦表情;麻醉良好:患者有轻微不适感,但手术可顺利进行;麻醉有效:患者感觉疼痛,但可忍受手术进行;麻醉失败:患者感觉剧烈疼痛,无法忍受.

  • 应用颊脂垫瓣关闭口腔上颌窦瘘

    作者:梁利荣;王佩丽;王沙彬;屈道利

    口腔上颌窦瘘常发生在上颌磨牙拔除术后.直径在2mm以下的瘘孔常能自行关闭,而在3mm以上的瘘孔或上颌窦及牙周区域有炎症时常难以关闭.关闭口腔上颌窦瘘以往采用颊侧或腭侧粘骨膜滑行瓣,但难以令人满意.本文应用颊脂垫瓣关闭口腔上颌窦瘘,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

  • 正畸用微种植体上颌磨牙植入区骨皮质厚度的测量分析

    作者:林颋旭;陶列

    目的:通过对上颌后牙区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放置微种植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人(18~25岁)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采用Newtom CBCT影像系统,以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的接触点作为坐标中心,向龈方每间隔1 mm测量牙槽骨骨皮质厚度,共测量20个平面.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两侧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对男女之间不同部位的骨皮质厚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恒磨牙区骨皮质厚度在左右两侧对称位置无显著差异.骨皮质厚度在第7层以下几乎不存在或较薄(小于0.5mm),而第10至第12层以上均大于1.5 mm,且皮质厚度较为均匀,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男性骨皮质厚度平均值为(2.12±0.72)mm,女性平均值为(1.86+0.83mm)(7层以上).男女在第6层以上13层有显著差异(P<0.05),而另外2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恒磨牙区骨皮质厚度自(牙合)方向根方骨皮质厚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男性患者骨皮质厚度在同一水平上大于女性患者.

  • 无托槽隐形矫治不同控根附件对磨牙近中移动力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曾红;王超;周建萍;吴艳;戴红卫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中不同控根附件在磨牙近中移动过程中的力学影响.方法:利用锥形束CT(CBCT)扫描获取上颌骨数据,采用Mimics 、Geomagic、Solidworks和Ansys等软件建立包括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隐形矫治器和不同控根附件的4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即模型A-无附件;模型B-颊侧垂直矩形附件;模型C-颊侧单个半圆柱形优化附件;模型D-颊侧双半圆柱形优化附件.模拟上颌第一磨牙在隐形矫治器作用下的近中移动.比较其周围牙周膜应力分布、位移模式和牙槽窝近中内表面应力分布.结果:颊侧双半圆柱形优化附件模型的近中牙周膜压力分布和近中牙槽窝应力分布广泛,旋转中心靠近根尖孔,其控根效果好.颊侧垂直矩形附件牙周膜近中面压力分布靠颊侧明显比靠腭侧广泛,颊侧位移旋转中心比腭侧明显靠近根尖孔,说明此附件对颊侧控根效果优于腭侧.单个颊侧半圆柱形优化附件的牙周膜受力及位移模式与无附件相比无显著差别,但位移大值更大.结论:添加控根附件后,增加了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效率.颊侧双半圆柱形优化附件控根的作用优于传统矩形附件,但是所有的附件组合均使磨牙发生近中倾斜移动.

  •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的寻找和扩通

    作者:王卫真

    目的:寻找并尽量扩通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统计其发生率及通畅率.方法:离体上颌磨牙11颗,开髓、拔髓,寻找并尽量扩通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即MB2,根管预备、充填,拍片.统计其发生及发现率.临床上对146颗上颌磨牙开髓、拔髓,寻找并尽量扩通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即MB2,根管预备,充填,拍片.结果:离体牙10颗,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60%,通畅率为50%.94颗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44.68%,通畅率为29.78%,52颗上颌第二磨牙,发现率为11.53%,通畅率为7.69%.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发生率较高,其寻找、定位及扩通尽管有一定的困难,临床医生仍应注意寻找,以提高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 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在釉牙骨质界截面的牙体硬组织厚度测量

    作者:汪平;范晓敏;王浩军;李德华;曹菲玲

    目的 观察上颌第一、二磨牙在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 CEJ)的截面几个方向的牙体厚度. 方法 25个离体的上颌第一磨牙, 22个上颌第二磨牙.从CEJ横断牙冠,将截面图象输入计算机中,用photoshop6.0软件测量牙面到髓腔的距离,方向分别是颊、腭、近中、远中、近中颊、远中颊、近中腭、远中腭.结果 在CEJ平面厚度小处是上颌第二磨牙的近中(平均2.55 mm),厚处是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平均3.34 mm),总体看以近中颊、远中颊、进中舌、远中舌部位相对较厚.结论 本研究强调了在釉牙骨质界平面测量牙体厚度对于牙体预备的价值.

  • 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朝艳;刘志勇;魏晓静

    目的 研究评价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并有附着龈宽度不足患者群体中应用牙冠延长术联合根向复位翻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濮阳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3~6 mm)并有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患者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4例,患者接受牙根改形结合少量去骨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15例,患者接受根向复位瓣联合牙根改形结合少量去骨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4周,两组患者均进行金属桩核冠修复手术.观察患者在手术前后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以及牙齿松动发生率来评断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各个时间点的SBI、PD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同组各个时间点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后24周的SBI(0.68±0.25)、PD((1.53±0.32)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BI(0.83±0.45);PD(2.51±0.37)mm),P<0.05.术后的各个观察时间,观察组均未有患者出现牙齿松动,而对照组在术后4、12、24周发生牙齿松动的例数分别为3、5、5,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牙冠延长术对暴露牙体断端有很好的优势,这也为牙体缺损的修复创造良好的环境;而针对于同时伴有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患牙,采用根向复位翻瓣术可以在修复时避免切除过多的角化龈,在保证牙周健康和修复效果的同时能防止附着龈宽度进一步变窄.

  • 上颌磨牙炎症期拔牙后种植病例的CBCT影像分析

    作者:刘亚昆;何东宁;王虎;刘莉;张斌斌

    目的 通过CBCT对上颌磨牙炎症期拔牙后种植病例进行影像分析,探讨上颌磨牙炎症和上颌窦炎症的关系以及种植时机对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方法 对73人73例上颌磨牙炎症期拔牙后种植病例的CBCT影像进行分析,将上颌磨牙炎症与上颌窦底的关系分为三组(A组:炎症进入上颌窦内;B组:炎症与上颌窦相接;C组:炎症与上颌窦有一定距离),观察其与上颌窦炎发生的相关性,术后通过测量CBCT冠状面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评定种植疗效.结果 本实验中A组上颌窦炎发生率100%;B组上颌窦炎发生率77.1%;C组上颌窦炎发生率42.9%.73例炎症期的上颌磨牙种植后有2颗植体脱落,均为即刻种植病例,其他病例CBCT影像分析良好.结论 炎症与上颌窦的距离越小发生上颌窦炎的风险越大.拔除病灶牙有利于上颌窦炎的恢复.炎症期拔牙后即刻种植的存留率低于早期种植和延期种植.

  • 锥形束CT研究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解剖关系

    作者:张春利;洪渊;马俊青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观测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解剖关系,并进行分类,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操作风险评估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宿迁口腔医院影像科数据库中筛选出60位成年人,120侧上颌磨牙区锥形束CT影像,对其进行重建,测量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距离,并按照Shahbazian M分类法进行分析.结果 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侧根距离上颌窦底壁的距离小.分类中出现多的为Ⅰ型(41.67%),易引起上颌窦炎的Ⅳ型约占总数的19.85%,且上颌第一磨牙的远颊侧根出现Ⅳ型多(29.17%).结论 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关系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临床上,涉及该区域的治疗,需个性化的制定治疗方案,增加治疗的成功率且减少医源性问题.

  •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的解剖定位

    作者:高燕;凌均(啟木)

    目的寻找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根管口的定位规律.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共550颗.根管显微镜(DOM)下探查根管口,拍摄髓底图片,测量髓底一系列参数,分析MB2根管口定位规律.结果DOM下MB2发现率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78.24%和41.32%.MB2根管口位于MB-P根管口连线的近中,与该连线的垂直距离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0.66mm和0.63 mm;距近颊根主根管(MB)根管口距离分别为1.32 mm和1.21 mm.结论建议临床医生在探查上颌磨牙髓底时,可在MB-P根管口假想连线的近中、距其0.5~1.0mm,距MB根管口1.0~2.0mm,使MB-MB2根管口间假想的、微凸向近中的弧形连线与近中边缘嵴平行处寻找MB2根管口.

117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