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南海重要岛屿恙虫病疫源地特点调查

    作者:王珊珊;黄佳亮;苏建新;席云珍;王研;李珉珉

    目的 研究比较南海重要岛屿(南澎列岛、南澳岛、万山群岛、硇洲岛、雷州半岛)恙虫病疫源地特点.方法 在各岛进行恙虫病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与基因型鉴定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 南海诸岛屿均为恙虫病南亚热带岛屿疫源地,主要宿主为褐家鼠,恙虫病东方体携带率为22.78%~33.75%.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恙虫病东方体携带率为40.00%~75.00%.从宿主与媒介分离到恙虫病东方体25株,经基因鉴定Karp 15株、Kato 8株、Yonchon 2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各个岛屿村民与驻岛部队人群恙虫病抗体阳性率均较高.结论 南海岛屿恙虫病疫源地存在一定特点,尤其是外来人群要做好防护.

  • 中国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鼠类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的调查

    作者:张倩;刘运喜;吴晓明;赵秋敏;张泮河;杨红;曹务春

    目的了解中国内蒙古、新疆自治区部分地区鼠类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Ot)的情况.方法采用鼠夹捕鼠,从鼠脾中提取DNA,应用巢式PCR(nPCR)检测Ot-Sta56基因;对部分阳性标本测序,用Clustal Ⅹ(5.0)和DNA Club软件对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内蒙古地区捕获各种鼠类共计90只,其中6只nPCR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6.67%,不同鼠种间阳性率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x2=8.898,P=0.148);新疆地区捕获各种鼠类共计20只,其中1只n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00%.不同地区间阳性率比较虽略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x2=0.076,P=0.782).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从农田中捕获的鼠类标本为9只,占8.18%,无阳性标本;从草原捕获的鼠类标本为101只,占91.82%,其中阳性标本为7只,草原鼠标本Ot感染率为6.93%.序列分析结果:N59(内蒙古莫氏田鼠)、N69(内蒙古黑线仓鼠)、X33(新疆普通仓鼠)3份标本nPCR产物碱基序列与Karp株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均为99%,应属于Karp型;N65(内蒙古黑线仓鼠)及N88标本(内蒙古黑线姬鼠)nPCR产物碱基序列与中国台湾Taitung-2株和TW461株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均为94%;N90(内蒙古黑线姬鼠)与日本Oishi株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为96%.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59、N69、X33位于Karp株所在的分支,而N65、N88、N90与Taitung-2株、TW461株、Yonchon株、Sxh951株、Oishi株、Kanda株属同一支系.结论研究证实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鼠类存在Ot自然感染,其基因型较为复杂.这为进一步深入进行恙虫病疫源地的调查奠定了基础.

  • 北京市平谷区常住人口恙虫病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张立芹;田丽丽;窦相峰;薛慧;刘志强;屈宏宇

    恙虫病发病率居北京市自然疫源性疾病首位[1-3],平谷区恙虫病病例占全市95%以上.为了解平谷区常住人口(连续居住>1年)恙虫病东方体的感染水平及分布,开展本项调查.1.对象与方法:2012年8-12月在平谷区将全部乡镇作为调查地区,每个乡镇按照东、南、西、北、中随机抽取5个村,按照6个年龄组不同性别1:1选取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累计调查3248人.临床诊断病例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开展恙虫病感染问卷调查,并采集调查对象血液标本5 ml.采用ELISA检测血清恙虫病抗体水平,阳性者判定为曾经感染.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恙虫病感染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恙虫病 血清学调查
  • 山东省青州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秦开贵;李汝勇;李鲁平

    青州市于2000年首次发生恙虫病爆发性流行,以前我市无此病发生;由于该病误诊率高,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现将我市恙虫病的流行特征总结分析如下.

  • 广东省一起恙虫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刘隽;陈邦华;吴德;刘文华;姚丽君;毛晓庭;肖亮恒;钟豪杰;彭志强

    恙虫病是人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呈散发,偶有暴发或流行.广东省属恙虫病自然疫源地[1,2],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夏季病例数较多,以散发为主,也有暴发疫情发生[3].近年来广东省恙虫病发病呈现增加趋势[4],2006-2011年发病率在0.41/10万至1.40/10万.因恙虫病不是法定报告传染病,加上该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基层医疗机构无特异检测方法,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实际发病数应高于目前所报告的发病数.2011年6-7月汕头市潮阳区报告发生多例疑似恙虫病病例,为核实疫情及查找原因进行此项调查.

  • 山东地区秋冬型恙虫病宿主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刘运喜;赵仲堂;杨占清;张景兰;吴钦永;彭佐林;苗仲水

    1.材料与方法: ①调查点选择恙虫病流行区的费县、济南东郊、莒南、邹平等地区,其中以费县和济南东郊为重点;对调查点临床确诊的恙虫病现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并通过调查点各乡镇医院的防保站及乡村医生统计调查点当年发病人数及总人数,计算当地的人群发病率.②宿主动物调查:从费县调查点农田逐月定点捕鼠,在发病季节捕获部分室内鼠(其他调查点仅发病季节在室内外定点捕鼠),鉴定鼠种,计算鼠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收集鼠血清,-20℃保存备用;从活鼠体外收集恙螨,鉴定种类,统计恙螨种类组成、不同螨种季节消长.③恙虫病东方体(Ot)的分离与血清学鉴定参照军事医学科学院陈香蕊等的方法.

  •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研究秋冬型恙虫病时间分布特征及趋势

    作者:丁磊;丁淑军;张萌;王显军;李忠;赵仲堂

    目的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探讨秋冬型恙虫病的时间分布特征及趋势.方法 基于山东省疾病报告信息系统2006-2011年恙虫病监测数据,对以年为单位的监测数据采用频谱分析、移动平均分析,预测2012-2014年该病发病数;以月为单位的数据进行乘法季节效应分析,进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建模拟合,预测2011年11、12月秋冬型恙虫病发病情况,并与实际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 频谱分析结果显示秋冬型恙虫病流行周期为3年;移动平均分析表明其流行强度将持续增强,2012-2014年各年预测发病数分别为310、337、366例,年增长率约9%.乘法季节效应分析显示该病符合秋冬型流行特点,10、11月季节效应指数分别为8.454、2.230,其他月份指数均< 1.000; ARIMA(0,1,1)(0,1,0)12模型为(1-B)(1 -B12)Xt=(1-0.811B)ut,残差序列为白噪声,Box- Ljung统计量为3.116,P=0.999,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应用该模型预测2011年11、12月发病数,预测值与实际发病数相符,实际观测值均在预测值的95%CI内.结论 秋冬型恙虫病流行可能具有周期性,总体流行强度将持续增强,2012-2014年该病年增长率约为9%;每年以10月流行严重,应用ARIMA(0,1,1)(0,1,0)12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发病情况.

  • 江苏省盐城市沿海滩涂2005-2014年恙虫病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胤忠;李峰;徐慧;黄连成;顾振国;孙中友;严国进;朱叶江;汤池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盐城市沿海滩涂恙虫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气象、鼠类种群分布及生物学特点等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2005-2014年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恙虫病疫情、人口学以及气象学资料,并于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监测该地区鼠类种群分布及其密度、季节消长情况.采用Excel 2003、SPSS 16.0、MapInf0 11.0、Satscan 9.0和Stata/SE 10.0等软件,利用描述性方法、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法、自相关及互相关等方法分析该地区恙虫病时空分布特征,及与鼠密度消长、气象因素变化的相关性,根据恙虫病发病数据建立Poisson回归模型.结果 (1)2005-2014年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恙虫病的发病呈间歇性逐年升高,2014年发病率为高(5.81/10万).呈现秋季高峰,11月发病率高(12.02/10万);滨海、大丰、响水县/市年均发病率高,分别为3.30/10万、3.21/10万和2.79/10万,沿海地区的12个乡镇为高发,发病率为4.41/10万至10.03/10万.(2)恙虫病可能存在3个发病聚集区域,分别为2012年10-11月大丰、东台和射阳县/市的25个乡镇、2014年10-11月响水县的5个乡镇以及2006年11月滨海县的6个乡镇.(3)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89.19%).鼠密度呈冬季(1月)与夏季(5-8月)2个高峰,分别为5.05%(1月)和8.05%(8月).发病月分布为每年的10-11月有一次发病高峰,每次发病高峰前1~2个月有一个鼠密度升高趋势,每次发病高峰前均有一个气温、降水量高峰.鼠密度消长、气温、降水量与恙虫病发病有统计学相关性.根据ZIP回归模型分析发病例数与降水、平均低气温、滞后3个月平均低气温呈正相关,与日照时长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结论 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存在恙虫病疫区,且有时空聚集性,并存在媒介生物和气象等流行因素,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 云南省2006-2013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孙烨;史超;李新楼;方立群;曹务春

    目的 分析近年来云南省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6-2013年云南省恙虫病报告疫情资料,统计分析其“三间分布”特征,并应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在县区尺度上使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其流行相关因素.结果 2006-2013年云南省共报告恙虫病病例8 980例,年均发病率2.46/10万,年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疫源地范围不断扩大,报告发病乡镇增至71.3%.疫情主要发生于夏秋季,高峰为7-10月.女性年均发病率高于男性,儿童多发,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且病例中农民和学前儿童的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显示云南省恙虫病的流行风险随着月均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随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增加而先降后升,随着灌木面积的增加而先升后降.结论 应加强对云南省温暖湿润地区以及耕地、草地面积较大地区恙虫病的监测,尤其是针对儿童及农民等高发人群.

  • 山东、安徽、江苏省2006-2013年秋冬型恙虫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孙烨;方立群;曹务春

    目的 分析我国秋冬型恙虫病主要疫源地山东、江苏、安徽省近年来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三省2006-2013年(安徽省为2008-2013年)恙虫病报告疫情资料,分析其“三间分布”特征,并应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在县区尺度上使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其流行相关因素.结果 山东、江苏、安徽省监测期间分别报告恙虫病病例2 968、2 331和3 447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39/10万、0.38/10万和0.94/10万,除安徽省2012-2013年发病率略有回落外,另两省年发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研究期间,三省恙虫病疫源地范围不断扩大,报告发病乡镇分别增至38.0%、48.2%和46.5%.疫情高峰均为10、11月.三省主要发病人群均为女性、老年人和农民,且农民的构成比在3个省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山东省家政家务人员、安徽省散居及幼托儿童也出现一定的上升趋势.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显示3个省恙虫病的流行风险随着月均温度升高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月降雨量的增加可降低恙虫病的流行风险;山东和安徽省恙虫病的流行风险还随着月相对湿度的增加而上升;山东和江苏省恙虫病的流行风险随日照时数的增加出现先升后降的特点;此外,山东省林区呈现较高的流行风险.结论 应加强3个省温暖湿润地区以及山东省森林茂密区域恙虫病的监测,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及农民等高发人群,以及山东省家政家务人员和安徽省的散居及幼托儿童等人群.

  • 山东省2006-2014年秋冬型恙虫病空间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杨慧;毕振旺;寇增强;郑丽;赵仲堂

    目的 探讨2006-2014年山东省秋冬型恙虫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方法 基于山东省疾病报告信息系统2006-2014年恙虫病监测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3)、空间计量软件(GeoDa 0.9.5-i)及空间扫描分析软件(SatScan 9.1.1),绘制发病率地区分布图、局域型空间自相关(LISA)聚集图和空间扫描聚集图;通过计算Moran's I、对数似然比(LLR)、RR等指标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 山东省2006-2014年共报告恙虫病病例4 453例,年平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7个地(市)中有13个发现恙虫病病例.年平均发病率全局Moran's I为0.501 5(P<0.01).16处地区发病率的局域Moran'sI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高”(H-H)聚集区主要地点为日照市的五莲县、岚山区和莒县,泰安市的新泰市、莱芜市的莱城区和钢城区、淄博市的沂源县和临沂市的蒙阴县.空间扫描发现,2006-2014年空间聚集区的中心呈整体向东移动的趋势,并于2014年在枣庄市发现2个新聚集区.2006-2010年及2012年一级聚集区中心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山区,2011、2013及2014年位于东部丘陵地区;聚集区辐射半径于2008、2011、2013和2014年呈扩大趋势.时空扫描发现一个时空聚集区,为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中心为日照市东港区,辐射半径为222.34 km.结论 2006-2014年山东省秋冬型恙虫病的流行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和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且发病区域不断扩大,高发地区不断增多,高危聚集区向东部移动,并有周期性扩大趋势.

  • 中国恙虫病流行态势及预防控制

    作者:张萌;王显军;赵仲堂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感染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其主要贮存宿主,恙螨为传播媒介.临床表现以突发高热、淋巴结肿大、溃疡、皮疹、肺炎、脑膜炎等为特征,严重者可致死亡[1].

  • 山东地区不同季节优势恙螨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倩;刘运喜;高媛;赵仲堂;张景兰;杨占清;薛健;曹务春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山东地区不同季节优势恙螨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Ot)情况及其作为恙虫病传播媒介的可能性.方法根据Ot-Sta56 kDa外膜蛋白基因部分序列设计Ot种和型特异性引物,对标本提取的DNA先采用种特异性引物扩增,然后再采用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分型,并对部分标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从不同季节优势恙螨幼虫共得到11株Ot分离株和16份恙螨匀浆,从这27份标本提取的DNA经首轮PCR扩增后,18份标本有预期的目的带.对首轮PCR产物采用nested PCR扩增分型,结果17份为Kawasaki型,1份(LHGM2株)为Karp型.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证实了nested PCR分型结果:XDM2株首轮PCR产物碱基序列与Kawasaki型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为97.0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Kawasaki株位于同一分支,应属于Kawasaki型;LHGM2株首轮PCR产物碱基序列与Karp型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为96.45%,在系统发育树上与Karp株位于同一分支,应属于Karp型.结论山东地区不同季节优势恙螨中存在Ot自然感染,Ot主要基因型为Kawasaki型.

  • 华东地区三种类型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

    作者:吴光华;郭恒彬;于明明

    目的 为查明恙虫病的自然疫源地类型给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在福建、浙江、江苏三省进行了系列调查.方法 ①在三省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②收集地理景观及疫情资料;③现场调查及实验研究:主要是鼠类、恙螨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研究证明恙虫病在三省存在具有代表性的三型自然疫源地:①沿海岛屿型疫源地主要分布于福建.主要储存宿主为黄毛鼠;主要媒介恙螨为地里纤恙螨;流行季节在夏季;恙虫病立克次体(Rt)分型:Gilliam型.②内陆山林型疫源地分布于浙江.主要储存宿主为社鼠;主要媒介恙螨为高湖纤恙螨;流行季节在夏季;Rt分型:Gilliam型.③内陆平原丘陵型疫源地分布于江苏.主要储存宿主为黑线姬鼠、褐家鼠、社鼠、大麝;主要媒介恙螨为小盾纤恙螨;流行季节在秋冬季;Rt分型:Kawasaki型.结论 福建、浙江、江苏三省恙虫病的病原体型别、储存宿主、媒介恙螨与流行特征均有所不同,因此采取的预防措施亦应有所区别.

    关键词: 恙虫病 自然疫源地
  • 中国南澎列岛恙虫病疫源地的确立与人群防护

    作者:王珊珊;姜普林;黄佳亮;彭桂福;曾年华;刘金华;朱少凡;王志斌;梁力;游新华;谢赞平;唐忠云;伍战国;黄锦娥;袁伟文;赵绪忠;黄腾龙

    目的 中国南澎列岛恙虫病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而国内并无该地区恙虫病疫源地的记载,为了当地军民的健康,本研究对该地区作为恙虫病疫源地进行全面调查与研究.方法 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当地预防措施的制定.结果 该地区为南亚热带岛屿疫源地,主要宿主为褐家鼠,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褐家鼠与地里纤恙螨的季节消长与发病均一致.从宿主与媒介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经鉴定为Karp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岛临时居民恙虫病抗体100.0%阳性,部队人群阳性率达4.0%.本研究确立了中国南澎列岛恙虫病疫源地的存在,同时制作了卫生宣教录像片、编写了恙虫病防护手册与流行前期的卫生课,对该地区军民进行卫生宣教提高防病意识,流行季节前对该疫源地进行大面积灭鼠、灭螨措施,对人员进行个体防护.综合措施应用后当年无病例发生.结论 中国南澎列岛是恙虫病疫源地.

  • 恙虫病脑膜炎一例报告

    作者:李文胜

    患者男性,28岁,农民.以畏寒发热6d,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1d,1994年8月30日入院.发病前10d曾在地里劳动,病后曾在院外用过青霉素、庆大霉素无效.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in,神志清楚.

  • 恙虫病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0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昭穗;刘敏;欧阳万青;黄胜立

    1996年5月至1999年8月,我院共收治恙虫病102例,其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0例,分析报告如下.

  • 我国华东地区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作者:吴光华

    华东地区为我国恙虫病的主要流行地区,以福建为严重,自1951年发现恙虫病以来,发病数超过万人.半个世纪以来,华东地区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恙虫病的流行学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资料[1-3],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 小盾纤恙螨自然双重感染汉坦病毒和恙虫病东方体及叮刺传播的研究

    作者:于娟;邓小昭;杨占秋;姚苹苹;朱涵坪;熊海蓉;李春雷;张云

    目的 了解汉坦病毒(HV)和恙虫病东方体(OT)可否在小盾纤恙螨体内双重自然感染及通过叮刺传播的状况.方法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恙虫病混合流行区,将采集的3459只鼠体恙螨和用小黑板诱集的3265只游离恙螨,按1、5、10只螨数分组,每组叮刺6只小白鼠.15 d后取小白鼠肺和脾脏制成悬液,经脑内途径接种小白鼠传6代,每代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和Giemsa法检测HV和OT病原体;取不同恙螨数的螨制成无菌悬液接种Vero-E6细胞传代,分离检测HV和OT病原体.采用PCR法检测HV-RNA和OT-DNA.结果 经传代后HV和OT双重感染鼠的检测情况为,HV单纯阳性鼠体螨5、10只组在第6代各检测到1只,OT单纯阳性鼠体螨10只组在第6代检测到1只,HV、OT双重阳性鼠体螨1只组在第5、6代均检测到1只,HV、OT双重阳性鼠体螨5、10只组在第6代各检测到1只.1、5、10只游离螨组叮刺小白鼠后,在第6代各检测到1只.Veto-E6细胞在第4代时,HV、OT双重阳性的鼠体螨5、10只螨组.各有1份检测到HV和OT双重阳性的感染细胞.传至第6代时,HV、OT双重阳性的鼠体螨1只螨组和游离螨1、5、10只螨组均检测到HV和OT双重阳性的感染细胞.经PCR检测到HV-RNA、OT-DNA.结论 小盾纤恙螨体内可自然双重感染HV和OT病原体,并可经叮刺传播.

  • 2005-2010年北京市立克次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田丽丽;王小梅;任海林;李旭;黎新宇;窦相峰;何战英;李阳桦;王全意

    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人类通过节肢动物人虱、鼠蚤、蜱或螨的叮咬而感染立克次体.近几年,恙虫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至少存在10余种立克次体病,其中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北亚蜱传斑点热、黑龙江蜱传斑点热、内蒙古蜱传斑点热、Q热、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以及巴尔通体病等疾病[1-3].为了解北京市立克次体病的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为合理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5 -2010年北京市恙虫病、斑疹伤寒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3种立克次体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11 条记录 3/56 页 « 12345678...55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