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肖立智;郑静;陈劲海;卢颖深;卢珊;张孝文

    目的 总结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采用美敦力Stealth Station LandmarX导航系统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患者33例(导航组),包括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1例,孤立性蝶窦炎4例,额窦炎3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上颌窦骨瘤1例,鼻窦骨性纤维结构不良2例(额窦、蝶窦各1例)。同时根据术中患者头部固定架的不同又分为神经外科专用三钉式头架固定组(A组,15例)和鼻内镜专用头带式无创参考架固定组(B组,18例),并以同时期常规鼻内镜手术组43例为对照组,包括慢性鼻窦炎、鼻息肉30例,孤立性蝶窦炎4例,额窦炎6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评估影像导航的精确性。对比分析A、B两组的准备及注册时间、导航组和对照组的总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影像导航可准确定位解剖标志。A组的准备及注册时间长于B组[(50.67±19.26)min比(21.67±12.90)min,P<0.05]。导航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67±18.53)min比(63.84±16.93) min,(123.18±53.31)ml比(127.79±63.59)ml,P>0.05]。蝶窭炎、额窦炎及鼻肿瘤手术时间在导航组平均为(55.00±23.55)min,比对照组(70.38±18.45)min明显缩短(P<0.05)。导航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无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与内镜结合,可在术中准确定位鼻腔、鼻窦及前颅底的解剖结构。

  • 精液优化处理后精子的优储存条件

    作者:史哲;唐婷;张丽;梁嘉颖;李子涛;刘风华

    目的 探讨优化处理后精子的佳储存条件.方法 收集禁欲2~7 d的精液标本124例,所有样本均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精子分别放置室温(20℃左右,18~25℃)、35℃恒温水浴箱和37℃6%CO2培养箱,放置4h和24 h后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以及各级精子运动百分率.结果 35℃恒温箱组放置4h后精子前向运动率和a级精子运动百分率高于室温组和37℃6%CO2培养箱组[精子前向运动率:(75.34±6.87)%比(66.69±16.11)%、(71.46±11.89)%,a级精子运动百分率:(44.80±12.76)%比(31.08±11.51)%、(34.42±9.90)%,均P<0.05],而在室温组和37℃6%CO2培养箱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置4hc级精子百分率室温组要高于35℃恒温箱组和37℃6%CO2培养箱组[(14.02±6.44)%比(7.33±1.82)%、(8.58±4.52)%,均P<0.05)],而在35℃恒温箱组和37℃6%CO2培养箱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置4h3组间b级和d级精子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处理后精子放置24h后各组间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各级精子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精液处理后放置35℃恒温箱中的精子运动参数相对较好.

  • 计算机辅助阅片系统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郑珂;张声;唐坚清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新柏玻片扫描分析影像系统(TIS)辅助阅片系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宫颈液基涂片60147例人工阅片和52873例TIS阅片平均时间、上皮病变的检出率及细胞学和组织学的符合率.结果 相较于人工阅片,TIS平均阅片速度提高90%.鳞状上皮病变总检出率及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检出率提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检出率差异不显著.ASC/SIL比值下降.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学和组织学符合率高.结论 TIS作为一种新的辅助阅片系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鳞状上皮病变有较高检出率.对腺细胞病变的检测,有待探讨.

  • 基于Windows平台的扩散张量成像后处理软件性能的比较

    作者:蒋飚;华建明;吴群;王真;王志康;丁文洪;蒋定尧;祝一虹

    应用网络自由获取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 DTI Task Card、dTV、DTIstudio、MedINRIA等4种自由扩散张量后处理软件,对同组DTI数据后处理及各向异性(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值比较,寻找合适的不依赖于MR系统平台的后处理方法.采集18例健康志愿者和12例额顶部脑膜瘤患者术前全颅扩散张量成像数据,4种后处理软件以患者数据参照调整DTI梯度表后生成扩散张量特征图像,DTI Task Card依赖MR系统平台,余3种在PC机上应用后处理软件依赖于CPU运算.DTIstudio法在多核系统中处理时间短,CPU占用率低.利用4种方法重复测定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内囊膝部、后肢,双侧丘脑、壳核相同大小兴趣区的FA值和ADC值,总体均数间不具显著性差异,以DTIstudio法测定值与DTI Task Card法测定值间相关性高.DTIstudio是一种理想的、不依赖于MR系统软件的DTI后处理量值测定软件.

  • 临床记忆量表多媒体测查方法与手工操作结果的比较

    作者:刘学俊;邹义壮;刘继庆;王健;屈英;许淑莲;吴振云;孙长华

    目的:对临床记忆量表多媒体测查与手工操作方法进行对照比较,确定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随机抽取被试50名,先后接受两种测验方法的测查.结果:两种测验方法在临床记忆量表五项分测验的原始分、量表分、年龄量表分及记忆商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记忆量表多媒体测查方法与手工操作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且有可能提高量表的标准化程度和效果.

  • 单层厚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重T2加权序列胎儿成像质量分析

    作者:黎川;蔡萍;王新;梁勇;周代全;王健

    目的 评价单次激发厚层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turbo spin echo,SSTSE)重T2加权序列行磁共振胎儿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fetography,MRF)的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间,因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或怀疑胎儿异常的孕妇164例,在常规胎儿MRI检查基础上行MRF,采用横断、冠状、矢状多层面多角度对胎儿进行显示,并对MRF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图像质量与孕周、胎位和羊水的关系及图像质量降低的原因.结果所有胎儿的MRF检查均顺利完成.MRF能在一幅图像上同时捕捉胎儿的解剖和病理,半透明状态和整体表现相结合是对胎儿的一种全新显示.MRF成像质量与胎儿孕龄、胎位、羊水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伪影、卷褶伪影、母亲膀胱过度充盈可使图像质量降低.结论 MRF提供了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感的胎儿整体图像,且具有快速、多方位、可重复优质成像的特点,图像质量不受孕周、胎位和羊水的影响,可作为胎儿检查的一种辅助方法.

  • 计算机导航系统在骨肿瘤切除和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张清;牛晓辉;王涛;鱼锋;赵海涛;郝林;丁易

    目的 应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进行术前设计,探讨在术中精确评判骨肿瘤外科切除边界的意义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共施行红外线主动诱导计算机辅助三维导航下骨肿瘤外科手术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术前全部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导入导航系统配置的工作站计算机,术前进行解剖重建,对比CT显示病变的骨窗、软组织窗和增强扫描窗影像,确定肿瘤范围;部分病例经计算机的CT和MR融合功能,显示的髓腔范围确定肿瘤边界;设计术中肿瘤外科边界,并标记.术中导航引导下,肿瘤切除,并精确评判外科切除边界.结果全部病例依照术前设计进行.18例在导航系统指引下,进行精确的切除,肿瘤标本显示了良好的外科切除边界;12例囊内切除,在导航的指引下,确认切刮边界足够.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术前设计肿瘤切除范围;术中依照计划进行手术;确认肿瘤切除边界,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骨肿瘤的精确切除,为重建创造条件.

  • 计算机导航系统在骨肿瘤切除和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张清;牛晓辉;王涛;鱼锋;赵海涛;郝林;丁易

    目的 应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进行术前设计,探讨在术中精确评判骨肿瘤外科切除边界的意义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共施行红外线主动诱导计算机辅助三维导航下骨肿瘤外科手术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术前全部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导入导航系统配置的工作站计算机,术前进行解剖重建,对比CT显示病变的骨窗、软组织窗和增强扫描窗影像,确定肿瘤范围;部分病例经计算机的CT和MR融合功能,显示的髓腔范围确定肿瘤边界;设计术中肿瘤外科边界,并标记.术中导航引导下,肿瘤切除,并精确评判外科切除边界.结果全部病例依照术前设计进行.18例在导航系统指引下,进行精确的切除,肿瘤标本显示了良好的外科切除边界;12例囊内切除,在导航的指引下,确认切刮边界足够.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术前设计肿瘤切除范围;术中依照计划进行手术;确认肿瘤切除边界,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骨肿瘤的精确切除,为重建创造条件.

  • 胃癌细胞p16蛋白表达与DNA定量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美霞;张乃珍;冀春萱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p16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DNA含量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图像分析仪(ICM)检测41例胃癌细胞p16蛋白表达量和DNA含量,10例正常胃组织也用FCM测p16蛋白表达量.结果 41例胃癌p16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荧光指数分别为 0.81±0.09和1.00±0.11,P<0.01),p16蛋白表达量与胃癌病理分级有关,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P<0.05),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胃癌DNA相对倍体均值(U值)范围为1.14~2.98,U值随病理分级增高而升高(P<0.01).同时,胃癌p16蛋白表达量与DNA含量呈负的直线相关(P<0.01).结论 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恶性程度有关,并具有较重要临床意义.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 肿瘤血管形成的模型建立与显微图像定量分析研究

    作者:蒋金玲;刘卫仁;于颖彦;倪培华;吴建林;计骏;张佳年;陈雪华;刘炳亚;朱正纲

    目的 利用显微图像分析法研究肿瘤新生血管相关模型.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胃癌细胞系建立体外小管形成模型与血管拟态形成模型,以鸡的受精卵建立鸡胚尿囊膜活体血管形成模型,观察抑癌基因IRX1对血管形成和血管拟态形成的影响.显微镜所摄数字图片通过Image Pro Plus(IPP)专业图像软件进行分析.通过计数点和线长度分析体外小管形成;通过吸光度法测量血管拟态的PAS阳性物质;通过计数法和角度测量法计算鸡胚尿囊膜血管数目.结果 IRX1转基因组与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显示了抑制血管形成能力,其小管形成数量三组分别为(12.80±3.83)、(29.00±5.34)和(28.20±4.32)个(P<0.01),三组的小管连接点分别为(13.20±2.59)、(25.00±2.24)和(24.60±3.21)个(P<0.01),三组的小管长度分别为(821.5±12.5)、(930.9±13.5)和(948.4±18.1)μm(P=0.022).IRX1基因转染组的PAS阳性物质吸光度值(3606±363)显著低于空载体组(14 200±1251)与空白对照组(15 043±1220,P<0.01).IRX1基因转染组的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数量明显少于空载体组与空白对照组,三组角测量血管数量分别为(6.41±2.60)、(10.27±2.65)和(9.18±1.99)个(P<0.01).结论 体外血管形成、血管拟态模型和鸡胚活体血管形成模型研究均显示,IRX1基因转染可以明显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上述模型适用于以血管为靶点的基因干预或者药物筛选研究;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在肿瘤血管形成的定量分析研究中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 电脑辅助阅片系统在宫颈液基细胞涂片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静;陶琨;杨华;郭振华;胡月梅;谈振宇

    目的 探讨电脑辅助阅片系统(TIS)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涂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共收集19 600例液基细胞涂片,其中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期间9800例经TIS阅片,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期间9800例经人工阅片作为对照,比较两种阅片方法异常细胞检出率和常见微生物检出率;以阴道镜活检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阅片方法诊断的各级病变符合率;比较两种阅片方法的阅片效率.结果 TIS阅片异常细胞检出率为6.8% (665/9800),较上一年度同期人工阅片检出率(5.4%,525/9800)有提高(P<0.05),主要是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的检出增加,其他级别病变未见明显提高;比较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符合率显示TIS诊断未见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NILM)、ASCUS的组织学符合率较人工阅片有提高,其他级别病变两者相近.检出异常细胞假阴性率由8.5% (17/200)降到0.7%(2/289;P <0.01).TIS异常细胞检出的敏感性高于人工阅片,而两者特异性相近.检出微生物感染方面,TIS与人工阅片各有优劣.TIS提高阅片效率达50%.结论 TIS在提高阅片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异常细胞的检出率,降低了假阴性率.

  • 电脑辅助阅片系统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检出率的有效性观察

    作者:高英卓;霍云龙;孙寒雪;齐亚飞;王劲欧;吕庆杰

    目的 探讨电脑辅助阅片系统在宫颈细胞学诊断及质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纯人工阅片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病例140 580例,电脑辅助阅片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病例32 885例,统计各级别病变检出率、不典型鳞状细胞(ASC)/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SIL)的比值、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的高危型HPV检测结果、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与单纯人工阅片相比,电脑辅助阅片ASC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提高0.32%,其中ASC检出率下降0.21%,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检出率上升0.22%,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上升0.31%,ASC/SIL比值由2.59降至1.60.使用电脑辅助阅片系统不改变ASC-US患者的高危型HPV阳性率,不改变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工作效率提高58.33%.结论 使用电脑辅助阅片系统可以提高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降低ASC/SIL比值,提高诊断精确度,有利于宫颈细胞学诊断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 神经导航辅助下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郭风女;康晓伟

    目的 总结导航辅助下行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导航辅助下行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 16例患者在神经导航下进行精确定位穿刺,均一次穿刺成功.16例患者术中即刻出现疗效,即三叉神经痛发作消失.刺激术前扳机点均未引起疼痛再发作.结论 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完善手术护理配合,术后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反应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好出院指导,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术后各项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心率对佳重建相位窗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红;惠萍;李天文;崔志鹏;胡兴和;王新明

    目的探讨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佳重建相位窗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受检者行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对原始数据进行R-R间期75%及10%~90%(间隔10%)多个时相重建,按心率≤65 bpm和>65 bpm分为2组,图像质量分为3级.结果第1组图像质量为Ⅰ级的冠脉比率 (82.2%)显著高于第2组 (47.4%),Ⅲ级者则相反 (5.3%和22.4%).两组中图像质量为Ⅲ级的冠脉共计45支,占总数的12.5%.LAD、LCx和RCA在75% 相位窗显示佳者居多,随心率增加,75% 相位窗显示佳者减少(第1、2组分别为92.3%和61.4%).15支冠状动脉在不同相位窗重建互相弥补.结论对于大多数心率≤65 bpm者,各支冠状动脉能同时在75%相位窗佳显示;佳重建相位窗和互补相位窗的选择可提高冠脉的显示率.

  • 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

    作者:赵芸芸;高燕军;董季平;宁文德;邬小平

    目的 探讨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CPR)在面神经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面神经炎患者行MR增强扫描.通过GE AW 4.5工作站观察患者颅内面神经受累情况,测量面神经及邻近颞叶组织的信号强度,计算面神经与同一层面邻近颞叶的信号强度比值(SIR).通过Philips EBW工作站进行面神经的CPR重建,整体观察患者面神经的颅内走行及受累情况.结果 30例面神经炎患者中,患侧面神经膝状神经节、鼓室段、迷路段、内听道段及乳突段的SIR分别为1.59±0.28、1.16±0.16、1.38±0.20、1.30±0.19及0.96±0.14,健侧SIR分别为1.08±0.19、0.74±0.13、0.81±0.13、0.83±0.08及0.69±0.12,各受累部位患侧面神经SIR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PR图像可直观显示面神经受累部位及面神经的颅内走行情况.结论 面神经MR增强扫描及CPR技术有助于清晰显示面神经炎患者颅内面神经走行及受累情况.

  • 16层CT仿真内镜成像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智勇;刘丹;王克礼;刘晓峰

    目的评价16层CT仿真内镜(CTVG)成像在早期胃癌(EG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经胃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EGC患者(其中1例双发)进行全胃CT扫描,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对20例EGC患者的CTVG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等进行评价,并与胃镜和手术标本比较.结果 CTVG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病变检出率为85.7%(18/21);诊断准确率为23.8%(5/21).3例EGC有异常强化.胃镜的病变检出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85.7%(18/21).结论 16层CTVG能够检出EGC病灶,在病灶形态、大小及与周围脏器尤其是胃黏膜显示上和胃镜一致性较好,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单层CT.

  • 三维超声后处理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佟彤;熊奕

    目的 三维超声在产前筛查和诊断某些胎儿畸形中有重要作用.后处理技术是获取ROI的三维容积数据后,根据诊断需要对图像做进一步处理,可依据不同断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增加组织对比度,准确测量胎儿不规则结构的体积和心脏容积,对血管的分布和连接情况进行分析,数据存储后可进行脱机分析.三维超声成像的后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三维超声成像的后处理技术模式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MR指纹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晶波;陶晓峰;袁瑛;吴颖为

    MR指纹技术(MRF)可快速获取定量图像及后处理,其数据采集、后处理及可视化程序设计新颖,可在一次扫描中提供高度可重复的多参数量化图,具有成像时间短、容错率高及成像数据易被计算机识别处理等诸多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MRF在医学影像诊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联合应用Syngo Dyna CT、Inspace 3D重建技术与DSA的价值

    作者:于颖;赵沐;刘影;张跃伟

    目的 探讨在肝癌TACE治疗中联合应用Syngo Dyna CT及Inspace 3D图像重建技术与DSA的价值.方法 收集380例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295例,转移性肝癌85例,均接受常规及旋转DSA,其中35例常规DSA示肿瘤血管重叠者接受Dyna CT断层成像.结果 295例原发性肝癌造影均显示为动脉供血,其中270例仅见肝固有动脉供血,25例可见其他变异动脉参与供血.35例接受Dyna CT断层扫描,Inspace 3D图像均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分支及走行.结论 联合应用Dyna CT断层成像及Inspace 3D重建技术与DSA能够提高对肝癌小病灶及边缘性病灶的检出率,清晰显示纡曲血管与肿瘤的关系,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迭代重建算法在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王瑞;吴润泽;张传臣;李勐;于薇;张兆琪

    目的 与滤波反投影法(FBP)相比,观察正弦图确认的迭代重建算法(SAFIRE)可否改善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A(CTCA)图像质量及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连续收集49例接受CTCA的肥胖患者,对其中39例使用常规序列扫描(120 kV,A组),分别选用FBP(FBP亚组)和SAFIRE(SAFIRE亚组)重建;对另10例使用低剂量扫描序列(100 kV,B组),SAFIRE重建.比较各组间主观(冠状动脉评分)和客观图像质量(图像噪声,SNR,CNR)的差异.结果 SAFIRE亚组的图像噪声、SNR、CNR比均优于FBP亚组和B组(P<0.05),但FBP亚组的图像主观评分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4.36±0.75) mSv]明显小于A组[(8.83±1.74) mSv] (P<0.01).结论 与FBP相比,SAFIRE可显著提高相同剂量水平的CTCA图像质量,并能在降低约50%辐射剂量的条件下保证图像质量.

2366 条记录 5/119 页 « 12345678...1181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