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技术将改善股骨颈骨折治疗

    作者:王军强;樊瑜波

    股骨颈骨折在50 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生率约2%, 大约90%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是50 岁以上人群, 骨质疏松已经成为股骨颈骨折的首要原因,骨科医生在关注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同时,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1].如何改善日趋严重的老龄化人口结构下的股骨颈骨折治疗, 是每一位创伤骨科医生必须面临的挑战[2].

  • 导航下脊柱椎弓根钉置入与传统置入术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邢丹;马信龙;宋东辉;马剑雄;徐卫国;王杰;杨阳;陈阳

    目的:通过检索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评价导航辅助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传统通过解剖标志定位的内固定术的置钉位置优良率和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12年2月,Pubmed、Medline、OVID和万方医学网等中英文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有关导航下脊柱椎弓根钉置入术与传统手术置钉术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前瞻性病例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置入2 813枚椎弓根钉,其中1 561枚在导航辅助下置入,1 252枚通过传统方式置入.研究结果提示导航辅助下置入椎弓根钉的优良率[OR=2.58,95%CI(1.18,5.63)]、平均置入时间[WMD=-2.15,95%CI(-2.36,-1.94)]与传统置入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纳入研究未报道导航下置钉神经损伤相关并发症发生,仅一项研究报道导航辅助下钉道准备时间长于传统手术.结论:导航作为脊柱外科手术的一种辅助手段,可以提高置钉的优良率,加快置入的速度,减少置钉相关并发症,但由于该系统的复杂性可能导致钉道准备时间延长,尚需开展进一步的RCT研究加以验证.

  • 腰椎滑脱症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柯祺;许灼新;赵晓梅

    目的评估腰椎滑脱症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搜集64例腰椎滑脱症病例进行腰骶椎MRI检查,包括作矢状位SET1WI及SET2WI、横轴位SE T1WI及SE T2WI,分析腰椎滑脱症的MDI征象.结果MRI能准确显示腰椎滑脱症的发生部位和滑脱程度;能显示椎弓峡部裂;能有效显示滑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异常;还能显示滑椎的椎间盘变性、膨出、脱出及椎管的形态变化.结论MRI是诊断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检查方法.

  • 用远红外热像图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

    作者:李自立;赵敏;高安危;刘云萍;杨玉珍

    目的探讨用远红外热像图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对100例正常人和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部分病例结合CT、MRI及CEP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腰骶及双下肢皮肤温度均匀一致,两侧对应点温差<0.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部菱形窝温度增高,高于正常皮温0.6℃~2.6℃,平均1.2℃±0.4℃,有30例热区偏向患侧,患肢温度低于健肢0.3℃~0.6℃,平均0.4℃,健/患肢直径比大于1.结论远红外热像图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疗效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脊椎地震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周宇;陈轶;梅文铭;孙清荣

    目的:探讨脊椎地震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脊椎地震伤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22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20例行CT检查,15例行MRI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均能明确诊断,脊椎压缩骨折20例,爆裂性骨折2例.单发椎体骨折12例,多发椎体骨折10例,共累及31个椎体.31个椎体骨折中,颈椎3个,胸椎12个,腰椎14个,骶椎2个.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脊椎地震伤的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 CT引导下置入螺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

    作者:尹飚;丁焕文;尹庆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置入螺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方法.方法:选择旋转垂直不稳定的典型C型(Tile分型)骨盆骨折12例,行CT扫描定位第一骶椎,后在CT引导下置入导针,根据CT测量和导针置入长度选择适合长度的半螺纹松质骨螺钉拧入,在CT扫描下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逐步合拢,后复位.结果:12例骶髂关节均复位,10例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按疗效评定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方法为采取微创技术进行骨折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损伤少、固定牢靠.

  • 不同程度椎间盘退变相应椎间孔的影像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苗胜;范磊;王宁;颜连启;郭政;沙广钊;王永东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椎间盘不同退变程度时相应椎间孔形态改变的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选取37例L4,5椎间盘呈退行性变化的影像学资料(MRI、CT)进行研究,男23例,女14例,年龄28~62岁,平均41.6岁;分别将其矢状位MRIT2WI成像,采用MRI机内Mean/Curve测量软件测量计算L4,5节段退变椎间盘信号强度与相应节段脑脊液平均信号强度比值(RSI),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分组.分为3组:轻度退变组11例(A组),中度退变组13例(B组),重度退变组13例(C组).根据CT 1.25 mm薄层二维旁矢状住重建测量L4,5节段椎间孔的大高度、大宽度与面积.分析椎间盘在不同退变程度下相应椎间孔变化规律及可能对神经根状态的影响.结果:①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的大高度及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中度退变组椎间孔大高度及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轻度退变组椎间孔大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重、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大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相应椎间孔的高度及面积也逐渐减小,而其对椎间孔宽度影响不大;椎间孔高度及面积变小有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

  • 腰椎间盘突出与有无临床症状的影像对照研究

    作者:余庆阳;杨存瑞;余浪涛

    目的:探讨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突出、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将符合要求的CT病理分型为膨出、突出、脱出的体检或住院或门诊患者120例,按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分为2组,每组按CT病理分型分3组,年龄20~59岁,平均38.5岁,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椎间盘分布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对各组评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矢状径指数(SI)、盘黄韧带前间隙、侧隐窝上口宽度、硬膜囊前后径.CT值由X线断层扫描测定,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①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在SI、CT值、CT评分、硬膜囊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隐窝上口宽度、盘黄韧带前间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类型不一定与临床症状存在必然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压迫程度无正比关系;②椎管内突出髓核是否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存在着诸多或必然因素,可能与椎间盘突出物可代偿的椎管储备容量、受累神经根对机械压迫的逃逸避让与弹性延长功能,以及受累神经根低氧消耗与抗缺血性损伤代偿作用等因素有关.

  • 胫骨上段疲劳骨折影像分析

    作者:张富军;杨东奎

    胫骨上段是疲劳骨折好发部位.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骨折线不明显,骨痂和骨膜增生又相当显著,颇易和炎症与肿瘤相混淆,所以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影像学测量研究

    作者:麻昊宁;刘楚吟;姜良海;移平;杨峰;唐向盛;谭明生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对椎动脉沟后弓高度<4 mm的寰椎进行置钉通道相关参数测量,探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行颈椎CT三维重建检查且排除上颈椎畸形、手术的患者90例,其中单侧或双侧椎动脉沟后弓高度<4 mm的51例,共84侧.利用其图像数据行寰椎三维数字化重建,并分别测量置钉通道相关数据.结果:51例患者中,椎动脉沟处后弓低高度为(3.28±0.51)nm,侧块高度、宽度、与后弓移行处高度均可容纳3.5 mm直径螺钉置入.0°~15°(0°、5°、10°、15°)理想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依次为(27.36±1.81)、(27.01±1.68)、(27.07±1.75)、(27.48±1.72) mm,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钉道长度依次为(23.44±1.79)、(23.87±1.84)、(24.58±1.89)、(25.56±2.01)mm,侧块螺钉钉道长度为(20.78±2.05)mm.螺钉通道5个截面的CT值均值分别为椎弓根螺钉(701.89±141.48)HU、侧块螺钉(599.11±137.33)HU.0°~15°理想椎弓根螺钉通道长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5°椎弓根显露置钉法钉道长度随内倾角增加而增长(P<0.05),且均比侧块螺钉钉道长(P<0.05),椎弓根螺钉通道穿过骨质CT值均值高于侧块螺钉通道(P<0.01).结论:利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可完成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4 mm的寰椎置钉,且钉道长度损失不多,穿行骨量较大,预期把持力良好.

  • IsoC-3D计算机导航结合Mast Quadrant通道管微创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作者:关宏刚;王刚;霍智铭;沈源彬;陈超;梁亮科

    目的:探讨IsoC - 3D计算机导航下结合Mast Quadrant通道管微创减压、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IsoC - 3D计算机导航下经皮椎弓根内内固定结合Mast Quadrant通道管下椎营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6~72岁,平均50.2岁.临床疗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18例(85.7%)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ODI评分术前(49.6±12.2)分,末次随访时为(17.2±9.2)分,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腿痛VAS评分术前(75.2±10.0)分,末次随访时下降至(12.2+11.8)分(P<0.01).腰痛VAS评分从术前(59.9±17.3)分下降至末次随访时(16.6±11.5)分(P<0.01).16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结论: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术式,Mast Quadrant通道管在显微镜及目视下进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同时结合三雏导航系统技术快速辅助下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临床疗效良好,具有组织损伤轻、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 癌症与非癌症腻苔的定量研究

    作者:龚一萍;倪美文;陈海燕;陈素珍;卜佳俊;连奕劭

    目的:通过对癌症与非癌症患者腻苔的定量值分析,为舌诊量化研究服务于临床提供方法与技术上的支持.方法:用尼康5000数码相机拍摄腻苔患者舌象,对中医辨证为痰湿壅盛证的183例病人分为癌症组腻苔与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非癌证组腻苔作了量化比较研究,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熵值方法作定量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图像的矩阵对角线周围点分布较集中,计算出的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向量熵值较小,对应细而密的灰度纹理.而非肿瘤患者的腻苔图像灰度共生矩阵中点分部较离散,对应的灰度纹理较复杂.癌证患者组腻苔定量值为(39.68±3.88),非癌证患者组腻苔的定量值为(45.04±3.03),两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从腻苔的定量角度揭示癌证与其他不同疾病湿邪病性有所不同,考虑以湿邪为主的证型中,癌证阴寒湿邪盛于其他疾病所致的寒湿,湿邪越盛,病程越长,缠绵难愈.对中医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 穴位标本断面图像配准方法的研究

    作者:余安胜;张海东;李凤梅;张建华;赵英侠;邵水金;严振国;鲍苏苏

    目的:为揭示穴位的立体形态结构,提供穴位的相关精细形态图像资料.方法:采用人体定穴标本的断面切割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的采集、处理和配准方法.结果:建立人体标定穴位后的逐层断面解剖图片库(1058张),研究了穴位断面的定轴配准的免配准、内轴中心配准、相邻图片配准和模式识别方法,为穴位断面标本图像处理提供了较详细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结论:为穴位的三维重构研究和其他相关的系统形态学研究奠定基础.

  • 基于VHP数据的穴位可视化研究

    作者:刘红菊;郑雷;白娟;赵静;严振国;庄天戈;邵水金

    目的:建立内含腧穴三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人体模型.方法:利用VHP数据库,以Voxel-Man虚拟图谱为操作平台,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进行腧穴相关结构的辨识、分割以及可视化.结果:开发出腧穴的三维可视化应用软件.逼真模拟针刺过程,生动、立体地表达腧穴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结论:本课题使腧穴的表现形式实现由以往的二维显示到三维动态表达的突破.

  • 医学影像技术在针灸学科研中的应用与展望

    作者:欧阳钢;东贵荣;贾少微

    简要介绍了普通X线、CT、MRI、超声、SPECT、PET、fMRI等影像技术在现代针灸学中的应用和研究概况,并就各自在针灸学科研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功能性医学影像技术将成为针灸学科研中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

  • 中医方剂组方的计算模型

    作者:蔡越君;崔蒙;吴朝晖

    1引言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原则配伍而成,是辨证论治的主要工具之一.方剂的历史相当悠久,我们的祖先经过许多年代的医疗实践,认识到用几味药配合起来治病的效果更好,于是逐渐形成了方剂.每一味方剂的组成,固然必须根据病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但在配伍组成方面,尚须遵循严格的原则,就是所谓君臣佐使理论.

  • 肝体积的计算机测量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茂春;朱继业;彭吉润;冷希圣;杜如昱

    目的:探讨用个人电脑及自行开发的软件对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对46例行原位肝移植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术后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切除的病肝实测肝体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46例肝硬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用本方法测得平均肝脏体积为(983.33±206.11)cm3,同组实测平均肝脏体积为(904.93±209.56)cm3,二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γ=0.969,P<0.01),本方法测值的平均误差为8.66%.本法测得正常对照组平均肝脏体积为(1 287.00±96.18)cm3,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之间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γ分别为0.845、0.933、0.932,均有显著性(P<0.01).由体表面积推导正常人群标准肝脏体积公式为:LV(cm3)=570.1×体表面积(m2)+168.8.结论:运用该方法对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准确性较高.结合本方法测量和运用标准肝脏体积公式计算后所获得的资料,能客观地定量评价病肝体积的变化.

  • 计算机辅助导航模板辅助颈椎椎弓根置钉可行性研究

    作者:陈国平;陆声;徐永清;张元智;师继红;李军;陈玉兵

    目的: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和快速成型技术,通过尸体标本试验验证导航模板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成年男性正常颈椎骨标本1具,范围从C1~7CT连续断层扫描数据集,采用Mimics 8.1三维重建颈椎数字解剖模型.分别在Geomagic studio 9、Magics 9.5软件平台打开三维重建模型,定位三维参考平面,利用逆向工程(RE)原理寻找椎弓根的佳进钉通道,提取椎板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椎体后部解剖学形态一致的反向模板,拟合模板和椎弓根孔道成定位模板,将导航模板通过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造出实物模型.将制作的实物模板和标本的椎板相吻合,利用导航模板的导航孔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根据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准确性.结果:成功的设计并制作出与椎体后部解剖学结构一致的导航模板.术后CT扫描显示,模拟手术置入的14枚椎弓根钉位置均为Ⅰ类.结论: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和快速成型(RP)技术为颈椎弓根的定位、定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观察

    作者:干旻峰;杨惠林;周峰;陆俭;孟斌;毛海青;姜为民;杨炎;钮俊杰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行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并观察置钉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41~73岁,平均56.5岁;L1爆裂性骨折2例,L2压缩性骨折1例,L4滑脱症4例,T12爆裂性骨折伴截瘫1例,L1陈旧性压缩性骨折伴后凸畸形1例,退行性侧弯1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术后翻修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症1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性脊柱侧弯1例。采用Gertzbein和Robbins标准,CT定量分析椎弓根螺钉位置,并记录置钉所致并发症如神经根、血管、脊髓损伤等。结果由机器人辅助置钉成功12例,其中83枚螺钉由机器人成功辅助置入,1枚螺钉因术中机器人无法注册改为徒手置钉;另1例患者因术中发现机器人置钉的进针点偏差大,改为徒手置钉。根据Gertzbein和Robbins标准,A级80枚,B级2枚,C级1枚,置钉准确率达98.8%(82/83)。无置钉所致并发症如神经根、脊髓损伤及血管损伤等。结论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精准性高,可减少或避免置钉所致并发症。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截骨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伟;方学伟;陆声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截骨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PubMed、Springer Link、FMJS、万方网络数据库中,以“膝关节置换术”、“截骨”、“计算机导航”和“个体化模板”为关键词,查阅1988年1月-2014年6月有关人工TKA中截骨技术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TKA是治疗中晚期膝关节疾病的标准经典手术,术中截骨方法主要有传统器械截骨、计算机导航及个体化模板辅助截骨等.TKA中传统器械截骨,依靠机械引导装置定位及术者经验截骨,主观性强,精确度较低,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手术效果欠佳.与传统器械截骨相比,计算机导航辅助截骨精度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更多;另外,由于其学习曲线长、设备费用昂贵、技术要求高等众多因素,限制了导航系统的推广应用.个体化模板辅助TKA技术可设计精确化的截骨方法或工具,实现个体化解剖截骨,具有提高截骨精确性、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损伤等优势,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更加理想.结论 随着数字骨科的不断发展,人工TKA手术方案会更加个性化,截骨更精确.数字化、个体化截骨技术可能成为今后TKA发展的新方向.

2366 条记录 3/119 页 « 12345678...1181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