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CT的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诊断肺结节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吴光耀;伍建林

    随着低剂量薄层CT在肺癌筛查与诊断中的广泛应用,肺结节的检出不断增多,在提供丰富影像信息的同时,也使阅片工作量大幅增加,导致放射科医师疲劳和漏检、误判.计算机辅助系统有助于减少肺结节漏检、缓解放射科医师压力,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本文对基于CT的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诊断技术流程及其在肺结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锥形束CT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为

    影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技术,而锥形束CT既是一种全新的CT成像技术,又是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系统的关键设备.本文介绍锥形束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情况,并对锥形束CT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综述.

  • 图像分类技术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梁晓雯

    甲状腺结节是颈部常见病变,发病率逐年攀升,早期诊断有助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超声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超声新技术图像分类是以图像特征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辅助分类诊断技术.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图像分类的智能化诊断模型可为甲状腺病灶提供精确、稳定、高效、可重复性好的超声诊断途径,有效减轻超声医师的工作负担,减少医师间诊断差异性.本文对超声图像分类技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迭代重建联合低电压技术应用于儿童低剂量CT的进展

    作者:孙记航

    CT检查以其快速、简便、无创的特点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如何降低CT检查的辐射剂量,尤其是降低儿童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是热点问题.迭代重建技术(IR)可降低儿童CT扫描剂量,联合低电压技术可进一步实现降低辐射剂量.本文对IR联合低电压技术应用于儿童低剂量CT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神经网络技术及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清梦

    神经网络技术是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原理而构成的一种新型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疾病预报、方剂配伍等医学领域.近年来,在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领域,神经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神经网络技术在医学图像分割、医学图像配准以及基于医学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和算法.

  • 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现状

    作者:孙鸿飞;高留刚;倪昕晔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金属伪影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 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中的应用

    作者:卢忠飞;郭隽;曹婷;孙丛;李晓;柳澄

    目的 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经手术病理或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证实的IPM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S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MSCT双期增强扫描的原始数据均行MPR、MinIP及CPR,观察病变本身及其与胰管、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18例IPMN患者中,病变与扩张胰管相通18例(18/18,100%),胰管扩张>1.0 cm7例(7/18,38.89%),囊性病变17例(17/18,94.44%),囊实性病变1例(1/18,5.56%).主胰管型6例(6/18,33.33%)、分支胰管型9例(9/18,50.00%)、混合型3例(3/18,16.67%).MPR图像能清晰显示IPMN病变的大小、边界、有无强化的壁结节,也可较好显示病变与扩张胰管间的关系以及病变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MinIP图像在显示扩张胰管的全貌及病变与扩张胰管间关系等方面优于MPR图像及CPR图像;CPR图像有助于显示主胰管扩张的全貌.结论 利用MSCT多种后处理技术可整体显示病变、扩张胰管以及周围结构,在IPMN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结肠息肉的CT结肠成像与结肠镜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智勇;王克礼;刘丹;刘晓峰

    目的探讨16层CT结肠成像(CTC)在结肠息肉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行CTC和结肠镜检查的结肠息肉患者56例(共214个息肉),对结肠息肉病例的三维成像方法(SSD、CTVC、PE)分别进行图像质量、病变检出时间、病变检出率等的评价,并与结肠镜比较.结果CT的SSD、CTVC、PE的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病变检出时间:CTVC>SSD>PE,PE用时短,3~5 min,明显快于CTVC和SSD像;病变检出率:PE>CTVC>SSD,2.0~5.0 mm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89.1%、70.3%、37.5%;5.0~10.0 mm息肉分别为100%、100%、50.8%;10.0 mm以上息肉均为100%.结论16层CT三维成像提高了结肠息肉性病变的检出能力,并将在小息肉的随访复查中发挥巨大潜能.

  • 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判定食管癌侵犯周围结构的价值

    作者:赵心明;孙伟;蒋力明;吴宁;周纯武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成像(MPR)技术对判定食管癌侵犯周围器官结构的价值,并与横断面图像对比.方法食管癌病例行前瞻性CT检查,43例有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行单层螺旋CT(SDCT)扫描25例,多层螺旋CT(MDCT)扫描18例.双盲法阅片.结果横断面图像与MPR肿瘤侵犯判定的敏感性分别为53.85%,76.92%,特异性分别为93.33%,96.67%,准确性分别为81.40%,90.70%,MPR优于横断面图像,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食管癌外侵判断的准确率较高.

  • S-detect技术辅助超声鉴别诊断大径≤2cm乳腺良恶性肿块型病灶

    作者:贺芳;肖际东;文欢;毛玉瑶

    目的 探讨S-detect技术辅助超声在≤2 cm乳腺肿块型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detect技术及常规超声对42例女性患者总计54个乳腺病灶进行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S-detect技术、常规超声及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常规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为79.17% (19/24)、特异度为90.00%(27/30)、准确率为85.19%(46/54);S-detect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62.50% (15/24)、特异度为86.67% (26/30)、准确率为75.93%(41/54);两者联合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1.67%(22/24)、特异度为96.67%(29/30)、准确率为94.44%(51/54).常规超声、S-detect技术及两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46、0.746和0.942(P均<0.05).超声联合S-detect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应用S-detect技术和常规超声(P均<0.05).结论 S-detect技术是一种新的影像补充诊断手段,辅助常规超声诊断可提高对乳腺≤2 cm肿块型病灶的诊断效能.

  • 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肾移植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薛峰;高欣;刘士远;李理;刘楷;李惠民

    目的 探讨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肾移植后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证实的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常规CT、HRCT以及后处理重建图像资料(MPR、MIP、MinIP、VR)胸部CT征象的显示及分布.结果 39例患者明确病原体,其中以混合感染(18/52)多,细菌感染(13/52)次之,真菌(4/52)与CMV感染(4/52)较少.后处理重建图像的小结节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CT、HRCT(P均<0.05),对于其他征象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有助于病灶范围显示.结论 MSCT各种后处理重建有助于显示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所致实质、气管、血管改变;增强后血管重建有助于曲霉菌早期诊断.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气管、主支气管腔内少见肿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韩英;蔡长忠;马大庆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腔内少见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气管、主支气管腔内少见肿瘤的MSCT MPR图像.所有图像均由2位放射科医师观察记录气管、主支气管腔内肿瘤相邻管壁的厚度.结果 ①气管、主支气管腔内良性肿瘤16例,13例边缘光滑且不伴有相邻气管主支气管壁的增厚,另3例边缘不规整且不伴有相邻气管、主支气管壁的增厚,平均厚度2.45 mm.②7例气管主支气管腔内恶性肿瘤,边缘不光滑且伴有相邻气管、主支气管壁的增厚,平均厚度5.83 mm.结论 MSCT MPR技术可以很好地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腔内肿瘤的大小、形态、范围及其与气管、主支气管管壁的关系,有助于气管、主支气管腔内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 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杨秀军;彭仁罗;凌桂明;文伟;陈海曦;陈元炯

    目的探讨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技术和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尿路断面影像47例,层厚5mm,螺距2.0或1.0,重建层厚2.5mm;将源影像送至工作站作内窥镜成像等后处理。6例同时作了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结果 CT-IVU和VE技术成功率达100%,无并发症。VE内镜样显示了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内壁、内腔及其病变的三维结构,对5mm以上膀胱癌检出率达100%,较好地显示了肿瘤特征,增加了诊断信息。但VE无法显示尿路结石和区分输尿管真性狭窄与正常蠕动波,在显示尿路内腔解剖和病变细节也无输尿管膀胱镜佳(P<0.05)。CT-IVU图像质量比常规静脉尿路造影(X-IVU)的佳(P<0.05)。结论CT-IVU内镜重建三维内镜样显示了尿路内腔与病变,对肿瘤病变准确性高,但无法检出尿路结石。CT-IVU优于X-IVU。

  • 听骨链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的佳观察阈值

    作者:李龙;池晓宇;黄新才;马新兵;刘卫国

    目的探讨听骨链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成像的佳观察阈值.方法对20例健康志愿者40耳和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3耳分别进行了听骨链的CTVE观察,比较了不同的观察阈值对听骨链结构的显示能力.制订了图像质量评分标准作为比较的半定量指标.结果正常组观察阈值上限为…550HU 450HU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而中耳炎组观察阈值上限为+200HU~+300HU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CTVE图像上听骨链的外形随观察阈值上限的不同而变化.观察阈值上限较低时出现很多漂浮状伪影;随着观察阈值上限的升高,镫骨和/或砧骨长脚及其砧镫关节首先逐渐变小、变细乃至消失.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正常和病变组的观察阈值宜分别在选择为-524HU和+250HU后再根据所要观察的部分作适度调整.

  •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

    作者:唐晓军;於建军;毛家仁;蔡义兵;刘佳鹏;谭仲俊;蒋菊花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19例患者行胸部增强扫描,对原始数据采用MIP、VRT及MPR技术对肺动脉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CT诊断肺动脉栓塞12例.病变累及肺动脉主干、肺叶动脉、肺段及亚段动脉共104支.结论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高,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并能为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 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作者:李晓兵;史晓唏;秦明明;张继斌;吴永华;罗健君;翁晓琳;刘仁坚

    目的评价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20名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经后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应用信噪比评价冠状动脉图像,并测量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显示长度.结果所有受检者均显像成功,冠状动脉图像的信号强度为129.3±20.63,信噪比为37.35±6.32,冠周组织的信号强度为33.4±13.11,信噪比为9.65±4.0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主干及左前降支、右冠及左回旋支冠状动脉的平均显示长度分别为(8.38±1.87) cm、(8.59±2.87) cm、(4.48±0.88) cm.结论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有较高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的对照研究.

  • 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技术不同旋转步进角度测量胎儿胆囊体积

    作者:罗瑜;冯梦娟;胡祎;周微尘;徐莲;杨芳;马晓娟

    目的 探讨采用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VOCAL)技术不同旋转步进角度测量中晚孕期胎儿胆囊体积的一致性,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 对157名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分别选择旋转步进角度30°、18°、12°,测量胎儿胆囊体积,观察胎儿胆囊体积与孕周的相关性,并比较3种旋转步进角度测量胎儿胆囊体积的一致性.结果 30°、18°、12°旋转步进角度测得胎儿胆囊体积值均与孕周相关性高(r=0.92、0.88、0.90,P均<0.001),且30°与18°(ICC=0.94)、30°与12°(ICC-0.97)及18°与12°(ICC=0.94)测量胎儿胆囊体积的一致性均良好.结论 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不同旋转步进角度测量胎儿胆囊体积值的一致性良好,且均与孕周高度相关.

  • 应用三维超声多平面重建技术评价胎儿胼胝体

    作者:赵丹;蔡爱露;刘炜;李婧宇;李婷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评价胎儿胼胝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二维和三维超声对87胎正常胎儿及7胎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二维超声获得31胎正常胎儿的胎头矢正中切面,三维重建获得全部胎儿的胎头矢正中切面,二维与三维超声胼胝体图像基本一致,对胼胝体长度的测量高度相关.二维和三维超声均能诊断7胎胼胝体发育不全.结论 二维矢正中切面图像质量较好,但三维矢正中切面较二维切面更易获得,可快速评价胎儿胼胝体结构,对产前常规筛查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脊柱病变的螺旋CT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杨学华;高剑波;陈学军;郭华;李荫太;杨晓鹏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对脊柱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典型脊柱病变先行X线检查,然后对兴趣区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工作站后处理,分别获得表面遮盖和多层面重建图像.结果①SSD和MPR对脊柱骨折和先天畸形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②X线平片和SSD对颈椎间孔狭窄的准确性分别为75%和92% (χ2=5.96,P<0.05);③螺旋CT能更准确地显示脊柱结核和肿瘤骨质破坏的程度和范围.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能更好地显示脊柱病变的病理改变,其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晓兵;田建明;王培军;王敏杰;萧毅;左长京;吕桃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多层螺旋CT腹部检查发现5例脾动脉瘤,均经DSA证实.其中4例为腹部常规扫描模式所发现,1例行血管成像检查,扫描参数与常规扫描模式参数相同.血管三维成像方法为SSD,MIP及容积显示技术(VRT).结果应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模式进行血管结构三维重建即可明确显示脾动脉瘤,VRT成像较SSD、MIP能较好地显示脾动脉瘤的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脾动脉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VR技术成像优于SSD及MIP,可取代常规血管造影检查.

2366 条记录 7/119 页 « 12...45678910...1181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