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庭环境与儿童气质

    作者:徐韦;朱云霞;陈灵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气质的因素.方法:采用NYLS<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PTQ),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杭州地区3-6岁549例入托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与儿童气质类型有关.父母养育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对儿童气质有影响.家庭环境、父母EPQ评分、入托情况等未显示有相关性.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和儿童看电视时间是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 鲁甸地震灾区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程锦;刘正奎

    目的:探讨鲁甸地震灾区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的检出率及其与创伤暴露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鲁甸震后1~2个月,在龙头山安置点及龙头山镇(地震中心)自西向东进行走访,共访谈62名学龄前儿童家长,采用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半结构式访谈和由CBCL的15个条目组成的学龄前儿童创伤后行为量表(CBCL-PTSD),分别了解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和创伤后的行为反应.结果:根据CBCL-PTSD,震后1~2个月得分在9分及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占51.9% (27/52).而根据访谈(同时满足创伤后应激症状3个主要症状检出标准),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检出率为26.9% (14/52).除闯入症状数与高警觉症状数的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创伤后应激症状数、各子症状数、CBCL-PTSD得分之间呈显著相关(0.30 ~0.73,P<0.05).经历地震个体的闯入症状检出率高于未经历地震的个体(96.2%vs.60.0%,P<0.01),地震中受伤的个体闯入症状检出率高于未受伤的个体(100% vs.84.6%,P<0.05),其他创伤暴露条件的各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检出率相对较高,地震时目睹房屋倒塌或石头滚落以及有被困经历的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更多.

  • 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学龄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关系

    作者:付桐;吴婷;王分分;龙红;王继源;陈玥;白晓宇;吴梦雪;朱丽莎;祝卓宏

    目的:探讨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学龄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通过微信招募居住于北京市的学龄前儿童(2~7岁)的父母258人(129对夫妻),用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测量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采用幼儿依恋关系量表测量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亲的承诺行动得分与父子安全依恋得分正向关联(β=0.34,P<0.001);父亲的认知解离得分与父子矛盾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23,P<0.01);父亲的认知解离、承诺行动、接纳得分与父子逃避混乱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20、-0.32、-0.21,均P<0.05).母亲的认知解离、承诺行动得分与母子矛盾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27、-0.24,均P<0.05);母亲的承诺行动得分与母子逃避混乱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34,P<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父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越高,学龄前儿童的父子安全依恋越高、矛盾依恋和逃避混乱依恋越低;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越高,学龄前儿童的母子矛盾依恋、逃避混乱依恋越低.

  • 中文版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问卷(BRIEF-P)父母版的效度和信度

    作者:路腾飞;帅澜;张劲松;王玉凤;钱英;张慧凤;夏卫萍;王周烨;谭歆

    目的:评价中文版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P)父母版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力发育障碍(IDD)及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265例,年龄4-5岁,其中男218例,女47例,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61例.由家长填写BRIEF-P问卷后,对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其中完整填写ADHD-IV及CBQ问卷者303例,对问卷进行分析以检验效标效度,随机选取39名家长间隔1-2周再次填写BRIEF-P问卷检验重测效度.结果:BRIEF-P与ADHD-IV及CBQ问卷多个因子呈中度相关(r=0.30-0.73,P<0.05).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一阶5因子模型拟合良好.ROC曲线显示当BRIEF-P总分为88.5分时,诊断发育障碍儿童的敏感度为0.82,特异度为0.77.BRIEF-P重测信度为0.54~0.72,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 ~0.95.结论:BRIEF-P父母版具有相对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

  • 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作者:王馨;杨文翰;金宇;静进;黄旭;李秀红;魏薇;暴芃;王惠;胡敏;李诗韵;修丽娟;郭嘉;梁华妮;宁静;程舒媛;樊越波

    目的:了解广州市公立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的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广州市5区1市21所公立幼儿园2~6岁儿童7500人,使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儿童生长发育问卷和教师提名策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ASDs儿童的初筛,继而对可疑者进行现场观察、评估和诊断,统计和分析ASDs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本样本ASDs的患病率75.4/10 000(95%CI 53.8/10 000~97.0/10 000),其中孤独症29.5/10 000(95%CI 16.1/10 000~43.1/10 000),高功能孤独症占16.7%,Asperger综合征为41.0/10 000(95%CI 25.0/10 000~57.0/10 000),其他未加标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非典型孤独症)为4.9/10 000(95%CI 0/10 000~10.6/10 000),男女比例为6.6:1;(2)教师提名策略对ASDs儿童初步筛查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1.1%,Youden指数为0.867;(3)ASDs组父亲生育年龄在30~34岁以及35岁以上、母亲生育年龄在25~29岁和30~34岁、母亲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研究生以上以及母孕期情绪波动所占比例较非ASDs组大(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男性儿童、父亲年龄≥35岁和母孕期情绪波动为ASDs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的学龄前儿童ASDs患病率与国外报道相当,教师提名策略显示出客观性强、准确度高和效率高等优点,可推广使用,分析出的相关因素可以为孕期保健和教育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 乙肝病毒子宫内传播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谦;田庚善

    乙肝疫苗单独或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应用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连续数年对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已使学龄前儿童的表面抗原阳性率降至1%甚至0.5%以下[1,2].

  • 福尔马林灭活RSV疫苗增强性疾病模型建立及特征研究

    作者:余蓓蓓;彭慧琴;顾晓萌;刘怡;严杰;钱景

    以福尔马林灭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兀-RSV)预防接种的婴儿或学龄前儿童,自然感染RSV后较之未接种疫苗感染者表现出更为严重的支气管痉挛性肺炎[1].此类因疫苗免疫接种使相应病原微生物感染时致病作用增强的疾病或现象,称为"疫苗增强性疾病"(vaccine enhanced disease.VED).目前关于VED免疫病理调控机制的研究多建立在动物模型基础上[2].本研究通过制备FI-RSV疫苗,建立BALB/c小鼠FI-RSV相关VED模型,定义其病毒滴度、抗体水平以及病理诊断特征,为进一步研究RSV相关VED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资料.

  • 童趣化诱导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谢玮敏;胡金花;陆丽英

    目的 探讨童趣化诱导对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300例静脉输液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分别通过视觉、听觉和语言童趣化的方式进行诱导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在静脉穿刺过程中l min内停止啼哭率、穿刺一次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1 min内停止啼哭率、穿刺一次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l).结论 童趣化诱导干预不仅可减少患儿对静脉输液的恐惧,提高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率,也使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 学龄前儿童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伴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作者:赵国强;朱健;杨利平

    由于学龄前儿童缺乏危险意识,由车祸等高能量引起的儿童刨伤较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撕脱伤和一个或多个部位的骨折,给患儿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创伤.通过对19例学龄前儿童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伴开放性骨折治疗研究,提高对该病的治疗.

  • 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救治

    作者:祝益民

    手足口病(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膜炎、脑干脑炎,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个别患者可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危及患者生命.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与规范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61例

    作者:田辉;刘志军;张保军;吴铁军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是病原之一[1],可导致神经系统病变,严重患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等并发症,死亡率高[2-5].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6].

  • 龙江镇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的调查

    作者:宁立法;黄澜;刘改如;邓嘉茵;邓淑芝;敏艳

    目的 调查龙江镇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视力发育状况,以及弱视在学龄前儿童各年龄段的患病率.方法 对龙江镇4 500名3~7岁幼儿园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及屈光筛查.结果 4500名儿童检出视力低常512名,视力低常率为11.4%;屈光异常476名,屈光异常率为10.6%;弱视327名,弱视率为7.3%;屈光不正为弱视的主要因素,占96.76%.结论 弱视是影响儿童一生的眼病,预防、治疗弱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目前为有效的方法.

  • 学龄前儿童牙病诊治中的心理诱导

    作者:黄岩;黄建华;黄嵩

    学龄前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具有情感不稳定、意志力差、不能持久等特点.在口腔牙病诊治过程中,医生应充分了解儿童的这些特点.耐心细致地加以诱导,更好地取得儿童的配合,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牙病治疗进行全程心理诱导,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利巴韦林滴鼻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秦小苗

    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病原体多为病毒或细菌,部分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1].我院于2006年8月至2006年10月在门诊共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000余例.经过筛查,其中有1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用抗病毒原利巴韦林滴鼻液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儿童龋患率效果评价

    作者:王振岗;张栋;张树锡

    龋齿是危害少年儿童口腔健康的常见疾病,我国儿童龋患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学龄前儿童是龋齿发病高峰期.为评价开展健康教育对降低儿童龋患率的效果,我县于2001年开始,对441名学龄前3岁幼儿,实施健康教育干预4年效果评价研究.现报告如下.

  • 荆州市学龄前儿童锌营养筛查切值的研究

    作者:陈光虎;王庆

    儿童边缘性缺锌及缺锌是儿童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文献报道国内1~15岁儿童中,约有50.0%~78.2%的儿童有边缘性缺锌及缺锌.测定人体锌水平的方法也较多,但尿锌筛查法的低投入、简便与快捷是基层保健筛查的基础.我们在对实验方法及试剂进行鉴定及质控后,对荆州市沙市区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儿童边缘性缺锌及缺锌的尿锌切值研究,确定了本市的筛查切值.

  • 长沙市城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现况研究

    作者:沈敏学;朱松林;王琦琦;胡国清;胡明

    目的 了解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率和特征,包括伤害次数、伤害原因、发生地点和严重程度.方法 于2011年11月随机抽取了长沙市城区8所幼儿园(公、私立幼儿园各4所)全部2~6岁儿童,由家长填写《学龄前儿童常见非故意伤害风险评价调查表》,回顾过去一年间其子女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47份,总体非故意伤害发生率为26.0%,其中男性28.0%,女性23.9%,伤害发生率与儿童年龄和父母文化程度相关.33.6%的儿童发生了2次及以上伤害,总伤害次数为212人次.伤害原因以跌倒为主,其次为烧烫伤、他伤、动物咬伤和硬物击伤;地点以家庭内为主,其次为道路、公共场所、亲戚朋友家和学校;伤害严重以未处理或门诊治疗为主,11.3%的儿童接受了住院治疗.结论 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应根据伤害的原因和发生地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降低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

  • 城市学龄前3~6岁儿童烧烫伤简易风险评估问卷的研制

    作者:朱松林;王琦琦;廖先珍;何琼;谭爱春;黄渊秀;高林;田丹平;李黎

    目的 编制适用于我国城市学龄前3~6岁儿童烧烫伤简易风险评估问卷.方法 复习和总结学龄前儿童烧烫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经典案例、风险评估问卷等文献,采用专题组座谈法、深入访谈法形成问卷初稿.通过对179名儿童预测试筛选问卷条目,通过分层整群抽样调查6所幼儿园468名儿童和医院50名烧烫伤儿童,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风险等级,采用分布法确定小显著改变值.结果 城市学龄前3~6岁儿童烧烫伤简易风险评估问卷由15个条目构成,分为“防护不当”、“照顾不当”、“器材使用不当”和“洗澡处置不当”四个维度.问卷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721,Cronbach's α系数为0.773.相关分析显示,每一条目与所属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493~0.879之间,与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033~0.475之间;各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与其他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各个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各个维度间的相关系数.验证性因子分析的x2/df、比较拟合指数CFI、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规范拟合指数NFI、增值拟合指数IFI分别为3.81、0.070、0.887、0.856、0.889.烧烫伤害组问卷得分显著高于非伤害组(P<0.05).百分位数法确定风险评估得分≤21分存在低度风险,22~28分存在中度风险,>28分存在高度风险.分布法确定小显著变化值为5.10.结论 城市学龄前3~6岁儿童烧烫伤简易风险评估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该年龄段城市儿童烧烫伤的风险评估.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Th17细胞主要效应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荣佼;王金燕;周玉明;田春梅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临床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通常反复发作且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目前普遍认为RRI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有关,Th17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亚型,在稳定和发挥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1,2]发现,多种细菌、真菌及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都能引起Th17细胞的激活.Th17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主要有IL-17、IL-22、IL-6,其中IL-17和IL-22在呼吸道感染时可产生多种效应分子,清除引起感染的多种病原.因此,本文通过对30例RRI患儿血清IL-17和IL-22进行动态监测,了解RRI患儿血清中IL-17和IL-22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儿童RRI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 西安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和龋病关系的调查

    作者:杨文晔;李洁;韩冰

    目的 了解西安市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情况以及龋病与口腔卫生的关系,以指导今后乳牙龋病防治工作.方法 随机在西安市抽取5所幼儿园,按统一标准对2307名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及口腔卫生评估.结果 被调查者乳牙患龋率为56.4%,龋均(2.35±3.049),口腔卫生良好者患龋率明显低于口腔卫生差者.结论 学龄前儿童仍为龋病高发年龄,口腔卫生和龋齿发病密切相关,需要增强儿童口腔保健意识以达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964 条记录 12/149 页 « 12...9101112131415...1481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