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羟基脲联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洁;陈哲;张斌;佟长青

    目的:研究羟基脲联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门诊或住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羟基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羟基脲联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TT)、血象指标(Hb、RBC、PLT、HCT)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APTT、FIB、T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Hb、RBC、PLT、HC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PLT、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96.7%)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基脲联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能有效改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出血风险.

  • 2型腺相关病毒转导人骨髓CD34+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孙小娟;王峰;谭孟群;卢光琇

    目的:探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AAV2)载体能否有效转导人骨髓CD34+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方法:构建、包装、纯化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2/GFP),转染骨髓CD34+造血干/祖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转导后48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并比较羟基脲(HU)处理前后rAAV2/GFP 对CD34+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rAAV2/GFP对CD34+细胞的转染效率为5.3%±1.7%.经羟基脲预处理后达13.2%±2.8%,rAAV2/GFP对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为23%±3.6%.结论:rAAV2对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高于骨髓CD34+细胞,羟基脲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rAAV2对CD34+细胞的转染效率.

  • Celecoxib对羟基脲抗K562细胞增殖作用的增敏效应和机制

    作者:刘定胜;张广森

    目的:确定celecoxib对羟基脲的抗K562细胞增殖作用是否存在增敏效应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低剂量celecoxib(40 μmol/L)、羟基脲(10 mmol/L)以及二者合用分别干预K562细胞,用MTT试验、DNA裂解片段分析、Western印迹及RT-PCR技术分析药物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和机制.结果:40 μmol/L celecoxib与10 mmol/L羟基脲共同干预K562细胞,较之单用低剂量的Celecoxib或羟基脲抑制K562细胞增殖活力和诱导细胞凋亡效应更明显.Celecoxib联合羟基脲可明显抑制K562细胞环氧化酶-2(COX-2)蛋白和 mRNA表达.结论:Celecoxib对羟基脲的抗K562细胞增殖作用具有增敏效应,其机制可能与药物下调K562细胞COX-2表达有关.

  • 羟基脲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金洁萍;韩兴哲;艾丽梅

    全反式维甲酸(简称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已取得良好效果,但部分患者在维甲酸治疗期间外周血白细胞迅速增高,影响了维甲酸的使用,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我科从1997年6月~2001年12月对26例白细胞增多的APL加用羟基脲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血小板单采术、羟基脲、α-干扰素联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分析

    作者:罗宏山;梁碧玲;郑志惠;陈惠珍;张峰

    目的 观察血小板单采术联合羟基脲和α-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的疗效.方法 50例患者确诊后行血小板单采术,同时给予羟基脲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结果 血小板单采术后,血小板数显著下降,症状改善.加用羟基脲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血小板数稳定,病情继续缓解.结论 联合治疗疗效好、起效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朱玲玲;刘丽;刘开蕾

    目的 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析患者的各种症状特点,并给予羟基脲或马利兰和治疗.结果 32例慢性期患者中,2例死于颅内出血,30例达临床和血液学缓解;21例急变期患者中,8例达完全缓解,3例未缓解,6例达部分缓解,2例死于颅内出血,2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7例加速期患者中,2例部分缓解,5例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结论 比较容易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确诊后即可给予羟基脲或马利兰进行治疗,但具体治疗过方法还要根据患者的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具体情况而定.

  • 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曾敏

    目的:探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CR和总HCR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骨髓象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急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联合用药的剂量及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清肝化瘀方联合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观察

    作者:王兴丽;杨文华;史哲新;高宏;杨向东;姚芳

    目的:观察清肝化瘀方联合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清肝化瘀方联合羟基脲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羟基脲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值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化瘀方联合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总有效率、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改善等均优于单用羟基脲治疗,且安全.

  • 玉女煎加减治疗羟基脲所致严重口腔溃疡1例

    作者:王新波;徐瑞荣;罗雅琴

    羟基脲因其廉价、显效的特点,一直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等骨髓增殖性肿瘤的首选药物[1].羟基脲引起口腔黏膜溃疡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往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较为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在门诊应用玉女煎加减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口服羟基脲所致严重口腔溃疡1例,取得显著效果,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2011年2月23日初诊.病史:因“发现血常规异常近4月”,于2007年5月25日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0.94,红系占0.03,粒红比例为26.7:1,粒系增生明显;原始加早幼粒细胞比例<0.10,中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均可见;红系增生活跃,有核红细胞占0.015,细胞形态无异常;淋巴细胞比例减低;全片共见巨核细胞246个,血小板成簇、可见.血片:原粒0.01,早幼粒0.02,中幼粒0.18,晚幼粒0.02,杆状粒0.34,分叶粒0.26,嗜碱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03,单核细胞0.04.染色体分析示:46,XX,t(9;22)(q34;q11).融合基因检查示:BCR/ABL(+).遂被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羟基脲口服治疗,白细胞控制在10~ 20×109/L,血小板控制在500~ 700×109/L,红系无明显异常.口服羟基脲治疗约3月后出现多发口腔溃疡,溃疡面大小不等,大者约如黄豆粒大小,多分布于双侧颊黏膜.溃疡面长期不愈合,且反复发作.自述每月口腔无溃疡时间不足10天,至今已有4年病程,严重影响进食和生活质量.无外阴溃疡,无其他系统损害,考虑为羟基脲所致,曾给予口服六神丸、甲硝唑及维生素B2等治疗,效差.遂至门诊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查体:体温36.4℃,血压116/73mmHg;右颌下可触及一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可,伴轻压痛;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伸舌居中;心、肺(-);脾大,左肋缘下2cm可及、质韧、无压痛;肝脏肋下未及.诊见:一般情况可,双侧颊黏膜及下唇内侧黏膜散在多个溃疡面,大小不等,大者如黄豆粒大小,伴局限性红肿,溃疡表面有脓苔覆盖,无明显渗血,触痛明显,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查血常规示:白细胞8.64×109/L,红细胞3.52 × 1012/L,血红蛋白112g/L,血小板686×109/L.西医诊断: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②药物性口腔溃疡.中医诊断:口糜,证属阴虚火旺.治疗经过:羟基脲仍按原剂量(1.0g,每天2次,口服),以治疗原发病.中药以养阴清热,活血解毒为原则治疗,方用玉女煎加减.处方:生石膏60g,苇茎50g,知母、牛膝、丝瓜络、夏枯草、漏芦各10g,炒扁豆、浙贝母各20g,鸡血藤、白茅根各30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有关问题

    作者:张启国

    1引言1856年德国医生Lissauer首先应用含砷的Fowler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开创了化学药物治疗白血病的先河,明显改善患者预后.20世纪早期,全身或脾区照射有效地控制CML的症状及体征,在其后的50年里作为标准方法沿用.20世纪50年代,口服白消安(busulfan,马利兰),证明比放射治疗有效,成为当时的主要方法.20世纪70年代羟基脲因毒性低取代了白消安.20世纪80年代,对干扰素的研究与应用,成为治疗CML的理想用药,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使部分CML患者可以治愈.上述措施的合理应用,使CML疗效不断提高.

  • 074大耐受剂量羟基脲能使镰状细胞病患者获得长期持久的血液学疗效

    作者:

  • 193 羟基脲可纠正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L-选择素表达异常及H2O2产物增多

    作者:彭高农;管慧红

    镰状细胞贫血(SCA),由于β-珠蛋白链上第6位的缬氨酸被谷氨酸取代,导致血红蛋白S(HbS)产生,红细胞畸形、僵硬及脆性增加,从而发生溶血性贫血、血管阻塞性疾病及进行性功能性无脾.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1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莉;姚红霞;林丽娥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间诊治的31例E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诊入住血液内科者仅占54.8%,首诊入住其他科室者达45.2%;临床表现仅有头晕、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者占80.6%,因其他原因做血常规确诊本病者占19.4%.38.7%患者合并栓塞,但合并出血者占3.2%.JAK2/V617F基因检测突变者52.6%.羟基脲治疗有效率(CR+PR)达81.0%,羟基脲+干扰素治疗有效率达90.0%.常规治疗组初治未合并血栓者血栓发生率77.8%,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初治未合并血栓者血栓发生率20.0%.结论 ET患者冈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容易漏诊,其栓塞发生率大于出血发生率.多数ET患者存在JAK2/V617F基因检测突变.羟基脲+干扰素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血栓素A2抑制剂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可以减少ET患者血栓发生率.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75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铮人;陈雪英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本院1982年5月至2004年4月间诊治的75例E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2.6:1.就诊时中位年龄53岁(17~86岁),有出血者28例(37.3%),有栓塞者21例(28%);因脾大就诊者20例(26.6%);有肝大者13例(13.3%);因其它原因做血常规确诊本病者10例(13.3%);仅有头昏、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者8例(10.6%).就诊时中位血小板数1 205×109/L(800~2 898×109/L).骨髓象见巨核细胞明显增生,以产板型与颗粒型为主.45例做骨髓活检,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呈异位集簇现象,3例显示网状纤维增生.羟基脲(Hu)治疗有效率(CR+PR)达88%,Hu+干扰素(IFN)治疗有效率达94%.随访18例(1~10年),有5例就诊年龄<40岁者,经Hu治疗半年后不需继续治疗,13例仍在间断治疗中,病情稳定,2例转为骨髓纤维化,无1例转为AML或MDS者.结论ET出血与栓塞的发生率相仿.以Hu或Hu+IFN的治疗可获较好疗效.预后良好.

  • Hu联合GM-CSF对K562细胞生长-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汉春;罗志勇;罗赛群;汤立军;王吉伟;谭孟群

    目的:探讨羟基脲(hydroxyurea,Hu)及Hu联合粒系-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ic 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CML)细胞株K562细胞生长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效应.方法:以Hu及Hu联合GM-CSF培养K562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来分析培养48小时后bcr-abl、bax、c-my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Hu显著抑制bcr-abl基因表达,促进bax基因表达,但对c-myc基因表达无影响.GM-CSF可部分拮抗Hu对bcr-abl、bax基因表达的调节效应,显著上调c-myc基因表达水平.结论:除直接细胞毒作用外,Hu可通过下调bcr-abl和上调bax基因表达水平而诱导细胞死亡或凋亡.由于GM-CSF有部分拮抗化疗药物的效应,故临床上在采用Hu治疗CML患者的同时,宜慎重使用GM-CSF.

  • 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引起的双下肢溃疡1例

    作者:李影;王柳苑;辛甜甜;王宇;杨斌

    报告1例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引起的双下肢溃疡.患者男,64岁,双下肢溃疡伴疼痛反复发作7年,加重伴左下肢肿胀1月余.患者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直服用羟基脲治疗,入院诊断:1.双下肢溃疡;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豚鼠肾阳虚变应性鼻炎模型的建立

    作者:徐慧贤;阮岩;王士贞;刘晔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肾阳虚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45只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4组,即羟基脲+卵清蛋白组、强的松龙+卵清蛋白组、羟基脲+卵清蛋白+肾气汤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豚鼠的行为表现,测定试验前后的体重,给药结束后行组胺刺激试验,处死豚鼠作鼻中隔黏膜病理切片观察.结果羟基脲+卵清蛋白组模型同时具有变应性鼻炎(AR)和肾阳虚的特征,该模型比强的松+卵清蛋白组致敏效果好,成模时间短.结论肾阳虚与AR有一定的相关性.用羟基脲+卵清蛋白制作肾阳虚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是一种新的可行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变应性鼻炎提供新的途径.

  • 低剂量羟基脲和丁酸钠联合应用对人红系细胞珠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倩倩;钱新华;徐梅佳

    目的 探讨低剂量羟基脲和丁酸钠联合应用对人红系细胞7种珠蛋白基因(ζ,α,ε,~Gγ,~Aγ,δ,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二步液体培养法培养的人红系祖细胞为体外模型,用台盼蓝拒染活细胞计数观察HU、丁酸钠单独或联合用药后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RT-PCR比较用药前后7种珠蛋白基因Mrna的变化.结果 低剂量联药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26.44%)/b于羟基脲和丁酸钠常规剂量单药组的抑制率(28.56%和38.80%)(P,0.05),与未用药组(0.6534±0.092和0.5154±0.048)相比,联药组~Gγ-和~Aγ-Mrna的表达分别上调为1.203±0.018和0.9154±0.08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羟基脲(1.3054±0.016和0.9564±0.029)、丁酸钠(1.193±0.070和0.883±0.012)常规剂量单药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浓度药物对ζ,α,ε,δ和β-Mrna的诱导作用与各自未用药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羟基脲和丁酸钠低剂量联合用药可上调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的表达,尤其增加~Gγ-Mrna的转录,且减轻了对细胞生长的抑制,而对ζ,α,ε,δ和β-珠蛋白基因无明显诱导作用.

  • 定量分析两种治疗方案与危险指数对慢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缓解率的影响

    作者:杜庆锋;刘晓力;刘启发;李荣;陈琪;周淑芸

    目的定量分析两种治疗方案与危险指数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临床缓解率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案与Soka1危险指数分别进行分组,定量分析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HA)与羟基脲(Hu)二种治疗方案和病人初诊时所处的危险度对慢性期CML患者所获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尽管HA方案治疗初诊CML慢性期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Hu,但它并不能延长病人的慢性期维持时间(DCP);而且病人的危险指数对完全缓解率(CR)、获CR所需时间及DCP的影响均远超出治疗方案的作用.结论HA方案不能延长病人的DCP,不宜作为初诊CML慢性期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按危险指数将病人作出合适分层,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及科学评价.

  • 低剂量羟基脲联合丁酸钠对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

    作者:徐梅佳;钱新华

    目的:探讨低剂量羟基脲(hydroxyurea,HU)与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联合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对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以K56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HU和/或NaB作用于K562细胞,台盼蓝拒染活细胞计数观察细胞生长;联苯胺染色了解细胞红系分化,RT-PCR测定珠蛋白基因γ-mRNA表达.结果:25 μmol/L HU与100 μmol/L NaB是佳用药组合,其对细胞生长抑制率为(46.09±1.54)%,与HU100 μmol/L(64.31±5.19)%、NaB 500 μmol/L(86.25±1.1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率达 (17.72±0.58)%,与HU100 μmol/L(15.72±0.27)%、NaB500 μmol/L(14.32±0.7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亲本细胞比较Gγ-mRNA表达上调(2.04±0.13)倍,Aγ-mRNA表达上调(1.27±0.01)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HU与NaB联合用药能使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上调,并减轻细胞生长抑制,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319 条记录 12/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