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上海口腔医学杂志

上海口腔医学

上海口腔医学杂志

Shanghai Journal of Stomatology 상해구강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248
  • 国内刊号: 31-170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6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上海口腔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张志愿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621例颅颌面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卢阳;卢晓峰;范先群

    目的:通过对本院621例颅颌面骨折患者回顾分析,了解本地区颅颌面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颅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21例颅颌面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骨折部位分布等信息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单发及多发骨折的病因差异进行x2检验.结果:621例颅颌面骨折的男女比为2.18:1;平均发病年龄为(34.7±15.5)岁,19~29岁(28.3%)为骨折的高发年龄段;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于首位(49.0%);在骨折部位中,眼眶骨折319例(51.4%),发生率高,其次分别为颧骨、颧弓(292例,47.0%)、下颌骨(247例,39.8%).结论:骨折发生的数量、部位等与致伤原因、受力性质及相应部位的解剖结构有关.建立完善的交通事故救治体系及相关法律,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 烟草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邵珺雅;汪建中;徐梦蓉;周兰芳

    目的:探讨烟草浸提液(smokeless tobacco,ST)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s)在纯钛片上附着及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HGFs与不同浓度ST共同培养2h和2、4、6、8d;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黏附及增殖;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etin,FN)的含量.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GFs在钛片上的黏附率随ST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5.0 g/L和10g/L的ST组黏附率分别为(34.316±7.725)%和(25.478±10.651)%,显著低于对照组(100%,P<0.01).细胞在钛片上增殖至第2天和第4天,对照组显著大于2.5、5.0、10g/L ST组(P<0.05);第6天和第8天时,对照组均显著大于0.625~10 g/L各ST组(P<0.05).ST与HGFs培养到第8天,0.625、1.25、2.5 g/L的ST组FN浓度分别为(69.352±31.640)、(23.595±8.625)和(7.292±2.865)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42.188±28.126)ng/mL (P<0.05).结论:ST能显著抑制HGFs在钛片上的黏附和增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产生FN减少有关.

  • 改良液式冲蚀对3Y-TZP氧化锆基底与饰面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作者:郭菁;朱嘉;柳红光;朱洪水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液式冲蚀方式对3Y-TZP氧化锆基底表面进行冲蚀后,对其与饰面瓷间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8 mm×8 mm×3 mm(±0.02)]氧化锆试件块174个,根据不同尺寸的刚玉磨粒、不同的喷砂压强、不同的喷砂时间,采用传统喷砂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在氧化锆处理面上饰面瓷.表面未做处理的氧化锆试件直接上饰面瓷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子万能测力计检测各组试件与饰面瓷间的大剪切力,计算剪切强度.分别用传统干式喷砂、改良液式冲蚀方式在相同条件下(150 μm,0.6 MPa,30 s)处理氧化锆试件块,用扫描电镜下观察处理面,再上饰面瓷,计算剪切强度,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传统干式喷砂方式,在0.4 MPa压强作用下,以110 μm A12O3喷砂粉喷砂20 s时,氧化锆与饰面瓷之间的剪切强度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改良液式冲蚀组饰面瓷的结合强度显著大于传统干式喷砂处理组及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下可见,采用改良液式冲蚀的试件表面呈现均匀的粗糙面:采用传统干式喷砂处理的试件表面呈现不均匀的粗糙面,部分位置可见微裂纹.结论:对3Y-TZP氧化锆表面喷砂,能够增强其与饰面瓷间的结合强度;改良液式冲蚀比传统干式喷砂更适用于3Y-TZP氧化锆的表面处理.

  • 钴铬合金桩核和everStick纤维桩修复唇、舌向倾斜上颌中切牙疗效比较

    作者:钱玉梅;钟群;陈霜

    目的:比较钴铬合金铸造桩核和everStick纤维桩在唇、舌向倾斜上颌中切牙改向修复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治疗的唇、舌向倾斜上颌中切牙患者80例(97颗患牙),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9颗,B组48颗.2组患者均进行改向桩核冠修复,A组患者桩核修复材料为钴铬合金,B组患者修复材料为everStick纤维桩.随访2a,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2种材料改向修复上颌中切牙后的牙根折裂、桩核折裂、冠或桩核松动脱落率、牙龈变色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2检验表明,2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差异显著(P<0.05).钴铬合金桩核组牙根折裂、牙龈变色显著高于everStick纤维桩组(P<0.05).桩核折裂、冠或桩核松动方面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verStick纤维桩核在防止根折、牙龈边缘变色等方面优于钴铬合金铸造桩核.其断裂模式多为可修复性折裂,有利于患牙的保存.

  • 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颏下岛状皮瓣修复舌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作者:肇杨;项敬周;刘法昱

    目的:评估应用前臂皮瓣(radial forearm free flap,RFFF)、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颏下岛状皮瓣(submental island flap,SIF)修复舌癌患者手术相关因素及术后生活质量,明确舌癌切除的佳修复方法.方法:2004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应用RFFF、ALT、SIF修复90例舌癌患者术后缺损,随访观察半年,分析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皮瓣面积及3种皮瓣修复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患者在手术后复诊时自行完成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量表第4版(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version 4,UW-QOLv4)填写.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组手术时间差异显著(P<0.05).ALT组与SIF组住院天数差异显著(P<0.05),其余2组无显著差异.3组皮瓣面积差异显著(P<0.05).外貌方面,ALT组与RFFF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2组无显著差异.行动方面,ALT组与SIF组、ALT组与RFFF组有显著差异(P<0.05),SIF组与RFFF组无显著差异.3组在咀嚼、吞咽、语言、疼痛等10方面及总QOL得分无显著差异.结论:3种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总生存质量无显著差异,均为舌癌术后缺损修复的理想皮瓣.皮瓣选择需根据组织缺损的类型及大小、手术条件与患者的自身情况等综合考虑.

  • 氟化钠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矿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坤芩;徐乐;黄圣运;张东升

    目的:观察氟化钠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矿化能力的影响,为氟添加入牙周组织工程药物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原代培养并鉴定人牙周膜细胞,应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NaF对hPDLCs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出4个浓度用于矿化实验.矿化条件下,将0、1×10-5、5×10-4和1×10-3 mol/L的NaF作用hPDLCs后,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矿化能力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5×10-5、1×10-4、5×10-4 mol/L的NaF均能促进hPDLCs增殖,且以5×10-4 mol/L效果佳(P<0.05).而1×104 mol/L的NaF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面积大、茜素红染色矿化结节数量多(P<0.05).RT-PCR结果根据时间、指标变化程度较大.结论:5×10-5、1×10-4、5×10-4 mol/L的NaF能促进hPDLCs的增殖能力,1×10-5 mol/L的NaF能提高hPDLCs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结节形成.

  • 青少年隐形保持器的适应性和依从性与人格特征的调查

    作者:徐凡;唐国华

    目的:探讨青少年使用隐形保持器的适应性和依从性,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青少年正畸患者50例,在拆除固定矫治器后以透明压膜式隐形保持器保持.在隐形保持器戴用2个月后,问卷调查患者对隐形保持器的适应性及依从性.以艾森克人格问卷评估患者的人格特征.采用SAS8.0软件包中的Spearman秩相关评估患者隐形保持器适应性和依从性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42例患者完成问卷.76%的患者反映隐形保持器无黏膜刺激,95%反映其不影响日常活动.但75%反映隐形保持器有异物感,71%反映影响发音.另外,40%的患者戴用时间不足18h,31%曾遗落保持器,83%不能做到进食后刷牙.患者的人格特征中情绪不稳定性越高,保持器对咀嚼的影响越大,相关系数为0.32;精神质越强,保持器异物感和对面部肌肉酸痛的影响越明显,相关系数分别为0.31和0.35.但精神质越强者,保持器对情绪的影响越小,相关系数为-0.34;越外向的患者越常发生保持器损坏,相关系数为0.31.结论:青少年隐形保持器的适应性较好,但依从性不佳.隐形保持器的适应性和依从性与患者人格特征有关.提示青少年患者选用隐形矫治器时应重视患者依从性,可以通过人格特征预测.

  • 牙髓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小鼠成骨细胞表达IL-34mRNA的影响

    作者:于雅琼;郭佳杰;仇丽鸿;李晓琳;杨谛;郭艳

    目的:探讨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成骨细胞产生白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mRNA表达的影响及此过程是否有p38MAPK、ERK1/2、NF-κB和SIRT1蛋白的参与.方法:以不同浓度P.e-LPS(0~50 mg/L)刺激MC3T3-El细胞和以20 mg/L P.e-LPS作用细胞不同时间(0~24 h)后,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IL-34 mRNA的表达.以同样方法检测NF-κB抑制剂BAY 11-7082、p38MAPK抑制剂SB203580、ERK1/2抑制剂PD98059、沉默调节蛋白1(sirtuin1,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和SIRT1抑制剂EX-527对Re-LPS刺激MC3T3-El细胞后IL-34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 t检验.结果:不同浓度P.e-LPS (0~50 mg/L)刺激MC3T3-El细胞后,IL-34 mRNA的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20 mg/L P.e-LPS作用MC3T3-El细胞24 h时,IL-34 mRNA的表达量大;48 h时,IL-34 mRNA的表达量有所下降.10 mol/LBAY-117082、SB203580、PD98059预处理细胞1h,可以降低P.e-LPS诱导的IL-34 mRNA的表达水平.50 mol/L RES下调P.e-LPS诱导小鼠成骨细胞表达IL-34 mRNA,而10 mol/L EX-527则上调IL-34 mRNA的表达.结论:Re-LPS可诱导成骨细胞表达IL-34 mRNA,其机制可能是激活p38MAPK、ERK1/2、NF-κB和SIRT1信号通路.

  • 关键接触点管理在口腔肿瘤患者ICU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杨悦来;黄瑶;徐志侠;茅越丽;王惠芬

    目的:探讨关键接触点管理在口腔肿瘤患者ICU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阅读、头脑风暴、患者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关键接触点清单,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方法,干预组采用关键接触点模式进行宣教.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口腔肿瘤患者的关键接触点清单包含11个项目,应用关键接触点管理后,患者的ICU健康教育满意度提高,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结论:应用关键接触点管理模式对口腔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口腔肿瘤患者ICU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质量.

  • 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创伤后积极心理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丽;袁卫军;陈巧露;姚瑶;黄莹玭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创伤后积极心理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自我形象问卷对105例口腔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创伤后积极心理得分为56.01±17.322,自我形象平均分为51.33±7.306;男性患者创伤后在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自我转变、人生感悟方面得分较高,与女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段创伤后积极心理反应差异均无显著性;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患者创伤后个人力量(P=0.031)和自我转变(P=0.01)表现越积极;患者创伤后积极心理得分与自我形象得分呈负相关(r=-0.318,P<0.001).结论:创伤后男性患者较女性有更加积极的心态.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患者在个人力量和自我转变方面有更加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在与他人关系、新的可能性和人生感悟方面无显著变化;患者对自我形象越好,心理越积极.

  • 上海市静安区3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袁爽;施乐;吕进

    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3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严重程度,为龋病发病趋势的监测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静安区959例3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使用SPSS 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28.05%,男性高于女性(P<0.05);龋均为0.87,男女间无显著差异.总充填率为5.44%,男女间无显著差异.龋齿好发部位以下颌第二乳磨牙多,其次为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第一乳磨牙,患龋率低的是下颌乳侧切牙.结论:3岁儿童龋齿患龋高,治疗程度低,应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口腔保健力度.

  • NiTi单力偶辅弓伸长伴龈下龋损前磨牙的临床研究

    作者:秦飞;马晓晴;徐培成

    目的:研究NiTi单力偶辅弓伸长伴有龈下龋损的前磨牙的效果.方法:选择邻面龋损达龈下2 mm以上的患者30例,第一前磨牙18例,第二前磨牙12例.将同侧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稳定连接后,设计单力偶矫治力系,利用NiTi节段辅弓进行牵引.使用SPSS 8.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所有患牙龋损底端均达龈上1 mm,向移动的距离为2.6~4.1 mm.牵引结束后,冠根比例为1.24±0.30,龈沟深度为(1.87±0.28)mm.患牙长轴与同侧第一磨牙长轴之间的交角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支抗牙咬合关系保持稳定.结论:NiTi单力偶辅弓可精确有效地牵引伸长伴有龈下龋损的前磨牙,该力系对支抗牙的影响较小.

  • 东北地区227例患者第三磨牙先天缺失与下颌角发育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艳娜;郑博文;刘奕

    目的:通过对第三磨牙先天缺失情况及缺失数目的研究,分析第三磨牙先天缺失与下颌角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27例患者的曲面体层片及头颅侧位片作为实验组,其中每例至少有1颗第三磨牙先天缺失;同时选取227例4颗第三磨牙均存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Winceph8.0软件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的Gonial角、上部Gonial角、下部Gonial角均大于实验组,且有显著差异,但性别间无显著差异.Gonial角、上部Gonial角、下部Gonial角与第三磨牙先天缺失数目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第三磨牙先天缺失与Gonial角、上部Gonial角、下部Gonial角有密切联系,但与性别无显著关系,患者具有短面的颅面结构.第三磨牙先天缺失个数与Gonial角等无显著联系.

  • 药物干预下骨质疏松大鼠正畸牙移动中TGF-β1表达的变化

    作者:李明贺;王阳;廖囡囡;李金源;董青

    目的:观察雷尼酸锶(strontium ranelate)、强骨胶囊(qianggu capsule)干预下骨质疏松(osteoporosis)大鼠正畸牙移动后牙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的表达和分布,探讨2种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60只3个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尼酸锶组和强骨胶囊组,每组各15只.给予模型对照组、雷尼酸锶组、强骨胶囊组维A酸连续灌胃2周,行骨密度检测,确定骨质疏松模型成功建立.为所有大鼠安装正畸装置,分别在加力后7、14、21 d分批处死,取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及附近牙槽骨组织块,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分析其牙周组织中TGF-β1的表达.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雷尼酸锶组和强骨胶囊组TGF-β1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雷尼酸锶组TGF-β1表达显著强于强骨胶囊组(P<0.05).结论:雷尼酸锶与强骨胶囊均可增强TGF-β1的表达,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有正向调节作用.有利于牙的健康移动;雷尼酸锶的疗效强于强骨胶囊.

  • 腭侧埋伏阻生尖牙与颈椎骨骼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澜月;牛磊;陈艳娜;郑博文;刘奕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片、曲面平展片、锥形束CT检测腭侧埋伏阻生尖牙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选取103例腭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作为实验组,103例尖牙正常萌出的安氏I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头影测量片记录前4个颈椎融合和环椎后弓缺陷的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腭侧埋伏阻生尖牙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的关系进行r检验.结果:实验组的颈椎融合发生率为71.84%(74例),而对照组为15.53%(16例),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的环椎后弓缺陷发生率为10.68%(11例),而对照组为4.85%(5例),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腭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颈椎骨骼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颈椎骨骼异常可以配合其他诊断参数,确认尖牙埋伏的情况.

  • 常用龈下刮治器械对磨牙根面刮治效率的比较

    作者:陈美华;尹元正

    目的:比较压电式、磁伸缩式超声龈下刮治器及龈下手工器械3种临床常用龈下刮治器对磨牙根面的刮治效率,研究牙周袋深度及超声功率设定大小对超声器械龈下刮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压电式、磁伸缩式超声龈下刮治器械和龈下刮治手工器械在2 min内对30例实验根面进行5或7 mm袋深、全功率或半功率设置的模拟龈下刮治,比较不同器械间的根面刮治效率.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参数设定下超声器械的刮治残留率均小于手工器械,全功率、5 mm袋深下磁伸缩式刮治残留率显著小于压电式(P<0.01);而7 mm袋深则压电式刮治残留率显著小于磁伸缩式;半功率、5 mm袋深下压电式与磁伸缩式无显著差异(P=-0.217);而7 mm袋深时压电式、磁伸缩式与手工器械3者均无显著差异(P=0.574);7mm袋深时的刮治残留率均显著高于5 mm袋深时(P<0.01);功率设定不同对于压电式或磁伸缩式超声器械的刮治影响均不显著.结论:超声龈下器械的刮治效率优于手工器械,3种器械的刮治效率均随牙周袋深度增加而下降.压电式与磁伸缩式器械无显著差异.超声龈下刮治器械的半功率设置对刮治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 2种前方牵引装置前牵引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韩菡;许雅芬;段余峰;雷勇华

    目的:建立含微钛板支抗和牙支持式前牵引装置的唇腭裂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其前牵引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恒牙早期唇腭裂男性志愿者,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构建模型,模拟加力,分析位移变化及应力分布.结果:建立了含微钛板支抗和牙支持式前牵引装置的单、双侧唇腭裂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前牵引时,上牙弓内缩;微钛板支抗模型上颌中上部位移量大于牙支持式模型,后者上颌前部及上尖牙位移量大于前者.微钛板支抗模型应力集中于上颌骨中上部,牙支持式模型的应力集中在上颌尖牙点,且前者应力值及分布范围均大于后者.双侧唇腭裂模型上前牙牙槽嵴处位移小于单侧唇腭裂模型,后者患侧位移和应力分布范围均大于健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生物力学仿真性好,为唇腭裂上颌骨前牵引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微钛板支抗上颌骨前牵引以骨性作用为主,牙支持式上颌骨前牵引以牙性作用为主,前者更有利于效果稳定和侧貌改善.

  • 白藜芦醇对高糖环境下牙龈上皮细胞TLR4表达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作者:吕佳姝;蒋雪薇;章燕;甄蕾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高糖环境下牙龈上皮细胞TLR4表达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伴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牙龈上皮细胞,按照作用方式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高糖+白藜芦醇组.荧光定量PCR检测TLR4表达情况;取第3代牙龈上皮细胞,高糖环境下采用或不采用白藜芦醇处理24 h,随后用100 ng/mL LPS处理2 h,ELISA检测IL-1β 、IL-6、IL-8和TNF-α分泌;Western印迹法检测TLR4信号通路下游分子NF-κB p65、p38MAPK和STAT3磷酸化.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白藜芦醇可以逆转高糖环境下牙龈上皮细胞TLR4水平的升高,同时抑制高糖环境下LPS诱导的IL-1β、IL-6、IL-8和TNF-α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也可抑制TLR4信号通路下游分子NF-κB p65、p38MAPK和STAT3磷酸化.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负向调控TLR4信号通路减轻高糖环境下牙龈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

  • 转化生长因子β3对脂多糖诱导的成骨细胞中IL-6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贵玲;于雅琼;郭佳杰;仇丽鸿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3,TGF-β3)对成骨细胞内炎性细胞因子IL-6表达的影响,及其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20 μg/mL牙髓卟啉单胞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of 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LPS)刺激人成骨肉瘤细胞系MG63,构建成骨细胞炎症模型.取不同浓度(5~20 ng/mL)的人重组蛋白生长因子TGF-β3和TGF-β1,分别与20 μg/mL P.e-LPS共同作用于MG63细胞24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IL-6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L-6的表达水平.以10 ng/mL TGF-β3预处理细胞30 ain后,再与20 μg/mL P.e-LPS共同作用20 min,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ERK1/2蛋白磷酸化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单独20 μg/mL P.e-LPS作用下,MG63细胞内IL-6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TGF-β1在低浓度条件下(5~10 ng/mL)对IL-6的表达无显著作用,仅在20 ng/mL时可显著抑制IL-6的表达(P<0.05).不同浓度的TGF-β3与Re-LPS共同作用均可显著抑制IL-6的表达(P<0.01).ELISA结果显示,10~20 ng/mL TGF-β3可在蛋白水平上对IL-6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单独P.e-LPS作用时,可使MG63细胞内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而当TGF-β3与P.e-LPS共同作用时,ERK1/2的磷酸化被抑制(P<0.05).结论:相同浓度条件下,TGF-β3比TGF-β1对成骨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ERK1/2信号机制参与了TGF-β3的抗炎过程.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

    作者:赵睿;温伟生;杨舸;陶冶;张安东;贾芮

    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行磁共振扫描分析,探讨OSAHS患者与正常人群颞下颌关节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8例OSAHS患者和18例健康成人,分别记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按照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将OSAHS患者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n=6).对所有纳入人群行TMJ的MRI扫描并测量关节间隙,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关节上间隙及髁突有无移位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SAHS患者TMJ左侧前间隙[(2.61±0.19)mm:(2.47±0.18)mm,P<0.05]、右侧前间隙[(2.63±0.18)mm:(2.48±0.17)mm,P<0.0S]大于正常人群.OSAHS患者TMJ左侧后间隙[(2.43±0.20)mm:(2.51±0.19)mm,P<0.05]、右侧后间隙[(2.44±0.20)mm:(2.60±0.13)mm,P<0.05]小于正常人群.轻度OSAHS组TMJ左侧前间隙[(2.53±0.26)mm:(2.73±0.07) mm,P<0.05]、右侧前间隙[(2.54±0.11)mm:(2.74±0.14)mm,P<0.05]均小于重度组;轻度OSAHS组TMJ左侧后间隙[(2.56±0.29)mm:(2.29±0.09)mm,P<0.05]、右侧后间隙[(2.55±0.23) mm:(2.31±0.09)mm,P<0.05]均大于重度组.结论:OSAHS患者的髁突相比正常人群处于关节窝偏后位置.髁突位于关节窝偏后位置的趋势与OSAHS的严重程度相关.

  • DACH1在舌鳞状细胞癌及舌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丽;刘芬;项锋钢;王成勤

    目的:探讨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shund homolog 1,DACH1)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舌鳞状细胞癌及其对应癌周正常组织、25例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DACH1的表达.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1例舌鳞状细胞癌中,36例(70.6%) DACH1表达显著低于癌周正常组织(P<0.05);DACH1低表达与肿瘤分化差、临床分期晚及淋巴结转移相关;DACH1在舌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舌鳞癌组织(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DACH1高表达的舌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DACH1表达降低可能与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有关,可能有助于舌癌前病变的辅助判断,并为肿瘤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 骨皮质切开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机制研究

    作者:朱绍跃;袁长永;刘宗响;李晓明;王鹏来

    目的:研究骨皮质切开术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的组织学改建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未孕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骨皮质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组大鼠行骨皮质切开术,对照组大鼠行对照手术后,构建正畸牙移动模型.在牙移动0、1、3、7d分别处死2组大鼠各6只.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备组织学切片,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皮质切开术可在牙移动第1天及3d后加速正畸牙移动,而牙移动3d时2组大鼠牙移动距离无显著差异.牙移动第3天和第7天,手术组大鼠压力区破骨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压力区RANKL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骨皮质切开术可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这可能是由于牙周组织中RANKL高表达介导的破骨增强所致.

  • 人参皂苷Rg1通过Akt/eNOS信号调控尼古丁胁迫下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作者:刘彩宏;杜莉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尼古丁胁迫下的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PDLCs,尼古丁(500 ng/mL)胁迫培养细胞7d.第3天分别进行人参皂苷Rg1 (0.01 μmol/L)处理、人参皂苷Rg1与PI3K抑制剂LY294002 (0.5 μmol/L)共处理、人参皂苷Rg1与Akt抑制剂Tricirbine(5μmol/L)共处理、人参皂苷Rg1与eNOS抑制剂L-NAME(1 mmol/L)共处理(Rg1+L-NAME组),持续处理至第7天.采用MTT法和Transwell法检测各处理组HPDLCs活力变化和细胞迁移率,并使用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印迹法检测PI3K/Akt/eNOS信号蛋白变化,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尼古丁抑制HPDLCs的增殖和迁移并显著上调PI3K表达,抑制Akt和eNOS表达;人参皂苷Rg1减缓尼古丁对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作用以及尼古丁对Akt和eNOS表达的抑制作用;Trieirbine与L-NAME衰减人参皂苷Rg1对尼古丁的抑制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g1通过Akt/eNOS信号调控尼古丁胁迫下HPDLCs的增殖和迁移.

  • 上颌埋伏中切牙正畸治疗前、后体积和表面积变化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林燕;江银华;陶海彪;孙浩;胡荣党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埋伏上颌中切牙正畸治疗前、后体积和表面积变化,探讨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对10例上颌埋伏中切牙患者(12颗埋伏牙,8颗对侧同名牙),采用外科开窗、导杆式矫治器牵引、直丝弓技术治疗,治疗前、后拍摄CBCT.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分离上颌埋伏中切牙及对侧同名牙,其中8例单侧埋伏阻生患者的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组.计算牙体积和表面积,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体积、表面积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埋伏牙治疗前后牙体积平均增加(9.67±10.86)mm3,表面积平均增加(28.97±14.36) mm2,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对侧同名牙治疗后牙体积平均增加(12.38±10.22)mm3,表面积平均增加(30.64±16.74) mm2.埋伏牙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体积及表面积增加量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对尚未完全发育完成的埋伏上颌中切牙,正畸结合外科治疗能促进牙根发育,不会引起牙根吸收,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中的应用

    作者:陶丽敏;赵玉梅;顾联斌;沈娟;刘成军

    目的:针对当前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中的问题与不足,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3所幼儿园,以其中4~5岁儿童为对象,随机抽取1所幼儿园的110名儿童为干预组,开展为期1年的专项健康培训及各种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另外2所幼儿园的220名儿童为对照组,不进行特殊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患龋情况和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习惯的改善程度.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描述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儿童口腔知识与口腔卫生行为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但儿童患龋率、龋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在幼儿园开展多元化口腔健康教育,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有积极作用.

  • 基于二维DR的颅面硬组织与软组织拟合的研究

    作者:冯耀浦;乔敏;周洪;张艳宁;司新芹

    目的:以数字化X线摄影片(digital radiograph,DR)图像和激光扫描为数据源,三维重建颅面硬组织和软组织,并进行硬软组织的有效拟合,以期为治疗方案确定、手术方法选择和提高医患交流的水平提供平台.方法:在志愿者面部贴定铅点,拍摄头颅正侧位DR片.利用基于二维DR数据的颅面硬组织三维重建系统进行硬组织形变建模.获得颅面部硬组织模型.利用激光扫描数据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获得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然后通过铅点坐标的匹配,将颅面硬组织与面部软组织进行拟合.结果:分别重建了能反映真实颅面部组织结构的硬组织三维模型和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并实现了颅面部硬组织与软组织的有效拟合.结论:本研究实现了颅颌面三维结构的有效重建和拟合,为进一步进行正颌手术模拟和容貌预测奠定了基础.拟合结果真实可靠,能够用于临床.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对切牙牙根吸收的影响

    作者:王冠;杨璐;张玉峰;罗三莲;郑纪伟

    目的: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分别选取28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实验组)和直丝弓矫治器(对照组)的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中6个月及术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通过测量各时间段的牙根长度,比较2组患者牙根吸收有无差异.对于牙根长度未见变化的患牙,通过CBCT检测其有无单纯唇腭侧和近远中骨质吸收.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47.3%的牙出现牙根吸收,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8.8% (P<0.05).2组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牙(实验组为55%,对照组为75%).矫治完成后,对照组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上升到85.3%,而实验组上升到68.3%(P<0.05).部分牙根长度未见减少的牙也存在局部根吸收,骨吸收常发生在牙根的腭侧面(实验组为18%,对照组为14%).结论:与传统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较小.

  • OSCE在八年制与五年制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汪璐璐;蒋旸;周志斐;袁帅;王小竞

    目的:探索更加全面的、公正的且符合临床需求的考试评估方法,以促进儿童口腔医学双学制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15人,五年制学生30人,对其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和传统理论考试,并对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1.5软件包对学生成绩进行t检验,对问卷结果以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八年制学生OSCE平均成绩显著高于五年制,而五年制学生传统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八年制学生.大多数学生对OSCE评价良好,赞成OSCE与传统理论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结论:OSCE作为一种全面的、客观有效的考评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上海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