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서중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5-9431
  • 国内刊号: 36-119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79
  • 曾用名: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刘红宁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六味地黄汤辅助环磷酰胺对荷H22肝癌小鼠MMP9、NF-KB表达的影响

    作者:饶斌;谢斌;谢雄;余功;刘红宁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辅助环磷酰胺对荷H22肝癌小鼠MMP9、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六味组、六味化疗组,每组10只。腋下注射H22细胞建立H22荷瘤模型,六味组造模前两周开始用药(剂量为22g/kg· d),化疗组(剂量为50mg/kg· d,隔日1次)及六味化疗组造模后用药,造模14d后处死小鼠称重,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取脾组织称重计算脾指数,免疫组化检测MMP9、NF-kB蛋白的表达。结果:化疗组及六味化疗联合组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六味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组脾指数增大,与模型组及化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化疗联合组的脾指数均高于化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化疗联合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六味、化疗、六味化疗联合均可显著降低NF-kB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辅助环磷酰胺可提高动物免疫功能,其抗肝癌的协同机制可能不是通过NF-KB,而是通过降低肝癌组织MMP9蛋白表达来实现。

  • 山豆根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张晗羚;华碧春

    目的:实验研究山豆根水煎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山豆根的临床安全与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按照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山豆根水煎液的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 LD50)值,观察小鼠中毒症状,记录小鼠的累计死亡数和体重变化。结果:小鼠口服山豆根水煎液的LD50及95%可信限为47.918(45.192~50.665) g· kg-1,主要毒性症状为闭眼、怠动、腹式呼吸等。结论:小鼠一次性口服大剂量山豆根水煎液可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表现主要为肝脏的损伤。

  • 草酸钙肾结石大鼠肾组织 Tamm -Horsfall 蛋白表达及温肾化石汤调节

    作者:杨柳;陈宝国;邱丽瑛;叶菁;刘翠芳

    目的:研究草酸钙肾结石大鼠肾组织TH蛋白的表达,并用中药温肾化石汤调节,探讨该方防治肾结石复发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结石组、温肾化石汤组,每组各20只,肾结石组和温肾化石汤组以含有0.5%的乙二醇和0.5%的氯化铵的混合溶液致石剂代替饮用水,温肾化石汤组同时每日灌服中药温肾化石汤,二周后处死大鼠,解剖观察肾脏剖面结石形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肾组织TH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肾结石组肾脏成石程度重,与温肾化石汤组比差异显著,对照组肾组织TH蛋白表达强,其次为温肾化石汤组,肾结石组,三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TH蛋白可以抑制肾结石形成,中药温肾化石汤可以恢复大鼠肾组织TH蛋白表达量,推测此可能为该方防治肾结石复发的重要作用机制。

  • 埃博拉出血热中医防治探讨

    作者:水楠楠;郑军状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以发热、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虽然该病是由埃博拉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但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疫病的理论和经验,对其防治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为埃博拉出血热是感受异气所致,属中医“温疫”范畴,其防治思路贵在“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其治疗重在清气凉血护阴,同时注意予毒邪以出路。

  • 浅议《不居集》中的脾胃学理论

    作者:王飞;章莹

    《不居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部专论虚劳病的总结,但其中对于脾胃理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吴澄在《内经》理论基础上,既吸收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又熔入了朱丹溪的养阴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脾阴的思想和治疗法则,充实和完善了中医的脾胃理论。

  • 从肝肺气机升降论治脾胃病

    作者:林辉辉;刘中勇

    气机升降普遍存在自然界中,亦存在于人体中。它体现了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脾胃升降失调,疾病由此而生也,而在脾胃气机升降协和中,肝肺气机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治疗脾胃病时,尤为重视肝肺气机升降。笔者从疏肝达肺、益肝补肺两法中以调肝肺气机为要治脾胃病,协调肝肺气机,恢复脾胃升降,而达到治愈脾胃病的目的。

  • 中医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关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朱明峰;杜建强;丁成华;聂斌;何扬名;查青林

    针对中医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之间可能存在着某些关联这一重要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中医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关联系统,为揭示其中的内在关联规律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本文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利用计算机对受检者的体质信息和舌象信息进行采集和自动分析识别,并利用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找出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之间的内在关联。该系统的识别和分析结果可作为中医临床诊治的一项科学、可靠的实践依据,同时该系统能够为中医诊断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中医舌象与中医体质内在关联的综合软件平台。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伴心脏扩大3例

    作者:曾晶晶;吕永豪;温伟琴;胡小花;饶珂寒;项凤梅

    目的:总结3例胃肠病就诊的心力衰竭伴心脏扩大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分析3例胃肠病就诊的心力衰竭伴心脏扩大患者治疗经过,总结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及经验。结果:通过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治疗,患者的病情均好转。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兼西医对以胃肠病就诊的心力衰竭有效。

  • 生化汤加味在稽留流产药物治疗中的增效作用研究

    作者:陈凌燕;胡丽莎;陈晓勇;明章书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常规药物流产时加用生化汤加味的临床疗效,并寻找更佳给药时间。方法:将72例早期小稽留流产并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一组于入院开始预处理时即同服生化汤加味方;观察二组于米索前列醇用药当天开始服用中药生化汤加味方;对照组只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比较三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血清β-HCG变化及整体疗效。结果:观察一组用药后孕囊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和观察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4.1%、7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稽留流产常规药物流产时联合生化汤加味治疗可显著增强药流效果,且在药流前3天预处理时即开始服用,可有效缩短孕囊排出时间,减少患者清宫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水湿困脾证与线粒体的关系研究

    作者:林海鸣;郑敏麟;阮诗玮;董卫国;谢永财;李长征

    目的:探讨水湿困脾证的病理学基础,以期对中医脾的实质与线粒体的关系做更深入的研究。方法:利用SD大鼠行5/6肾切除术,制备水湿困脾动物病理模型,实验分组为假手术组、培土制水方大剂量治疗组、培土制水方小剂量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给予培土制水方干预,观察各组Scr、BUN、MDA、SOD值,以及心和小肠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组Scr、BUN、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组SOD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电镜观察心、小肠超微结构,模型组的病变重,部分线粒体明显肿胀;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组的病变轻,线粒体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培土制水方能减少“水湿困脾”证大鼠心肌及小肠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推测其具有清除和减少产生自由基、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从而减少线粒体和组织细胞受到毒素损害而起到保护作用。为进一步验证“脾”的微观实质是细胞器之线粒体提供实验依据。

  • 基于信息系统提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干预研究

    作者:韩爱玲;刘利艳;武乐;邓春宏

    目的:旨在探索信息系统给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IVAS)输液标签提示用药“特殊注意事项”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住院患者长期输液医嘱的开具、药品的配置以及患者用药过程中给予输液标签提示用药“特殊注意事项”,以2012年和2013年PIVAS所配输液无“特殊注意事项”作为对照组,有“特殊注意事项”作为观察组,分别统计出静脉配置数出错率,重点追踪了我院一化疗药物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在输液标签中给予“特殊注意事项”提示,相关参数如溶媒的选择、溶媒量的选择、给药途径、输液速度(滴速)、给药顺序、给药频次和冲配好的药液放置时限等,其错误数和错误率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P<0.05)。通过HIS系统,重点监测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查2012年和2013年使用了该化疗药物的病例,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结果发现较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程度也降低(P<0.05),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信息系统在PIVAS中通过输液标签提示用药“特殊注意事项”,进一步规范了输液药物的调配、冲配和使用过程,提高了药师正确审方率、调配率,在使用过程中,护士也可方便地在输液标签中获取用药参数信息,使监管用药便利有效,以更好地安全、有效用药。

  • 开郁涤痰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

    作者:吴节荣;杨进超;聂晶

    目的:观察开郁涤痰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6—2010年我院中风后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观察组另加用行气解郁、化痰开窍的开郁涤痰汤治疗(由瑞昌市中医院药剂室制作提供)。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患者精神状态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肢体恢复速度及缩短病程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开郁涤痰汤在降低中风患者抑郁发病率,改善临床症状,肢体恢复速度及缩短病程方面疗效确实。

  • 独活寄生汤在痹证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杨勤军;郭锦晨;杨天平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是治疗痹证日久之经典方剂,《备急千金要方》云:“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宜急服此方。”在临床上该方多用于痹证有关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RA)、膝骨性关节炎( KOA)、强直性脊柱炎( AS)、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 LIDP)、骨质疏松( OP)等病症,目前临床单用较为少见,常以中药联合应用或配合针灸或中西医结合应用治疗为主,疗效突出。建议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其药效机制及代谢过程,以便临床进一步开发独活寄生汤的应用领域,并提高其临床疗效。

  • 辨证论治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佳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目前认为UC的发病主要涉及免疫异常、遗传、感染、黏膜屏障等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UC的发病有重要的关系,与UC相关的主要促炎细胞因子有IL-1、IL-2、IL-6、IL-8、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而主要的抗炎细胞因子有IL-4、IL-10、IL-13等。目前所知的西药存在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难于长期服用等缺点,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UC疗效好,副作用少。近年来,中医药治疗UC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发现白头翁汤、黄芩汤、四逆汤、乌梅丸、参苓白术散等能够降低UC大鼠血清或结肠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IL-2、IL-6、IL-8、TNF-α、IL-1β含量,升高血清中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含量。本文就近5年来UC中医分型的代表方剂在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 MDSCs 与免疫逃逸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桃;冯正权

    肿瘤免疫逃逸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治疗的难点。近年来研究者在荷瘤鼠及肿瘤患者中都发现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 MDSCs)的增多,且其与肿瘤免疫逃逸密切相关。大量体内外实验都证实中医药具有调节MDSCs的作用。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MDSCs、MDSCs负向免疫调节作用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选穴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

    作者:郑倩华;孙玮;赵中亭;张俭;李瑛

    目的:对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为该病的针灸临床治疗选穴与穴位组配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文献,对使用的腧穴、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文献共94篇,共使用经穴69个,经外奇穴3个,耳穴18个,头皮针3个,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穴位共15个。结论:临床可选用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足三里作为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基础方,再随证加减。

  •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规律探讨

    作者:郭敏;陈华德

    针灸作为一种特色疗法,在治疗颈性眩晕中以其独特的疗效展现出明显的优势。通过回顾和分析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相关文献,归纳从解剖、经络、全息等相关理论探讨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规律,为颈性眩晕的佳治疗选穴方案提供思路。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针刺 选穴
  • 疏肝解郁法治疗乳腺癌进展

    作者:华琼博;郭勇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已然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中医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乳岩的发生、发展、预后与肝气郁结密切相关,中药治以疏肝解郁,疗效显著。大量古代医家和现代研究证实疏肝解郁对于乳腺癌的疗效。本文就疏肝解郁法治疗乳腺癌作初步探讨。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军;游丹;周炳秀

    Piver III型宫颈癌根治术,即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90%,但膀胱功能障碍、直肠功能紊乱及性功能受损是其常见的手术并发症。究其原因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时损伤了盆腔自主神经,因此,如何在保证根治性手术达到肿瘤学安全的前提下保留患者的盆腔自主神经,是妇科肿瘤工作者的研究方向和热点。

  • HPLC 法测定江香薷中游离型与结合型黄酮的含量

    作者:李晶;余良忠;虞金宝

    目的:建立江香薷药材中游离型与结合型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2)(250mm ×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54∶4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30℃,理论板数按木犀草素峰和山奈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结果:木犀草素、山奈素分别在2.436~121.8μg/mL,1.562~78.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木犀草素和山奈素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0%,100.72%;RSD分别为1.61%,1.45%。结论:HPLC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江香薷药材的质量控制。

  • 降糖1号水提部分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宋会珠;钱丽梅;张建芬;李越兰

    目的:优选降糖1号中黄芪、地骨皮等水提部分药材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建立水提液中黄芪甲苷的RP-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黄芪甲苷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甲苷得率的影响,优选水提部分药材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水提取部分的优工艺条件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条件,设计合理,稳定可控,有效成分得率较高。

  • 正交试验法优选桃红四物汤醇提工艺

    作者:姚亮;李珊珊;于凡;彭代银

    目的:优选桃红四物汤的醇提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桃红四物汤的佳醇提工艺。结果:桃红四物汤的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8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1.5h。结论:优选出的桃红四物汤的醇提工艺合理、稳定,可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 基于拉曼光谱的不同产地黄芪鉴别研究

    作者:俞允;何雁;陈荣;黄浩;冯尚源;林居强;黄祖芳;李永增;陈伟炜;林多;林佳

    目的: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建立黄芪饮片产地鉴别方法。方法:检测来自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甘肃四个地区共100批次黄芪饮片的拉曼光谱,通过主成分分析( PCA)对不同产地样本进行判别区分,利用偏小二乘判别法( PLS)建立产地判别模型并予以验证。结果:四个产地黄芪饮片拉曼谱线差异主要体现在谱峰强度方面,表明不同产地的黄芪饮片所含生化物质在组成比例上有较大差异。 PCA分析可对不同产地的黄芪饮片进行区分,主成分得分PC1、PC2、PC3构成的三维散点图中,代表不同产地的数据散点各自聚集,没有重叠。 PLS产地判别模型可正确鉴别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甘肃等四产地黄芪饮片。结论:本研究表明拉曼光谱技术结合PCA及PLS方法,可实现黄芪饮片产地的快速鉴别。同时该方法还可拓展应用于其他饮片产地鉴别,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HPLC 法测定太平糖克丸中马钱苷的含量

    作者:赖杰仁;谢二磊

    目的:建立太平糖克丸中马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rontosil 120-5-C18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四氢呋喃-乙腈-甲醇-0.05%磷酸溶液(1∶8∶4∶8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理论板数按马钱苷峰计算应不得低于4000。结果:马钱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302 g~3.0177 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马钱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4%,RSD值1.55%(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宜用于测定太平糖克丸中马钱苷的含量。

  • 医疗保险专业医学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郑先平;刘雅;袁杰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就医疗保险专业而言,相关院校对医学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一直缺乏统一的认识,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医学类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稳定性差,课程安排和课时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以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明确并强化医学类课程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完善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

  • 名词化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熊展;李涛安

    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翻译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中医翻译的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为了探究名词化在中医翻译的可行性,寻找恰当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分析了中医翻译之现状,发现中医翻译有待语言和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名词化现象的研究和例示名词化在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以及中医诊断里的描述语言,来分析名词化在中医翻译中的运用,发现恰当地使用名词化,可以简化句子结构、增强译文信息密度和提高译文正式度。但应防止过度使用名词化。

  • 基于问题的 seminar 教学法在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课程为例

    作者:关志宇;陈丽华;杨明;朱卫丰;罗晓健;刘婧

    本文根据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在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其课堂组织、实施过程和应用经验,并通过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评价了学生在实施seminar教学方法前后,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教学形式可较好地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效果优良。

  • 中医临床专业中药标本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王玉凤;李凤;杨青山;谭辉;赵军

    长期以来由于医药分家的教学模式,导致中医临床专业学生对中药饮片的辨识能力薄弱,从而也影响了学生对中药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效果。对原生态中药的生长习性以及中药饮片炮制前后功效的差异掌握不够,直接影响了处方所用中药的作用效果。因此,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动脑与提高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 基于超星发现系统的数据分析--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国内论文为例

    作者:谢含

    以超星发现系统为原始数据统计源,对2010年至2013年江西中医药大学发表的国内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论文中文学科分类情况、作者、文献类型、核心期刊、基金项目等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江西中医药大学论文产出随时间变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力。

  • 吊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

    作者:闵志云;张辉;裴佳;程立红

    目的:观察吊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吊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个疗程后根据Albert分级量表进行功能分级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Albert分级量表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但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吊针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对面肌痉挛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吊针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 何赛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验案举隅

    作者:刘丽华;何赛萍

    通过介绍何赛萍教授治疗月经量少、月经延期、闭经3例验案,旨在引出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何赛萍教授中医治疗月经病主从肝脾论治,配合月经周期进行调护,治疗过程中常结合西医诊疗方法,临床效验。

  • 王会仍辨治肺系疾病经验撷菁

    作者:刘贤忠;张丽婷;童卫泉;王帅;陈芳;王会仍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会仍从医近50年,擅长治疗肺系疾病。王教授认为,肺系疾病多为本虚标实,以“肺脾肾虚”为本,以“滞痰瘀热”为标,重视“扶正固本”,强调“清肺润肺兼顾”“理气活血并行”“健脾补肾同在”。王教授运用这些理论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从三个验案来阐述王会仍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辨治特色和用药经验,以飨读者。

  • 中医误诊误治举隅

    作者:王俊;宣丽华

    年轻医生初入临床,误诊误治难免发生,总结3则误诊误治医案,于自己,希望将来能少出差错;于广大年轻医生,亦可引以为鉴。

  • 柴可群三阶段辨治大肠癌经验

    作者:江灶坤;柴可群;陈嘉斌;黄蕾蕾;邹莉;王泽明

    柴可群主任中医师认为,大肠癌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基础上,外邪乘虚入侵,复因饮食、情志所伤,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肠腑,相互搏结,日久积渐而成;是一种以正气虚损为本,局部实邪结聚为标,本虚标实的病证。正气亏虚、癌毒内蕴是大肠癌的基本病机,同时也是大肠癌复发转移的根本原因。治疗原则为“扶正为本,祛邪有度,全程调神,随证而治”。具体根据根治阶段、随访阶段、姑息治疗阶段中正邪盛衰的主次和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及时调整用药,并强调在该病临床各期均需要结合中医药的治疗,进行全程管理。

  • 陈华德治疗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经验

    作者:陈茜茜;毛群燕;陈华德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现总结陈华德教授多年来以巨刺法为主,采用分期疗法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为提高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 喻文球从湿热论治脂溢性皮肤病经验

    作者:王丹;邹国明;梁育

    介绍喻文球教授运用清热利湿法治疗脂溢性皮肤病的临床经验。喻文球教授指出,脂溢性皮肤病均有皮脂分泌过旺、皮脂外溢及皮肤油腻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征,其共同病机是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壅湿生热,导致肺气宣降失调,热邪蕴结,水道不畅及膀胱开合不利,因而湿热内生,水升油浮,热煎油出,故皮脂过亢分泌而外溢;强调湿热在本病病机中的重要地位,确立清热利湿法为治疗本类疾病的通法。还分析并总结了喻文球教授应用该法的理论渊源及临床应用该法的动态灵活、辨证论治特点。

  • 杨少山运用千金苇茎汤临证思路与验案3则

    作者:陈坚翱;徐红

    国家级名老中医杨少山对千金苇茎汤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囿于古法,除用于治疗肺痛外,亦用于治疗其他肺系疾病或肠道疾病。

  • 旴江名医李元馨耳鼻喉科临证特色探析

    作者:黄纪彬;谢强

    当代著名旴江医家李元馨,治学勤勉,工于临床,通晓诸科,擅治耳鼻喉科病症。李氏辨治耳鼻喉科病症颇具特色,观其医案理法方药详备,处方用药灵动,既精于经方应用又善于创立新方,临证多用家传验方及涂敷、吹药、搽抹等简便效捷的外治法,对后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 旴江脉学的成就与特色

    作者:黄利兴;刘英锋;石强

    旴江医学非常重视脉诊,在脉学方面有鲜明的成就与特色。在脉诊的规范操作、脉象的特征体系、脉诊疑难问题的解决、脉诊应用的推广等方面均有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旴江医学 脉诊 贡献
  • 《妇人大全良方》治疗产后外感的证治特点研究

    作者:杨海燕;王萍;吴飞华;刘新亚

    产后外感是产后的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产后外感往往病机错杂,处方用药与一般外感不同,有其临床产后外感疾病的论治特色。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有关治疗产后外感有其自身的证治特点,如鲜明的审证求因,较完善地体现了产后外感病辨证施治的精神,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剂,早期治疗以免变生它证,注意饮食和日常调摄等,对后世妇产科发展及治疗产后外感病证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9 01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