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

江西中医药杂志

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서중의약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0411-9584
  • 国内刊号: 36-109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4-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西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刘红宁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痔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彭存奇;赵昂之

    疼痛是肛肠病患者术后常见症状之一,分为创伤性疼痛和痉挛性疼痛2种.它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是所有手术患者的必经历程.术后疼痛不仅使患者遭受痛苦,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同时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影响机体的康复.因此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以及掌握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对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减轻的疼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使之早日痊愈,亦可增加医师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 从湿论治溃疡性结肠炎验案3则

    作者:姜睿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可归属中医学"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现举从湿论治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三则如下.

  • 应用自拟熏洗方配合红油膏纱条治疗肛瘘术后40例

    作者:刘斌

    目的:观察肛瘘术后应用自拟熏洗方配合红油膏纱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便后用自拟熏洗方熏蒸坐浴,红油膏纱条填塞创口;对照组40例,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熏蒸坐浴,雷佛奴尔纱条填塞创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且治疗后伤口愈合平均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熏洗方配合红油膏纱条用于肛瘘术后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腹部术后胃肠胀气的疗效观察

    作者:黎秋连;陈春兰

    目的:探讨天枢、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治疗腹部手术后引起的胃肠胀气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引起的胃肠胀气的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应用新斯的明行天枢和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应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后1小时内开始排气的人数试验组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天枢、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腹部手术后引起的胃肠胀气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取穴简单、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 双柏散外敷预防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肝区疼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曾建峰;王锋锋;黄勇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预防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肝区疼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术后常规予以双柏散外敷肝区;对照组:术后常规予以热水袋热敷肝区.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归纳总结并作对比.结果:试验组出现疼痛次数及疼痛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1); 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使用双柏散外敷能够简单、有效地缓解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 康胃愈溃汤II号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50例

    作者:何磊;徐碧红;靳瑾;李茂清

    目的:观察康胃愈溃汤II号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胃泌素( GAS)和表皮生长因子(E 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康胃愈溃汤II号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溃疡面愈合情况及血清 GAS、E 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 GAS水平下降,E GF水平升高,以治疗组改变更明显(P<0.01).结论:康胃愈溃汤II号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 GAS,促进E GF的生成有关.

  • 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7例

    作者:刘道喜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7例,用白头翁汤加味灌肠;对照组口服奥沙拉嗪钠胶囊.两组均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9%,对照组为71.8%,两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 中药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作者:袁群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刺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候群.以颈、肩、臂、手的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是颈椎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类型.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药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自拟化湿宣肺清肠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9例

    作者:邵佳

    目的:观察自拟化湿宣肺清肠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予自拟方化湿宣肺清肠饮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28例予柳氮磺胺嘧啶(SASP),发作期1.0g/次,1天4次;缓解期0.5g/次,1天3次.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及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也均较对照组缩短,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自拟化湿宣肺清肠饮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能迅速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

  • 抗焦虑治疗脑梗死临床报道1例

    作者:张华祚;齐向华

    蒋某,女,66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謇涩2小时"由急诊以"急性脑血管病"于2011年7月6日收入院.入院症见: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謇涩,心慌,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左侧口角麻木,无饮水呛咳,纳眠可,二便调.既往高血压、房颤、冠心病史数十年,曾3次发作脑梗死,以左上肢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遗留轻度左手指间关节活动障碍.神经系统查体:左侧鼻唇沟略浅,左侧口角歪斜,伸舌左偏,左侧鼓腮漏气,左侧咽反射减退,左面部及左上肢深浅感觉减退,左上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左下肢肌力Ⅰ级,左、右霍夫曼征(+),左巴氏征(+).舌红苔燥,脉弦动.颅脑CT示:多发性脑梗死.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体会

    作者:周鑫;周亚夫

    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近两年来的21例尺桡骨双骨折进行三步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并调整固定松紧度,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3月,优13例,良6例,优良率达到90.47%.结论: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优良的特点,临床疗效肯定.

  •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调查

    作者:李志明;张芸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恶性肿瘤与糖尿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科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共计326例肿瘤患者,计算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总患病率、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对比现在我国普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结果:326例肿瘤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3.49%,对比我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9.7%,明显偏高.结论:糖尿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两者有相关性,存在共同的致病因素.

  • 慢性胃炎经方治验3则

    作者:黄德厚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呕吐病"等范畴,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疗效.汉末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分别载方113首、205首(4方已佚),其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方证相的,效若桴鼓,被后世尊为"群方之祖".笔者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胃炎20余年,略有体会,择其3则摘录于下,以飨读者.

  • 腹诊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应用

    作者:陈锦团;骆云丰

    腹诊是中医具有特色的诊法之一,它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运应并以切诊为主的腹部诊察法.中医学对于腹诊的研究其涉及面较为广,通过对古文献的查阅中,本文欲通过对腹诊的渊源、研究内容及其应用等方面来阐述,以便把握其地位及应用,兹予陈述如下.

    关键词: 腹诊 中医学 应用
  • 《黄帝内经》"脉"字考

    作者:张永乐

    <黄帝内经>中的脉字含义丰富多样,虽然后世未对其含义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5种,即脉管、脉象、脉气、诊脉、经络.通过对"脉"字各种含义的了解及熟悉其不同的语言环境,将有助于更深入的研究<黄帝内经>理论,从而对<黄帝内经>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脉义 研究
  • 基于周士源学术思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络病属性探析

    作者:梁瑞宁;李佩双

    在周士源教授治病从本、审时论治、衷中参西的学术思想熏陶下,结合络病的相关理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证治,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为"冲气上逆,变化在气血,病位在络".临证治疗应贯以通络之法,同时注重平冲降逆之旨.

  • 浅谈稳态医学理论与中医学术思想

    作者:邢东和

    十九世纪中期,著名的法国生理学家伯尔纳(C·Bernard)首先提出了内环境和外环境恒定性概念,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后,生理学界对人体内外环境的调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1926年美国生理学家坎农(B·Cannon)正式提出了稳态(homeostasis)的概念,稳态是指机体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通过有序的协调的功能活动,使机体的各种频率、节律和水平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保持稳定的状态.广义的稳态,不仅指机体的某些参数的稳定,还包括稳定状态建立或重新建立和维持协调的生理过程.

  • 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作者:尚龙华;熊汉鹏

    肺癌是原发于各级支气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一般而言,肺癌按病理组织可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约占20%).)和非小细胞未分化癌(约占80%).),两者的生物学行为相差颇大,如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很快就会发生扩散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较缓,转移也较慢.非小细胞未分化癌可再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3种.肺癌病死率居所有癌症之首,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道,2002年全世界有肺癌新病例大约135万,死亡118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其年龄标准化病死率高达男性31.2/10万、女性10.3/10万.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50-60岁为高发期,男女之比约为2.5:1[1].早期肺癌多采用手术治疗,是获得治愈和远期疗效的可靠手段,但能够根治者不足1/3,故总体疗效有限.放疗和化疗对部分患者近期有效,但毒副反应大,复发转移率高,肝、脑、肾上腺、骨、肾等是常见的转移部位.肺癌的总体疗效差,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仅15%-17%[2].

  • 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作者:彭溶;潘小莉

    由于应用一般中西医非手术疗法治疗该病效果不佳,治愈率低且复发率高,远期疗效差.针刀医学在继承了传统中医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阴阳平衡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后张力增高,造成关节力平衡失调,使关节内的受力情况发生异常改变,从而导致软骨变性、骨质增生等病理变化.针刀治疗能迅速解除软组织压力过高的问题,使关节内力平衡得到恢复,达到"既通且松"、"阴阳平衡"的目的,为关节软骨的修复提供良好的条件.

  • 杭白菊的现代研究进展

    作者:张璐;季巧遇;周冬生;吕琳星;廖智慧

    杭白菊在民间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治疗作用.杭白菊除了具有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等功效,还有保健益寿的作用.本文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展开对杭白菊的研究.

  • 子宫腺肌病的药物治疗

    作者:禹东慧;邹福花;刁军成

    子宫腺肌病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妇科病,除全子宫切除外,目前为止尚无根治该病的有效方法,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近绝经期、不接受手术治疗或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症状复发者,均可考虑药物治疗.因此提高非手术治疗的疗效问题成为妇科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及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现就药物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综述了近年来的一些方法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药物
  • 白癜风中医内治疗法研究进展

    作者:白旭鹤;李金娥;邢宏青;郑家涛

    白癜风(vitiligo)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典型皮损为色素完全脱失斑,皮损上的毛发也可变白.中医学称之为"白癜"、"白驳风"、"斑驳",是因为气血失和,脉络瘀阻,血不滋养肌肤所致.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白癜风具有良好疗效,在临床上彰显出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几年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 大肠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作者:余清清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在大肠癌的综合治疗中,中医药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肠癌术后患者,在临床上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 恶性肿瘤伴抑郁症的中医临床研究探讨

    作者:王挺挺;金涛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近十几年来,其发病率日益增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干预等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癌症患者的寿命在延长,其总的5年生存率已从50%提高至超过 64%[1],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各种有效方法仍未被充分认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受抑郁、焦虑及疼痛的影响,大约16%-25%新确诊的癌症患者有抑郁或抑郁相关的情绪调节紊乱[2].国内外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患者并发抑郁症的比例较高,国内报道发病率约为25.8%-58%[3],且抑郁症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都有显著的负面作用.

  • 复方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鉴别方法的改进

    作者:盛晓静;刘薇

    目的: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复方黄连素片中盐酸小糪碱和吴茱萸的鉴别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比以不同溶剂提取或溶解所得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的效果.结果:以盐酸-乙醇(1∶100)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药材提取和对照品溶解的溶剂,可以快速、准确地定性.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更为准确可靠,实际操作易行.

  • 牛蒡子中牛蒡子苷的工业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彭晓国;何钦;王国丽;梁斌;李孟林;唐靖雯

    目的:研究从牛蒡子中提取纯化高纯度牛蒡子苷的工业纯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工艺研究,考察提取条件对牛蒡子苷提取量的影响,建立大孔树脂梯度洗脱法精制牛蒡子苷提取物的优化工艺,结合DDW-16脱色树脂和重结晶技术,制备牛蒡子苷单体.结果:建立了牛蒡子苷单体的制备工艺,三批次中试的牛蒡子苷平均得率1.4%,平均纯度93.6%.结论:首次建立了高纯度牛蒡子苷的工业纯化工艺,并具有能耗低、成本低等优点.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作者:陈蕾

    通过分析总结近期文献,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抑郁作用进行总结阐述,具体分析了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机制,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展望.

  • 金盏银盘化学成分的分离

    作者:李斌;刘昕;熊杰;赖学文;王少军;刘波;陈杰;张忠立

    目的:研究菊科鬼针属植物金盏银盘Bidens biternata Merr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及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金盏银盘的95%乙醇提取物的丙酮洗脱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胡萝卜苷(Ⅰ)、三十三烷(Ⅱ)、1,4-丁二酸(Ⅲ)、原儿茶酸(Ⅳ)、7,3′,4′-三羟基-6-(6″-乙酰氧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橙酮(Ⅴ)、大黄素(Ⅵ)、鬼针聚炔苷(Ⅶ)、D-甘露醇(Ⅷ).结论: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金盏银盘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和Ⅵ是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修正了文献中鬼针聚炔苷H谱2个质子的峰形特征.

  • 谢强五官科刺血微创疗法探析

    作者:黄冰林;何兴伟;廖为民;谢强

    谢强教授擅长应用刺血微创疗法治疗五官科病症,采取三棱针、针刀点刺或刺割患部及腧穴,具有疏通经络、祛邪利窍的作用.本疗法临床取效快,且微创伤微疼痛甚至无痛,适宜于五官急症,疗效显著.

  • 浅论《针灸甲乙经》对特定穴的贡献

    作者:张永臣;张春晓

    <针灸甲乙经>不仅对我国针灸学之特定穴理论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临床特定穴应用的认识.当然,我们对<针灸甲乙经>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的肯定,决不意味着承认该书在学术上完整无缺,尽美尽善.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去审视它,在深入研究该书相关理论及相关中医古籍中,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深化对著作的认识,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解除人民群众之病痛.

  •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探讨

    作者:刘金钟;许明健;苏占国;詹艳辉;郭文忠

    笔者应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迅速,肯定;为进一步明确针刀治疗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体会进行临床报道.

  • 提高针灸治痛疗效创新理论的探讨

    作者:曹文忠

    疼痛性疾病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数据表明痛证已占针灸科就诊病例总数的66.15%,颈肩腰腿痛占痛证总数的64.2%,且痛证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故尽快提高针灸治痛疗效为临床所急需.在理论创新模式上,首次提出把复杂痛证的辨证简化为阴阳两痛,脏腑经络两治法.阳痛取穴:百会、四神聪、大陵、大椎、养老、至阳、膏肓、肾俞、膀胱俞、委中、昆仑;阴痛取穴:百会、四神聪、内关、支沟、列缺、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公孙、合谷、太冲.以此为依据的针灸治疗能显著地提高疗效,尤其能提高低年资针灸医生的治痛水平.

  • 针灸治疗不明原因小儿腹痛1例

    作者:徐涵斌;宋南昌

    患者陈某,男,11岁,因"阵发性腹痛反复发作3个月"于2010年7月6日至我科就诊.患者父亲代诉:2010年4月,因在学校与同学玩耍时被同学用拳头打击腹部,当时无明显腹痛,患者及家属均未在意,2天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发作,约持续2-3分钟可自行缓解,每天发作10余次,发作时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恶寒发热、大、小便均正常,无其它不适,发作间歇时如常.当时至南昌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常规生化检查未发现异常,对症治疗未见明显缓解,后至江西省儿童医院检查动态脑电图,未发现异常放电波形.由于西医查不出病因,治疗无从下手,逐至我科寻求针灸治疗.就诊时,患儿仍有阵发性腹痛,剧烈时偶有突然睡卧于地或在床上打滚,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无头昏头痛.

    关键词: 小儿 腹痛 针灸疗法
  • 温针灸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江崛;宋南昌;徐涵斌;何勇

    目的:观察温针灸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分别给予温针灸合推拿手法、温针灸合颈椎牵引、温针灸合药物导入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PRI、VAS及PPI评分3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分别与两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显愈率(92%)明显高于对照一组(74%)和对照二组(68%)(P<0.05).结论:温针灸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无内服药副作用,有推广价值.

  • 经穴特异性研究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

    作者:孙冬梅;赖新生

    本文对经穴特异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经穴特异性研究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其临床意义是:经穴效应的特异性研究有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和扩大针灸治疗的范围;经穴特异性研究有助于中医针灸在世界的推广应用的.其科学价值是:经穴特异性研究是针灸机理研究的基础;经穴特异性研究有助于经络实质的研究,能揭示更多的人体奥秘,从而推动现代针灸学理论的构建;为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冠心病患者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肖长江;何晓华

    目的初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并探讨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临床调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冠心病患者和300例非冠心病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观察两组人群体质分布规律的差异,并了解冠心病患者体质分布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脉造影结果显示,不同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冠心病患者中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中占有相当的比例.2.冠心病患者中体质类型分布依次为:气虚质、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平和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3.冠心病患者的体质分布规律与冠脉的狭窄程度无关.

江西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