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Trauma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沈阳军区总医院
  • 主办单位: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5561
  • 国内刊号: 21-158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侯明晓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高云鹏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广西横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的36例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30例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气促缓解,体温下降,紫绀缓解,氧合好转,双肺啰音减少,痰菌转阴率为83.3%;胸片显示肺部病灶处炎症阴影吸收明显,血常规WBC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83.3%。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有较好的效果,能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及氧合,利于肺部病灶部位炎症的消退,值得推广。

  • 品管圈活动降低急诊患者医技检查过程风险效果评价

    作者:周蕊;胡纯;段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急诊患者医技检查过程风险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为“降低急诊患者医技检查过程风险率”,对导致医技检查过程风险的缺陷因素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设定目标,针对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未携带急救药品、物品例数从1144例降至0例,急救药品、物品未携带率从90.58%降至0,目标达成率100.00%(设定目标值0例),进步率100.00%;等候运送工具及运送人员例数从723例降至169例(设定目标值197例),等候运送工具及运送人员率从57.24%降至11.70%,目标率达成率105.32%,进步率76.6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医技检查过程风险率,可促进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

  • 运用品管圈提高急诊科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作者:李兴杰;唐春燕;郭琪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的管理方法在提高急诊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及改进措施。结果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由73.8%提升至94.0%。结论通过应用品管圈手法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能够从根本上找出静脉留置针穿刺缺陷的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从而提高了急诊科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 庆大霉素联合莫匹罗星治疗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出口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孙宝华;孙大炜;赵凌怡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在防治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导管口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将使用永久性带cuff导管留置术的透析患者中,有穿刺口红肿、疼痛,皮下隧道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症状的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庆大霉素+莫匹罗星换药,对照组采用酒精湿敷。结果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庆大霉素+莫匹罗星换药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的发生。

  • 社会救助对象急诊救治流程管理

    作者:华雪艳;凌淑慧;周红梅;何玮

    医疗救助政策具有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的双重特性,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的领导下,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的面向城乡特殊困难群体,保障这部分社会弱势群体低医疗需求的制度[1]。所谓救助对象,就是指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的公民,包括无家可归及身份不明者,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2]。在我国主动救助的管理理念下,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3年就被认定为镇江市惠民医院,是救助对象的定点医疗机构,救治任务主要由我院急诊科承担。每年救治救助对象100人左右。2013年,我科设计了救助对象的救治流程,并将其与2011-2012年的救助情况进行相关比较。现报道如下。

  • 湿润伤口灵联合VSD治疗难愈性伤口临床效果

    作者:张小舟;宋其合;涂红梅;万娇娇;刘恒忠;杨法宝

    目的:探讨湿润伤口灵联合负压封闭引流( VSD)治疗难愈性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骨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皮肤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换药治疗;观察组经清创后予VSD处理,1周后根据情况拆除并使用湿润伤口灵中药外敷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愈合率、愈合时间、愈合质量(包括皮肤愈合的颜色,硬度及张力)、伤口并发症、疼痛评分( VA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愈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合后的皮肤质量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及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伤口灵联合VSD治疗难愈性皮肤缺损,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改善愈合质量,减少经济负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皮肤缺损的方法。

  • 氨甲环酸应用方式对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影响对照研究

    作者:华政哲;张敬东;韩文峰;何勇;张攀;孙保飞

    目的:评价术中股骨髓腔创面应用氨甲环酸止血结合关闭切口后经引流管膝关节腔内单次灌注应用氨甲环酸止血,与关闭切口后经引流管膝关节腔内单次灌注应用氨甲环酸止血,对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应用氨甲环酸方式分为两组。 A组患者34例,关闭切口后经引流管膝关节腔内单次灌注氨甲环酸2.5 g(25 ml)止血;B组患者34例,术中股骨髓腔创面应用1.0 g(10 ml)氨甲环酸注射后,使用截骨块封闭股骨髓腔,结合关闭切口后经引流管膝关节腔内单次灌注1.5 g(15 ml)氨甲环酸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和总失血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BMI)、术前出血时间、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术前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 A 组血红蛋白为(11.2±0.9) g/L, B 组为(11.9±0.8)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A组血红蛋白为(10.5±1.0)g/L,B组为(11.3±0.6)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 组术后引流量为(320.5± 21.0) ml,B 组为(260.9±18.7)ml,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总失血量(962.0±43.6)ml,B组总失血量(780.0±42.3)ml,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或其他并发症。结论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髓腔创面应用氨甲环酸止血,结合关闭切口后经引流管膝关节腔内局部灌注应用氨甲环酸止血,效果更好,且未增加手术时间、假体周围感染及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下肢屈曲挤压实验对容量反应性评估

    作者:李向;黄慧;方金东;方莉;周兆杰;张劲琼

    介绍一种评估容量反应性的新方法:下肢屈曲挤压实验。通过有创或无创监测技术得到实验时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参数,如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心率( HR)、每搏输出量( SV)、心排血量( CO)等。根据这些参数在实验过程中的变量评估容量反应性。该实验得出另一个概念:压力反应性。对压力反应性的评估,可以了解外周动脉系统阻力状态,并据此评估患者是否需要或选择性地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下肢屈曲挤压实验简单、无创,评估容量反应性的同时可评估压力反应性。

  • 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

    作者:王子田;李欣;杨彪

    目的: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1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急诊行清创术,择期行Ⅱ期外踝上皮瓣修复术。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0 ml。其中,12例患者皮瓣Ⅰ期愈合;3例患者皮瓣出现皮下积血,拆除部分缝线后,症状缓解,伤口愈合;1例患者皮瓣术后3d部分边缘坏死,切除坏死边缘并加强伤口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术后随访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皮瓣质地、色泽与受区周围皮肤软组织相似,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结论应用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研究进展

    作者:刘颖;柳云恩;佟昌慈;张玉彪;刘学磊;丛培芳;金红旭;高燕;侯明晓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将部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后重新输入人体内,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系统为呼吸和循环衰竭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的心肺辅助技术[1]。 ECMO模式主要有两种,静脉-静脉模式( VV-ECMO )和静脉-动脉模式( VA-EC-MO)[2-3]。通过ECMO进行气体交换能够为常规治疗无效的肺功能损伤患者争取治疗及康复时间和机会[4]。此外,通过血泵代替心脏泵血功能,同样能够维持心功能受损严重患者的血液循环,为患者提供抢救机会[5]。因此,本文对ECMO在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体外膜肺氧合与传统机械通气在心肺辅助循环中疗效比较

    作者:刘欣伟;柳云恩;佟昌慈;赵科研;高燕;金红旭;张玉彪;刘颖;刘学磊;丛培芳;侯明晓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CMO)与传统机械通气在心肺辅助循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4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机械通气治疗组30例,ECMO治疗组10例。监测所有患者生理、生化、血气分析、凝血等指标,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18例出院,7例院内死亡,5例脱离机械通气呼吸困难。 ECMO治疗组5例出院,2例院内死亡,3例脱离体外循环困难。两组患者治疗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心率、呼吸率、血压在48 h时明显低于24 h,病情持续好转;ECMO治疗组患者在心率、呼吸率、血压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机械通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浓度(HGB)在48 h时明显低于24 h,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情持续好转;ECMO治疗患者的WBC、RBC和HGB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CMO治疗组的PaCO2、PaO2、ScvO2明显高于机械通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AWP)无明显变化。 ECMO治疗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右心房压(RAP)、右心室压(RVP)和心输出量(CO)明显低于机械通气治疗组,且治疗48 h时明显低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O的呼吸辅助功能为机体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体外膜肺氧合对撞击伤致急性肺损伤细胞因子表达影响

    作者:佟昌慈;柳云恩;张玉彪;施琳;刘颖;刘学磊;丛培芳;金红旭;高燕;侯明晓

    目的:筛选体外膜肺氧合( ECMO)救治严重创伤导致急性肺损伤的特异细胞因子。方法将20只Beagle犬随机分为正常实验犬组(对照组);橡皮弹撞击至犬肺损伤模型组(模型组);橡皮弹撞击至犬肺损伤,机械通气治疗组(机械通气组);以及橡皮弹撞击至犬肺损伤,ECMO治疗组( ECMO组)。解剖取肺组织提取总蛋白质并应用蛋白芯片检测筛选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结果在检测的20个细胞因子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细胞因子( SCF)、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肝细胞生长因子R( HGF-R)、白介素-1β( IL-1β)、主要内在蛋白-1β( MIP-1β)和肿瘤坏死因子RIB( TNF-RIB)表达均增高;机械通气组和ECMO组治疗后上述各细胞因子表达均较治疗前降低,且ECMO组差异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异性受体( RAGE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和白介素-12p40(IL-12p40)表达趋势相反;4组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A(IL-17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干扰素-γ(IFN-γ)无表达。结论 ECMO治疗可改善重症创伤导致急性肺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为研究ECMO治疗重症创伤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方向和靶点。

  • 体外膜肺氧合对撞击伤致急性肺损伤相关分子通路影响

    作者:史秀云;张玉彪;柳云恩;佟昌慈;刘学磊;施琳;刘颖;丛培芳;金红旭;高燕;侯明晓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CMO)对实验犬重症创伤导致的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只实验犬,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机械通气治疗组(C组),ECMO治疗组(D组)。将4组实验犬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肺组织,分别用于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病理学检测。结果 B组实验犬的促炎因子IL-1b、IL-4、IL-6的表达均升高,经过机械性通气和ECMO治疗后,促炎因子的表达量均下降(P<0.05),炎症相关通路因子NF-κB的表达量也明显降低,说明重症创伤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机制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1);Bax在A组中表达较低,在创伤后表达明显增高,治疗无效果。抑制凋亡因子Bcl-2在A组中表达较高,在B组表达量降低,经保护性肺通气和ECMO治疗后表达量相对增高。结论实验犬经过ECMO治疗可改善重症创伤导致急性肺损伤。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分析:3例临床报告

    作者:张玉彪;柳云恩;金红旭;佟昌慈;刘颖;刘学磊;丛培芳;高燕;侯明晓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CMO)治疗3例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7至2015年4月收治的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ECMO治疗,比较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 MAP)、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血氧饱和度( SpO2)。结果 EC-MO治疗3 d后,患者心率下降至正常值,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MAP下降至正常值,PaCO2下降至正常水平,SpO2增加至正常值,血流动力学平稳至正常。结论 ECMO对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体外膜肺氧合对撞击伤致急性肺损伤疗效观察

    作者:柳云恩;佟昌慈;丛培芳;张玉彪;施琳;刘颖;刘学磊;金红旭;高燕;侯明晓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CMO)对于重症创伤导致急性肺损伤( ALI)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只Beagle犬随机分为4组(n=5),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机械通气治疗组(C组)和ECMO治疗组( D组),使用橡皮弹撞击致犬肺损伤模型。 C组和D组分别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和ECMO治疗后,比较两组在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以及血常规方面的差异。结果 D组心率和呼吸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D组平均动脉压、右心房压和右心室压改善情况均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气分析方面,D组PaCO2和PaO2改善情况均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方面,D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等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ECMO治疗重症创伤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 TNF-α与创伤、烧伤后急性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巩杨帆;龙盘;常淞;官浩;贾艳慧;李军

    急性胰岛素抵抗( acute insulin resistance,AIR)是严重创伤、烧伤后常见并发症,不但加重机体代谢紊乱,影响创面愈合,而且提高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长期大剂量胰岛素治疗易引起低血糖及各种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在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I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TNF-α与创伤、烧伤后AIR的关系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现报告如下。

  • 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研究现状

    作者:解民鹏;王静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胆道系统疾病越来越多,且高龄(年龄≥70岁)人群中发病越发严重、复杂。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胆道疾病发生率也在大幅增长[1]。其中,急性胆囊炎是老年急腹症的常见病因。研究表明,急诊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胆管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3%~62%[2-4]。由此可见,外科手术不是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治疗方法[5-6]。另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 bladder drainage,PTGBD)虽操作简单,但此法并发症多,临床适应范围较窄[6-7]。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技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认识的深入及技术的成熟,内镜下胆囊置管引流术( endoscopic naso gall bladder drainage,ENGBD)以其诸多优点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本文对高龄急性胆囊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 EGFR-TKIs一线治疗与化疗临床疗效Meta分析

    作者:宗石

    目的:本研究分别比较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一线治疗和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EGFR-TKIs一线治疗和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RCT),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纳入6篇RCT研究文献。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体生存率( OS)、无进展生存率(PFS)的风险比(HR)值及客观反应率(ORR)的相对危险度(RR)值分别为(HR=0.95,95%可信区间0.78~1.16)、(HR=0.37,95%可信区间0.27~0.52)及(RR=5.68,95%可信区间3.16~10.19)。结论使用EGFR-TKIs靶向治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并且提高客观反应率。虽然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但TKIs治疗组在数值上倾向长于化疗组。因此,NSCLC患者在行靶向治疗前应进行EGFR基因检测。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