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

北京中医药杂志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북경중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35/R
  • 国内刊号: 张琨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bjzy1589@126.com
  • 曾用名: 北京中医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北京中医药》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2002-2012年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探讨

    作者:李亚军;李骥征;侯刚;杨晨旭;蒯永丽;马献伟;王鼎;周柏健;彭文潘

    目的 探讨近10年发表的文献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 运用万方、维普、CNKI数据库对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采用分层聚类统计方法分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使用频次前20味的中药间可能存在的规律.结果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主要有:祛风除湿药(伸筋草、桑寄生、独活、透骨草、羌活、威灵仙、防风、川乌、木瓜、草乌),活血化瘀药(红花、牛膝、川芎、没药、乳香),行气药(香附),补益药(当归、熟地黄),温阳药(肉桂).结论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类为主,配合补血、补阴、温阳、行气之品,从而达到祛邪与扶正兼顾的治疗效果.

  • 中药汤剂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肖旸;张声生;吴希

    目的 探究中药汤剂口服联合健脾益气穴位贴敷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汤剂联合健脾益气穴位贴敷观察组和中药汤剂对照组各40例,治疗28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气穴位贴敷治疗在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佳.

  • 针灸加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观察

    作者:孙玉

    目的 讨论针灸加拔罐疗法对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经肌电图检测确诊为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分别予针灸加拔罐治疗和单纯针灸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肌电图感觉传导速度(SCV)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SCV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SCV恢复到(43.83 ±4.00) m/s,对照组恢复到(38.10±5.19) m/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结论 针灸加拔罐可促进股外侧皮神经炎恢复.

  • 开痞活血汤治疗湿热夹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利荣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验证开痞活血汤治疗湿热夹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 试验共收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服用开痞活血汤加减,每次200 mL,每日2次,餐后2h服用.对照组服用摩罗丹8丸,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6个月.3个月记录1次症状.治疗6个月后进行胃镜复查.结果 2组患者症状积分在治疗3、6个月后均有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显效率56.67%;对照组总有效率100%,显效率16.67%.结论 开痞活血汤治疗脾胃湿热夹瘀型CAG不仅能够改善症状,而且能够减轻并逆转萎缩、肠化等病理变.

  • 铍针结合定痛膏外敷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张绍文;李治;闫欣萌;雷仲民

    目的 探讨铍针结合定痛膏外敷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ELP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8例ELP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单纯定痛膏外敷治疗,观察组使用铍针结合定痛膏外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髌股关节的压痛及Lysholm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铍针结合定痛膏外敷治疗ELPS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定痛膏外敷.

  • 对《伤寒论》中“水、湿、痰、饮”的认识

    作者:李茜;占永立

    基于《伤寒论》中关于“水、湿、痰、饮”相关条文的论述,从辨证治疗水气致病、辨证治疗湿邪致病、辨证治疗痰饮致病3个方面,将《伤寒论》中有关水、湿、痰、饮成因的认识、六经中不同表现及治疗的理法方药等,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探讨对水液代谢运化失常治疗的指导意义.

  • 《诊脉三十二辨》特色浅析

    作者:傅琳洁;陆小左

    《诊脉三十二辨》为清朝管玉衡所著,全书论脉共计三十二辨,第一辨为大纲,第二至第七辨详论29脉之阴阳形象,第八至第十三辨详叙十二经脉所行及诊脉之法,第十四至第三十二辨则究及脉中各种变化之奥妙.管氏推崇滑伯仁脉学之论,将29部脉按照浮沉迟数滑涩分为六大类脉象,并论述其脉形及主病;在诊脉时强调辨人迎气口脉、辨不同体质脉、重胃气之脉,临证时宜从脉象辨虚实寒热和表里内外,更宜细辨风食气脉以及脉症逆从.

  • 《伤寒论》蜜炙甘草临证作用探讨

    作者:刘海燕

    《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是“蜜炙甘草”,而非炒甘草;炒甘草,应用角注标明“熬”,古语“熬”为“炒”之意.蜜炙甘草大特点是“润”,以其“土润”之性伏藏真火,真燥,真寒,并可旁溉四方,惠泽群药已达大功效,同时牵制偏性强烈之药物.蜜炙甘草有质重、沉降、引经、解毒催吐等特殊功效,是其他草本药物无法替代的;蜜炙甘草在伤寒中另一关键用途是作为君药发挥“轴心”作用,保持方剂作用持久.

  • 五物甘草生摩膏方的历史沿革

    作者:梁红广;王璐玲;龚利

    五物甘草生摩膏方治疗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五物甘草生摩膏方雏形见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王焘编撰的《外台秘要》也收录了此方;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系统总结了宋以前的医学成就,皆收录了五物甘草生摩膏方,名称略有不同;清代医家张璐所撰的《千金方衍义》明确提到诸药合用有实皮腠肌肉的作用.五物甘草生摩膏方由甘草、防风、雷丸、白术、桔梗5味药物组成,共奏扶正祛邪之功.本方的现代临床应用,尤其是对原方的开发利用,仍未受到重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 从心包藏论治冠心病

    作者:连君;张久亮

    真心痛属于“心藏”受邪,而厥心痛属于“心包藏”受邪,属中医学心痛病之冠心病患者,绝大多数为厥心痛,病位在“心包藏”,极少数因心痛而死亡的患者,为真心痛,病位在“心藏”.心包藏自身之脉为“痰瘀故邪”所痹阻,引起心痛;并伤及心包藏,导致心包藏病.该病的治疗原则是祛邪、扶正并举,涤除心包藏自身脉络之痰瘀,补益心包气血,还需根据患者出现的阳虚阴盛、阴精不足、肝旺、脾虚等兼症加减用药.

  • 吕仁和诊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总结

    作者:郭永红;王世东;肖永华;吴文静;金娅荣;陈园园;申颖;李韦韦;倪晓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医学病因为肝郁生风,外风引动内风,循经游窜.病机是三阳开阖枢失常,经络阻滞,血气逆留,风邪蓄积,伺机作乱.吕仁和教授根据患者症状特点分阳明实热和阳明虚寒2型论治,综合病因病机,治法为祛风平肝,调三阳,通经络,兼清泻实热,或温补虚寒,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陆泉;李新吾;吴冬;谭翊;张燕超;张蕾;商晓娟;孙红;黄丽辉

    目的 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以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对照组口服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合糠酸莫米松喷鼻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8、12周的纯音听力阈值和中耳声导抗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5.4%,对照组为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蝶腭神经节是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 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心衰伴贫血疗效观察

    作者:房玉涛;姚贺之;刘桂芳

    目的 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心衰伴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慢性心衰伴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当归补血汤,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红蛋白(Hb)、血浆脑利钠肽前体检测(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6MWT)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56%,对照组为55.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Hb明显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6MWT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改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当归补血汤能纠正慢性心衰患者的贫血、改善心功能.

  • 不同证型抑郁症患者外周血ATP1A1表达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赵静洁;郭旭;钱嘉林;杜仪;韩玉;王永志;李丽

    目的 探讨不同证型抑郁症患者外周血ATP1A1基因表达水平及相关因素差异.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40例,其中肝郁气滞证20例,心脾两虚证20例,另设健康对照20名,分析3组外周血ATP1A1的基因表达差异及与中医证型、焦虑程度的关系.结果 肝郁气滞证、心脾两虚证抑郁症患者HAMD、HAMA量表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郁气滞组HAMA量表评分高于心脾两虚组(P<0.05);肝郁气滞证、心脾两虚证抑郁症患者外周血ATP1 A1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气郁滞组低于心脾两虚组(P<0.05).结论 不同证型抑郁症患者外周血ATP1 A1基因表达水平及HAMA评分比较存在差异,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依据.

  • 益气活血通阳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渠乐;周云;汪建萍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阳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气虚血瘀型UA患者抽签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阳中药.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疗效以及血清炎症因子(IL-6、hs-CRP、TNF-α、Hcy)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为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hs-CRP、TNF-α及Hcy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阳法治疗UA疗效确切,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 三七总皂苷对脑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血肿周围脑组织PAR-1、MMP-9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雪松;陈志刚;高芳;樊永平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对脑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水肿周围脑组织基因表达情况的干预作用.方法 实验用健康SD同系雄性大鼠150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用药3组,每组又分为6h、24h、48 h、72h、7天5个时间点,每组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采用Ⅳ型胶原酶匀速缓慢打入尾壳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用药组给予三七总皂苷腹腔注射,每天1次.于相应时间点麻醉大鼠后,断头取脑,立即称重并记录每只大鼠鼠脑的湿重,用锡箔纸包裹,并标号,然后放入-70°冰箱冻存,集中放入110℃恒温箱中烘干至恒重,24h后取出立即称取干重.取材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指标PAR-1、MMP-9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各时间点模型组脑含水量较假手术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除6h、7天外,各时间点模型组和用药组比较,用药组脑含水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间点PAR-1、MMP-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模型组和用药组相比,各时间点PAR-1、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h开始,脑含水量明显增高,到48 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三七总皂苷可以明显下调脑含水量.PAR-1和MMP-9在模型组的表达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从6h开始逐渐升高,在48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用药治疗后,相应各时间点PAR-1和MMP-9均下降,三七总皂苷可以明显下调血肿周围脑组织PAR-1、MMP-9的表达.

  • 不同剂量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BMD及血清中ALT和TRACP5b的影响

    作者:史传道;张志勇;李鹏;张荣强;李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抗疏健骨颗粒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SD大鼠骨密度(BMD)、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5b)变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60只SD大鼠分为5组,给药至12周后检测并分析股骨近端骨组织骨密度以及血清中ALP和TRACP 5b的OD值.结果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骨密度明显下降(P<0.05);抗疏健骨颗粒3个剂量组和模型组的骨密度值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组的骨密度均有所升高(P<0.05).假手术组和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血清中ALT和TRACP5b的OD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抗疏健骨颗粒3个剂量组之间比较,中剂量组的骨密度高于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血清ALT和TRACP5b的OD值低于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0.05).结论 抗疏健骨颗粒能够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对绝经后骨代谢异常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 中药有效成分拮抗白血病机制评述

    作者:王建英;杨臻;张坤;许亚梅

    白血病是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凋亡受阻,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为特点,是造血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急劳” “血证”“髓枯”“血虚”“虚劳”等范畴.中药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天然耐药逆转剂,具有多靶点、多阶段的作用特点,本身即可发挥抗白血病的作用,亦可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其有效成分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并抑制细胞恶性增殖,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凋亡,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逆转耐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寻求中药有效成分靶向治疗、拮抗白血病,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总结并归纳相关文献,从抑制增殖、诱导分化、促进凋亡与逆转耐药4方面综述如下.

  •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原因及中医诊治进展

    作者:甄晓敏;周海艳;刘绍能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GERD)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按照内镜下食管表现分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炎.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临床应用给GERD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有10%~ 40%的患者在使用PPI后症状无明显的缓解[1],即难治性GERD.关于难治性GERD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意见,一般认为,GERD病患者对于标准剂量的PPI治疗方案产生不完全应答或缺乏应答,持续表现严重而频繁的反流症状[2].中医药个体化辨证施治具有较好的成效.

  • 中医药治疗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茜茜;张声生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高于或略高于当地人群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1].目前已知Hp感染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Hp感染会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长期感染后还可引起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根除Hp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炎症,减缓癌变进程和降低胃癌发生率[2].西医主要采取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然而在Hp对常用抗生素耐药[3]导致根除治疗反复失败的背景下,中医药治疗Hp感染成为一种新选择.近年来,大量研究[4-9]表明Hp相关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证为主,Hp感染与脾胃湿热证密切相关,清热祛湿法在提高Hp根除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作者以主题“幽门螺杆菌”,以“证型”“证候”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90年1月-2015年9月相关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 中医药治疗跖筋膜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康;孔庆喆;徐凡平;黄明华;雷仲民

    跖筋膜炎又叫足底筋膜炎,足部畸形、足部的外伤、衰老及长期反复的慢性劳损所致的组织功能减退而造成足底生物力学机制异常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1].本病好发于中年人及肥胖者[2-3].单侧发病多见,亦可累及双侧.主要表现为跟骨跖内侧疼痛,晨起第一步活动疼痛、行走片刻可缓解;长时间负重活动后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严重时可引起足跟痛、足弓痛.

  • 薛伯寿应用麻黄剂医案7则

    作者:王文记;王燕丽;王新乐

    麻黄剂,指主要应用麻黄配伍的药剂,始见于《伤寒论》,薛伯寿教授临床运用麻黄类方剂治疗各系统疾病,认为麻黄可透发肺邪,有复肃降之能.临床上薛教授善用麻杏薏甘汤,麻黄与杏仁同用,一宣一降,有宣通郁闭,加强通利气血,通调水道.现举例薛教授灵活应用麻黄剂治疗各类杂病病案7则.

    关键词: 薛伯寿 麻黄 杂病 医案
  • 糖尿病前期干预和逆转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晓春

    新近报道,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亿,约有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大国,而超重的成年人也已经超过了30%[1].2013年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报道,中国成年人群的糖尿病总体发病率估计为11.6%;男性为12.1%,女性为11.0%.

  • 糖尿病足预防和护理

    作者:张改丽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临床应提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教育,定期进行足部检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同时,为了降低截肢率,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对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医 护理
  • 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Beclin1和LC3的影响

    作者:屈岭;杨丹;吴亚楠;刘伟;梁晓春

    目的 探讨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模型(DM)组和筋脉通治疗(JMT)组.灌胃治疗16周后,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eclin1-mRNA和LC3-mRNA的转录.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坐骨神经Beclin1、LC3蛋白表达和Beclin1-mRNA、LC3-mRNA的转录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JMT组大鼠坐骨神经Beclin1、LC3蛋白和Beclin1-mRNA的转录均较DM组升高(P <0.05,P<0.01).结论 筋脉通可纠正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的自噬异常.

  • 筋脉通对高糖培养雪旺细胞炎性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作者:孙莹;刘伟;张宏;刘玉琴;梁晓春

    目的 探讨中药筋脉通(JMT)对高糖条件下雪旺细胞(SCs)炎性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筋脉通胶囊、神经妥乐平(Ntp)及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原代培养SCs,分为正常组、高糖组、JMT组和Ntp组,48 h后用CCK-8法检测各组SCs细胞增殖,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SCs细胞IL-1β、IL-6、IL-10、TNF-α、NGF及NT-3蛋白的表达,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SCs上清液中IL-6、TNF-α、NGF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SCs增殖活性减低(P<0.01),TNF-α蛋白表达上调、分泌量增加(P<0.05),IL-1β、L-10蛋白表达上调(P <0.05,P<0.01),NGF的蛋白表达下调、分泌量减少(P <0.05,P<0.01),NT-3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高糖组比较,JMT组细胞增殖活性提高(P<0.01),TNF-α蛋白表达量及分泌量减少(P<0.05),IL-1β、L-10蛋白表达量减少(P<0.01),NGF蛋白表达量、分泌量及NT-3蛋白表达增加(P <0.05);JMT组SCs细胞增殖活性提高,SCs中TNF-α表达及分泌受到抑制,IL-1β表达量减少,NGF蛋白表达增加,其作用优于Ntp组(P>0.05,P<0.01).IL-6蛋白表达和分泌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MT含药血清能够提高高糖培养SCs的增殖活性,降低TNF-α、IL-1β、L-10等炎性因子表达,抑制TNF-α分泌,提高NT-3表达,促进SCs分泌NGF,从而起到防治DPN的作用.

  • 中药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现状

    作者:王靖博;田国庆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是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主要传导途径,同时对神经细胞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近年来,PI3K/Akt信号通路与神经退行疾病间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证实,糖尿病能够导致大脑神经生理及结构的改变,从而引发认知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与脑内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相关,其中,PI3 K/Akt通路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中药能够作用该通路,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或许是中药预防和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 TRPM2在高糖活化小胶质细胞中的作用及脑复聪的干预研究

    作者:景光婵;张孟仁

    目的 探讨TRPM2在高糖活化小胶质细胞中的作用及中药脑复聪含药血清的干预情况.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脑复聪(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组、TRPM2抑制剂2-APB组分别接种神经小胶质细胞BV-2,于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V-2中TRPM2及BV-2活化的标志物CD11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RPM2及CD11b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复聪不同剂量含药血清组和2-APB组的TRPM2及CD11b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复聪可能通过抑制高糖条件下TRPM2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 脑复聪 高糖 BV-2 TRPM2
  • 朝阳区中医药专家下基层工程参与各方满意度调查

    作者:张小雪;冯传有;孔军辉;张蕾;赵静;郭冬梅;金今花;王艺桥;刘薇

    目的 评估朝阳区中医药专家下基层工程参与各方的满意度.方法 2013、2014年分别对参与下基层的专家、社区继承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下基层专家对受尊重程度、继承人学习态度、社区工作环境、继承人理论基础和赴社区的交通状况的评分分别为8.38、8.51、8.07、8.03、7.47分,其中对交通状况不满意;继承人对专家的学术水平、理论水平、带教积极性等的平均分均在8分以上,但对专家的带教积极性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继承人参与该项目的意愿明显高于专家,存在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管理者对于下基层专家的总体水平和社区中医服务能力的提升表示认可,但对门诊量的变化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结论 各方对中医药专家下基层工程总体较满意,但是也存在社区中医门诊量待提升、下基层交通不便等问题.

北京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