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授权教育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急性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吴秋霞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液体摄入依从性和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以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并评估可行性、评价结果等为核心的授权教育干预,分别在入院时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表,干预前、干预后3月和6月进行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液体摄入依从性和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3月和6月干预组自我管理各维度及总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6月干预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70,P=0.006);干预后6月干预组急性高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99,P=0.003),急性低血压发生率干预后3月和6月干预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6,P=0.044)和(χ2=12.44,P=0.007)。结论运用授权理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可全面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液体摄入依从性,减少透析期间急性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自我效能干预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梁永霞;李玫;郑艳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1].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减轻高浓度药物对血管刺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2],适用于肿瘤患者长期化疗,较其他静脉通路更安全、性价比更优,已成为乳腺癌患者化疗的有效途径之一[3].随着导管留置期间的延长及维护不当等原因,并发症发生率增加[4].为了提高患者对PICCC的日常维护认识,充分利用PICC管化疗,本研究应用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对乳腺癌PICC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基于TTM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宁波市某医院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任秀赞;裘静娥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TTM)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高血压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高血压健康教育,观察组依据TTM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干预6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的例数均低于干预前,两组患者准备阶段和观察组行动阶段的例数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准备阶段和行动阶段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TM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行为,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可以为护理人员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护理干预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彩兰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建立高血压痛慢性病档案中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社区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两组相关指标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仅意向、态度、责任、吸烟饮酒4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有显著改善.

  • 动机性访谈和跨理论模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作者:马沛;陈慧芳;刘艳晓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和跨理论模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和BM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的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遵嘱用药、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异常血糖应对能力和足部护理、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和BMI.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2hPG,HbA1c和B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和跨理论模型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和BMI.

  •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于凤霞

    目的:探究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挑选我社区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用药和饮食方面的指导,对实验组患者在给予用药和饮食方面指导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健康知识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以及血糖自我监测等方面的指导,干预时间共3个月。通过检测患者自我饮食管理、遵医嘱药、运动自我管理、血糖自我监测的情况来比较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异。通过观察患者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情况来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观察多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其中,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the 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 Scale,SF-36)和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表来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在遵医嘱用药、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血糖自我检测方面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P值分别为0.005、0.004、0.007、0.002)。且干预后,实验组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依次为0.015、0.016、0.011、0.013)。实验组观察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是6.58±1.25、9.05±1.86 mmol/L,比对照组的8.32±1.68、12.76±2.36 mmol/L明显偏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值分别为0.003、0.008)。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1+N”延续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的影响

    作者:孙硕

    目的 探讨“1+N”延续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0~2017年6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结合“1+N”延续护理,干预时间共2个月.通过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的自我饮食管理、遵医嘱服药、运动自我管理、血糖自我监测4个条目的得分情况来衡量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在遵医嘱用药、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血糖自我检测4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是(6.01±1.23) mmol/L、(8.13±1.74)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8±1.86) mmol/L、(12.53±2.04)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N”延续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研究结果证明此种护理模式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汤海静

    目的 分析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10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微信公众平台在肾科门诊随访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宋欣芫;王申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肾科门诊随访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1月肾科门诊随访的8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课程讲解,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各维度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科门诊中设立专职护士对随访患者进行分期分阶段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微信公众平台介入下的健康教育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门诊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扩大科室宣传范围,值得在临床推广。

  •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作者:陶涛

    目的 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维持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 2002)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水平组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自我管理中高水平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低水平组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自我管理能力中高水平组(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自我管理行为中饮食与液体摄入及总评分与NRS 2002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与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生理领域维度、心理领域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雷涛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方法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肾脏内科的1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1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总分7~31分,平均为(15.25±4.47)分。运动锻炼维度得分为(6.99±3.31)分;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维度得分为(5.88±2.33)分;与医生沟通维度得分为(2.38±1.37)分。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尚不理想,应重视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动态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特别是年老、低文化水平患者)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

  • 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薛廷婷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比较2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合格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满意度.

  • 生命力护理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高娴;赵丽华

    目的 探索生命力护理干预在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24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生命力护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3月后,采用WHO生活质量评价简表(QOL-BREF)和改良Deborah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就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2组护理干预后的自我管理、生存质量评分血糖控制效果均较干预前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运动管理能力(4.46±0.73)分、饮食管理能力(4.79±0.85)分、用药管理能力(4.75±0.90)分和血糖监测能力(4.68±0.9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70±1.31)分、(4.11±0.93)分、(4.07±1.16)分、(4.12±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理领域(78.05±5.24)分、心理领域(76.62±4.15)分、社会关系(78.00±5.50)分和环境领域得分(80.59±3.12)分均高于对照组(69.23±5.70)分、(68.39±4.60)分、(71.37±5.15)分、(73.56±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6.61±1.30) mmol/L、餐后2h血糖(9.55±1.92)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9±0.81)%均低于对照组(7.78±1.59) mmol/L、(11.87±2.03)mmo1/L、(7.27±0.46)%(P<0.05).结论 为生命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护理干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效果

    作者:宋艳平;朱晓威;王凯歌;杜迎春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于护理干预前后对8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护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饮食、运动、生活习惯、遵医用药行为等方面,自我管理能力主要项目包括:焦虑、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吸烟、饮酒、规律作息、遵医嘱用药、自我监测血糖8项指标。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86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饮食、运动、生活习惯规律、遵医用药行为增强,血糖水平及血糖自我管理合理,自我管理能力较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在整个疾病的治疗及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依从性及自我盲目性,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及延缓疾病的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毕香

    目的 研究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92名,分为个体化教育组和集体教育组.观察2组教育前、教育后6 个月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变化.结果 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好转,自我管理能力也有所提高,但个性化教育组较集体教育组效果更明显(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传统的集体化教育模式效果更加明显.

  • 家庭随访对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杨雪芳;倪小英;唐坚

    目的 探讨家庭随访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尿毒症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为住院腹膜透析治疗待透析基本充分后出院进行居家透析,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在此基础上,接受责任护士定期电话随访及上门家庭随访.家庭随访1年后,比较2组患者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家庭随访1年后,观察者居家腹膜透析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于对照组提高,透析后血尿素氮(BVN)、肌酐(Gr)、血红蛋白(Hb)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随访可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腹膜透析效果,减少腹透相关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授权教育对反复泌尿系结石患者知识、态度和自我管理的影响

    作者:周静

    目的 探讨授权教育对反复泌尿系结石患者知识、态度和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8名反复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名患者.对照组的44名患者运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对患者进行泌尿系结石知识教育与管理,干预组44名患者采用授权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泌尿系结石知识教育与管理.健康教育实施前,评估两组对反复泌尿系结石的知识、态度和自我管理水平;6个月后,比较两组对反复泌尿系结石的知识、态度和自我管理改变水平,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实施前,两组对反复泌尿系结石的知识、态度和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对反复泌尿系结石的知识、态度和自我管理水平都有提升,但干预组对反复泌尿系结石的知识、态度和自我管理水平提升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授权教育将传统的问题-解决的说教型护患健康教育模式转变为问题-帮助型的伙伴式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护患协作,共同参与到患者疾病的管理中来,有利于促进患者发挥大的潜能,积极参与到健康的维护行动中来,从而提升患者对反复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知识、态度和自我管理水平.

  • 延续护理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黄颖华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90例COPD合并呼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后给予1次电话回访;观察组成立COPD延续护理小组,制定康复方案并按康复方案实施延续护理,包括多次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微信群干预、团体讲座,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总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自我管理教育对农村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肖雪春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农村血透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多种方法 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教育、心理支持、饮食管理、水盐摄入、不遵医行为教育、动静脉瘘保护教育、合理用药和有氧运动等.比较教育前后患者生理健康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变化的状况.结果 教育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对疾病的认知度、内瘘的自我护理、饮食和水盐控制、用药依从性、疾病监测及营养状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农村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其生活质量.

  • 协同护理模式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艳红

    目的 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协同护理模式予以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本院自行制订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和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两组干预前遵医用药、悠闲运动、饮食营养、消毒隔离、定期复查、合理休息、心理调节、生活习惯等自我管理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升高( P<0.05);观察组干预后依从性良好率( 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 66. 67%)(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597 条记录 21/30 页 « 12...18192021222324...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