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激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锡强;梁敬柱;田野;李斌飞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的镇痛效果及其对应激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股骨近端骨折手术老年患者60例,按术后镇痛方式随机分为两组,F组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组,I组为静脉镇痛组,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h、12h、24h、48h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测定皮质醇(COR)、血糖(Glu)、血管紧张素Ⅱ、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F组患者术后静态及动态VAS评分明显低于I组(P<0.05),而F组术后COR、Glu、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也明显低于I组(P<0.05).在术后24h,F组PT、APTT、TT较I组明显延长,Fib明显低于I组(P<0.05).F组术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I组(P<0.05).I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例数较F组多(P<0.05).结论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镇痛较静脉镇痛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降低患者的应激水平,改善高凝状态.

  • 连续髂筋膜阻滞和硬膜外阻滞下行全髋置换后镇痛的比较

    作者:孙晓娟;张红星;董补怀;李靖;吴绪才;肖莉;张晗;蔡亮;王强

    背景:硬膜外持续镇痛曾被认为是下肢术后镇痛的金标准,其效果确切,全身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普遍采用。但此法有低血压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且患者在术后常规需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有增加硬膜外血肿的可能性,限制了硬膜外镇痛的临床使用。目前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技术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少。
      目的:评价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阻滞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效果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2组: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和连续硬膜外镇痛组(n=30)。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均接受预注量,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经髂筋膜间隙注入0.25%罗哌卡因30 mL,连续硬膜外阻滞组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20%罗哌卡因10 mL,均留置导管。待镇痛效果明确后,全麻插管。术毕两组分别经髂筋膜间隙、硬膜外连接镇痛泵持续给药,未使用术后自控镇痛单次给药。若疼痛难以忍受时,视其疼痛程度,予补救镇痛(帕瑞昔布20-40 mg/次)。记录目测类比评分、帕瑞昔布补救剂量、麻醉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与结论:目测类比评分、额外追加的镇痛药量、Harris 评分、住院日两组无明显差别。但是下床时间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早于连续硬膜外阻滞组,而且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并发症明显低于连续硬膜外阻滞组。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两种镇痛方式均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髋关节功能可得到良好的恢复;但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并发症少且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于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是更好的选择。

  • 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不同术后镇痛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朱红花;方浩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的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连续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接受超声引导的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组);超声引导的连续股神经阻滞(FNB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年龄、体重、置管时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等.行镇痛效果评估:(1)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及术后苏醒拔管时间;(2)病房镇痛药物补救量;(3)自控镇痛按压(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次数;(4)3组患者术后2h、4h、6h、12h、24h和48h的静息痛评分(rest visual analogue scale,RVAS)和被动活动痛评分(passive visual analogue scale,PVAS).记录镇痛后相关不良反应,包括:(1)嗜睡、恶心呕吐、瘙痒、低血压(血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20%)等的发生例数;(2) 12 h后延迟性并发症,包括尿潴留、注射部位压痛、局部瘀点、感觉和运动异常等的发生例数.结果 HCB和FNB组的术中舒芬太尼消耗和PCA次数低于PCIA组,且其术后4h、6h和12h时的RVAS和PVAS均低于PCIA组,FICB和FNB组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CIA组的药物不良反应高于FICB组和FNB组.相对FNB组,HCB组导管置入的时间缩短(5.8±1.8min vs 8.1±3.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CB组没有发生并发症,FNB组有3例出现大腿前部感觉迟钝.结论 在老年全髋置换术后疼痛管理中,FICB和FNB的镇痛效果优于PCIA,且药物不良反应更少.此外,超声引导下FICB比FNB更安全、神经损伤发生率更低.

  •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和功能恢复的效果

    作者:陆雷;贾梦醒;刘功俭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continuous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CFICB)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术后镇痛和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THA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CFICB组和对照组. CFICB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前30 min行CFICB,术后镇痛行CFICB,对照组患者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评估术后6、12、24、48 h静息时VAS评分及术后24、48 h运动时VAS评分,记录术后补救镇痛情况,术后24、48 h肌力评分,副作用的发生情况,48 h患者满意度,术后2周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CFICB组静息和运动时的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CFICB组有3例(10.0%)患者,对照组有16例(53.3%)患者追加了地佐辛补救镇痛,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患肢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IC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50.0%)(P<0.05);CFICB组患者术后满意度(90.0%)高于对照组(63.3%)(P<0.05);CFICB组患者术后2周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CFICB能有效地为THA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结合口服镇痛药物在髋部骨折术前的应用效果

    作者:蔡敏敏;俞盛辉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结合口服镇痛药物在髋部骨折手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髋部骨折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结合口服镇痛药物,对照组口服镇痛药物.观察两组实施镇痛前、镇痛后1h、入院后24h、等待手术前1h及术后12h的VAS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镇痛满意度.结果 两组镇痛后1h、入院后24h、等待手术前1h及术后12 h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结合口服镇痛药物能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并且提高患者在术前等待时间的满意度和舒适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早期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薛广星;杨晓春

    目的 探讨患者入院后,早期实施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镇痛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因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急诊入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N组与P组各30例.N组患者,局麻下,由麻醉科医师应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作髂筋膜间隙穿刺,注入0.15%罗哌卡因30 ml,连接电子镇痛泵,药液为0.15%罗哌卡因,设定6 ml/h;P组患者给予盐酸哌替啶0.5~1.0 mg/kg肌内注射.观察接受镇痛措施后1(T1)、12(T2)、24 h(T3)、进入手术室麻醉摆放体位时(T4),静息与被动体位下的MAP、HR、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两组患者总的镇痛、睡眠休息满意率及追加用药的例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镇痛满意率、休息睡眠满意率N组分别为93.3%、90.0%;有3例患者追加罗哌卡因效果不佳,改为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各追加2次,占10.0%;2例患者分别追加罗哌卡因1次,占6.7%.镇痛满意率、休息睡眠满意率P组分别为16.7%、13.3%;22例追加2次,占73.3%;8例追加3次,占2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1、T2、T3、T4被动体位下N组MAP、HR、VAS评分均显著低于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组无一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局麻药中毒情况;P组有6例恶心,1例呕吐.结论早期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可给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提供长时间、不间断镇痛,有效减轻疼痛,方法可行、有效,为后期手术治疗提供有利条件,但有时固定不牢、套管针尖端位置发生改变,导致镇痛失败.

  •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的镇痛作用

    作者:张红芹;江春秀;王付霞;向思琪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 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组(A组)和未行髂筋膜间隙阻滞组(B组),每组各20例.观察术中麻醉药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的用量,手术和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术后6、12、24、48 h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48 h关节锻炼时V A S和肌力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24、48 h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较B组明显减少,A组拔管时间较B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静评分、静息时VAS 6、12、24、48 h评分和活动时VAS 24、48 h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较B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能有效减轻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减少全麻药剂量,缩短拔管时间,苏醒完全,术后并发症少,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

  •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胡红玲;孙辉;宋阳;叶振海;叶青山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每组30例.观察术后6、12、24、36、48 h各时点静息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6、12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36、48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术后镇痛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