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柳州市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3年的效果评估

    作者:张鹏;蒋忠胜;温小凤;韦静彬;覃川

    目的 探讨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3年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病人36个月的基线和随访资料,统计分析病人抗病毒治疗3年的免疫重建情况.结果 基线CD+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3年后全部发生免疫重建.100个/μL≤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第1年CD4细胞数平均增长167个/μL,高于第2年增长数(增长80个/μL)(t=2.941,P<0.05).CD4细胞数<50个/μL的病人,治疗2年较1年免疫重建率高(x2=12.056,P<0.05);治疗3年较2年免疫重建率高(x2=11.867,P<0.05).50个/μL≤CD4细胞数<100个/μL的病人,治疗1年与2年、2年与3年免疫重建率的比较,以及治疗第1年与第2年CD4细胞增长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人经HAART后,大部分病人可发生免疫重建,但50个/μL≤基线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1年如未发生免疫重建,建议更换含蛋白酶抑制剂方案治疗.

  • 2004-2013年中医药治疗AIDS病人的特征分析

    作者:王健;梁碧颜;张小平;徐立然;邓鑫;李秀惠;王莉;谭行华;毛宇湘

    目的 了解2004-2013年中医药治疗的艾滋病(AIDS)病人入组时的特征,为进一步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个省2004-2013年中医药治疗的AIDS病人人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 11.5软件分析其特征的变化趋势.结果 19个省2004-2013年累计治疗人数16 156例,男女性别比1.5∶1;平均年龄(39.3±11.2)岁,21~40岁年龄组病人逐年增多;已婚占70.8%;性传播、有偿供血和吸毒感染的占82.8%.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达到64.0%.病人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平均为332.9个/mm3;纯虚证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所占比例为54.3%,在AIDS病人中占41.8%.总体随访率达到80%以上,5年生存率为59.2%.结论 19个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累计治疗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诊疗水平.

  • 基于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片方案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红丽;李建维;刘安;叶江竹;邵英;孙丽君

    目的 评价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片方案(简称双夫定片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艾滋病防控和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4年1-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接受基于双夫定片方案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双夫定片方案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413例HIV/AIDS病人中,男男性行为感染占79.7%.初始治疗组113例,换药组300例(由其他药物或单成分药物转入双夫定片方案).抗病毒治疗12个月时,初始治疗组病毒载量<50拷贝/mL者占92.0%.换药组病毒载量完全抑制者所占的比例由基线时的86.0%增加至抗病毒治疗12个月时的92.0%(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由(315±177)个/μL升至(409±176)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和骨髓抑制为主,大多可以耐受.结论 基于双夫定片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疗效,耐受性好.在发展中国家和资源有限地区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浙江省三个城市274例HAART病人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郑锦雷;陈琳;张佳峰;杨介者;徐云;邢辉

    目的 了解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简称HIV/AIDS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HIV-1基因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三个治疗病人数多的市,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液采集,检测病人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大于1 000IU/mL的样本,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扩增测序(In-house)法扩增测序,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对比得到基因耐药结果.结果 共274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分析,HIV-1毒株总耐药率为7.7%.治疗时间1-3年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54,P=0.456),治疗4-5年后,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28).HIV-1毒株对核苷类(NRTI)和非核苷类(NNRTI)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耐药程度,明显高于蛋白酶抑制剂(PI)(x2=29.672,P<0.00l),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与非核苷类相比,耐药程度无统计学差异(x2 =2.875,P=0.59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吸毒、无固定性伴、治疗方案D4T+ 3TC+ NVP和治疗方案AZT+ 3TC+ NVP与耐药发生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浙江省进行HAART的AIDS病人,其体内毒株已经出现耐药现象,但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强对吸毒人群和无配偶或无固定性伴人群的随访,提高服药依从性,对各相关的治疗方案要加强监测,有利于降低耐药的发生.

  • 基于"多轴系健康型态框架"的农村艾滋病病人护理需求调查

    作者:周新明;贾彩凤;窦东梅;王艳梅;王培席;孙洁;周东生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人的护理需求,为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河南省开封市艾滋病重点村的艾滋病病人为抽样目标,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以"多轴系健康型态框架"为评估模式,对所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 结果 艾滋病病人在"多轴系健康型态框架"内的10个范畴都有很强的护理需求. 结论 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与社会共同承担责任,采取相应措施,满足艾滋病患者的护理需求.

  • MRIT疗法对AIDS病人HAART中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刘颖丽;李锦;刘贤英

    目的 观察和分析音乐放松想象训练(MRIT)疗法,对艾滋病(AIDS)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接受HAART的AID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病人在HAART后第1周开始给予MRIT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治疗后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和程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9.3±7.5)分VS(40.2±8.6)分和(64.1±7.2)分VS(46.3±7.7)分;对照组病人的SAS、SDS评分显著上升,观察组病人的SAS、SDS评分显著下降,而且观察组病人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5、10.698、16.739、-2.662、8.963、16.88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焦虑发生率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3%VS 43%和66%VS 44%,观察组治疗后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54、3.488,x2=8.029、9.778,P<0.05).结论 MRIT治疗能够改善AIDS病人在HAART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对于提高病人对HAART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作为HAART的辅助疗法.

  • 依非韦伦更换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后对AIDS病人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爱新;王爱芝;李在村;邵英;叶江竹;孙丽君

    目的 探讨依非韦伦(EFV)更换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后,对艾滋病(AIDS)病人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症状(SAD症状)的影响情况.方法 共62例AIDS病人,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用药情况,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调查病人SAD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62例中,男性占98.39%,平均年龄(32.84±8.54)岁,大专及以上文化占72.58%,同性性传播占75.81%,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前三位原因依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70.97%)、皮疹(9.68%)、一线治疗失败(8.06%).62例AIDS病人基线平均PSQI值为(8.19±3.90)分,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焦虑评分(HAD-A)为(6.32±4.52)分,抑郁评分(HAD-D)为(6.40±4.91)分.换用LPV/r 3个月后分别为(6.56±2.97)分、(5.27±3.58)分和(5.58±4.76)分(P值分别为0.000、0.029和0.081).基线时PSQI、HAD-A和HAD-D评分>7分的病人分别占48.39%、38.71%和43.55%,换药3个月分别为35.48%、27.42%和32.26%(P值分别为0.001、0.002和0.000).结论 经治AIDS病人中,含EFV抗病毒治疗方案存在神经精神相关不良反应,即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症状,是导致更换治疗方案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案更换为LPV/r的组合后,病人SAD症状较前明显改善.

  • 凉山州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病人死亡情况分析

    作者:龚煜汉;张石则;王启兴;廖强;余刚;肖琳;马兆瑾;王科;王菊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州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AIDS)病人,因AIDS死亡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5-2012年中国艾滋病ART信息管理系统中的5525例凉山州艾滋病病人的基本情况、死亡时间、治疗情况、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死亡430例,其中287例(66.7%)死于AIDS相关疾病.病人接受治疗时的平均年龄为(34.5±9.0)岁,男性占86.4%(248/287),经静脉吸毒感染占76.0%(218/287),从确认HIV抗体阳性到接受ART的时间平均为(21.0±19.1)个月,9.6%(26/271)的病例治疗前近一年患有肺结核.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50.4%(140/278)的病死病例在治疗开始时为临床Ⅰ期;开始治疗时CD4细胞计数检测平均为(219.9±130.1)个/mm3,88.9%(240/270)在350个/mm3.34.1%(98/287)的病例开始治疗前3个月出现AIDS相关疾病/症状;平均时间为(12.7±10.6)个月.52.3%(150/287)是在治疗开始后的12个月内病死.不同性别、感染途径、临床分期、首次CD4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治疗前近一年是否患有肺结核的AIDS病人,其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因AIDS相关疾病死亡是凉山州接受ART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AIDS病人应定期进行随访和CD4细胞检测,及早接受ART.

  • HIV相关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祁慧;王敏;江艳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和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1 384例艾滋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病人进行调查,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结果 1 384例HIV/AIDS病人中,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低于26分的有173例(12.5%),其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45.01%)、延迟回忆(51.23%)、抽象(56.00%)平均得分程度均较低.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性别[比值比(OR)=2.670,95%可信区间(CI):1.619~4.402])、年龄(OR=2.603,95%CI:2.112~3.209)、白细胞数(OR=2.727,95%CI:1.695~4.387)、甘油三酯(OR=3.123,95%CI:1.945~5.013)、总胆固醇(OR=3.750,95%CI:2.129~6.604)是HIV/AIDS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教育年限(OR=0.446,95%CI:0.334~0.597)、CD4+T淋巴细胞数(OR=0.742,95%CI:0.630~0.874)是HIV/AIDS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AIDS病人中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而老年、女性、低教育年限、低CD4+T淋巴细胞数、高白细胞数及血脂偏高的HIV/AIDS病人更易发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延迟记忆及抽象能力方面.医护人员应对HIV/AIDS病人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对于执行功能、延迟记忆及抽象能力下降的HIV/AIDS病人予以重视.

  • 柳州市艾滋病病人死亡情况分析

    作者:白玉;梁庆香;谭丽娟

    目的 分析柳州市艾滋病(AIDS)病人死亡情况,探索减少死亡的解决办法.方法 对近几年AIDS疫情数据库、个案随访表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柳州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10 853例,已有42.38%(4 599人)发病,累计死亡率为21.86%(2 372人),比2000年(0.28%)有所上升.其中66.16%在确认后1年内死亡,存活≥3年的仅占12.29%.病人晚发现比例逐年上升,高达到37.59%,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AIDS相关检测覆盖面不足,且不及时,导致发现晚,治疗不及时,今后应进一步扩大检测力度,提高治疗覆盖面,降低死亡率.

  • 506例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古贤德;张宏伟;吴昊

    目的 评价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的临床疗效,探讨少数民族地区ART经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05年7月-2011年6月期间,初次接受ART的506例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506例病人均为彝族农民,多为男性,文盲,有饮酒习惯,HBsAg阳性率26.9%,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率20.8%,CD+T淋巴细胞均值在基线、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231个/μL、324个/μL和390个/μL.治疗免疫学失败率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21.9%和25.6%;免疫学成功组服药依从性为96.0%,失败组依从性为1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及时推广ART,努力提高依从性,减少免疫学失败.

  • 南漳县HIV/AIDS病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心理暗示治疗效果

    作者:张静;刘晓菲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生存质量状况,研究心理干预对HIV/AIDS病人生命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通过一对一心理咨询及使用复合维生素暗示疗法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100例HIV/AIDS病人参与生存质量测定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HIV/AIDS病人生命质量量表各因子得分,除个人信仰/精神领域得分略高于全国常模外,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且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HIV/AIDS病人参与复合维生素暗示干预,3个月后,回收有效问卷97份,干预后在心理、独立性、环境领域因子的得分有所提高,且干预前后心理、独立性、环境维度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南漳县HIV/AIDS病人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之后生存质量水平低下,心理干预有效地改善HIV/AIDS病人的心理和独立性等方面状况.

  • 山西省艾滋病免费ART病例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薛子东;卫军;原琛利;穆生财;续雅娟;郭晓黎;冯婷婷;孟珺;李新平

    目的 评估山西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ART)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6月底至2013年12月底纳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病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治疗前后死亡率、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病毒载量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 共调查2377例艾滋病病例,平均年龄38.8岁、男性占66.0%、农民占59.3%、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43.1%).共有17种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案,使用其中6种初始治疗用药方案的病例占97.7%.治疗前CD4细胞数平均为158个/μL,治疗后平均为345.1个/μL,治疗前后平均增加187.1个/μL(P=0.000).病毒载量治疗前<低检测限(LDL)占18.3%、几何均数4.0×104拷贝/mL,治疗后<LDL占85.0%、几何均数2.2×103拷贝/mL.治疗前后CD4细胞和病毒载量数值差异和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的CD4细胞计数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后增长值均有明显差异.治疗后第6、12、24、36、48、60、72、84、96、108个月死亡率(CDR; 1/100人年)分别为13.8、9.0、2.6、1.8、1.9、2.9、2.9、1.5、3.9、4.6.结论 治疗后死亡率下降、CD4细胞增加和病毒载量下降明显,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55例AIDS病人8年HAART疗效分析

    作者:李重熙;白劲松;田波;杨吟;刘俊

    目的 评价长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艾滋病(AIDS)病人的免疫学、病毒学、机会性感染及死亡情况等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1-12月底,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陆续入组行抗病毒治疗的病人,持续观察8年,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随访,观察基线及每年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病毒载量、耐药情况、死亡情况、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 共调查55例病人,9人在治疗过程中转诊至其他治疗点继续治疗,6人停药,1人失访,3人死亡,其余36人坚持治疗8年至今.36人中2人发生耐药,其余病人免疫功能及临床情况较前明显好转,病毒载量均抑制在检测线以下.36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从未出现过机会性感染.结论 HAART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避免机会性感染,降低死亡率.长期坚持治疗和良好的依从性是减少耐药、保证病人治疗有效和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 2004-2013年河北省艾滋病ART病例死亡情况分析

    作者:白广义;马琳;赵宏儒;李保军;王伟

    目的 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病例的死亡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河北省2004-2013年死亡的艾滋病AR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共有229例治疗病例死亡,71.2%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男性病例占62.4%; 40~49岁组病人占38.9%;经血途径感染者占40.6%,经性途径感染者占52.0%;农民占64.6%;初中及以下占81.2%;已婚或同居有配偶者占66.4%.40.2%的病例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50个/μL,且其中50%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而治疗前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病例占死亡总数13.5%,仅22.6%在3个月内死亡.经血液途径感染者中,69.9%的病例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经性途径感染的病例中,50.4%在3个月内死亡.结论 治疗延迟是导致艾滋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治疗能降低艾滋病病死率.

  • 31例AIDS病人腹部结核的CT影像学特征

    作者:李春华;吕圣秀;舒伟强;何颖竹;王慧秋;刘雪艳;毛芸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病人腹部结核的CT表现特征.方法 收集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31例AIDS合并腹部结核病人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特征.结果 31例AIDS合并腹部结核病人中,表现为腹部多部位结核,以淋巴结结核常见(26例),其次依次为结核性腹膜炎(22例)、肠结核(10例)、肝脏结核(5例)、脾脏结核及腹壁结核(各2例).淋巴结结核主要分布于腹腔干及腰3椎体以上腹主动脉周围,96.8%环形强化,其中7例淋巴结肿大融合呈多房状及花环样强化.结核性腹膜炎病人中,4例出现高密度腹腔积液(CT值>20HU).其余部位结核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结论 艾滋病合并腹部结核常表现为腹部多脏器受累,淋巴结结核病灶范围广泛且易多部位同时发生.

  • 流动AIDS病人异地抗病毒治疗现状调查

    作者:曾刚;徐鹏;林鹏;陈曦;孙定勇;王盟;李桂英;吕繁

    目的 掌握流动艾滋病病人的治疗现状,分析其异地治疗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接受治疗的艾滋病人的流动情况,在广东、北京、湖南和河南等四省(直辖市,下同),对相关工作人员和病人开展个人深入访谈,了解相关方对艾滋病病人异地治疗的认识和建议.结果 病例报告时四省流入的外省艾滋病病人共1 495人,目前纳入四省治疗的外省病人为425人,大多数病人未能纳入流入地治疗.这些流动病人主要通过户籍地邮寄药物作抗病毒治疗.异地工作和生活、获取优质服务、避免歧视等,是异地治疗的主要原因;经费、药品保障不足、根据病人户籍实施差异化补助政策、临时断药等,是异地治疗可能存在的问题.结论 合理的异地治疗需求并未得到较好的满足,异地治疗问题会日益凸显,需要国家完善相关政策,建立保障制度.

  • 2005-2014年珠海市AIDS病人ART前基本特征分析

    作者:黄珊子;朱克京;杜曼

    目的 分析珠海市艾滋病(AIDS)病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ART)前的基本特征,为探讨治疗工作模式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成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基本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并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592例病人中76.2%(451例)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6.2±10.8)岁,68.7%(407例)经性传播,男男性行为传播病人比例逐年增高(X2趋势=52.115,P<0.001).55.7%的病人(330例)开始治疗时已进入艾滋病临床Ⅳ期.579例病人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中位值为177个/μL.2011年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标准调整后,进入ART的AIDS病人处于早期临床阶段(Ⅰ/Ⅱ期)的比例显著高于标准调整前(X2=94.281,P<0.0001),基线CD4细胞计数也明显上升(t=14.4,P<0.0001).结论 晚发现和晚治疗是当地AIDS病人ART前的突出特点,需探讨更有效的工作机制,扩大监测检测网络,优化从筛检到治疗的工作程序.

  • 湖南省AIDS病人HAART过程中影响免疫功能重建的因素分析

    作者:魏秀青;陈曦;贺健梅;张园园;张国强;彭瑾瑜

    目的 分析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影响免疫功能重建的因素.方法 2003年9月至2013年6月,采用回顾式队列分析,从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筛选出按要求完成随访的病人5567例,检测病人基线及HAART治疗9-15个月后的CD+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数量,将CD4细胞<200个/μL或较基线增长<20%定义为免疫重建不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其影响因素.结果 HAART有效率为54.25%,共有2547例病人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男性[比值比(OR):1.58,95%可信区间(CD:(1.41~1.76)]、高龄[~60岁OR:2.25,95%CI:(1.38~3.67)]、>60岁OR:2.57,95%CI:(1.54~4.31)]、静脉吸毒、基线CD4细胞水平过低、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 [OR:1.68,95% CI(1.26~2.24)]感染、结核菌(TB)感染、病毒抑制不良[>5000拷贝OR:4.05,95% CI:(2.82~5.82)]等,均是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危险因素,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未发现与免疫重建相关[OR:o.90,95% CI:(0.71~1.16)].结论 男性、高龄、静脉吸毒、基线CD4细胞水平过低、合并HCV感染、病毒抑制不良等,均是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需引起注意.

  • 运城市农村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王晋生;周仁义;曲淑霞;陆立星;李秀兰;王三桃;乔晓春;于兰;孙燕;张晓瑞;董冰洁

    目的 为了摸清运城市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健康状况,为今后的关怀、治疗、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7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及相关化验检查,观察合并感染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47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有1/5的人发生常见机会性感染症状,AIDS病人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均高于治疗前(P<0.05);男女性治疗后CD4+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平均增长37.08%;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占2.9%,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53.5%,同时合并HBV和HCV感染的占1.9%;有心电图改变者占20.3%;HIV/结核菌(TB)双重感染率为2.3%.结论 运城市农村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状况较好,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今后要积极开展机会性感染或合并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159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