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影响研究

    作者:梁启慧;王敏雅;秦微;郭利美;冯远征;曾双志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低体重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喂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 vs.46.67%,P<0.05);观察组患儿到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14.98±2.19)d vs.(19.47±2.55)d]、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36±2.57)d vs.(10.49±2.64)d]及住院时间[(13.36±2.18)d vs.(15.32±2.46)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降低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比例,促进胃肠功能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可在低体重儿治疗中应用.

  • 肠内营养液间歇泵入对颅脑创伤患者胃肠功能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

    作者:刘莎娜;李云霞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液间歇泵入对颅脑创伤患者胃肠功能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2016年1~12月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采用持续泵入输注,观察组采用间歇泵入输注,即输注90 min暂停150 min,每天4次,比较两组胃肠功能及喂养耐受性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胃液残留量少于对照组(P<0.05),而胃液pH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耐受、7d营养达标高于对照组(P<0.05),而胃肠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液间歇泵入能有效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促进患者预后.

  •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方式探索及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陈燕梅;邓连好;黄桂;邓爱荷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生长发育及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在本院出生的96例VLBWI,随机将患儿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方法喂养,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及早期微量喂养,比较两组患儿体重、胃肠功能改善情况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每日体重增长量、建立吸吮吞咽功能时间、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呕吐、胃潴留、腹泻、贫血及呼吸暂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后体重增长、头围增长大于对照组(P<0.05),而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及早期微量喂养能有效促进VLBWI早期生长发育,降低患儿喂养不耐受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远期神经系统功能发育.

  • 氨基酸初始大剂量与快速增加方案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张雪明;贺海英;闫孟秋

    目的 研究氨基酸初始大剂量方案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7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行氨基酸初始大剂量干预:起始剂量为3g· kg-1·d-1,以0.5g·kg-1 ·d-1剂量递增,预期剂量4.0g·kg-1·d-1,对照组则采取氨基酸快速增加方案:起始剂量为1.5 g· kg-1·d-1,以1.0g·kg-1·d-1剂量递增,预期剂量4.0 9·kg-1·d-1,比较2组生长发育指标、出生时、出生1周相关血气、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等指标.同时观察记录2组患儿喂养耐受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生长发育指标方面,2组体重下降百分比、体重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气、生化指标方面,2组出生1周前白蛋白、尿素氮(BUN)、剩余碱较出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方面,2组CD3+、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耐受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 (P <0.05),2组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快速增加方案,氨基酸初始大剂量静脉营养能更好的改善早产儿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有利于其生长发育,且喂养耐受率高,安全可行.

  • 新生儿早期高剂量输注氨基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胃液 pH 值与喂养耐受性的相关性指导在

    作者:游勇;皮玉菊;郝群英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时胃液 pH 值与喂养耐受性的相关性指导在早期高剂量输注氨基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研究组采取胃液pH 值与喂养耐受性的相关性指导,所有患儿均早期给予高剂量输注氨基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新生儿出生24 h 时胃液 pH 值低,48 h 和72 h 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新生儿24 h、48 h 和72 h 胃液 pH 值均较出生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研究组24 h、48 h 和72 h 胃液 pH 值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新生儿喂养耐受性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新生儿血中苏氨酸和酪氨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尿素和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早期高剂量输注氨基酸护理时根据胃液 pH 值与喂养耐受性的相关性进行指导,能够提高喂养耐受性并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 国外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潇;刘晓丹;徐林燕;朱凤

    人类早期营养和生长状况对后续生命健康具有深远影响[1],早产儿(胎龄<37周)由于肠壁循环调节功能和屏障功能不成熟,各种消化酶不足,胃肠动力和肠道免疫防御功能差,吸吮和协调功能发育相对迟缓,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因此,早产儿的喂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是决定早产儿成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2]。如何保证生存能力较差的早产儿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喂养,提高喂养耐受性,一直是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国外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早期微量喂养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

    作者:刘静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在静脉营养基础上加早期微量喂养(早期微量喂养组),于出生后6~12h开奶,按微量喂养从0.5 ~4.0 ml·kg-1·d-1开始;常规喂养组44例采用在静脉营养基础上,于生后48~72h或病情稳定后开奶,奶量从10~20ml·kg-1·d-1开始,并对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微量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能刺激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并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减少可能发生的喂养问题,改变单一静脉营养的依赖性,较快地达到全胃肠道喂养.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朝晖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临床因素,对早产儿行胃肠道喂养的临床方法进行分析,并就有利于早产儿喂养的临床措施予以总结.方法:对197例早产儿出生时的体重、胎龄、开始进行喂养的时间、有无窒息以及临床并发症等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97例早产儿当中有62例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约占31.47%,胎龄相对较小,体重比较低,早产儿开奶的时间较为推后,增奶过快,胎粪排出相对缓慢,早产儿窒息以及缺氧等各种相关性临床因素均对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发生率相对比较高,通常和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较差以及其胃肠分泌功能的相对不足有一定的相关性.合理有效的早期微量喂养、适量增奶、非营养性吸吮、合理禁食、及时促进早产儿排便、合理应用促进胃肠道功能的药物以及肠道的微生态制剂、有效的抚触等临床措施对于提高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输注递增速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及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作者:李琴;吴永红;贡浩凌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输注递增速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以及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83例,根据肠内营养输注递增速度分为低速递增组62例,中速递增组61例及高速递增组60例.比较3组患者腹内压变化,EEN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肠内营养后,低速递增组治疗后的腹内压与中速递增组、高速递增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低速递增组患者在腹胀、腹泻、呕吐/反流以及胃潴留、胃肠道出血以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方面的发生率与高速递增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低速递增组腹胀的发生率低于中速递增组(P<0.05).高速递增组患者先出现腹胀症状,与中速递增组患者发生腹胀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营养管实施EEN时,低速递增输注有利于降低患者腹腔内压力,且较少有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顾春燕;蒋慧芬;王金秀

    目的 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ELBW)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VLBW和ELBW婴儿3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87)和对照组(n=188).观察组给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当喂养达10 mL/次后,改用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对照组给予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两组持续喂养4周,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全肠道喂养时间、胎便排净时间、自主排便次数、生长发育情况、喂养后第4天和第10天胃动素水平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和胎便排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每日自主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体重、头围和身长均大于对照组(分别是1793±317 g vs 1621±138 g、30.5±1.1 cm vs 30.0±1.6 cm和43.9±1.2 cm vs 42.1±2.0 cm;均P<0.05);观察组婴儿喂养第4天和第10天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可提高胃动素水平,增加胃肠道喂养耐受性,促进VLBW和ELBW婴儿早期生长发育,降低感染发生率.

  • 两种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张小宁;王军;谭迎春;周长美;周芳

    目的:探讨两种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试验组采用输液泵持续输注法,持续输注24 h;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推注法,推注时间3~5 min,1次/2 h。观察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性、体重增长及营养状况情况。结果试验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输液泵持续输注法是早产儿较为理想的喂养方法,可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促进其生长发育。

  • 氨基酸初始大剂量与快速增加方案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吕红艳;杨李红;吴素静

    目的:探讨氨基酸初始大剂量与快速增加方案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早产儿根据出生24 h内氨基酸静脉滴注方案分为A组(46例)和B组(40例)。A组患儿给予氨基酸初始大剂量2.4 g/kg,以0.5 g/(kg·d)递增;B组患儿给予氨基酸快速增加方案,初始剂量为1.5 g/kg,以1.0 g/(kg·d)递增,两组患儿终点剂量均为3.6 g/(kg·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生长发育指标,静脉营养、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及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治疗1、7 d的前白蛋白(PA)、胃功素(MOT)及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治疗1周内氮平衡值,并记录喂养不耐受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周平均身长增加值、周平均头围增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住NICU、静脉营养及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均短于或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7 d 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7 d MOT和VIP均显著升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1周内氮平衡值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率为4.35%,显著低于B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快速增加方案相比,氨基酸初始大剂量方案可增加喂养耐受性,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且安全性较好。

  • 腹部按摩改善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顾建伟;龚小慧;范巧玲;邱佳瑜;史婧奕;陆群峰

    目的 评估早期促进肠道蠕动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早产儿病房患儿123例,入选104例.根据入院日期将入选病例方便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4例,两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等方面基线一致.对照组采用静脉营养联合经肠道早产儿液体配方乳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每日一次的腹部按摩.通过比较两组胎粪排尽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经肠道内喂养每日摄入热卡达到501.6 kJ/kg(全肠道喂养)的时间,来评估早产儿喂养耐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胎粪排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42,P<0.001);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6,P=0.006);经肠道内喂养达到每日摄入热卡501.6 kJ/kg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47,P<0.01).结论 对早产儿进行腹部按摩的干预方法能显著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意义.

  • 不同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小宁;周长美;周莹;马宁玲;胡惠惠;周芳;王军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喂养方法对住院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喂养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6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实验A组:输液泵持续输注24 h;实验B组:输液泵持续输注30 min,间歇1.5h,交替进行;对照组:持续推注3~5 min,1次/2 h.观察三组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体重、头围、身长增长情况.结果 实验A、B两组喂养耐受性均较对照组好,且实验A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B组(P<0.01).住院10 d、20 d三组间平均体重增长差异无显著意义,且实验A、B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输液泵输注法是早产儿较为理想的喂养方法,其喂养耐受性及生长发育情况均较好,其中输液泵持续输注法,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

  •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吴晓萍

    目的:分析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接收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方式,研究组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方式,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总胆红素峰值、胎粪排空时间以及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总胆红素峰值、胎粪排空时间以及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将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应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不仅能够改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提升胃肠道功能,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也能够降低胃肠道不耐受性,从而使得早产儿可尽早从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有助于治疗的成功,值得大力度推广和使用.

  • 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耐受性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英;张谷雨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耐受性以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持续鼻饲喂养,观察组运用间断鼻饲喂养.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现不耐受性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给予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间断鼻饲喂养,可以提高患儿的喂养耐受性,改善胃泌素水平,增强治疗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