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分析

    作者:王尉;王浩;陈亭亭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8年5月~2011年5月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 mg组(A组)、10 mg组(B组)、20 mg组(C组),均为晚餐后顿服.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LDL-C、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的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均明显减小(P < 0.01);TC、TG、LDL-C指标均明显降低(P < 0.01),HDL-C明显增高(P < 0.01).但总体疗效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P < 0.05或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调脂,抗感染以及抗动脉硬化作用,其疗效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本研究3种剂量治疗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值得认可.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作者:关利利;张洪剑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2014年6月—2015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病人均给予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治疗期间脑梗死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0.014)。治疗后,两组病人颈动脉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2、2.284,P<0.05),但观察组病人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8,P=0.012)。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在治疗期间脑梗死的复发率分别为4.7%、25.6%,观察组病人脑梗死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P=0.007)。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提高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病人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颈动脉斑块面积情况和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梁文桂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对照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8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10mg组(A组)、20mg组(B组),均为晚餐后顿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LDL-C、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一中膜厚度的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一中膜厚度均明显减小(P<0.01);TC.TG,LDL-c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增高(P<0.01).但总体疗效显B组优于A组(P<0 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调脂以及抗动脉硬化作用,其疗效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2种剂量治疗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麻.安全性值得认可.

  • 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面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鹏;罗政;刘纯纲;谷玉平

    目的 探讨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87例,行血HCY水平测定及颈动脉超声检测.患者按照有无斑块分为斑块组(n=145)和无斑块组(n=42).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斑块与血HCY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无斑块组(n=42)的HCY中位数是12.1μmol/L,斑块组(n=145)的HCY的中位数是15.0μmol/L,秩和检验P<0.001.Spearman相关检验发现HCY与颈动脉大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28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吸烟、TG、HCY是影响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斑块组血清HCY高于无斑块组,血清HCY与颈动脉大斑块面积呈正相关,HCY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

    作者:徐红梅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从本院选取2016-08~2017-08进行治疗的80例脑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患者治疗效果、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颈动脉斑块面积,有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形成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作者:曹红桂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形成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的作用.方法 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中随机选择89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变化更明显(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面积(Smax)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MT和Smax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IMT和Smax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形成可以起到良好的调脂效果,有效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并缩小斑块面积.

  •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宋文彤;贾岩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方法 将123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氯吡格雷组(61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62例).观察治疗8个月后2组血清hs-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脑血管病复发率.结果 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血脂水平下降明显(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8个月血清hs-CRP、IMT均显著下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P均<0.01);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CRP下降幅度、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较氯吡格雷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hs-CRP浓度,使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更有利于抑制炎症、稳定斑块及降低卒中发病率.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分析

    作者:钱雪松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8年5月~2011年5月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mg组(A组)、10mg 组(B组)、20mg组(C组),均为晚餐后顿服.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LDL-C、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的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均明显减小(P<0.01);TC、TG、LDL-C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增高(P<0.01).但总体疗效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P<0.05或P<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调脂,抗炎以及抗动脉硬化作用,其疗效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本研究3种剂量治疗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值得认可.

  • 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作者:马戈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血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辛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IMT、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水平、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可有效缩减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厚度,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 他汀类药物联合缓释烟酸的调脂疗效及对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动脉硬化的作用

    作者:崔英;王建华;白华东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用缓释烟酸对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血脂调节和防止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96例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4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2)治疗组(4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和烟酸缓释片1000 mg/d.分别于入院第2天空腹查血脂、肝功能,入院1~2周内查颈动脉超声,6个月后复查血脂、凝血功能、肝功能和颈动脉超声,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Smax)变化.结果 (1)经过6个月治疗,2组患者L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3.52±0.80 mmol/L vs 1.81±0.51 mmol/L,3.54±0.63 mmol/L vs 2.32±0.63 mmol/L,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1.81±0.51 mmol/L vs.2.32±0.63 mmol/L,P<0.05).而H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0.91±0.30 mmol/L vs 1.49±0.31 mmol/L,0.96±0.28 mmol/L vs 1.25±0.55 mmol/L,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1.49±0.31 mmol/L vs 1.25±0.55 mmol/L,P<0.05),2组TC、TG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6个月随访均未发现明显肝酶升高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2)治疗6个月后,2组IMT、Smax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缓释片治疗组较单用阿托伐他汀组IMT、Smax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调脂、降脂作用,缓释烟酸对升高HDL-C作用更明显,阿托伐他汀联用缓释烟酸更有利于全面调脂,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并缩小斑块面积,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