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北方汉族男子FECH基因IVS3-48T/C多态与有氧运动能力表型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许亚丽;胡扬;温辉;任志军

    目的:探讨亚铁螯合酶(FECH)基因IVS3-48T/C多态在中国汉族男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耐力训练前后有氧耐力表型指标的关联,为提高耐力训练效果提供分子标记.方法:选取102名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健康受试者,以95%~105%个体无氧阈强度进行5000米跑训练,每周3次,共18周.训练前后测定VO2max、通气阈(VT)、跑节省化(RE)等指标.使用PCR-RFLP和测序方法解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对该多态与上述生理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1)3种基因型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的分布频率依次为CC基因型8%、TC基因型45%、TT基因型为47%; (2)耐力训练前,TT基因型RE/HR、RE/rVO2初始值均显著性低于CC基因型(P<0.05); (3)耐力训练后,TT基因型受试者在RE时的通气量(△RE/VE)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结论:FECH基因IVS3-48T/C多态性中,TT基因型具有较高的有氧运动能力起始水平,还有较高的训练敏感性,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分子标记.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诊断腹膜转移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姬忠贺;刘洋;Yutaka Yonemura;李雁

    腹膜转移(peritoneal metastasis, PM)一直被视作癌症的终末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期,外科肿瘤学界发展了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CRS)加腹腔热灌注化学药物治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的综合治疗策略,可延长部分经谨慎选择的PM患者生存期.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 CCR)是该综合治疗后重要的独立生存预测因子.然而,现行的手术技术容易遗漏肉眼难以发现的隐匿部位PM或微小癌灶,PM仍是常规CRS术后主要的复发形式.因此,近年来,光动力学诊断(photodynamic diagnosis,PDD)方法逐渐发展,并用于检测PM.本综述旨在总结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 5-ALA)PDD技术在 PM中的应用进展.

  • 血红素氧合酶-1激活对大鼠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静;赵金垣;王广增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激活对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HO-1的作用底物--血红蛋白(Hb)诱导HO-1的产生,并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验证其蛋白量和mRNA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油酸型ARDS大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合动脉血气分析、肺湿重、干重测定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来验证HO-1激活对ARDS的防治效果.结果Western blot测定结果证实24 h时HO-1蛋白明显增加,RT-PCR结果表明其mRNA表达在16 h就已明显升高;且Hb+油酸(OA)组ARDS大鼠血清和BALF中TNF-α及IL-8水平明显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A组动脉血PaO2[(56.28±6.71)mm Hg]、血氧饱和度(79.53%±5.82%)及血氧合指数[(258.81±29.37)mm Hg]均明显高于OA组[分别为(35.08±4.59)mm Hg、55.80%±12.76%、(167.86±21.94)mm Hg],肺湿/干重和病理学检查指标亦有明显改善.结论Hb可成功地诱导体内HO-1的表达,并显示出防治ARD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系HO-1通过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和IL-8来减轻肺损伤.

  • 沉默亚铁螯合酶提高胃癌细胞MGC80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效率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涛;戴一扬

    目的 探索亚铁螯合酶(FECH)对胃癌细胞MGC803 5-氨基酮戊酸(5-ALA)光动力治疗(PDT)中5-ALA剂量的影响.方法 在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中加入不同浓度(0、0.1、0.2、0.5、1.0、2.0 mmol/L)5-ALA,避光培养4h,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FECH小干扰RNA(siRNA)干扰MGC803细胞中FECH表达,优选出有较高的FECH干扰效率的FECH siRNA用于干扰实验.PDT实验设置空白组、FECH siRNA组、1.0 mmol/L 5-ALA组和0.2 mmol/L 5-ALA+FECH siRNA组,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灯照射5 min,照射波长为635 nm,以相应的避光组作为对照.24 h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CCK-8法检测活细胞率.结果 加入2.0 mmol/L 5-ALA的MGC803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优选出的FECH siRNA干扰效率>80%.经5-ALA-PDT,空白组和FECH siRNA组活细胞率均>90%;1.0 mmol/L 5-ALA和0.2 mmol/L 5 ALA+FECH siRNA组中活细胞率明显下降,分别为(17.13±1.63)%和(2.50±1.04)%;与1.0 mmol/L 5-ALA相比,0.2mmol/L 5-ALA+FECH siRNA组下降的更明显(P<0.05).结论 沉默FECH能提高MGC803细胞5-ALA-PDT效率并减少5-ALA剂量,FECH是MGC803 5-ALA-PDT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一家系亚铁螯合酶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马俊红;肖生祥;安金刚;王晓鹏;许庆强;董颖颖;冯义国

    目的 通过对一例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家系亚铁螫合酶基因突变检测,探讨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遗传特征.方法 收集一例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家系中4例患者及3例表型正常者和50例无亲缘关系健康个体外周血标本,采用PCR扩增亚铁螯合酶基因全部11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先证者及其母亲、姐姐、表兄、外祖父中检测到一个新的剪接突变位点间隔序列(IVS)3+1G→A,其外祖母和父亲未发现该突变;正常对照未发现此突变.先证者及其父亲、姐姐、表兄、外祖父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为IVS1-3T/C和IVS3-48C/T,而先证者的母亲与外祖母为IVS1-23C/C和IVS3-48T/T.结论 发现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家系一个新的基因突变位点,该突变可能与两个低表达等位基因IVS1-23T和IVS3-48C共同导致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临床表型.

  •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一家系中亚铁螯合酶基因突变的检测

    作者:周少娜;彭振辉;肖生祥;李晓莉;刘艳;李伯埙

    目的 对一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PP)家系进行基因突变研究,探讨基因突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家系资料,抽取家系中患者、正常人及与该家系无关的5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方法 扩增外周血基因组DNA亚铁螯合酶(FECH)基因的第1至11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直接进行双向测序以检测突变.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和卟啉测定结果 ,患者明确诊断为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PCR扩增得到预期DNA片段.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家系中先证者、其妹和其父FECH基因第1内含子供体剪接位点检测到一个杂合突变(IVS1+1G→G),该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还在先证者、其妹和其母FECH基因第1内含子受体端检测到一个与低表达等位基因相关的多态性(IVS1-23C/T).结论 报道一FECH基因第1内含子供体剪接位点的新突变,该突变可能引发FECH基因缺陷,是EPP家系中患者发病的分子基础.

  • 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的耐药性和原卟啉亚铁螯合酶毒力因子研究

    作者:葛玉梅;陈学波;黄燕颖;吕火烊;赵钊;周永列

    目的:检测与分析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的耐药性和β-内酰胺酶基因、原卟啉亚铁螯合酶基因及其结构和功能.方法:采用血平板分离划线培养、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和16S RNA基因PCR分离并鉴定病原菌.采用微量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碳青酶烯酶确证试验确定其产酶情况.采用PCR扩增分离菌株5个β-内酰胺酶基因和原卟啉亚铁螯合酶基因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原卟啉亚铁螯合酶基因产物结构与功能.结果:患者血液中分离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该菌株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替加环素敏感,但对五种青霉素类、四种头孢菌素类和两种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该菌株产β-内酰胺酶但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碳青酶烯酶.该菌株具有5个独特的β-内酰胺酶基因和原卟啉亚铁螯合酶基因,该基因产物为含2个Ⅱ类螯合酶超家族原卟啉亚铁螯合酶功能结构域,与脑膜炎奈瑟菌原卟啉亚铁螯合酶亲缘关系近.结论:该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性,其β-内酰胺酶基因与常见细菌β-内酰胺酶基因不同,原卟啉亚铁螯合酶可能是其重要毒力因子.

  • 亚铁螯合酶抑制诱导细胞内原卟啉Ⅸ积聚的肿瘤荧光成像

    作者:姚前尹;林绍强;李囡;陶良阔;孙见薇;温嘉耀;王晓玉

    目的:探讨靶向FECH的siRNA在肿瘤荧光成像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FECH的siRNA,用脂质体转染剂Lipofectamine2000携带后转染H08910PM细胞,用RT-PCR半定量检测细胞中FECHmRNA的表达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体外检测H08910PM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siRNA转染后H08910PM细胞的FECH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与转染剂组比敲减效率为70.1%.荧光显微镜成像图显示:随氨基酮戊酸(ALA)浓度的增高,红色荧光逐渐增强;同一ALA浓度下siRNA干扰后,其红色荧光增强.结论:化学合成的靶向FECH的siRNA能够下调H08910PM细胞中FECH基因的表达,增加肿瘤细胞内的PplX积聚,siRNA与小浓度ALA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减少ALA系统毒性,并提高肿瘤细胞的检出率.

  • HO-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支架置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关系

    作者:王华;侯慧娟;张文辉;付军桦;姚如永;辛辉

    目的 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启动子GT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随访实施支架置入术的282例冠心病病人6个月后非罪犯血管的病变情况,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采集受检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O-1基因启动子GT重复序列,经聚丙烯酰胺电泳后银染确定基因分型.比较HO-1基因启动子区不同的基因型与支架置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与非进展组相比,进展组病人S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降低(x 2=10.3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非罪犯血管的进展与HO-1基因多态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有关,病人携带S等位基因为非罪犯血管进展的保护性因素(OR =0.483,95%CI=0.263~0.885,P<0.05).结论 HO-1基因启动子区GT重复序列的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支架置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相关,携带S等位基因可降低非罪犯血管进展的发生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