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模拟失重下大鼠骨和骨髓中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的变化

    作者:傅崇建;杨连甲;曹新生;陈希哲;张立藩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骨质和骨髓内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Human recombination 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配对分为悬吊组和自由活动组(5只/组),实验期为14、28 d.组织标本行原位杂交.结果尾吊组大鼠骨质和骨髓内rhBMP-2的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尾吊组14 d rhBMP-2的表达明显强于28 d(P<0.05).结论大鼠后肢去负荷导致骨和骨髓rhBMP-2含量的降低.

  • 骨形成蛋白微球温敏性凝胶复合系统的制备及释药特性研究

    作者:符旭东;刘宏;汤韧;张孟佑

    目的 考察处方和制备工艺对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微球释放度的影响,并比较rhBMP-2微球和rhBMP-2微球温敏性凝胶复合系统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采用W/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端羧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COOH)为材料制备空白微球.通过吸附法制备rhBMP-2载药微球.以单甲基聚乙二醇-羟基乙酸共聚物(MPEG-PLGA)为材料制备凝胶.通过试管倒转法测定凝胶剂和微球凝胶剂的初始胶凝化温度(IGT),采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释药速度.结果 20%的MPEG-PLGA凝胶和微球凝胶剂的IGT均在37℃左右,缀球中药物呈现三相释药模式,而微球凝胶剂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ehi方程.采用PLGA-COOH制备的rhBMP-2微球,其突释明显小于以PLGA为材料制备的微球,增加内水相与油相的体积比.在内水相中加入氯化钠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突释.结论 rhBMP-2微球温敏性凝胶复合系统可以减少药物突释,具有比微球剂更理想的体外释药特性.

  • 活性胶原基纳米骨修复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刘冰;王忠义;陈鹏;吴伟;毛天球;牛丽娜;焦凯

    目的:观察胶原基纳米骨(nHAC)及活性胶原基纳米骨(AnHAC)修复即刻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奠定理论依据.方法:犬下颌骨拔牙创区制造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分别采用植入nHAC、AnHAC、自体牙槽松质骨及不植入任何材料4种不同方法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术后6周、12周,采用X线摄片、骨密度测量及组织学检查,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和新骨与种植体的关系.结果:两组实验动物中,除空白对照组外,骨缺损区均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1)nHAC组:术后6周已有新生骨小梁形成,术后12周修复骨缺损,种植体边缘可见较多新骨形成;2)AnHAC组:成骨过程较早,术后6周即有较多新生骨组织出现,术后12周新骨组织与宿主骨完全融合,并与种植体表面形成广泛的骨性结合.结论:nHAC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可良好地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复合rhBMP-2后效果更佳.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修复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方法.

  •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陈建钢;曾凯;张伟;陈新明;赵怡芳

    目的:观察脱钙冻干骨移植物(DFDBA)在种植体周骨缺损的诱导成骨活性以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钛膜对DFDBA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犬股骨植入种植体周围,制造4 mm×3 mm×3 mm骨缺损,分别采用DFDBA、DFDBA+rhBMP-2和DFDBA+钛膜三种不同方法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术后4、8、12周,组织学观察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三组实验动物中,植骨创均愈合良好,种植体无松动,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①DFDBA组:术后4周即有新生骨小梁形成,术后12周修复骨缺损,但新骨组织与宿主骨之间仍见明显分界;②DFDBA+rhBMP-2组:成骨过程较早,术后4周即有较多新生骨组织出现,术后8周,成骨细胞较为丰富,术后12周新骨组织与宿主骨完全融合;③DFDBA+钛膜:术后4周即见新生骨小梁沿钛膜生长,至术后12周,完全覆盖骨缺损.结论:DFDBA具有良好的骨诱导和骨引导作用,可用于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rhBMP-2复合DFDBA,可增强骨诱导作用,加速成骨过程;钛膜有助于维持骨再生空间,阻隔软组织长入,引导新骨生长,缩短修复过程.

  • rhBMP-2/SH复合物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孔卫东;张武;李小兰;邓国珍;张华;黄风琼

    目的 评价rhBMP-2/SH复合物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实验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2只,每只动物每侧胫骨植入rhBMP-2/SH/微种植体(实验组)、微种植体(对照组)各1枚;术后2、4、8周处死动物进行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形态学观察与微种植体-骨界面剪切力的测量.结果 在2、4、8周时,实验组rhBMP-2/SH/微种植体周围胫骨表面有新骨生成,术后4周和8周时rhBMP-2/SH/微种植体骨质附着量多于单纯微种植体.实验组的剪切力分别为(121.52±20.32)、(213.78±25.30)、(252.15±36.96)N;对照组的剪切力分别为(124.32±18.25)、(175.63±23.45)、(201.07±33.49)N;术后4周和8周时实验组的剪切力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MP-2/SH复合物可以促进微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增加骨皮质厚度、骨结合率,从而增加微种植体的稳定性.

  • rhBMP-2m对γ射线辐射造血损伤小鼠的治疗

    作者:周柯;施乐;田琼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rhBMP-2m)对γ射线辐射造血损伤小鼠的影响. 方法: 15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照射组、BMP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 照射组和BMP治疗组均以60Co-γ射线7.5 Gy照射200 s,对照组不接受照射. 照射后,照射组和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BMP治疗组注射等量0.5 g/L rhBMP-2m生理盐水稀释液,各6 d. 照射后1, 3, 5, 7, 9, 11 d以尾静脉采血观察3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变化;照射后11 d观察照射组、BMP治疗组小鼠脾结节形成数变化. 结果: 3组间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外周血红细胞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外周血白细胞[如(0.32±0.11)×109 vs (4.05±1.18)×109, 7 d]、红细胞[如(6.73±1.68)×1012 vs (9.09±1.92)×1012, 7 d]、血小板计数[如(26.60±7.47)×109 vs (814.20±187.01)×109, 7 d]显著下降 (P<0.01);与照射组相比,BMP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如(1.61±0.31)×109 vs (0.32±0.11)×109, 7 d]、血小板计数[如(142.60±35.71)×1012 vs (26.60±7.47)×1012, 7 d]显著增高 (P<0.01),外周血红细胞数目虽然增高[如(7.38±2.22)×1012 vs (6.73±1.68)×1012, 7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治疗组小鼠脾结节形成数显著多于照射组(P<0.01). 结论: BMP可提高γ射线放射损伤小鼠各系的造血细胞数目及脾结节形成数,具有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