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定量缓释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植入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作者:王明;杨小平;苏宇雄;杨熙;胡晓燕

    目的 制备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rbFGF/PLGA)定量缓释植入片,观察其一般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和rbFGF生物活性维持情况.方法 溶剂挥发法制备rbFGF/PLGA植入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植入片中rbFGF含量,进行体外释药试验,检测rbFGF释放速度和含量,并将植入片植入兔下颌牵张成骨区局部缓慢释放观察rbFGF活性.结果 rbFGF/PLGA植入片表面光滑平整,质地均匀,rbFGF含量为3.613 μg/片.标准曲线方程为C=1280.54A-99.21(n=7,r2=0.9952),线性范围15.6 ~ 1000 pg/ml.植入片体外第1天释放rbFGF 10.70%,第9天累积释放51%,第20天释放达到80%以上.兔下颌牵张成骨实验结果显示植入组新骨形成速度和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rbFGF/PLGA植入片制备工艺良好,植入片中rbFGF生物活性保存良好,具有定量缓释作用并能促进牵张成骨中新骨形成的速度和质量.

  • 重组降血压肽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作者:孙海燕;方科伟;刘冬

    目的 制备重组降血压肽(rAHP,氨基酸序列为VLPVPR)缓释微球.方法 以不同单体比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缓释材料,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制备的佳工艺条件,并考察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微球粒径越小(P<0.05),孔隙率越高;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比例越大,微球粒径越大(P<0.05);微球制备的优工艺为:油相中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质量浓度ρPLGA为12 g · 100 mL-1、初乳搅拌速度Vstir为1 000 r·min-1、内水相与油相体积比Rw/o为1∶7.5,外水相聚乙烯醇124(PVA)质量浓度ρPVA为4 g·100 mL-1,按此工艺制得的重组降血压肽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包封率在90%以上,载药量11%以上,微球粒径70 ~90 μm;载药微球在PBS缓冲液中2h内的累积释药量在40%以内,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小,释药速度越快(P<0.05),羟基乙酸含量越高释药速度也越快(P<0.05),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表明微球通过扩散机制进行缓释.结论 该微球制备工艺成熟,包封率高,具有缓释能力.

  • 新型组织工程化骨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

    作者:王剑龙;米雷;候光辉;郑治

    背景:前期已成功制备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calcium phosphate oements/PLGA,CPC/PLGA)生物复合材料,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进一步验证CPC/PLGA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工程化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体内观察,于2004 01/2005 12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自制CPC/PLGA支架材料,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制备桡骨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成4组,于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组织工程骨、CPC/PLGA复合材料、复合了种子细胞的磷酸钙骨水泥及单纯磷酸钙骨水泥.主要观察指标:经不同时间的X射线片、组织形态学及电镜观察,了解各组材料的成骨作用.结果:X射线照片显示组织工程骨组不同时间新骨形成的量均优于其他组,其骨缺损修复的方式和速度均优于其他组;组织学观察到组织工程骨组的成骨细胞及骨小梁出现均早于其他组:电镜结果表明,与其他组相比较,组织工程骨组的成骨速度较快.结论:种植了骨髓基质干细胞的CPC/PLGA复合物能促进骨组织生长,有望作为一种新型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

  •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膜体外复合兔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的生长规律

    作者:洪佳旭;徐建江;崔磊;尹烁;李纲

    背景:虽然国外已有报道应用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应用于组织的构建,但研究重点在于这些复合物能否修复组织缺损,尚缺乏间充质细胞与材料相容性的研究.目的:观察兔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膜上的黏附及生长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观察实验,于2007-09/2009-03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所和上海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6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6只用于提取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聚乳酸及聚羟基乙酸购自美国Sigma公司.方法:兔麻醉后取颈背处的皮下脂肪,I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原代细胞,接种至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细胞达80%融合时传代,取第4代细胞用于实验.将聚乳酸与聚羟基乙酸按照7:3的比例合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膜,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900.主要观察指标:用Dio染料标记第4代细胞后测定不同接种浓度细胞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膜上的黏附率;在细胞与材料共培养1周以后,分别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双光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及内部的生长情况.结果:不同接种浓度细胞与材料的黏附率高可达99%.细胞与材料共培养1周以后.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查发现材料中有表达绿色荧光的大量细胞,形态呈纤维样或卵圆状;扫描电镜表明细胞在材料表面呈复层生长且与材料黏附良好,细胞分泌基质较旺盛;双光子显微镜检查提示细胞在内部分布均匀且形态以纤维样为主.结论: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可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膜材料表面及内部生长,两者生物相容性较好.

  • 牙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问题与应用

    作者:路博闻;徐璐璐;张洋;韩光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牙周组织完全再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就近年来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材料三大基本要素的新研究及相关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关于牙周组织工程研究方面的文章,检索词为“periodontal tissue englneenng”,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CBM数据库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相关牙周组织工程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牙周组织工程”.排除重复性研究,终纳入3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研究证实牙周膜干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领域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骨髓基质干细胞是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牙囊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形成牙周组织.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已被证实有较强的牙周组织修复功能,与牙周组织工程相关的主要生长因子有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釉基质衍生物等.目前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主要分为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如何选择佳的种子细胞、细胞因子以及支架材料的复合物,其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

  •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植入大鼠拔牙创对骨愈合的影响

    作者:吴哲;刘畅;郭雷;陈远;孙宏晨

    目的探讨多孔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植入大鼠拔牙创对牙槽骨再生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拔除右下颌中切牙后,实验组即刻植入PLGA支架材料,自然愈合拔牙创作为对照组,于术后1、2、4、8和12周分别处死大鼠.用软X线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评价大鼠下颌切牙拔牙窝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4、8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剩余牙槽嵴长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2、4和8周实验组剩余牙槽嵴的相对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术后8周,实验组拔牙窝内可见极少量的未降解的支架材料,对照组拔牙窝内充满新生骨,但有间隙存在;术后12周,支架材料完全降解,实验组和对照组拔牙窝内均可见编织状骨,实验组骨沉积线明显.结论:PLGA生物材料在不影响牙槽窝骨组织愈合过程的同时,能有效地保持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和宽度.该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而且具有骨引导的效应.

  • 一种白细胞介素-12缓释微球制备及体外表征

    作者:李晓鸣;徐健雄;赵笑天;张向荣;林清

    目的:开发一种白细胞介素-12(IL-12)长效缓释微球剂型.方法:采用水包油-油包固(S/O/W)法制备了白介素-12因子多糖微粒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PLA)微球,研究了微球的表面形态和粒径大小,并且运用ELISA方法考察了微球的体外释放效果和免疫活性.结果:本方法制备的白介素-12因子微球光滑圆整,体外缓释达45天,累积释放率近90%.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白介素-12因子微球,不仅具有有效地保护IL-12蛋白活性,同时实现长效缓释的目标,是一种可行的IL-12缓释方案.

  • 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生物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治;王剑龙;肖飞;向其军;刘咏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生物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了CPC-PLGA复合材料,测定其抗压强度,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固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并与单一的CPC材料进行对照.结果CPC-30vol%PLGA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比单一的CPC材料提高了1倍多;与单一CPC材料相比,复合材料中CPC的固化产物羟基磷灰石晶体的聚集形态发生了改变,颗粒排列更加紧密.结论PLGA的加入可以提高CPC的抗压强度,对CPC的固化反应无不利影响,该复合材料在整形外科、骨外科及牙科领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Ⅰ型胶原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李雅钗;黄向华;张明乐;李亚楠;陈业星;贾静飞

    目的 观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Ⅰ型胶原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阴道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取经多聚赖氨酸包被的PLGA置于含0.25%Ⅰ型胶原的醋酸水溶液,制备PLGA/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取10~12周龄雌性SD大鼠阴道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阴道上皮细胞,取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取复合支架浸提液培养阴道上皮细胞,观察材料细胞毒性.将阴道上皮细胞与复合支架共培养48 h(实验组),检测细胞黏附率;以单纯PLGA支架接种细胞作为对照组.将细胞-支架复合物埋植至SD大鼠皮下,于2、4、8周取材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生长情况.将细胞-支架复合物移植至6只切除阴道组织的SD大鼠阴道部位,于术后3、6个月观察阴道生长情况,6个月后取阴道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大鼠阴道上皮细胞在PLGA/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浸提液中生长、增殖良好,细胞毒性为1级.实验组细胞黏附率为71.8%±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4%±5.7%(t=2.195,P=0.005).阴道上皮细胞能在PLGA/Ⅰ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大鼠皮下埋植2周后,细胞在支架孔隙内生长增殖,成纤维细胞生长;4周支架材料表面形成1~3层上皮;8周后支架材料部分降解,上皮层次增加,呈极性排列,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细胞-支架复合物原位移植3个月后,大鼠阴道黏膜呈粉红色,有光泽,支架材料大部分降解;6个月时阴道深约1.2 cm,无明显狭窄,阴道黏膜外观类似正常阴道黏膜,皱襞较少,组织学观察示上皮层与正常阴道无明显区别,基底层可见钉状突起,数量少于正常阴道,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结论 PLGA/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阴道的支架材料.

  • 定量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明;杨小平;苏宇雄;杨熙;胡晓燕

    目的:探讨定量缓释rbFGF/PLGA植入片对兔下颌牵张成骨的促进作用.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建立兔下颌双侧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将定量缓释rbFGF/PLGA植入片植入实验组牵张区两侧,对照组牵张区植入空白PLGA.牵张后固定期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查,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并测定ALP活性及骨钙素含量评估新生骨质量.结果:2组下颌骨牵张后间隙均有新骨形成,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显示实验组新骨形成速度和质量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亦优于对照组(P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