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颌语音运动及颌面部肌群肌电活动的同步分析

    作者:王丹;邵龙泉;汪饶饶;徐远志;杨启祥;林雪峰

    目的:分析正常牙合人下颔语音运动轨迹及同步颌面部肌群肌电活动特征.方法:运用BioPAKⅡ口颌系统功能诊疗仪同步记录30名个别正常牙颌人朗读标准中文短文时的下颌运动轨迹和颌面部肌群肌电活动情况,对收集的轨迹、肌电信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下颌语音运动大开、闭口速度为96.19±38.66mm/sec,86.89±31.96mm/sec;运动大开口,前伸、后退、左侧、右侧位移分别为9.93±3.85mm,1.09±0.76mm,5.24±2.23mm,1.58±0.93mm,1.65±0.94mm.轨迹大开、闭口速度之间成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0,p=0.000).②上唇周肌、下唇周肌、咬肌浅层、二腹肌前腹双侧肌电幅值总值分别为12.09±3.97my、16.72±5.85my.4.87±2.17my、8.60±3.97my.上唇周肌与咬肌浅层肌电幅值之间(r=0.375,P<0.05),下唇周肌与二腹肌前腹肌电幅值之间成正相关关系(r=0.621,P<0.05).结论:个别正常人骀的下颌语音运动轨迹形态相似,为连续、平滑、流畅的曲线;轨迹大开、闭口速度较稳定;同步颌面部同名肌群肌电幅值对称性好.

  • 下颌运动轨迹研究方法及应用

    作者:任利玲;马东洋;康宏

    下颌运动是由(牙合)、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共同参与进行的一种复杂三维运动,对于我们行使并认识咀嚼、吞咽及语言等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对下颌运动的研究已成为各国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对下颌运动轨迹研究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作一回顾.

  •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运动轨迹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蔡鸣;沈国芳;程蕙娟;陈玉琴

    目的:应用下颌运动轨迹仪评价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运动的变化.方法:对1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牙合)对照组,采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轨迹仪测定受试者大开口运动,前伸及左右侧边缘运动距离,记录由计算机通过切牙运动模拟的双侧髁突的运动轨迹间的大差数(MRC).通过自身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比较,评价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下颌运动的变化以及髁突运动的对称性.采用团体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患者除开口度外,其他运动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前伸运动差异显著(P<0.05);开口时MRC值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开口度及左侧运动距离下降,前伸和右侧运动略有增加;MRC呈上升趋势.术后6个月时,下颌运动距离均有所增加,除开口度外其余均超过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MRC小于术前水平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运动水平与正常(牙合)存在差异,髁突运动对称性较差.正颌手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 单侧磨牙正锁(牙合)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研究

    作者:朱兴志;王楠;侯爱兵

    目的 探讨单侧磨牙正锁(牙合)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牙台人群的差异.方法 选择单侧磨牙正锁牙台者18例作为实验组,(牙合)关系正常者1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RCUSdigma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下颌边缘运动的轨迹.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值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下颌边缘运动轨迹较对照组出现曲折、台阶以及摆动幅度较大;实验组下颌前伸边缘运动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下颌向锁牙台侧边缘运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髁突运动大差数(MRC)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在开口边缘运动(前后向)和前伸边缘运动(前后向及垂直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磨牙正锁(牙合)对下颌切点边缘运动的轨迹特征、边缘运动的范围以及双侧髁突运动的对称性具有影响.

  • 下颌运动轨迹的描记在口腔修复中的运用(综述)

    作者:马达;唐亮;唐昭;赵要武

    下颌运动是在牙合、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三维运动,对下颌运动的研究是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进行的.在口腔修复工作中,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确定颌位关系、描记咀嚼运动和下颌边缘运动以及研究下颌运动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等各方面,提供了准确的下颌运动轨迹的资料,从而为临床口腔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髁突运动中心的研究进展

    作者:蒲琳;王频

    髁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动轨迹对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颌骨的运动是包含一系列滑动与转动的复杂运动,运动记录参考点的选择对髁突运动轨迹的记录结果影响极大,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参考点,以得到较为稳定且重复性高的髁突运动轨迹.本文就其中一个使用较为广泛的参考点-运动中心作一综述.

  • 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RPD修复前后下颌运动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曼拉;杨春

    目的 为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疗效评价寻找一种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有无RPD修复史分为Ⅰ、Ⅱ2组,Ⅰ组患者从未行RPD修复.采用SAM下颌运动轨迹仪和肌电仪同步检测RPD修复前后患者下颌运动轨迹,双侧咬肌及颞肌前束表面肌电;分光光度计检测患者咀嚼效率.结果 RPD修复6月后:(1)患者咀嚼环形态规整,幅度增大,Ⅰ组冠状面咀嚼环宽度由(0.73±0.34)mm增至(2.58±1.01)mm (P<0.05);(2)下颌边缘运动时,轨迹规律性提高,Ⅱ组大开口轨迹范围由(31.51±6.37) mm增至(61.95±12.42) mm,前伸运动由(4.22 ±2.85) mm增至(8.38±1.13) mm (P<0.05);(3)咀嚼肌肌电周期改善;(4)咀嚼效率提高(P<0.05).结论 下颌运动轨迹和咀嚼肌EMG可作为RPD疗效评价的参考依据.

  • 牙齿重度磨耗患者下颌运动轨迹的研究

    作者:韩碧洁;李晓箐;王娅;易新竹;李波

    目的:研究重度磨耗对下颌运动乃至口颌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组重度磨耗患者30 例,对照组个别正常(牙合)10 例,用K6-1系统分别记录下颌叩齿、开闭口及边缘运动轨迹.结果:磨耗组中MPP-ICP不稳定的患者较对照组多(P<0.05);磨耗组下颌开闭口运动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轨迹的平滑度及重复性较对照组差;磨耗组边缘运动轨迹的平滑性及对称性较对照组差,其MMI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磨耗可影响下颌运动及功能,但对整个口颌系统健康的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