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的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作者:钱立峰;郝燕燕

    目的 评估"改良的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 应用氪激光大光斑先于虹膜中外1/3交界处进行360°环形虹膜光凝.再于每象限选取2~3点自环形光凝处向前房角方向进行放射状光凝.用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15例15眼.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前房角的情况.结果 改良的激光虹膜成形术术前平均眼压(50.6±8.5)mmHg,(1mmHg=0.133kPa)术后0.5h、1h、1.5h平均眼压分别为(24.9±9.2)mmHg、(19.8±10.1)mmHg及(18.4±5.2)mmHg.平均下降51.4%、60.6%及64.6%.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术前为2764±256个/mm2,术后1周为2745±324个/mm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术后1天前房角开放范围>1/2周者13眼(86.7%).结论 改良的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效果尚好,可使功能关闭的前房角开放,眼压得到控制;无明显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

  • 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高褶虹膜型青光眼

    作者:李婷婷;钱立峰;郝燕燕

    目的 评价改良的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高褶虹膜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自虹膜中外1/3交界处开始向前房角方向依次行放射状光凝并在虹膜根部打微孔.用此方法治疗高褶虹膜型青光眼20例32眼.观察视力、眼压、房角、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视野情况.结果 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较术前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周边前房深度增大,在1/3~1/2CT之间.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视野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 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高褶虹膜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 激光虹膜成形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树民;王慧娟

    目的:比较激光虹膜成形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山东省乐陵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64只眼)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32只眼)。对照组患者给予激光虹膜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前或术中辅助减压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以均数±标准差( 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例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术前、术后7d及术后8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6.4±12.3)、(10.1±4.1)、(14.7±2.8)mmHg。术前、术后7 d及术后8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分别为(40.9±9.4)、(10.2±4.4)、(15.3±3.1)mmHg。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8个月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8,5.25;P1<0.05)。对照组患者术后7 d、8个月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6.73,14.63;P2<0.05)。术前、术后7 d及术后8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分别为(0.24±0.06),(0.67±0.28),(0.71±0.22);对照组患者的视力分别为(0.25±0.05),(0.41±0.17),(0.49±0.35)。观察组患者的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7 d、8个月的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9,-11.66;P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8个月的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1,-3.84;P2<0.05)。观察组出现眼内压升高者1例(1只眼),给予卡替洛尔滴眼液后恢复正常。对照组出现前房出血者8例(8只眼),出现白内障加速发展者10例(10只眼)。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3,P<0.05)。结论在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更具优势,有利于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瞳孔阻滞,且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作者:尹晓峰

    目的 探讨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78只患眼)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实施激光虹膜切除,研究组切除虹膜后行激光虹膜成形术.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研究组眼压、前房角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眼压、前房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发作期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岩;郝旭红

    目的 探讨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发作期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4月-2005年8月确诊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患者38例4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联合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组进行激光虹膜成形术,观察眼压变化、房角开放情况、视力及治疗组并发症.结果 眼压:治疗后2小时:治疗组眼压控制率为85%,对照组为30%;P<0.05.房角开放情况:房角开放范围>1/2周,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30%,P<0.05.视力改善情况:治疗后2小时视力恢复至发病前,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10%,P<0.05.治疗组并发症有术后暂时性眼压升高,前部葡萄膜炎,角膜内皮灼伤.结论 激光虹膜成形术可使功能关闭的房角迅速开放,眼压下降,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

  •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

    作者:范肃洁;梁远波;孙兰萍;李思珍;雷鹍;崔红;刘文茹;王宁利

    目的 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的治疗效果.方法 病例系列研究:对17例(31只眼)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于周边虹膜切除术后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于术前和术后1周测量房角宽度和虹膜厚度,并应用前房角镜观察房角粘连情况.随访3~17月,平均8月.结果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一周,房角开放距离(AOD)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小梁虹膜夹角(TIA)增宽、部分患者周边虹膜前粘连(PAS)减少、周边虹膜变薄,随诊期间未发现高眼压及前房角进行性粘连.结论 激光虹膜成形术可以明显加深非瞳孔阻滞型PACG的周边前房,增宽房角人口,从而预防房角粘连的进一步进展.

  •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联合激光虹膜成形术与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作者:张前卫;秦民安;冯梅艳

    目的 比较激光虹膜切除术分阶段联合激光虹膜成形术与单纯虹膜周边切术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100只存在房角粘连关闭(PAS>1/2钟点)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随机分为试验组(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联合激光虹膜成行术)和对照组(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激光治疗后1天、3天、7天、2周、1月、3月、6月、12月、18月进行随访,观察视力、裂隙灯、房角镜、视野、眼底、眼压等.结果 试验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91天,对照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80天.完全成功率,试验组为60%(30/50),对照组为58%(29/50),差异不具有显著性(x2=0.003,P=0.955).试验组治疗后3天的PAS与治疗前比较下降3.1个钟点,而对照组较治疗前下降2.09个钟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这种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58,P=0.02).进一步对治疗3天与6个月时的房角粘连程度进行比较,3天时PAS范围为2.44±2.25个钟点,6个月时2.95±2.61个钟点,平均增长0.51个钟点(t=2.635,P=0.012),而对照组3天与6个月的PAS无明显变化(t=0.320,P=0.751).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分阶段联合激光虹膜成形术与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相比,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可进一步松解房角粘连,激光虹膜成形术又是促使房角粘连进展加快的影响因素.

  • 激光虹膜成形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作者:董泽英;陈志萍;朱光;张维东;李新

    目的:对比YAG激光切开联合激光虹膜成形术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青光眼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首次就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5例112眼为研究对象,采用YAG激光切开联合激光虹膜成形术为治疗方案的共48眼(45例),纳入研究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为治疗方案的共64眼(60例),纳入对照组.术前和术后1周、1月、3月时,对比2组患者视力、眼内压(IOP)、眼底、视野、房角开放距离(AOD500)、中央前房深度(AC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眼术前、术后及组间视力、视野变化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1月、3月时与术前相比,IOP水平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AOD500,ACD水平均较术前有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3月内,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YAG激光切开联合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应运和推广.

  • 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钱立峰;张炬;周欣欣;王贝贝

    目的 评估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氪激光大光斑自虹膜中外1/3交界处开始向前房角方向依次进行放射状光凝,范围为360°周边虹膜.用此方法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52眼.观察术后1 d、1周、1个月患者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前房角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术前平均眼压为(42.7±8.9)mmHg(1 kPa=7.5 mmHg);术后1 d、1周、1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5.3±8.2)mmHg、(14.4 ±11.1)mmHg、(14.8±13.2)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1周、1个月眼压≤21 mmHg者分别为45眼(86.5%)、43眼(82.7%)、41眼(78.8%).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术前为(2 683±248)mm-2,术后1周为(2 651±284)mm-2,术后1个月为(2 625±321)mm-2,术后1周、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1周、1个月前房角累积开放范围>1/2周者分别为46眼(88.5%)、44眼(84.6%)、42眼(80.8%).术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瞳孔变形(1周后减轻,1个月后有9眼未恢复)和虹膜炎症反应(用药3 d后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无虹膜脱色素、出血、一过性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使关闭的前房角开放,眼压得到控制,且无明显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

  •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

    作者:张娣;杨静;贾蒙岚;袁安

    目的: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31只眼)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于周边虹膜切除术后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应用前房角镜观察房角粘连情况.随访3~13月,平均9月.结果:术后3个月31只眼的平均眼压和平均用药指数从术前的(21.6±2.5)mmHg和2.6±1.4降到(17.8±1.5)mmHg和1.0±0.90,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一周,部分患者周边虹膜前粘连(PAS)减少、周.边虹膜变薄,随诊期间未发现高眼压及前房角进行性粘连.结论:激光虹膜成形术可以明显加深非瞳孔阻滞型PACG的周边前房,增宽房角入口,从而预防房角粘连的进一步进展.

  •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娣;杨静;廖沁

    目的 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P)对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7例(52只眼)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于周边虹膜切除术后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应用前房角镜观察房角粘连情况.随访12-24个月,平均(13.4±7.7)个月.结果 术前眼压(24.2±4.3)mmHg,LIPI术后末次随访眼压(17.3±6.4) mmHg,与术前比较平均下降(6.9±2.1)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4,P<0.05).术后前房角结构可见范围增加,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缩小.术后早期视力无变化,随访时间内视野损害无进展.结论 激光虹膜成形术可以明显加深非瞳孔阻滞型PACG的周边前房,增宽房角入口,从而预防房角粘连的进一步进展.

  • 激光虹膜成形术联合YAG激光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娜;王伟;刘亚;孟浩

    目的:探讨激光虹膜成形术联合YAG激光治疗青光眼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60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行激光虹膜成形术联合YAG激光虹膜切开术者纳入观察组(38例38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者纳入对照组(22例22眼).比较术前和术后1、3、12mo时,两组患者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 distance,AOD500)、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变化,分析术后12mo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12mo时,两组患者IOP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AOD500、ACD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ECD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12mo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虹膜成形术联合YAG激光治疗青光眼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安全性较传统小梁切除术更佳,有利于患者预后眼功能恢复.

  •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观察

    作者:韩伟;郭黎霞;范肃洁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急性发作期药物不能控制的高眼压持续状态中的疗效.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7例69眼发作期药物治疗3~6h后眼压仍>30mmHg时,行LPIP治疗.监测术前和术后30,60min和2h眼压、视力变化.应用UBM测量术前、术后2h房角宽度和虹膜厚度,并应用房角镜观察前房角粘连情况.结果:LPIP后2h,房角开放距离(AOD)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小梁虹膜夹角(TIA)增宽、部分患者周边虹膜前粘连(PAS)减少、周边虹膜变薄.所有患者眼压在激光虹膜成形术后不同时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前平均眼压53.81±10.22mmHg,术后30min平均眼压33.81±9.22mmHg,术后60min为21.93±7.19mmHg,2h后眼压下降至15.16±3.07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51.79,P<0.01).同时所有患者视力都有所提高.结论:LPIP可以明显加深患者的周边前房,增宽房角入口,降低患者眼压,是治疗AACG急性发作期药物不能控制高眼压持续状态的重要辅助措施,为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并且能够改善预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