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罗菁;卢洪萍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7月台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胎龄36 ~ 42周,平均胎龄(39.1±1.7)周,采用蓝光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胎龄36~42周,平均胎龄(38.9±1.8)周,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和培菲康.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7d后T细胞亚群差异,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0.286,P<0.05);观察组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982、7.698、5.580,均P<0.05),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7.491,P<0.05);治疗7d后,2组新生儿CD3+、CD4+、CD4 +/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t值分别为7.929、16.561、8.433,对照组t值分别为1.978、6.015、3.409,均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t值分别为4.975、9.835、5.085,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29,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状态,增强免疫功能.

  •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体会

    作者:赵玉凤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3例足月分娩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结果 治疗120h后,痊愈57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79/83).结论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退黄速度快,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刘静;张鸾;王二艳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接诊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转铁蛋白( TRF)、胆红素的变化,对黄疸消退时间进行记录,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RF水平高于对照组[(1.96±0.28) g/L比(1.62±0.22)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94±16)μmol/L 比(116±21)μmol/L],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2.9±0.8) d 比(4.4±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48/50)比78.0%(39/50)],体质量、身长、头围发育情况均高于对照组[(4583±189) g 比(3943±132) g,(63.6±2.6) cm比(57.2±2.0) cm,(43.6±1.4) cm比(38.1±1.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消除黄疸,促进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作者:段光敏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80例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312.3±50.4)、(309.8±48.4)μmol/L]与治疗后[(176.7±22.4)、(125.8±18.7) 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46.8±8.7) μmol/L]、治疗时间[(3.4±0.3)d]均优于对照组[(33.6±9.1)μmol/L、(5.0±1.0)d],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3%)低于对照组(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效果

    作者:王欣煜;徐萍;刘素英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77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与观察组(142例).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每日下降幅度及下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的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

  • 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昌林;李征瀛;金未来

    目的 评价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1月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和培菲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A、IgG、IgM变化,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TBIL、IBIL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有效提高蓝光照射和培菲康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临床康复.

  •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胎黄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莉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胎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胎黄的新生儿8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疗效以及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36/44)。血清胆红素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治疗组短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恢复水平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胎黄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 茵栀黄口服液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刘筠

    茵栀黄口服液是由茵陈蒿、栀子、黄芩、金银花等组成的中成药制剂。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免疫性肝损伤、新生儿黄疸、母婴血型不合引发的新生儿溶血等疾病的治疗。本文就目前茵栀黄口服液在临床上的应用、配伍和机制研究做一综述。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观察

    作者:朱华丽;阙扬铭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153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3例与观察组80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及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保肝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ALT、AST、Tbil、HBV-DNA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血清AST、ALT、Tbil及HBV-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肝活动期,降酶及退黄作用优良,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安全有效.

  • 茵栀黄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8例疗效分析

    作者:王爱平;陈伟玲

    目的:分析茵栀黄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5例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确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7例给予其它退黄中药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实验组98例给予茵栀黄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两组均治疗5-7d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茵栀黄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确切,清热、利湿、退黄兼稳定肠道菌群,协同治疗效果显著,在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 茵栀黄口服液辅以金双岐治疗新生儿晚期黄疸

    作者:高武红;张展芳;蔡素芳

    新生儿晚期黄疸是新生儿后期常见的症状,我院采用茵栀黄和金双岐联合治疗新生儿晚期黄疸,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作者:杜会双;王文雅;张秀敏;孙雪梅;马树稳;吴春玉;夏春香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母乳性黄疸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口服婴儿葡萄糖粉配制成浓度为5%~10%葡萄糖溶液,每次20mL,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29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8例,无效23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玲

    目的 对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疽的疗效展开观察分析.方法 对68例新生儿黄疽患者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光疗时间为(35.26±10.58)h、黄疸消退时间为(7.32±2.51)d、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21)μmol/L、住院时间为(7.21±2.13)d同对照组患者的76.47%、(52.63±19.34)h、(10.28±2.94)d、(36±16)μmol/L和(9.18±2.81)d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展开对比分析,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临床上菌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作者:李言

    目的 评价茵栀黄口服液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对照组(33例)和茵栀黄口服液组(35例).茵栀黄口服液组入组后即开始药物治疗,并持续5天,对照组停母乳3-5天,比较治疗前、治疗72小时和治疗完成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两组间治疗前、治疗后72小时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茵栀黄口服液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对母乳性黄疸具有较好的疗效.

  • 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婴儿黄疸疗效观察

    作者:田雨英;魏晶;邹华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婴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及病房住院黄疸婴儿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口服液,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7天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6.2%,对照组6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胆红素值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肋治疗婴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4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红梅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87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继续给予母乳喂养,适当增加哺乳次数,未予特殊治疗.治疗组46例口服茵栀黄妈咪爱,治疗疗程5-10天,观察黄疸消退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70%(44/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巨细胞包涵体病3例诊治体会

    作者:李彬;莫军

    一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儿,女,17天,汉族,全身皮肤黄染14天,烦哭、食少1天入院.患儿系1孕1产孕39周于剖腹产出生,出生时无窒息,出生体重3.3kg,阿氏评分不详,生后母乳喂养;出生后 第3天全身皮肤出现黄染,初为面部,逐步加重,蔓延至躯干、四肢、手足心,自服茵栀黄口服液退黄.黄疸无中间消退期,无白陶土样大便.在家自用中药洗澡后,出现烦哭不安,吸乳少,无呕吐、腹泻.

  • 中西医结合治疗188例母乳性黄疸效果观察

    作者:王志秦;靳丽平

    目的 比较茵栀黄口服液和妈咪爱中西医联合应用与单纯停母乳喂养对母乳性黄疸退黄效果的临床观察,探讨儿童保健医生在新生儿访视中预防病理性黄疸,并针对现在多发的母乳性黄疸,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本科室对自2012年4月~2013年9月来诊的婴儿,确诊为母乳性黄疸的18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未服药单纯停母乳喂养.观察组98例,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和妈咪爱退黄治疗.结果 观察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妈咪爱中西医联应用并继续母乳喂养,总有效率92.9%,未服药仅停母乳喂养对照组,总有效率62.2%,两组治疗效果有效率比较,x2=25.82,P<0.01,说明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母乳性黄疸效果与单纯停母乳喂养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母乳性黄疸,治疗前的经皮胆红素值与标准差比较,两治疗组治疗前经皮胆红素值相似,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下降,F=34.45,P<0.05,而单纯停母乳组治疗后经皮胆红素值无变化,F=1.11,P>0.05.结论 采用茵栀黄口服液与妈咪爱中西医联合用药对治疗母乳性黄疸,方法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并且不停用母乳喂养,成为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佳方案之一.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天萍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硫普罗宁,40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肝功能、临床症状和炎性因子.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ALB)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肝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胀、乏力、纳差、黄疸、肝脾大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TNF-γ)水平显著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炎症因子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作者:杨玲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在住院时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蓝光照射单独治疗,茵栀黄口服液、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更优。

283 条记录 4/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