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绵羊体内界面的观察研究

    作者:万世勇;雷伟;吴子祥;吕荣;王军;李波;付索超

    目的 研究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在骨质疏松绵羊的松质骨内短期的骨-螺钉界面组织学情况.方法 3只经去势后骨质疏松的绵羊选取双侧股骨髁,植入EPS,饲养3个月.依次进行切片组织学观察.结果 切片经骨粉染色和丽春红三色染色,见新生骨小梁长入膨胀后的螺钉缝隙中,并与EPS周围的骨小梁相延续.延伸至膨胀中心.EPS骨-钉界面及膨胀缝隙中的骨小梁与钉直接紧密无缝隙相接触.结论 EPS所形成的骨中有钉、钉中有骨的立体交叉复合结构的诸多优点,说明应用在骨质疏松的状态下具有强大的稳定性.

  • 可膨胀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性脊柱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洪波;吴培斌;李荣金;赵永平

    目的 评价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dable pedicle screw,EPS)在骨质疏松情况下的胸腰椎疾病经椎弓根固定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且定期随访至少12个月的骨质疏松合并腰椎疾患行后路手术患者56例(随机、非盲),男25例,女31例;年龄45岁~72岁,平均61.3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13.5个月.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腰椎管狭窄症14例,腰椎滑脱(按Meyerding分级):Ⅰ度7例,Ⅱ度6例,Ⅲ度3例,胸腰椎结核2期后路融合手术6例,压缩性骨折7例、翻修手术4例.术前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按照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的质量控制要求,采用美国GE公司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证实BMD平均下降2.7个标准差.手术方式均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患者被随机分组,采用EPS螺钉固定28例,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28例;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Prolo功能评分,重点通过X线、CT的影像学检查评估螺钉稳定性及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15~24月随访,平均18月;EPS组术后1年有85.7%的患者螺钉位置稳定,脊柱融合率为85.7%,在EPS组中1例患者在第2次手术取钉时出现断钉情况;CPS组术后1年仅有60.0%的患者螺钉位置稳定,脊柱融合率为85.0%,未出现螺钉取出困难情况;术前、术后3个、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VAS及改良Prolo功能评分显示较术前改善,但两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同时所有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16例(33.3%)、输血病例22例(45.8%),但两组之间并发症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胸腰椎疾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条件下采用EPS固定是稳定、有效的,EPS相比CPS可获得更强的固定能力,能有效地解决术后螺钉松动、脱落等问题,适宜用于在骨质疏松性脊柱疾病的融合固定手术中使用.且操作较为简单,不会增加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同时因骨质疏松性脊柱疾病多为年龄较大患者,故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多,应更重视围手术期管理.

  • 骨质疏松尸体腰椎中膨胀式椎弓根螺钉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达;伍红桦;郑伟;龚凯;蒋凯;廖冬发;雷伟;潘显明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尸体腰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固定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polymethylmethacrylate-augmented pedicle screw,PMMA-PS)固定的稳定性。方法:16个腰椎标本取自4具新鲜尸体的脊柱(L1~L4)。年龄51~78岁,平均63岁,其中女性3具,男性1具。所有标本经X线检查排除畸形、骨折等病变,其中1个腰椎因严重畸形被剔除。测量各椎体的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后,将15个椎体随机分为3组。采用相同方法制备钉道,普通椎弓根螺钉(CPS)组直接置入CPS;PMMA-PS组先向钉道内注入PMMA,再置入CPS;EPS组直接置入EPS。置钉后24h,对标本进行X线检查和CT扫描,观察螺钉位置及骨水泥分布情况;然后将椎体固定于MTS 858上,沿椎弓根螺钉的长轴方向以10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拔出实验,测量螺钉的大轴向拔出力(the maximum pullout strength,Fmax)和能量吸收值(energy absorbed value,EAV)。结果:所有腰椎的BMD均小于0.8g/cm2,T值为-3.5~-2.5,均为骨质疏松椎体,3组之间BMD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X 线检查和CT 重建显示各组螺钉位置均良好,PMMA-PS 组中未见PMMA渗漏现象;CPS组螺钉被周围的骨质直接包绕;PMMA-PS组螺钉被PMMA所包裹,PMMA存在于螺钉周围的骨质中,在椎体内形成了“纺锤样”结构;EPS组螺钉的前端在椎体内明显膨胀,形成了“爪状”结构。 CPS组、PMMA-PS 组和EPS 组的Fmax 分别为751.50±251.37N、1521.70±513.27N 和1175.20±396.51N,PMMA-PS组和EPS组均显著高于CPS 组(P<0.001,P=0.026),而PMMA-PS 组和EPS 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 CPS 组、PMMA-PS 组和EPS 组的EAV 分别为1.47±0.51J、3.09±0.93J 和2.46±0.69J,PMMA-PS 组和EPS组均显著高于CPS组(P<0.001,P=0.005),而PMMA-PS组和EPS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结论:EPS可显著提高骨质疏松腰椎内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达到了与传统PMMA强化椎弓根螺钉接近的固定强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骨质疏松绵羊腰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的动态比较研究

    作者:刘达;康夏;郑伟;周江军;谢庆云;张波;黄晨;雷伟;潘显明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绵羊腰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polymethylmethacrylate-augmented pedicle screw,PMMA-PS)固定的动态稳定性.方法:8只健康成年雌性绵羊,体重55.7±5.6kg,年龄5.5±0.7岁.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去势手术)后1个月开始连续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0.45mg/kg/d)10个月,在建模前、激素注射结束后1个月(建模后)测量绵羊腰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BMD显著下降(>25%)时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建模后将每只骨质疏松绵羊腰椎(L1~L6)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腰椎.普通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CPS)组,直接拧人CPS;PMMA-PS组,向钉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1.0ml)后拧人CPS;EPS组,直接拧入EPS.螺钉置入术后6周和12周各处死4只绵羊,取出腰椎,剔除标本周围软组织,自各椎间盘处离断,游离成单个椎体.每个腰椎随机选择一侧的螺钉行轴向拔出实验,将椎体固定于MTS 858生物材料实验机上,沿椎弓根螺钉长轴方向以5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轴向拔出实验,测量螺钉的大轴向拔出力(the maximum pullout strength,Fmax)和能量吸收值(energy absorbed value,EAV).结果:建模前、后绵羊腰椎的BMD分别为1.14±0.10g/cm2和0.83±0.07g/cm2,建模后BMD显著下降(P<0.05),平均为27.2% (25.4%~28.9%),骨质疏松绵羊模型成功建立.置钉术后6周EPS组和PMMA-PS组的Fmax分别为1252.13±203.51N和1426.38±235.75N,EAV分别为2.48±0.45J和2.84±0.55J,均显著高于CPS组(827.88±139.22N和1.66±0.30J)(P<0.05);置钉术后12周EPS组和PMMA-PS组的Fmax分别为1518.88±256.81N和1472.75±248.65N,EAV分别为3.09±0.59J和2.95±0.60J,均显著高于CPS组(906.63±152.50N和1.80±0.35J)(P<0.05);置钉术后6周、12周EPS组的Fmax和EAV与PMMA-P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术后12周CPS组和PMMA-PS组的Fmax和EAV与同组置钉术后6周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置钉术后12周EPS组的Fmax和EAV较同组置钉术后6周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与CPS相比,EPS可显著提高螺钉在骨质疏松绵羊腰椎中的稳定性,并达到了与临床常用的PMMA-PS近似的固定效果.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在骨螺钉界面的显微CT评价及组织学分析

    作者:万世勇;雷伟;吴子祥;吕荣;王军;李波;付索超;战策

    目的 研究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PS)在骨质疏松绵羊体内的骨-螺钉界面组织学情况.方法 在骨质疏松绵羊股骨髁内置入EPS,分别于术后3、6个月取材.依次进行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骨计量学分析及切片组织学观察.结果 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发现EPS膨胀段界面的骨小梁比界面外的骨小梁浓密;EPS非膨胀段界面的骨小梁与界面外的骨小梁无差异.EPS膨胀段的"感兴趣区"的组织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隙等骨小梁的三维参数,优于非膨胀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片染色见新生骨小梁长入螺钉的膨胀缝隙中,并延伸至膨胀中心.EPS骨-螺钉界面的骨小梁与EPS直接紧密接触.结论 通过显微CT评价及组织学分析的方法,证实了EPS所形成的骨中有钉、钉中有骨的立体交叉复合结构的优点,说明在骨质疏松的状态下应用其具有强大的稳定性.

  • 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及膨胀式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作者:王令;赵红霞;华强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和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可修复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这3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修复方式及效果。
      方法:纳入61例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入院后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治疗和处理,分别采取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和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伤椎的矢状面指数和Cobb角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②3组患者术前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DI、伤椎的矢状面指数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3组术后3个月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DI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D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3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伤椎的矢状面指数、Cobb角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效果类似(P>0.05),且优于经皮椎体成形组(P<0.05);⑤结果说明,3种修复方式均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强度,缓解疼痛,稳定脊柱,术后短期内椎体无明显的压缩;但在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方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优于经皮椎体成形。另外,3种修复方案均有各自的适应证、优缺点,正确选择修复方式是提高修复效果的关键。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病变的效果

    作者:王祥强;苗峰;卜志勇

    目的 探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病变的方法 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 1年9月到2016年1月诊治的腰椎结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两组预后与颈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变化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率和螺钉稳定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42% vs 33.33%,x2=7.375,P=0.007).结论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病变能提高植骨融合率与螺钉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椎体爆裂骨折

    作者:宓士军;周广军;孙敬宇;田晓芳;高万旭;隆全利;孙宝涛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椎体爆裂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3月,应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椎体爆裂骨折14例,年龄61~77岁,平均65岁,椎体压缩高度:30%~75%,平均60%.椎管占位情况:25%~50%11例,50%~75%3例.骨质疏松按Jikei分级Ⅱ级8例,Ⅲ级6例.[结果]经过6~27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椎体高度恢复92%~100%,平均96.8%.椎管直径恢复80%~96%,平均88%.神经恢复情况:所有Ⅲ~Ⅳ级病例全部恢复功能.内置物无1例出现折断、弯曲、松动现象.无1例出现伤口感染.[结论]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椎体爆裂骨折,大限度的恢复了椎体的高度和强度,减少了内置物松动,避免了椎体高度的再丢失,为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提供了基础,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 应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

    作者:李林军

    目的:探讨应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34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男14例、女20例;年龄41~73岁,中位数61岁;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退行性椎管狭窄症8例(胸、腰椎各4例)、退行性腰椎滑脱9例(Ⅰ度4例、Ⅱ度4例、Ⅲ度1例);骨密度 T 值3.1±0.3;病程4个月至5年,中位数16个月。均经后正中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螺钉选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术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10.4±38.7)min、术中出血量(189.6±75.2)mL、住院时间(10.5±2.6)d。术中发生硬脊膜破裂2例、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牵拉伤4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7.6±1.5)分,术后12个月时降低为(2.6±0.7)分。至术后12个月时,29例植骨完全融合、4例部分融合、1例融合失败,29例螺钉稳定、4例欠稳定、1例不稳定。术后12个月时按照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标准,显效27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结论:应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螺钉稳定性高,临床疗效好,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弹性模量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生物力学实验模块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石磊;王陵;雷伟;付索超;吴子祥;刘达;高明暄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弹性模量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生物力学实验模块中的稳定性.方法 30块骨质疏松生物力学实验模块随机分为3组.采用相同方法制备钉道后,普通椎弓根螺钉(CPS)组拧入CPS,弹性模量110 GPa;普通膨胀式椎弓根螺钉(H-EPS)组拧入EPS,弹性模量110 GPa;低弹性模量膨胀式椎弓根螺钉(L-EPS)组拧入L-EPS,弹性模量42 GPa.对所有标本进行X线检查,然后行轴向拔出实验.待螺钉拔出后观察各组中的破坏情况,并测量各组中出口处的直径(D).结果 X线检查显示,CPS、EPS和L-EPS各组中,螺钉均被周围PU材料紧密包绕,同时EPS组和L-EPS组螺钉的前端在模块内明显膨胀,形成一个“爪状”结构.EPS组和L-EPS组螺钉的稳定性均强于CPS组(P<0.05),螺钉拔出后,EPS组和L-EPS组的直径均高于CPS组(P<0.05),但是,无论是稳定性还是直径,在EPS组和L-EP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PS和L-EPS都可以显著提高螺钉在骨质疏松生物力学实验模块中的稳定性,同时二者无差异.

  • 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中膨胀式椎弓根螺钉与骨水泥强化螺钉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达;张译;蒋凯;廖冬发;伍红桦;马泽辉;潘显明;雷伟

    目的:比较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与骨水泥强化螺钉(polymethylmethacrylate-augmentedpedicle screw,PMMA-PS)在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中的稳定性.方法:30块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随机分为3组(n=10),普通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CPS)组:直接置入CPS; PMMA-PS组:先向钉道内注入PMMA,再置入CPS;EPS组:直接置入EPS.24h后进行X线及CT检查和轴向拔出实验、并测量大拔出力(maximum pullout strength,Fmax)和能量吸收值(energyabsorbed value,EAV),然后观察模块的破坏情况、并测量出口处直径(diameter of hole,DOH).结果:CPS组中螺钉被人工骨材料直接包裹,PMMA-PS组中PMMA严密包裹螺钉,明显提高了螺钉周围的密度;EPS组中螺钉的前端在模块内膨胀形成一个“爪状”结构.CPS组、PMMA-PS组和EPS组的Fmax分别为(48.50±9.22)、(217.40±62.15)N和(84.50±11.36)N.PMMA-PS组和EPS组的Fmax均明显高于CPS组(P=0.000,P=0.038),而EPS组的Fmax明显低于PMMA-PS组(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PS组、PMMA-PS组和EPS组的EAV分别为(0.11±0.04)、(0.41±0.08)J和(0.18±0.06)J,PMMA-PS组和EPS组的EAV均明显高于CPS组(P=0.000,P=0.016),而EPS组的EAV明显低于PMMA-PS组(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螺钉拔出后,PMMA-PS组的破坏为严重,EPS组其次,CPS组的破坏小.CPS组、PMMA-PS组和EPS组的DOH分别为(8.40±0.86)、(13.85±1.63)mm和(10.29±1.15) mm,PMMA-PS组和EPS组的DOH均明显大于CPS组(P=0.000,P=0.002),而EPS组的DOH明显小于PMMA-PS组(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PS和PMMA-PS均可以明显提高螺钉在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中的稳定性,尽管EPS提高螺钉稳定性的效果不如PMMA-PS,但它为预防临床上骨质疏松条件下螺钉松动和避免传统方法中使用PMMA的诸多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 骨密度对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影响的力学研究

    作者:高明暄;李旭升;甄平;吴智钢;周胜虎;田琦;雷伟

    目的 评价不同骨质疏松条件下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的稳定性,为其应用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脊柱手术提供力学理论基础. 方法 取新鲜尸体脊柱(T12~Ls)标本,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按临床骨质疏松程度诊断标准分成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重度骨质疏松4个水平,每个水平各2具标本12个椎体.于每个椎体两侧椎弓根分别植入普通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CPS; CPS组)和EPS(EPS组).采用AG-IS万能材料试验机,以5mm/min匀速加载进行螺钉轴向拔出试验,测定大拔出力、刚度和能量吸收值. 结果 两组随骨密度水平下降,大拔出力及刚度均逐渐下降(P< 0.05); CPS组能量吸收值逐渐下降(P<0.05),EPS组能量吸收值除正常骨质与骨量减少间比较、骨质疏松与重度疏松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密度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骨密度水平EPS组大拔出力均显著高于CPS组(P<0.05);除正常骨质水平外,同一骨密度水平EPS组刚度均显著高于CPS组(P< 0.05);除骨量减少水平外,同一骨密度水平两组能量吸收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水平EPS组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与骨量减少水平CP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骨质疏松水平EPS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骨量减少水平CPS组(P<0.05). 结论 与CPS相比,EPS能明显提高固定强度,尤其对于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患者.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高明暄;刘兴炎;甄平;薛云;田琦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椎间融合器和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dable pedicle screw,EPS)重建腰椎滑脱症稳定性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04年6月-2008年3月,收治腰椎滑脱症患者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24~72岁,平均48.7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0.4个月.其中退行性滑脱18例,峡部裂性滑脱5例.滑脱节段:L3、41例,L4、5 14例,L5、S1 8例.按Meyerding滑脱分级标准,Ⅰ度17例,Ⅱ度4例,Ⅲ度2例(含1例复发性l5峡部裂).采用PLIVIOS椎间融合器(48只)行后路椎体间融合,EPS(84枚)行滑脱复位、内固定治疗.应用EPS的指征包括;初次手术合并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对既往椎弓根螺钉翻修、术中调整钉道重新植钉、腰骶椎锚定和增加额外的固定把持力.采用JOA临床腰椎手术评分系统、X线片滑脱复位的Boxall标准及椎体间骨性融合的Cook等标准对疗效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 术后1例翻修患者合并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于术后23 d切口延期愈合,未合并椎管内感染;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脏器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7.8个月.脊柱前后位、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示84枚EPS均在椎体内完全膨胀.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61%;滑脱解剖复位14例,改善6例,无改善3例,复位率86.96%;椎体间骨性融合20例,固定2例,失败1例,融合率86.96%. 结论 EPS联合椎间融合器重建腰椎滑脱症能有效复位、固定和椎间融合.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护理

    作者:唐小华

    目的 探讨对膨胀式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采用后路膨胀型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普通螺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27例,在术前、术后进行严密地病情监测,予心理、生活护理、并发症的防护以及术后康复训练指导,观察其效果.结果 27例膨胀式椎弓根螺钉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未出现护理相关并发症;经过18~31个月(24±2.7)月的随访,27例患者椎体高度明显恢复,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在术前、术后对患者病情的监测,予心理、生活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护,术后正确及时的康复训练指导,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情康复的必要保证.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在腰椎疾患中的应用

    作者:高明暄;雷伟;桑宏勋;吴子祥;刘达;万世勇

    目的 探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ensive pedicle screw,EPS)在腰椎不稳症内固定治疗中的初步疗效.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08年3月,在27 例腰椎不稳症患者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中采用EPS,其中男11 例,女16 例;年龄25~72 岁,平均49.4 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9.4个月.患者应用EPS的合并指征依次是骨质疏松14 例,对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翻修3 例,术中改钉道重新植钉4 例,腰骶椎锚定融合3 例,增加额外的矫形力3 例.采用JOA临床腰椎手术评分系统、椎体间骨性融合X线CookSD标准对疗效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观察内固定器械相关情况.结果 术后1 例椎间盘突出翻修病例合并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于术后23 d切口延期愈合,未合并感染;其余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神经、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7.8个月(12~39个月).27 例患者所用EPS均完全膨胀,共84枚,每例用1~7枚不等,平均3.1枚.JOA改善率显效16 例,有效7 例,总有效率85.2%(23/27),其中24 例达融合X线标准,融合率88.9%.1 例螺钉松动、拔出,融合失败,滑脱复发;1 例因术后局部不适于术后3个月取除内固定;1 例固定稳定但无融合X线证据.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合并有骨质疏松等骨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对腰椎不稳症的内固定治疗采用EPS是有效的;EPS的应用拓宽了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适用范围.

  • 骨质疏松绵羊腰椎内不同椎弓根螺钉界面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刘达;康夏;谢庆云;张波;周江军;王财儒;郑伟;雷伟;潘显明

    目的 通过硬组织切片及染色技术观察骨质疏松绵羊腰椎内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与骨水泥强化螺钉(polymethylmethacrylate-augmented pedicle screw,PMMA-PS)的钉道界面.方法 建立骨质疏松绵羊后将每只绵羊的腰椎(L1~6)随机分入三个不同的置钉组.使用相同的方法制备钉道后,普通椎弓根螺钉(CPS)组: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拧入CPS;PMMA-PS组:向制备好的钉道内注入1.0 mL的PMMA后拧入CPS;EPS组:直接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拧入EPS.术后6周和12周处死绵羊,经硬组织切片及染色后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术后6周和12周,CPS组和EPS组中骨小梁直接与螺钉接触,形成了“螺钉-骨质”界面.PMMA-PS组中PMMA包裹螺钉,阻碍了螺钉与骨小梁的直接接触,形成了“螺钉-PMMA-骨质”界面,EPS组螺钉的前端明显膨胀形成了一个“爪状”结构,挤压并显著改善了局部的骨质条件.从术后6周到12周,CPS组和PMMA-PS组中螺钉周围的骨质条件无明显变化,PMMA无明显降解吸收,PMMA组中形成了二次界面,然而,术后12周EPS前端周围的骨质情况和钉道界面均明显优于术后6周.结论 在骨质疏松绵羊腰椎内,术后早期EPS通过螺钉前段的膨胀挤压刺激周围骨小梁生长,显著改善了周围的骨质基础,随着螺钉膨胀部分持续挤压的刺激,螺钉前段周围的骨质条件在远期有进一步的显著改善,形成了良好的生物性界面,为螺钉的远期稳定提供了良好的骨质条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