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种牵引方式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临床指标的比较

    作者:刘利;仝路;刘振武;崔树北;贾晓川;江丽强;赵伟光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合并粗隆下骨折术中应用双反牵引复位器与牵引床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6-01诊治的40例股骨粗隆间合并粗隆下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牵引方式的不同分为A、B2组,A组采用双反牵引复位器,B组采用牵引床.比较2组手术时间、导针插入失败次数、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导针插入失败次数及术中透视次数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牵引床相比,双反牵引复位器有助于闭合复位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合并粗隆下骨折的复位,有利于导针的插入,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 双反牵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锦勇;刘爱茵;庾广文;叶勇光

    目的 分析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在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加之双反牵引复位治疗技术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10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选取50例患者为牵引床组,另50例患者为双反牵引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SA)及骨与关节损伤评分(HSS)、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双反牵引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牵引床组(P<0.05);双反牵引组VSA评分低于牵引床组(P<0.05),HSS评分明显高于牵引床组(P<0.05);双反牵引组的术中术后情况明显好于牵引床组(P<0.05).结论 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时,使用双反牵引加用接骨板固定技术,不仅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还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减少患者疼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双反牵引快速复位器微创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常恒瑞;郑占乐;陈伟;侯志勇;张英泽

    胫骨干骨折(AO/OTA 42型)约占成人全身骨折的3.94%[1]。随着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的发展,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显示出独特优势[2-3]。由于胫骨前内侧软组织覆盖少,术中可依据胫骨脊的连续性进行手法复位。其缺点是复位效果无法稳定维持,易发生骨折再移位,严重干扰术者操作。笔者在闭合复位方法上进行探索并研制出双反牵引快速复位器[4],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复位效果持续稳定。已将其应用于临床并在 C 形臂辅助下完成微创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双反牵引复位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远段粉碎性骨折

    作者:扈延龄;徐凤磊;李春燕;周广杰;张成栋;宫海峰;季爱玉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复位在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远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MIPPO技术治疗闭合性胫骨中远段粉碎性骨折病例.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双反牵引复位器,将病例分为牵引复位组和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有限切开复位比率、骨折愈合时间和肢体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牵引组手术时间(61.53±13.21) min短于常规手术组(79.47±17.48)min,且有限切开比率(15.8%)低于常规手术组(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功能优良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无骨折畸形愈合和不愈合并发症.[结论]双反牵引复位器可有效应用于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远段粉碎性骨折,具有临床使用优势.

  • 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唐鹏;郭书权;刘剑;黄耀凯

    目的:考察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3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治疗,B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组织损害程度、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全负重功能训练时间等指标。患者术后随访1年,评估术后3、6、12个月时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组织损害程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B组(P<0.05);全负重功能训练的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组织损害小、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等优点。

  •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双反牵引微创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鲍飞龙;刘涛;亢世杰;高伟;黄东生;江涛;胡义明

    目的 比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双反牵引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27例,女13例;年龄17 ~ 73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Ⅱ型15例,Ⅲ型2例,Ⅳ型6例,Ⅴ型10例,Ⅵ型7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0例(传统组),采用微创开窗顶棒复位结合植骨经皮内固定治疗20例(微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等.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除受伤至手术时间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40例患者术后获3.5 ~14.5个月(平均9.3个月)随访.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03.2±35.1) min]、术中出血量[(157.5±90.7) mL]、术后早期自主活动时间[(9.5±4.0)d]、骨折愈合时间[(14.5±2.7)周]、住院时间[(12.1±3.1)d]、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范围(125.4°±28.3°)、伸直范围(12.7°±1.4°)、HSS评分[(87.8±7.0)分]均较传统手术组[(110.9±42.3)min、(235.0±137.6) mL、(12.2±5.6)d、(15.4±2.9)周、(14.6±3.4)d、115.3°±21.5°、9.7°±1.5°、(83.1±8.5)分]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与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 (3/20)、10% (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采用双反牵引下微创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

    作者:郑勇;王剑;刘先齐;冷通国;李茂生;赵建军;林洪伟

    目的 探讨应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该科接受手术治疗的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共47例;SchatzkerⅢ型24例,SchatzkerⅣ型5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开放组22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微创组25例,采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等进行比较,评估手术安全性.比较术后6、12、18个月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Ahlback分级,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微创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切口长度较开放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效果比较,微创组术后6、12、18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与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骨性关节炎Ahlback分级与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切口小等优点.

  • 双反牵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军;李计东;刘丽君;曲磊;李博;刘丽霞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到2015年11月井陉县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按照复位方法不同分为双反牵引组与牵引床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骨折平均复位时间、术中出血量、VAS及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为2~13个月,平均(12.2±1.1)个月。双反牵引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骨折复位时间为(95±11)min、(150±80)ml、(18±3)min,显著少于牵引床组[(110±10)min、(200±94)ml、(25±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73,t=1.624,t=1.362,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及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双反牵引组[(2.7±1.5)分]的VAS评分较牵引床组[(3.7±1.7)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3, P<0.05);双反牵引组[(18.7±1.5)分]的HSS评分较牵引床组[(81.6±1.7)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3,P<0.05)。结论双反牵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股骨远端骨折可缩短手术及复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疼痛,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

  • 双反牵引装置治疗Schatzker分型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优势

    作者:鲍飞龙;刘涛;亢世杰;黄东生;江涛;胡义明

    目的 探讨双反牵引装置结合钢针撬拨闭合复位,骨膜外置入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创伤骨科应用双反牵引、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Schatzker分型为Ⅴ型、Ⅵ型的胫骨平台骨折23例,术中应用双反牵引装置,在膝关节周围韧带及关节囊的自身张力牵引下,结合钢针撬拨闭合复位,骨膜外置入双钢板固定,术后根据Rasmussen影像学评价标准进行评分,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9±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平均(125±9)°,伸直平均(2.7±2.1)°.所有患肢均恢复正常力线,患膝稳定.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18例,良5例,优良率100%;HSS评分平均为(86±8)分,其中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5.7%.结论 双反牵引装置可以提供有效牵引力,并能维持断端,给术者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环境,临床疗效满意.

  • 双反牵引微创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邵佳申;郑占乐;吕红芝;常恒瑞;于沂阳;张英泽

    目的 评价双反牵引微创方法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的14例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48±11)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张氏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治疗骨折,骨折复位后采用经皮微创置入接骨板固定.采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数据.术后随访行影像学检查,末次随访根据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功能评分评估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6.8±1.3)个月的随访.手术平均时间为(63±2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5±21)ml.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良率达100%.膝关节HSS评分为(86±6)分;IKDC评分为(80±11)分.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时,双反牵引微创技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简单快捷的治疗方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