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即时检验对心血管手术出凝血治疗应用价值观察

    作者:尤鑫

    目的 分析即时检验对心血管手术出凝血治疗应用价值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血管病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检验,观察组采用即时检验的方法为其进行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分析即时检验对心血管手术出凝血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及时注入的血容量(195.24±84.34)mL小于对照组的(397.55±100.34) mL,血液凝固后堵塞住薄膜小孔时间(5.62±1.33)s短于对照组的(12.36±4.0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时检验的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识别血小板,操作方法简单方便,有利于患者得以及时诊治,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浅析标本采血量对出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石忠娟

    目的:探讨标本不同的采血量对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健康体检人员4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3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血量1.8 ml作为标准血样,测试组1采血量小于1.8ml,测试组2采血量大于1.8ml。结果:测试组1与标准血样相比PT、APTT时间明显延长,测试组2与标准血样相比PT、APTT时间明显缩短,组间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避免错误结果误导临床医生的治疗与判断,把质量工作和医疗安全放到重要位置。

  • 48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出凝血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作者:高艳;孙莹

    为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出凝血检测的临床意义.检测了48例初诊AL患儿的血小板(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及纤维蛋白原定量(Fg),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出血和无出血组,PLT均值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3P试验阳性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而APTT、TT、PT及Fg异常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急淋组中,标危急淋(SR-ALL)同高危急淋(HR-ALJ)相比较,PLT均值、APTT、TT、3P、Fg的异常差异均无显著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相比较,PT和3P试验阳性结果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各为<0.05和<0.01)),而PLT均值、APTT、TT、Fg异常差异均无显著性.结果提示:AL患儿多由PLT减少而表现有出血,有、无出血者的PLT均值差异极具显著性.即使临床无典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表现,也可出现各种出凝血指标异常.检测PT、APTT、TT、3P、Fg简便易行,在儿童AL出凝血诊断上,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左旋门冬酰胺酶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出凝血异常的探讨

    作者:吴润晖;段渊;周儇;马晓莉;吴敏媛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所致的出凝血改变、相关原因及对策.方法前瞻性收集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应用L-asp的ALL患儿51例,1)分析应用L-asp前、中、后出凝血指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AT)变化,并比较不同化疗强度(高、标危方案)和不同化疗阶段(第1、2、3次应用)出凝血指标变化;2)分析出凝血变化与血小板、D-二聚体和肝损害的相关性;3)探讨预防性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纤维蛋白原的意义.结果51例患儿中,1)应用L-asp中、后期,Fib和AT值显著降低,但不同化疗强度和不同化疗阶段对L-asp中、后出凝血指标变化无明显影响.2)应用L-asp中、后期,血小板、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肝脂肪变性与应用前相比无显著性改变.3)进行预防性补充输注的病人无血栓、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ALL患儿应用L-asp后Fib和AT显著下降;其改变与化疗强度、化疗阶段、凝血因子消耗及肝功能损伤无明显相关;预防性补充输注可能会减少血栓/出血并发症.

  •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透半永久导管华法林抗凝者出凝血指标的影响

    作者:吴瑶瑶;徐武敏;黄筱燕;金领微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以颈内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在使用华法林抗凝进行出凝血监测时,以来自颈内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标本代替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血透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华法林抗凝的患者30例次,对每一例次患者同一时间段抽取3个不同的血标本:①常规外周静脉抽血作为对照组,②经颈内半永久导管静脉端抽取20 ml血后留取血标本(以下称方法一),③经颈内半永久导管静脉端抽取40 ml血后留取标本(以下称方法二),比较3组血标本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值的差异.结果 方法一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rT)3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方法二与对照组比较,PT、INR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以颈内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进行出凝血检验时,应尽量由外周静脉抽取血标本,当由外周静脉抽血存在实际困难时,可以用方法二由颈内半永久导管留取血标本来代替外周静脉抽血,但必须在送检标本上注明抽血方式以便临床医生参考.

  • 儿童急性白血病出凝血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作者:高艳;孙莹

    为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血小板(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纤维蛋白原定量(Fg)检测的临床意义,检测了48例AL患者PLT、PT、APTT、TT、3P、Fg,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出血和无出血组,PLT均值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5),3P试验阳性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0.05<P<0.025),而APTT、TT、PT及Fg异常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急淋组,标危急淋(SR-ALL)同高危急淋(HR-ALL),PLT均值、APTT、TT、3P、Fg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ALL与ANLL组PT异常和3P试验阳性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PLT均值、APTT、TT、Fg异常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L一般多由PLT减少而出现出血,ALL出血的发生率较ANLL为低,临床无典型DIC表现者,亦可出现各种凝血指标的异常,PT、APTT、TT、3P、Fg的检测,在AL出凝血诊断上,因其简便、易行,仍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 中医调理气血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凝血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辉宇;沈茂荣;韦梦菲;周侠;王鹏云

    在外科手术治疗中,术中出血,特别是大量出血,不仅干扰手术的进程,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可危及患者生命.减少手术中出血一直是外科努力的方向.尽管可以采用熟练的手术技术而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手段减少手术出血量,但在实际手术过程中仍然有大部分病例不能达到满意的控制出血的效果.纵观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的治疗与处理,骨科手术申尤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例,术后主要的并发症的解决既面临出血问题,又存在术后血栓形成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全髋关节围手术期止血与抗凝这一矛盾尚无解决良策.而中医调理气血法对困手术期出凝血影响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运用中医调理气血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凝血进行调控,进而减少出血,又预防血栓形成,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本文对中医调理气血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凝血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 应用PDCA循环提高血透长期导管服用华法林抗血栓者抽取出凝血合格率的实践

    作者:金茹;魏晓玲;刘海萍

    目的:探讨PDCA循环提高血透长期导管功能不良服用华法林抗血栓者抽取出凝血合格率的效果。方法:成立PDCA循环改进小组,对20例血透长期导管功能不良服用华法林抗血栓者抽取出凝血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改变护士操作技能,改进出凝血采集送检流程,对患者家属的培训等进行改进。结果:血透长期导管功能不良服用华法林抗血栓者抽取出凝血合格率从65%提高到95%(P<0.01)。结论:遵循PDCA循环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追踪,能提高血透长期导管功能不良服用华法林抗血栓者抽取出凝血合格率,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 桑椹三仙胶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出凝血影响的研究

    作者:黄海燕;尹艳

    目的:观察桑椹三仙胶对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出凝血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ITP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桑椹三仙胶治疗30例CITP患者,并以强的松治疗组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血块退缩实验(CRT)等出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CITP患者PLT、BT、cR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T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P>0.05);经桑椹三仙胶治疗后,CITP患者PLT、BT、CRT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BT、CRT明显高于强的松治疗组(P<0.01).结论:桑椹三仙胶能改善CITP患者的出凝血状态,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 预注6%羟乙基淀粉对老年患者腰麻时血流动力学、出凝血及肾功的影响

    作者:李道兵;秦红;刘海民

    目的 观察麻醉前预注6%羟乙基淀粉对老年患者腰麻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1~2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前30 min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 mL,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液500 mL.记录两组患者输注前(To),麻醉后15 min (T1)、30min (T2)及60 min (T3)时SBP、DBP及HR的变化.记录APTT,TT,PT及CVP的变化,术毕及术毕12小时的肾功、电解质.结果 与T0比较,对照组T1,T2及T3时SBP,DBP及HR均下降明显(P<0.01),而观察组仅T2时下降明显(P<0.01).组间比较T1,T2及T3时,对照组SBP,DBP及HR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APTT、TT、PT与输注前比较略延长,仍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术毕及术毕12小时的肾功,电解质化验值与输注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输注6%羟乙基淀粉扩容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腰麻的低血压,提高了腰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血府逐瘀软胶囊药效学试验研究

    作者:李显华;向绍杰;杜佳林;张宏;贾冬

    目的:比较新剂型血府逐瘀软胶囊与原剂型胶囊剂的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观察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和对热板法引起小鼠疼痛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软胶囊能明显降低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所致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卡松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能减轻实验性大鼠血栓湿重,加快小鼠耳廓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延长小鼠出血与凝血时间,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热板引起小鼠疼痛的痛阈值.结论:血府逐瘀软胶囊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抗凝血及镇痛作用.

  • 肝移植围手术期出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

    作者:苏茂生;周宁新;史宪杰;万涛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出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3年12月施行的61例肝移植病例.结果 61例肝移植术前肝功能Child C级35例(57.4%),Child B级26例(42.6%),Child C组的患者术中凝血指标(INR)的变化程度大于Child B组(P<0.05).与凝血有关的并发症中大出血5例(8.2%),肾衰6例(9.8%),肝动脉血栓形成5例(8.2%),手术开展两阶段对比,第二阶段主要因限制了大量凝血药及血制品的使用,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掌握好不同时期、不同患者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平衡是防治肝移植围手术期出凝血功能障碍的关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