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延髓梗死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孙阿萍;刘向一;孙庆利;陈璐;刘晓鲁;樊东升

    目的 探讨延髓梗死(MI)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并对比延髓外侧梗死(LMI)和延髓内侧梗死(M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病因及随访情况.结果 62例患者中48例LMI,14例MMI(其中双侧梗死2例).LMI组和MMI组的发病年龄分别为(60.2±12.3)岁和(56.9±14.2)岁.L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中、上段[40例(83.3%)],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眩晕38例(79.2%)、感觉障碍33例(68.8%)、构音障碍32例(66.7%)、吞咽困难30例(62.5%)、咽反射减弱30例(62.5%)、霍纳综合征29例(60.4%)、共济失调26例(54.2%)以及恶心呕吐25例(52.1%).M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13例(92.9%)],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运动障碍12例(85.7%)、感觉障碍11例(78.6%)、眩晕10例(71.4%)和构音障碍10例(71.4%).LMI组和MMI组梗死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分别为35例(72.9%)和12例(85.7%).LMI组中5例(10.4%)患者住院期间死亡,MMI组有1例(7.1%)住院期间死亡.62例患者中有16例(25.8%)在发病24 h内行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时并未发现病灶.结论 LMI患者的发病年龄较MMI患者偏大,且LMI病灶多位于延髓中、上段,而MMI则以延髓上段多见.椎动脉粥样硬化是MI的常见病因.LMI组患者预后较MMI组差.

  • "Y"形及半"Y"形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对比分析

    作者:符浪花;韩笑;宋毅军

    目的 探讨"Y"形及半"Y"形延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对两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例延髓腹、中及背三部分(VMD)同时发生梗死的延髓内侧梗死(M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累及VMD的MMI患者中,6例发生双侧梗死,呈"Y"形;单侧梗死者5例,呈半"Y"形.延髓"Y"形梗死组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饮水呛咳或吞咽困难(6例)、头晕或眩晕、肢体无力、构音障碍(5例)、感觉障碍(5例)、中枢性呼吸障碍(3例)等.延髓半"Y"形梗死组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头晕或眩晕、肢体无力、构音障碍(4例)、感觉障碍(4例)等,2组间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发生比例差异明显."Y"组和半"Y"组梗死存在椎动脉先天变异均较常见,均为3例.MMI患者除呼吸衰竭者外预后可.结论 延髓"Y"形梗死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及呼吸衰竭比例远高于延髓半"Y"形梗死患者,一侧椎优势的椎动脉变异是VMD同时受累的MMI患者的重要解剖基础.

  • 延髓内侧梗死45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方彩;曲方;李晓秋;陈会生

    目的 分析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表现及预后.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MMI 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MI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构音障碍和头晕,梗死多发生在单侧,病灶主要累及上位延髓腹侧,血管异常主要是椎动脉狭窄,病因分型主要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预后良好组18例,预后不良组2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组饮酒、并发症、卒中进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后不良组基线NIHSS评分总体均值高于预后良好组,基线GCS评分总体均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并发症、卒中进展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入院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临床症状重,卒中进展的患者临床预后更差.基线NIHSS评分、并发症、卒中进展可作为判断MMI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作者:李鑫;郭佳;武国德;李生泮;石正洪;张振昶;郑婷;张静

    目的 分析延髓内侧梗死(M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探讨其与MMI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21例M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结果 (1)早期临床表现:21例患者中20例(95.2%)肢体活动受限,17例(81.0%)感觉异常,15例(71.4%)构音障碍,13例(61.9%)头晕,9例(42.9%)轻度共济失调,7例(33.3%)水平眼震,5例(23.8%)轻度面瘫,5例(23.8%)恶心、呕吐,4例(19.0%)吞咽障碍,3例(14.3%)头痛,2例(9.5%)复视.(2)MRI资料特点:MMI患者MRI显示梗死部位包括左侧病变12例(57.1%),右侧病变8例(38.1%),双侧病变1例(4.8%);MRI横断面显示病变多同时累及延髓内侧腹部、中位和背部,同时累及腹部和中部也较常见;MRI矢状面显示病变多累及延髓内侧头部,同时累及头部和中部也较常见,仅累及中部较少见;(3)MRI横断面显示21例患者病灶均累及延髓内侧腹部,20例出现运动障碍,发生率为95.2%;17例患者累及延髓内侧中部,均出现感觉障碍.(4)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16例患者存在椎动脉或椎动脉-基底动脉结合处病变,出现椎动脉及其分支狭窄或阻塞,其中轻度狭窄7例,中度狭窄5例,重度狭窄3例,闭塞1例.结论 通过M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灶并明确病因.

  • 延髓梗死50例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作者:马兰

    目的 探讨延髓梗死(M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对延髓外侧和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延髓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MI患者,31例延髓外侧梗死(LMI),19例延髓内侧梗死(MMI).LMI组和MMI组的发病年龄分别为(57.3±9.3)岁和(61.4±12.6)岁.L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中段28例(90.3%),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头晕或眩晕28例(90.3%),感觉障碍26例(83.9%),构音障碍16例(51.6%),吞咽困难19例(61.3%),共济失调17例(54.8%)等.M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14例(73.7%),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肢体无力17例(89.5%),眩晕13例(68.4%),构音障碍12例(63.2%).LMI组和MMI组梗死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分别为24例(77.4%)和12例(63.1%).50例MI患者总体预后良好.结论 MMI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LMI患者大,LMI病灶多位于延髓中、 上段,MMI则以延髓上段多见.椎动脉粥样硬化是MI的常见病因.

  • 延髓内侧梗死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房亚兰;张晓芳;李常新

    目的 研究影响延髓内侧梗死(MMI)病人病情进展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4月-2016年6月的急性延髓内侧梗死住院病人临床资料,总结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研究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结果 34例MMI病例中,高血压85.3%,男性79.4%,糖尿病52.8%,吸烟50.0%;发病情况:晨起后发病26.5%;病情进展29.4%.临床表现,88.2%运动障碍,82.4%存在构音障碍,55.9%面瘫,52.9%舌瘫;梗死灶位于左侧47.6%,头部44.1%,腹侧38.2%,32.4%同时累及腹、内、中侧.病情进展比较,两组间晨起后发病、大动脉粥样硬、小动脉病变、病灶累及2个以上层面、病灶累及头部+中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I的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面舌瘫和构音障碍.影响要MMI病情进展的主要因素有:晨起后发病、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小动脉病变发病机制、病灶累及2个以上层面、病灶累及头部+中部等.

  • "Y"型延髓内侧梗死1例

    作者:白鹤;董智慧;王明华;王东升;何新;包梦娜;黄玉雕

    延髓内侧梗死 (MMI)是一种发病率极低(0.5% ~1.5% )的少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而临床上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更为罕见 ,尚缺乏大样本的系统临床研究[1 ]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表现以四肢瘫为主要特点 ,可合并中枢性面舌瘫、深浅感觉障碍等 ,甚至合并呼吸衰竭危及生命[2 ] .其病因多与椎动脉闭塞或血管变异有关 ,现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报道如下.

  •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1例报告

    作者:任静;张志刚;范斌;佡剑非

    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在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很低,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则更是罕见.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以四肢瘫为主要临床特点,也可以合并面舌瘫,四肢感觉异常,深感觉障碍,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能较早较清晰的呈现典型的“心型”外观病灶,对明确诊断至关重要.

  • e-NIHSS量表对延髓梗死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研究

    作者:蒋颖;李晓娜;岳春贤;叶丹;刘猛;吴坚;盛世英;练学淦

    目的 探讨扩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NIHSS)对延髓梗死患者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择自2011年2月至2016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头颅MRI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延髓梗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113例,依据梗死部位分为延髓内侧梗死(MMI)组(n=41)和延髓外侧梗死(LMI)组(n=72).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体征以及NIHSS量表评分、e-NIHSS量表评分的差异. 结果 MMI组平均年龄、伴发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L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I组的主要临床体征为肢体无力(95.12%)、吞咽功能障碍(36.59%)、面瘫(34.15%)、构音障碍(31.71%)等,LMI组的主要临床体征为吞咽功能障碍(63.89%)、躯干性共济失调(54.17%)、感觉障碍(50.00%)、构音障碍(48.61%)等.113例延髓梗死患者的NIHSS量表评分平均为(2.96±2.22)分,e-NIHSS量表评分平均为(5.40±2.74)分,量表评分增加(2.57±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I组的NIHSS量表评分平均为(4.07±2.55)分,e-NIHSS量表评分平均为(5.34±3.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I组的NIHSS量表评分平均为(2.33±1.74)分,e-NIHSS量表评分平均为(5.43±2.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I组的量表评分增加值[(1.63±2.25)分]明显低于LMI组[(3.10±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IHSS量表对延髓梗死的评估价值优于NIHSS量表,且对LMI的评估价值优于MMI.

  • 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作者:张梅

    目的:探讨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 ary infarction,MMI)病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MMI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7例急性MMI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结果:27例MMI患者中单侧MMI23例,双侧MMI4例(14.8%),发病年龄为60.2±11.5岁.病因包括: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栓形成或穿支动脉闭塞18例(66.7%),小动脉硬化所致的血管闭塞4例(14.8%),心源性栓塞3例(11.1%),椎动脉夹层2例(7.4%).临床特点:肢体运动障碍多见(24例/88.9%)、构音障碍(18例/66.7%)、眩晕(16例/59.3%)、感觉障碍(15例/55.6%).影像学显示病灶位置:MMI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21例/77.8%),延髓中段(5例/18.5%),延髓中段+下段(1例/3.7%).结论:MMI多见于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在延髓上段多见,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构音障碍、眩晕,预后相对良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