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磷酸二酯酶4D基因rs96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作者:江东东;李海华;李建立;肖友生;甘露;罗曼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人群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运用SNaPshot技术对101例广西壮族IS患者(IS组)及同期10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2组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S组与对照组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GG、GA、AA基因型(0.99% vs 3.85%,29.70% vs 21.15%,69.31% vs 75.00%)及G、A等位基因频率(15.84% vs 14.42%,84.16% vs 85.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显性(AA vs GG+ GA)、隐性(GG vs AA+GA)和加性(GG vs AA)3种遗传模型下,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S患病风险均无关联(P>0.05).结论 广西壮族人群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S发病不相关.

  • 广东汉族人群磷酸二酯酶4D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作者:罗曼;许晓伟;李骄星;孙逊沙;赖蓉;王玉芳;盛文利

    目的 探讨广东汉族人群磷酸二酯酶4D基因(phosphodiesterase 4D,PDE4 D)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广东地区7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广东居民77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TOAST分型将病例组又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27例、小动脉闭塞型221例、心源性栓塞型54例、其他明确病因型52例和不明原因型58例.使用SNaPshot方法对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SNP83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5个亚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SNP83的CC、CT和TT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 vs2.3%,29.1% vs 26.2%,68.0% vs 71.4%,P>0.05).在显性、隐性及加性3种遗传模型下,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病例组及5个亚型均无相关性.结论 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不相关.

  • 浙江南部地区人群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和磷酸二酯酶4D基因突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

    作者:邵敏洁;易兴阳;池丽芬

    目的 为探索浙江南部地区人群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基因中SG13S89、SG13S114和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中单核苷酸多态性83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394例为脑梗死组,另选无脑梗死382例为对照组.采用PC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ALOX5AP基因中的SG13S89 (rs4769874)、SG13S114(rs10507391)和PDE4D基因中单核苷酸多态性83(rs966221)的多态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SG13S89基因AG型、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4.1% vs 1.3%,P<0.05;2.0% vs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高血压、糖尿病和年龄后,SG13S89的AG基因型相对于GG基因型有较高的脑卒中风险(OR=4.24,95%CI:1.17~15.32,P=0.027).SG13S89等位基因分布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13S89的AG基因型与女性人群发生脑卒中相关(P=0.022),但A等位基因在女性脑卒中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4769874 AG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可增高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可能是该基因与血管炎性反应和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梗死的机制相关.但未发现PDE4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83突变与脑卒中相关.

  •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及血管再生的研究

    作者:范秉林;周东;田林郁;甘靖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西地那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单纯缺血组)35只及局灶性脑缺血+西地那非组(西地那非组)35只.西地那非组在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模型再灌注后2h喂服西地那非3d.单纯缺血组和西地那非组在术后2h、1d、3d、5d、7d、10d和14d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时间点海马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阳性细胞及梗死灶周围VEGF的吸光度值.结果 假手术组几乎无微管相关蛋白表达.与单纯缺血组比较,西地那非组7d、10 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地那非组5d、7d、10d、14 d微管相关蛋白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西地那非组3d、5d、7d、10d VEGF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西地那非能够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急性期神经及血管再生,改善神经功能.

  • PDE4D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刘括;王晋伟;余治平;秦雪英;武轶群;李娜;隗瑛琦;方凯;王雪茵

    目的:在缺血性卒中家系中探讨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及其相关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家系研究设计,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进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并用非参数连锁分析和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family based association test,FBAT)进行连锁和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276个缺血性卒中家系,776名研究对象.应用GEE控制混杂因素并调整家系内部相关性后,载脂蛋白B、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相关(P<0.05).非参数连锁分析和FBAT分析均未发现rs966221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相关,但该位点与卒中相关的数量性状存在连锁和关联关系.非参数连锁分析发现,在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rs966221位点与载脂蛋白B(P<0.00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03)、收缩压(P=0.036)存在连锁;在调整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状态后,rs966221位点TT基因型(P =0.019)和CT基因型(P=0.007)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显性模型中C等位基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统计学关联(P=0.019).结论:血脂、血压的异常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缺血性卒中相关,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与载脂蛋白B、超敏C反应蛋白及收缩压水平存在连锁,该位点C等位基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统计学关联.

  • 磷酸二酯酶4B在脂多糖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释放中的作用

    作者:和晓韵;张利东;底妍;刘健;李伟彦;嵇晴

    目的 评价磷酸二酯酶4B(PDE4B)在脂多糖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释放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原代大鼠小胶质细胞分为5组(n=24):对照组、脂多糖组、单纯载体组、错配小干扰RNA组(siRNA)组和PDE4B-siRNA组.对照组和脂多糖组不转染;单纯载体组给予脂质载体1 μl;错配siRNA组和PDE4B-siRNA组分别加入错配siRNA 2μl、PDE4B-siRNA 2 μl与脂质载体1μl(加入100μl无血清培养基中,siRNA终浓度为20 nmol/L),各组转染或培养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测定PDE4B蛋白与mRNA的表达,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含有脂多糖100 ng/ml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 h后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及IL-1β释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其余4组TNF-α和IL-1β释放水平升高,小胶质细胞p-ERK表达上调,PDFB-siRNA组小胶质细胞PDE4B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脂多糖组、单纯载体组和错配siRN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PDE4B-siRNA组TNF-α和IL-1β释放水平降低,p-ERK表达下调(P<0.05),单纯载体组和错配siRN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小胶质细胞ERK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E4B可促进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释放,机制与激活ERK有关.

  • 磷酸二酯酶4D与缺血性脑卒中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作者:徐铭成;韩剑虹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s)是一类具有催化、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环磷酸腺苷或cGMP,环磷酸鸟苷),使其转变为失去活性的单核苷酸的酶类.其通过降解细胞内cAMP或cGMp[1],从而调节cAMP (cGMP)/PKA(PKG)/CREB等信号传导通路,进一步调控细胞内信号传导强度及作用时间,并因此产生其作用,如抗炎、改善记忆、调节认知功能等.

  • 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陈洋;黄建华;宁友;沈自尹

    淫羊藿苷是补肾要药淫羊藿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神经元损伤、促神经突触生长、促成骨、抗炎症、抗肿瘤、提高性功能和抗抑郁等作用.为了解淫羊藿苷发挥药理效应的分子机制,本文检索了1995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1日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题目中含“icariin”的文献共122篇,发现淫羊藿苷可通过影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作为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和核受体调节剂发挥作用.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研究淫羊藿苷分子机制的主要方向.

  • 突发性取精困难时西地那非加舍曲林的应用

    作者:卢少明;李晓;张浩波;颜军浩;陈子江

    目的 探讨突发性取精困难的药物应急措施,为突发性取精困难寻求可行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药物治疗突发性取精困难患者60例,分成两组:A组为口服特异性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26例;B组为联合口服西地那非加抗抑郁药物(舍曲林)34例.两组患者均辅以心理治疗.比较两组取出精液的成功率.结果 A组成功取出精液17例,占65.1%,B组成功取出精液31例,占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紧张、焦虑是引起突发性取精困难重要原因,联合使用西地那非+舍曲林能有效缓解患者精神压力,唤起性欲,达到性高潮,完成取精过程,是治疗突发性取精困难有效途径.

  •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治疗下尿路症状的机制

    作者:忻志祥;鲁军

    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是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主要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PDE5对环磷酸鸟苷(cGMP)的降解,延长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舒张时间,维持阴茎勃起.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ED与下尿路症状(LUTS)具有许多共同的通路或机制,且极为普遍地存在于老年男性中.因此应用PDE5抑制剂治疗LUTS的作用已受到关注.本文将对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那非)治疗LUTS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PDE4B基因过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价值

    作者:高倩;李艳艳;申亚男;虞明星;李璐;郗彦凤;王彤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4B(phosphdiesterase 4B,PDF4B)基因过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 从GEO (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获得320例DLBCL患者的基因芯片数据,比较PDE4B基因过表达与正常表达患者生存率的差异.构建单变量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PDE4B和多变量(IPI+ PDE4B) Cox比例风险模型,并用时点/动态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法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性统计量C用于评价和比较各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 PDE4B基因过表达的患者死亡的风险是正常表达的1.431倍(HR=1.431,95% CI:1.013 ~2.002,P=0.042).多变量模型的C统计量与单变量模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I vs.IPI+ PDE4B:Z=15.0,P<0.001;PDE4B vs.IPI+ PDF4B:Z=53.7,P<0.001).结论 PDE4B基因过表达是DLBC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合IPI和PDE4B基因能提高DLBCL的预后准确性.

  •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PDE5基因沉默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昭;陈伟明;于晓春;刘继云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抑制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磷酸二酯酶5(phosphodiesterase 5,PDE5)基因表达对缺血?复氧(ischemia/reoxygenation,I/R)损伤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ADSCs自身分泌功能和上皮转化功能的改变. 方法 分离纯化大鼠ADSCs ,传代培养及鉴定;构建PDE5?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及阴性对照(NCshRNA),采用慢病毒包装系统介导建立稳定PDE5低表达的ADSCs , Western印迹法检测PDE5蛋白表达;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I/R模型,并建立ADSCs和NRK?52E细胞的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体系;Edu法检测各组NRK?52E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 ,CK18)的表达. 结果 成功构建PDE5?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筛选并成功建立PDE5稳定低表达的ADSCs细胞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I/R组NRK?52E细胞增殖率受到显著抑制,总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ADSCs共培养上清液中HGF及FGF水平升高(均P<0.05);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与PDE5?shRNA转染组ADSCs共培养的NRK?52E细胞增殖显著增加,凋亡率明显下降,且HGF、FGF水平进一步升高,ADSCs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及CK18均表达显著增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本研究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ADSCs稳定低表达PDE5 ,可能通过促进干细胞分泌多种生长因子,有效改善肾小管细胞I/R状态下增殖及凋亡,同时促进自身向上皮细胞分化,为干细胞体内移植治疗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存活力、提升干细胞治疗效能提供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 磷酸二酯酶4D基因rs153031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易感性的研究

    作者:许浩;何国平;戚传平;许联红;杨海涛;钱亿超

    目的:探讨中国常武地区汉族人群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rs153031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172例UAP患者(UAP组)和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220例非冠心病(CHD)患者(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PDE4D基因rs153031多态性。结果该人群UAP患者和非CHD者中存在PDE4D基因rs153031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UAP组rs153031位点GG、GA、AA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常武地区汉族人群中,PDE4D基因rs153031多态性与UAP的易感性无关。

  • 罗氟司特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江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有害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肺泡异常所致[1],简称为慢阻肺.该病多呈进行性发展,频繁的急性发作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罗氟司特是一种治疗慢阻肺的新型药物,该药能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降低恶化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