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绝经后妇女心外膜脂肪体积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贺燕林;郝宏毅

    目的 研究绝经后妇女心外膜脂肪体积(EFV)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 方法 通过多层螺旋CT测量EFV. 结果 MS组EFV平均为187.20 cm3,正常对照组(NC) EFV平均为137.33cm3,两组EF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SBP)、EFV进入回归方程.具有3项MS成分的患者EFV平均为159.00cm3,具有3项MS成分的患者EFV平均为208.36cm3,两组EF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EFV与MS密切相关,EFV随着MS成分的增加而增加.EFV可能是MS的一个非侵袭性预测评估指标之一.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盛亚楠;赵东明;马千里;高岩

    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FV)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住院治疗的CKD患者120例,根据肾脏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导(K/DOQI)中关于CKD定义标准进行分期,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即CKD3、4、5和5D期组.另将30名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入选者进行心脏多层螺旋CT扫描,通过AW4.3工作站的Volume软件手动逐层追踪心脏,设置CT值为-250~-30HU,获得EFV,通过CaScoring软件对冠状动脉钙化进行量化评分,获得冠状动脉钙化评分(GAGS).同时检测入选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收集体重指数、透析方式、糖尿病史和冠心病史.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CKD患者EFV与CACS的相关性.结果 (1)入选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共纳入CKD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30例.120例CKD患者中男性73例(年龄32 ~ 88岁,平均62.8岁),女性47例(年龄29 ~ 91岁,平均66.6岁).CKD3、4、5和5D期的患者分别有30、28、32和30例,其中维持性腹膜透析者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者9例.CKD伴冠心病的患者88例(73.3%),不伴冠心病的患者32例(26.7%).CKD伴糖尿病的患者67例(55.8%),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53例(44.2%).(2)各组EFV和CACS的比较结果:CKD4、5和5D期组患者EFV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140.03±54.71)、(145.01 ±64.56)和(141.45 ±62.04) cm3比(92.42±39.56) cm3,P分别为0.007、0.015和0.001],CKD3期组患者EFV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57 ±59.18)cm3比(92.42±39.56) cm3,P =0.309].腹膜透析的患者EFV平均值为(144.51±70.09) cm3高于血液透析的患者[(100.95±62.89) cm3,P=0.112].CKD伴冠心病的患者EFV平均值为(140.67±70.31) cm3,高于不伴冠心病的患者[(105.22 ±61.49)cm3,P=0.002].CKD伴糖尿病的患者EFV平均值为(148.41±65.78) cm3高于不伴糖尿病的患者[(110.53 ±62.37) cm3,P=0.007].入选CKD患者CACS中位数为140.0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的4.3分(P <0.001).(3)EFV与CACS的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中EFV与CACS相关(-=0.539,P=0.004),CKD5期组中这种相关性更强(rs =0.841,P<0.000 1).且EFV与年龄、体重指数、HDL-C均相关(P均<0.05),而与eGFR和LDL-C未见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FV与CACS相关(r=0.427,R2 =0.182 3,P<0.001).(4)CACS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CACS与年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均<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CKD患者中EFV与CACS相关,可考虑将EFV作为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早期监测指标.

  •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玚;李晋;刘昕;赵琴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心外膜脂肪体积和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患者的体重、血生化指标、身高、性质和重构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外膜脂肪体积在无点状钙化、非正性重构、钙化斑块各组中与其相对应的组相比显著增大(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独立影响因素.

  • 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冠状动脉病变与心外膜脂肪、胰岛素抵抗和C反应蛋白的关系

    作者:王强;杭涛;邹莺;庄微;程训民;张启高;王璟

    目的 研究肥胖及非肥胖人群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IR)及心外膜脂肪体积(EFV)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同期行64排双源CT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3例患者,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WC),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根据BMI分为肥胖组45例和非肥胖组58例;通过64排双源CT测量EFV,收集空腹血液样本行血生化相关指标等检测.采用Gensini积分量化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分析EFV和CRP及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Gensini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肥胖组CRP[(11.0 ±5.8) mg/L]、WC[(96.1±7.0) cm]、EFV[(122.7±43.3) cm3]、BMI[(27.9±2.9) kg/m2]高于非肥胖组CRP[(6.5±3.4)mg/L]、WC[(86.4±7.6)cm]、EFV[(92.9±39.5)cm3]、BMI[(22.4±1.9) kg/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4、6.74、3.64、11.74,P均<0.05).非肥胖组及肥胖组中CRP与EFV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4、0.364,P均<0.05),而HOMA-IR仅在肥胖组中与BMI呈正相关(r=0.322,P<0.05).非肥胖人群中Gensini积分与EFV及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8、0.315,P均<0.05),肥胖人群中Gensini积分与EFV、CRP及HOMA-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8、0.297、0.384,P均<0.05),经过BMI及WC的校正后,除肥胖组中与CRP的相关性消失外,余相关性均存在.后以Gensini积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EFV和糖尿病为肥胖人群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非肥胖及肥胖人群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EFV及CRP呈正相关,而在肥胖组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还受其他体脂分布(BMI、WC)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影响.EFV可作为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 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沈蕾;李晓惠;廖敏蕾

    目的 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冠心病组)170例及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非冠心病组)患者58例,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低分组(108例)、中分组(30例)和高分组(32例),计算患者EATV,评估各组临床资料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EATV与患者Gensini评分、病变血管数量的相关性.患者PCI术后1年进行随访,观察有无新出现的冠脉病变进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EATV对PCI术后冠脉新发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体质量指数(BMI)、原发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EATV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Gensini评分低、中、高分组间LDL-C和EA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分组LDL-C和EATV水平高于低分组和中分组(P<0.05).3组间病变血管数量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EATV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853,P<0.05),病变血管数量与EATV关系为三支及以上病变>二支病变>单支病变(P<0.05).PCI术后1年冠脉新发病变发生率10%,该部分患者EATV高于无新发冠脉病变的患者(P<0.05),EATV预测冠脉新发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6(95%CI:0.512~0.740),敏感度88.2%,特异度40.5%,EATV佳截断值124.70 cm3.结论 EATV与冠状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诊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当EATV大于124.70 cm3时,患者PCI术后1年内新发血管病变风险增加.

  • 冠心病患者EATV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陈玉香;吴奇新;吴晓秋;黄学成;丁可;李星阳;黄斌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到2016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43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析患者EATV与冠状动脉斑块的关系,对比不同斑块类型患者的EATV,不同EATV的有斑块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情况,以及不同EATV患者经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的斑块相关指标.结果:有斑块组EATV≥85mL的发生率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斑块类型患者的EA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斑块组EATV≥85mL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高于EATV<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TV≥85mL者的斑块、脂质及坏死的体积均大于EATV<85m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EATV对于其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且EATV越高影响越大.

  • 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危险性及血管重构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正兵;王璟;李建华;朱莹;彭永平

    目的 心外膜脂肪体积(EFV)是影响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文中旨在探讨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EFVi)即EFV与体表面积的比值与冠心病危险性及血管重构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脏内科行冠状动脉CTA检测的患者208例,其中135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为冠心病组,73例排除明显冠状动脉狭窄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按病变血管重构类型分为正性重构者[血管重构指数(RI)≥1.05者, n=56)]和非正性重构者(RI<1.05者,n=7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同期行外周血脂检测;通过冠状动脉CTA及Syngo MMWP(VE32B)工作站的软件测量EFV及RI;评价冠心病患者的EFVi与斑块性质及血管重构的关系. 结果 冠心病组EFV[(128.91±52.22)cm3]、EFVi[(74.12±28.77)cm3/m2]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76.14±30.40)cm3、(45.41±16.97)cm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FVi(OR=1.06,95%CI:1.02~1.10)、LDL-C(OR=2.56,95%CI:1.06~6.12)及EFV(OR=1.05,95%CI:1.02~1.07)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非正性重构者纤维体积[(23.66±9.05)μm3]、钙化体积[(182.75±46.51)μm3]较正性重构者[(17.25±6.43)、(38.15±10.56)μm3]明显升高,EFVi[(68.31±25.16)cm3/m2]较正性重构者[(92.15±31.04)cm3/m2]明显降低(P<0.05).高血压(OR=2.78,95%CI:1.12~6.88)、TG(OR=1.96,95%CI:1.04~3.70)、LDL-C(OR=3.91,95%CI:2.58~7.51)及EFVi(OR=1.02,95%CI:1.01~1.31)是血管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EFVi可以作为冠心病风险及冠状动脉血管正性重构的重要预测因子.

  •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胰岛素抵抗及冠心病的影响

    作者:王强;杭涛;徐云;程训民;张启高;宫剑滨;王璟

    目的:心外膜脂肪体积( epicardial fat volume , EFV)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然而在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MS)人群中EFV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及冠心病的研究尚少。文中研究MS患者EFV对IR及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MS患者,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双源CT计算EFV,并收集血液样本行空腹血生化检查等资料。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EFV与冠心病及IR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IRI)之间关系。结果 MS患者的EFV与IRI及CHD(r=0.335,P<0.01)的发生呈正相关(r=0.321,P<0.05),排除腰围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影响后,此相关性仍存在。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FV是影响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EFV、BMI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LDL-C)是影响IRI的危险因素。 ROC曲线分析表明EFV及BMI对IRI有诊断价值,两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和0.679(P<0.05)。结论 MS患者的EFV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及IR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EFV对IRI的诊断价值优于BMI。

  • 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薄晓红;马礼坤;范吉利;蒋哲;周元松;张磊;李万军;高鹏芝

    目的:通过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CTA)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探讨EATV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者208例,以CTA检查未见任何冠状动脉狭窄者为非冠心病组,共计48例,其余为冠心病组160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一般资料,常规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对适宜的入选患者首先行256层螺旋CTA检查,检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同时测量EATV。对冠状动脉CTA检查显示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在同一次住院期间进一步采取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明确其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和比较EATV的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EATV平均值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EATV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积分与EATV的大小呈正相关性( r=0.285, P<0.05)。 EATV的大小随着患者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显示EATV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3,P<0.05)。结论 EATV的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EATV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EATV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心外膜脂肪体积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郝星;龙仙萍;王正龙;刘西平;石蓓;陈文明

    目的 探讨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126例(冠心病组),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4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31例;按照斑块稳定类型分为稳定型46例和不稳定型80例;根据斑块成分分为软斑块40例、混合斑块39例和钙化斑块47例.另外选择同期性别、年龄匹配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类患者EATV和血清MMP-2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EATV和MMP-2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EATV增大,血清MMP-2水平升高(P均<0.05).与稳定型斑块患者相比,不稳定型斑块患者EATV增大,血清MMP-2水平升高(P均<0.05).SA、UA、AMI患者EATV逐渐增大,血清MMP-2水平逐渐升高,软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患者逐渐EATV增大,血清MMP-2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EATV大小与血清MMP-2水平呈正相关(r=0.752,P=0.019).结论 冠心病患者EATV增大,血清MMP-2水平升高,且EATV增大及血清MMP-2水平升高程度与冠心病的类型、斑块稳定性及斑块成分密切相关.

  • 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

    作者:李静;乔建民;王俊奇;郭庆乐;陈树军;张文艳;赵艳生;赵静;刘景旺;刘淑娟;郑宝霞;王龙

    目的:探讨CT平扫测量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集团高管健康查体职工475例,均接受胸部CT平扫检查,测量相应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将其分为有斑块组165例和无斑块组310例,并进一步以BMI(kg/m2)"24"、"28"分别作为超重、肥胖的界限,将其分为正常体重组129例、超重组258例和肥胖组88例.分别研究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中有无颈动脉斑块者的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体重组有颈动脉斑块者45例,无斑块者84例;超重组有斑块者86例,无斑块者172例;肥胖组有颈动脉斑块者34例,无斑块者54例,3组中有颈动脉斑块的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均大于无颈动脉斑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排除BMI因素,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树军;宋井一;李健;乔建民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0例,测量并记录患者的体重、身高、血生化等相关指标,通过双源CT及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进行测量,分析其与冠状动脉板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15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血生化等指标在冠状动脉斑块的血管重构、性质,以及点状钙化情况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粥样斑块正性重构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非正性重构组,P=0.039;无点状钙化组、非正性重构组以及钙化斑块组患者在心外膜脂肪体积、体重指数以及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优于点状钙化组、正性重构组以及无钙化斑块组患者,P均<0.05,以心外膜脂肪体积差异程度大,是能够独立影响易损斑块的发病因素,敏感性分别为62.20%及93.22%(P<0.01),阈值103.69cm3.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尤其是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点状钙化以及血管重构三个方面,也可独立作为对易损斑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患者患病早期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心外膜脂肪体积易损斑块临床诊断所具有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62.20% 及93.22%(P <0.01),阈值103.69cm3.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尤其是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点状钙化以及血管重构三个方面,也可独立作为对易损斑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患者患病早期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