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子皓;张杰;郝建宇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s)为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分化程度多样的胰腺肿瘤,位于主胰管或其分支内,可分泌黏液,为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区分IPMNs的良恶性对制定治疗方案,预估患者预后意义重大.随影像学和内镜的发展,IPMNs发现率逐年提高,但目前仍无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的术前IPMNs良恶性评估标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IPMNs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必要性尚存在争议.本文对IPMN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文献中良恶性IPMNs可能存在的差异.

  • 浅谈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临床影像诊断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为患者的影像诊断的病例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出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案。结论影像诊断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直观准确的独特优势,值得深入的探究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 非良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计算机断层摄影特征

    作者:朱亮;常晓燕;孙昊;王萱;陈钰;何泳蓝;薛华丹;金征宇

    目的 探讨非良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典型影像学表现,分析IPMN影像与病理表现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交界性胰腺IPMN或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intraducted papillary mucinous carcinoma,IPMC)患者的术前CT影像(腹平扫+增强+三维重建),并与其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非良性胰腺IPMN患者中4例为交界性IPMN,2例为非浸润性IPMC,6例为浸润性IPMC.IPMN患者临床表现腹痛无特异性,而体重减轻、黄疸和糖尿病主要见于浸润性IPMC.恶性IPMN的CT分型多为主胰管型(3例)或混合型(4例),分支胰管型较少(1例).IPMN患者常见CT表现包括胰腺内囊性病变形成、胰管扩张、胰腺钙化、实质萎缩等,其中囊内密度增高和壁结节等在交界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中均存在,胰管扩张程度与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而壁结节直径与病变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恶性病变囊内容物的CT值一般高于交界性病变,且多表现为不均匀高密度.浸润性IPMC患者中50%有周围组织受累,其CT表现和病理结果完全吻合.CT显示胆总管明显增宽的病变仅见于浸润性IPMC患者.结论多排螺旋CT对非良性胰腺IPMN的术前诊断价值较高,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较好,对于IPMN病变恶性程度预测及周围组织受累判断的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方式选择提供良好的支持.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一例

    作者:姜海涛;杨叶;王瑞春;陈云杰;高国生

    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增强对其认识.

  • 胰腺分裂症合并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报告

    作者:别里克;郝立校;龚彪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2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近3年零8个月"于2008-05-28入院.外院多次查血淀粉酶200~300 μmol/L,曾经行胰腺假性囊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上腹部CT提示:慢性胰腺炎,胰腺萎缩.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提示: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开口变异并炎性狭窄.入院后查体:中上腹部深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淀粉酶:160μmol/L,癌抗原19-9(CA19-9):23.78 kU/L.初步诊断:慢性胰腺炎.分别于2008-05-30和2008-06-03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管内超声及胰管内子母镜检查.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报告

    作者:曹宇;胥树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是一种不同于胰腺癌、胰腺囊腺瘤等肿瘤的特殊胰腺囊性肿瘤,临床上比较罕见。1980年由日本Ohhashi 等首先报道[1]。虽然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成像技术日渐成熟及临床医生诊疗意识的进步,对其检出率逐渐提高,但由于大部分 IPMN 缺乏特异性临床征象,影像学检查对本病也较难确诊,仍易被忽视,常误诊为胰腺的恶性肿瘤,以至于终通过术后病理学检查才得到确诊。因此结合2014年11月2日于我院诊治的1例该病患者,综合相关文献,总结该病诊治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 IPMN 的认识。

  • 2例特殊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体会

    作者:别里克;郝立校;龚彪

    病例:例1,男,52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3年余"收治入院.

  • 胰腺肿瘤外科治疗中全胰腺切除的作用

    作者:宗可(综述);彭承宏(审校)

    胰腺肿瘤由于胰腺位置隐匿,因此诊断和治疗困难校大。手术治疗是胰腺肿瘤的重要方法。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对胰腺肿瘤,特别是胰腺癌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生物学特性的不断认识,全胰腺切除在胰腺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 MDCT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中的应用

    作者:王晴柔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IPMN起源于胰腺主胰管或分支胰管内的导管上皮,向胰管内呈乳头状生长并分泌大量黏液,进而导致胰管扩张或囊性灶形成.IPMN具有潜在恶变可能,可由良性腺瘤逐步进展为交界性肿瘤、原位癌或浸润性腺癌,前二者预后相对较好,而一旦发展为浸润性腺癌,则预后较差.故IPMN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高,IPMN的诊断率亦随之增高,目前IPMN的诊断和评估有赖于多排CT (mlutidetector-row CT,MDCT)、MRI和ERCP的综合应用.MRI检查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且MRCP对扩张的胰管及其与胰腺囊性灶间交通关系显示的灵敏度与ERCP相当,对IPMN的诊断有极高的价值.

  • 不同危险度分层后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恶性潜能及预后分析

    作者:沈珊珊;钱雪恬;柳兴慧;石梦月;余媛媛;聂双;彭春艳;孔波;王雷;邹晓平;吕瑛

    目的 分析本中心根据福冈指南进行不同危险度分层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患者的恶性潜能、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至2016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断为IPMN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根据危险度分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纳入94例IPMN,高危组46例,中危组30例,低危组18例.外科手术组中,高危和中危组分别有19.2%(5/26)和12.5%(2/16)患者术后病理为恶性(P=0.690),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和77.0%(P=0.830).未行外科手术组中,高、中和低危组5年内分别有33.3%(6/18)、16.7%(2/12)和0.0%(0/18)进展为胰腺癌(P<0.05),3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9.5%、85.7%和100.0%(P=0.025).黄疸与预后显著相关(P<0.01),风险比为8.883(95%CI:2.953~26.721).结论 黄疸是影响IPMN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关于IPMN的治疗,高危组推荐外科手术治疗,低危组可随访,而对于中危组,应结合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多项危险因素,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外科手术干预.

  • 128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照成;丁建;姚建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IPM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运用多平面重组( MPR)和曲面重组( CPR)技术并结合轴位图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25例患者中,13例主胰管型,7例分支胰管型,5例混合型。 MPR和CPR能清晰显示胰管扩张状况、肿块邻近脏器受侵情况以及肿块与胰管的关系等。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定性诊断较常规的CT扫描有显著提高,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 胰腺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彭伟

    目的 探讨胰腺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 9例胰腺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患者年龄56~78岁,平均66.3岁,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8例单发,1例多发.胰腺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MRI表现呈多房囊样表现4例、呈分叶状3例、呈孤立单囊状2例;5例囊内见轻度强化壁结节.MRCP及薄层图像上能够显示胰腺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囊与主胰管相通.结论 MRI在胰腺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良恶性评估进展

    作者:刘东斌;曹锋;李非;孙家邦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随着诊断手段尤其是影像学的进展已并非罕见病.IPMNs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及混合型.恶性或潜在恶性与良性IPMNs预后相差甚远,因此就IPMNs良恶性进行有效评价对于选择合理治疗手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文献从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细胞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几方面就此问题做一综述.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东斌;曹锋;李非;孙家邦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起源于主胰管或分支胰管上皮,肿瘤形成乳头状结构,并可伴有胰管扩张.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IPMNs的检出率有所增高,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及混合型.本文回顾近年来文献,就IPMNs手术指征,术中切缘冰冻病检与胰腺切除范围,全胰切除适应证,以及术后随访等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对IPMNs的治疗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临床特征与手术指征及恶性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蔡云龙;戎龙;马永蔌;田孝东;高红桥;杨尹默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亚型临床特征和手术指征,分析影响胰腺IPMN患者肿瘤恶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7例胰腺IP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77例胰腺IPMN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肿瘤分型:主胰管型46例,分支胰管型12例,混合型19例.手术指征依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订的《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2015版)》.根据肿瘤部位和累及范围选择手术方式.恶性胰腺IPMN患者术后经评估患者耐受性及基线特征,采用替吉奥和(或)吉西他滨化疗4~6个周期.观察指标:(1)主胰管型及混合型胰腺IPMN与分支胰管型胰腺IPMN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2)手术及术后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及胰腺IPMN患者肿瘤恶性危险因素分析.(4)评价仙台共识和福冈共识诊断恶性胰腺IPMN的准确性.(5)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恶性胰腺IPMN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情况、所有患者术后生存及恶性胰腺IPMN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或平均数(范围)表示,两者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比较和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生存情况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1)主胰管型及混合型胰腺IPMN与分支胰管型胰腺IPMN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主胰管型及混合型胰腺IPMN患者有临床表现、黄疸、合并糖尿病、CA19-9升高分别为55、20、43、28例,分支胰管型胰腺IPMN患者分别为6、0、3、1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421,3.516,5.525,3.834,P<0.05).(2)手术及术后情况:7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保留或不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5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胰体尾切除术23例,胰体尾联合脾脏及胃部分切除术2例(肿瘤累及胃大弯),胰腺节段性切除术2例,全胰腺切除术2例.77例患者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6例次,其中胰瘘13例次,胃排空障碍9例次,切口感染2例次,腹腔出血2例次,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围术期死亡患者.77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6 d(6~68 d).(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及胰腺IPMN恶性危险因素分析:①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77例胰腺IPMN患者手术切缘均无肿瘤残留,其中良性47例(腺瘤29例、中至重度非典型性增生18例,均无淋巴结受累);恶性30例(均为浸润性癌,淋巴结转移阴性17例、阳性13例).②胰腺IPMN患者肿瘤恶性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黄疸、CEA升高、CA19-9升高、肿瘤直径、影像学检查肿瘤分型是影响胰腺IPMN患者肿瘤恶性的相关因素(x2=6.531,14.755,10.243,12.062,6.416,6.14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黄疸、CEA升高、CA19-9升高、肿瘤直径≥3.0 cm、影像学检查肿瘤分型为主胰管型是影响胰腺IPMN患者肿瘤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9.656,42.853,23.243,34.387,69.883,95%可信区间:1.392~ 66.968,2.088~ 879.674,2.991~ 180.628,3.313~ 356.878,1.247~3 915.467,P<0.05).(4)评价仙台共识和福冈共识诊断恶性胰腺IPMN的准确性:采用仙台共识标准诊断恶性胰腺IPM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30/30)、14.9%(7/47)、42.9% (30/70)、100.0%(7/7),采用福冈共识标准上述指标分别为86.7%(26/30)、48.9% (23/47)、52.0%(26/50)、85.2%(23/27),两者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50,P>0.05);两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00,P<0.05).(5)随访和生存情况:77例患者中,70例获得术后随访,其中良性胰腺IPMN患者42例,恶性胰腺IPMN患者28例.7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0~ 9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5.0个月.恶性胰腺IPMN患者术后均行辅助治疗.47例良性胰腺IPMN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0%、96.2%、96.2%,1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30例恶性胰腺IPMN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6%、81.8%、38.6%,11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中位复发或转移时间为20.5个月(6.0~61.6个月).30例恶性胰腺IPMN患者中,17例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60.0%,13例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7%、57.1%、0.良性和恶性胰腺IPMN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30,P<0.05);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的恶性胰腺IPMN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77,P<0.05).结论 主胰管型及混合型胰腺IPMN更易合并糖尿病、黄疸、CA19-9升高,且恶性率较高,对合并恶性高危因素者建议行手术治疗.黄疸、CEA升高、CA19-9升高、肿瘤直径≥3.0 cm、影像学检查肿瘤分型为主胰管型是影响胰腺IPMN患者肿瘤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 浸润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戎叶飞;匡天涛;王单松;纪元;吴文川;许雪峰;靳大勇;楼文晖

    目的 探讨影响浸润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1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10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胰腺IPMNs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41例.患者术后参照胰腺导管腺癌化疗方案进行化疗.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2月.分析指标:(1)随访情况:患者1、3、5年生存率.(2)预后因素分析指标: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肿瘤直径、T分期、神经侵犯、淋巴结侵犯、切缘异型、组织病理学亚型、癌变病理学类型.(3)分层分析:对独立预后因素进行分层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随访情况:41例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3 ~12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4个月.4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2.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5%、39%.(2)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神经侵犯、淋巴结侵犯是影响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x2=5.996,11.55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侵犯是影响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 =3.111,95%可信区间:1.271~7.614,P<0.05).(3)分层分析:29例淋巴结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6.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57%、49%;12例淋巴结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4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15%、15%.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52,P <0.05).结论 组织病理学亚型及癌变病理学类型对评估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预后价值有限,而淋巴结阳性是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美国外科医师学院第103届年会胰腺囊性肿瘤研究进展解析

    作者:彭兵;王昕;廖波;刘续宝

    胰腺囊性肿瘤种类繁多,因现有技术在其鉴别诊断及疾病分期上的限制,导致不同中心在治疗上存在较大差异.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第103届年会于当地时间2017年10月22-26日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笔者就本次会议中胰腺囊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整理和解析,包括胰腺囊性肿瘤分型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断与治疗、监测与随访等,以期为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 磁共振成像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良恶性诊断价值

    作者:瓦卫民;罗松;杨筠;杨永;杨映娟;赵雪沅;戴定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良性及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MRI表现,以评估其良恶性的价值。结果:入组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病例,3例轻度不典型增生(良性)中1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表现为主胰管局部轻度扩张>5 mm<10 mm;4例中度不典型增生(交界性)中2例位于胰头,2例位于胰尾部,主胰管均扩张>10 mm<15 mm,为分叶状囊性肿块,内部有或无分隔和乳头状突起;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伴局部浸润癌(恶性),均位于胰头部,胰管明显扩张>15 mm,为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其中1例发生肝脏多发转移。结论:MRI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良性及恶性有独特优势。

  • 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诊断分析研究

    作者:杨波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ZPMN)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IPMN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检查显示主胰管型共6例,其中弥漫型4例,位于胰头部的节段型2例,MRI检查以主胰管弥漫性扩张或节段性扩张为主要表现,呈长T1低信号,同时呈长T2高信号;主胰管在MRCP图像上显示扩张呈中-重度,管径>9 mm.弥漫型病例均有胰腺实质萎缩伴发.分支胰管型18例,共中钩突部和胰头14例,胰体部4例;多房型16例,单房型2例.MRI检查显示为多个或单个囊性病变簇状组成,为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其间有短T2低信号分隔影存在,为线条状,MRCP检查显示主胰管同上述囊性肿瘤相通,其中主胰管伴轻、重度扩张8例.分支胰管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主胰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诊断中,MRI具有较高有效性,并具无创特点,使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