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溃疡性结肠炎8例治疗分析

    作者:王桂霞

    现将笔者联合应用抗生素及培菲康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42~82岁.主要症状:腹泻,次数每天可达10余次,大便有脓血黏液,时有腹痛,伴食少、乏力.体征:左下腹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病程长短不一,0.5~10 a.便常规:呈黏液脓血便,显微镜下可见红、白细胞.结肠镜所示:均为结肠炎所见.

  • 肠外高营养对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些脑肠肽和免疫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许昌泰;郭学刚;孙安华;李彩宁;张宏博;周新民;潘伯荣

    目的:研究肠外高营养对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些脑肠肽和免疫蛋白的影响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9例,病变包括乙状结肠55例,降结肠31例,结肠脾曲20例和横结肠13例;临床类型包括复发型54例,持续型40例和初发型25例.采取肠外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完全胃肠道休息.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胃动素(MTL),肽YY(PYY)和IgG,用血清电泳法测定α1,α2和γ糖蛋白,同时复查纤维肠镜.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临床痊愈36例(30.3%),好转65例(54.6%),无效18例(15.1%),总有效率84.9%.与对照比较,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MTL(P<0.01), PYY(P<0.05), IgG (P<0.01 和α1球蛋白 (P<0.01) 明显升高,而α2球蛋白(P<0.05)则降低,但经过治疗后可恢复.血清白蛋白治疗后明显好转(P<0.01),组织学也明显改善.结论: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肠外静脉高营养疗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且可以改善血清MTL,PYY,IgG和α1,α2糖蛋白水平,同时可以促进组织学恢复.

  •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进展

    作者:纪桂贤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发生在结肠、直肠黏膜的弥漫性炎性病变,病因未明,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饮食、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病以欧美多见,近年国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 一次性吸痰管用于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

    作者:王飞;何秀丽;韩夏;吴康艮

    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的一种方法,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年龄大,体质消瘦,长时间脓血便,导致肠壁薄,灌肠过程中易发生肠穿孔.临床上常用的一次性肛管,管径粗、质硬,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 短链脂肪酸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台卫平;罗和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病因仍不是十分清楚.关于该疾病的假说主要集中在粘膜损伤的启动及持续机制上.病因学假说有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lly acid,SCFA)的代谢障碍[1],细菌的化学趋向性多肽导致表皮屏障功能的丧失[2]、细菌内毒素[3]、细菌产生的硫化物[1]及免疫网络的失调和肠腔粘膜免疫活性的增强[4]等.有许多证据支持上述假说,但也有一些不尽完善之处.现就SCFA在UC病因及治疗上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王碧辉

    1 概况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结)是直肠与结肠部位一种原因未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炎症性肠病,是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消化道常见病和疑难病,严重者可有发热、关节炎、虹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等肠外症状及结肠大出血、穿孔、癌变等严重并发症.

  • 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江学良;权启镇;刘涛;董兴成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未能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成为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在上述诸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简述.

  •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新进展及新策略

    作者:韩英;李世荣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主要侵犯大肠粘膜,常常引起糜烂或溃疡形成,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活动期的肠粘膜中可见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基础上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肥大细胞等混合存在的炎细胞浸润,常伴有肠上皮变性、坏死、脱落、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以及腺管结构紊乱等腺体异常.

  • 鱼腥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江学良;权启镇;王东;孙自勤;王要军;齐风

    柳氮磺吡啶目前仍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主要药物,但其疗程长,副反应多,停药后易复发,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寻找更为理想有效,副反应少的药物成为UC研究的重点.我们以前的实验发现鱼腥草蒸馏液灌肠可改善UC大鼠结肠动力紊乱[1],本研究以柳氮磺吡啶作对照,进一步观察其治疗UC的作用.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制剂微量元素含量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金伟;计卫东;陈钢;邬淑杭;卢铁志;杨学信

    目的探讨二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制剂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灌肠散(主要由黄连,儿茶,五倍子,白及,水片等十余味中药组成)和口服胶囊(主要由黄连,白头翁,党参,当归,诃子等十余味中药组成)二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制剂中微量元素含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3岁~56岁.健康对照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0岁~51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 T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 T细胞比值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二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制剂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在灌肠散中锌,铁,锰,铬元素含量分别为58.656 μg@g-1,521.249μg@g-1,67.083μg@g-1,4.935μg@g-1,在口服胶囊中锌,铁,锰,铬元素含量分别为37.775μg@g-1,287.125μg@g-1,37.088μg@g-1,1.629μg@g-1,铜元素在灌肠散和口服胶囊中含量分别为9.531μg@g-1和9.925μg@g-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D3T细胞治疗前后分别为64.8%和65.3%,CD4T细胞治疗前后分别为43.3%和41.8%,对照组CD3和CD4T细胞分别为65.9%和41.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D3和CD4T细胞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D8T细胞治疗前为24.4%,明显低于治疗后28.8%和对照组29.9%(t=5.60,P<0.01),CD4/CD8T细胞比值治疗前为1.79%,明显高于治疗后1.43%和对照组1.45%(t=5.56,P<0.01),治疗后CD8T细胞和CD4/CD8 T细胞比值恢复正常.结论二种中药制剂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对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身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

  • 奥美拉唑、甲硝唑加激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王玲女

    目的用奥美拉唑、甲硝唑加激素灌肠,达到抑制炎症,促进粘膜修复目的.方法溃疡性结肠炎39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0.5%、甲硝唑200mL和地塞米松10mg混合成灌肠液,并加温37℃左右,每晚一次保留灌肠1 h,10 d一疗程;重度急性期同时给予氢化泼尼松300 mg加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4 d~5 d;稳定期个别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巩固疗效,疗程结束后,对患者临床症状、腹泻、水肿及溃疡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保留灌肠治疗后,临床症状痊愈25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2%,轻度复发5例,仅占12.8%,说明局部用药有独特优点.结论用奥美拉唑、甲硝唑加激素混合成灌肠液,每晚一次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既抑制了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了毒性和症状,又可促进粘膜的修复.操作简便,费用低,适合门诊治疗.

  •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

    作者:江学良;权启镇;王志奎

    1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我国在1978年杭州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第一个<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治疗标准(草案)>,后经1986年成都慢性腹泻会议,特别是经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讨论修订后的新标准(太原标准)[1],经过6a+的应用,证明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同国际上比较通用的Lennard-Jones标准相比,尽管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在强调排除诊断、综合诊断、完整诊断三方面是一致的,而且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现将以此标准为基础的方案介绍如下,希望能贯彻执行并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患者诊治,又有利于学术交流,并且在应用中使标准更加完善实用.

  • 溃疡性结肠炎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

    作者:秦成勇;韩国庆

    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主要药物仍为氨基水杨酸类和皮质类固醇类,现就其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 溃疡性结肠炎的其他治疗

    作者:江学良;秦成勇;李国庆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目前仍然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具有起效快,近期临床缓解率高等优点,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增多,部分顽固性患者疗效并不理想.中药是我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疗效并无根本改善.因此,寻找更为理想有效,副反应少的药物和方法成为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重点.现将除上述治疗以外的其他一些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药物和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强谱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内科治疗范畴,但有20%~30%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现就UC外科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作者:王志奎;辛召平;范叔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迄今病因未明.此病属中医"肠癖"、"痢疾"、"滞下"、"肠风"、"脏毒"、"泄泻"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肯定,显示出独到之处,现归纳综述如下.

  •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10218例的特点

    作者:江学良;崔慧斐

    目的分析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特点.方法对从1981年到2000年20年间中国医学文献报告及我院确诊的1021 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①病例数目:20年间,中国医学文献报告及我院确诊的患者共10218例,其中近10年报告的病例数目是前10年3.8倍.②病变范围:直肠乙状结肠炎和直肠炎占70.20%,左半结肠炎占22.50%,广泛性或全结肠炎占7.30%.③病变类型:初发型34.8%,慢性反复发作型:52.6%,慢性持续性10.7%,急性暴发性:1.9%.④病程:75.5%患者小于5年,15.5%患者在5年和10年之间,只有9.1%患者大于10年.⑤肠外表现:6.1%患者有肠外表现.⑥年龄:发病的平均年龄是40.7岁(范围从6岁~80岁,高峰年龄段是30岁~49岁).⑦性别:男女比是1.09.⑧吸烟:病情严重程度和吸烟之间无负相关(P>0.05),⑨家族遗传性:270例患者中有4例有家族史.⑩治疗:单纯采用西药(氨基水杨酸类或/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占18.6%,单纯采用中医治疗的占20.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占59.1%,手术1.3%,其他治疗占0.9%.结论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例数目在过去10年中显著增加,病变主要以左半结肠为主,病程短,肠外表现少见,发病年龄相对较大,男女比例数目大致相等,家族遗传少见,吸烟与病情轻重之间无显著相关,中医药治疗在中国广泛应用.

  • 重视消化系疾病大样本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

    作者:江学良

    0引言消化系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因此,无论是发病率高的疾病,还是发病率低的疾病,患病人数的绝对值都是非常大的样本.对这些大样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不仅有利于阐明某一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特点,诊治情况,而且对世界消化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作者:江学良;王志奎;秦成勇

    1概况溃疡性结肠炎(UC)1859年由Wilks首先描述,1920年被医学界公认,我国于1956年首次报道.过去认为该病欧美多见,亚非少见,但近几十年研究表明,UC在我国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并且正在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尽管我国目前还缺乏UC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据<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3月[1]对1978年以来几次重要的全国性消化会议的资料统计,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加趋势:1978年杭州第一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告的病例为337例,1999年西安第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告病例为例达1627例;1986年成都全国慢性腹泻研讨会报告的病例为581例,1996年江西全国肠病研讨会报告的病例为1412例;特别是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的病例达3065例,远远超过UC高发区全欧洲同期(1991/1993)新诊断的患者数1397例.

  • 内镜下观察灌肠液中加入麻醉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步晓华;曹传平;唐杰;毛高平

    我国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以下简称溃结或UC)的治疗迄今尚未规范化,各家治疗效果参差不齐,目前的灌肠治疗方案中习惯加入局部浸润麻醉剂-普鲁卡因,以期减少病人灌肠时的不适感,延长灌肠液的保留时间.我们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本院急性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灌肠治疗中,加用与不加用普鲁卡因,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