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清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龙平;王新华;谭亮南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硒(Se)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清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ELISA法检测76例伴微量清蛋白尿(A组)和184例伴正常清蛋白尿(B组)的T2DM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Se与GSH-Px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的血清硒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5.660,4.511),而A组与B组问的血清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348).A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6.545,7.040),但B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755).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血清se(γ=0.212,P<0.05)和GSH-Px(γ=-0.163,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低水平的血Se与GSH-Px与T2DM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微量清蛋白尿检测在预测ICU重症患者并发重症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王琳;李雪松;张爱红

    目的 为提高临床诊断率,了解微量清蛋白尿检测在预测ICU重症患者并发重症脓毒血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ICU收住的60例重症患者,并发重症脓毒血症的23例分为Ⅱ组,无并发重症脓毒血症者分为Ⅰ组.结果 Ⅱ组患者,确诊>24 h ACR阳性率为78.3%,确诊>48 h ACR阳性率为82.6%,确诊24 h和48 h后ACR阳性率显著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确诊>24 hACR值平均为(25.3±5.5)mg/mmol,确诊>48 h ACR值平均为(27.5±8.2)mg/mmol,确诊24 h和48 h后ACR值显著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清蛋白水平持续升高提示有严重感染发生,微量清蛋白尿检测可作为预测ICU重症患者并发重症脓毒血症的一个指标.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清蛋白尿与冠脉病变的相关分析

    作者:程晓丹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清蛋白尿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冠脉造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多支病变组(n=34)和多支病变组(n=46),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尿清蛋白/肌酐值(ACR)水平.结果 ACR水平在多支病变组高于非多支病变组(P < 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微量清蛋白尿对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微量清蛋白尿的影响

    作者:艾则木江·吐尔孙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微量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72例高血压伴微量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疗程均为2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微量清蛋白量(24h U-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显著下降(P < 0.05),观察组24h U-Alb、BUN、SCr等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显著降低(P < 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伴微量清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血糖及血脂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展阶段与蛋白尿相关性不同

    作者:贾国青;杨金奎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清蛋白尿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共566例,根据尿蛋白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常清蛋白尿(normalalbuminuria,NAU),微量清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IAU)及大量清蛋白尿(macroalbuminuria,MAAU)共三组.记录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各项等.将男女性别分开,分别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IAU及MAAU的影响因素.结果 566例患者中,NAU患者共332例(58.6%),MIAU患者共139例(24.6%),MAAU患者共95例(16.8%).MIAU的相关危险因素,在男性,舒张压、腰臀比及血糖与之独立相关;在女性,收缩压、病程、体重指数及血糖与之独立相关.男女一致的危险因素有血压及血糖.MAAU的相关危险因素,在男性,收缩压与之独立相关,血脂与MAAU密切相关;在女性,收缩压及甘油三酯与MAAU独立相关.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阶段,要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在后期阶段,除了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外,还应该严格控制血脂.

  • 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与微量清蛋白尿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艾山江·吾马尔;努尔买买提·艾则孜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与微量清蛋白尿(MAU)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B组患者认知功能均正常。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MAU水平,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身高、体重、高血压病程、族别、甘油三酯、尿酸及空腹血糖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年龄、60岁前工作/劳动性质、文化程度及高血压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总胆固醇水平和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均高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及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有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与MAU水平升高有关,且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有关。

  • 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分析

    作者:陈刚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清蛋白尿(MA)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社区11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3组)的MA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并设立健康对照组作对照.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的尿MA及颈动脉IM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血压升高,MA和IMT有增高趋势;MA水平与颈动脉IMT值呈正相关:r=0.52,P<0.01.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A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MA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之一.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尿微量清蛋白的关系

    作者:陈景章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并根据UAER水平将其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184)、微量清蛋白尿组(n=76)和临床清蛋白尿组(n=40).采用ELISA法检测3组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 从正常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到临床清蛋白尿组,血清VEGF和UAER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UAER(γ=0.746,P<0.01)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EGF是UAER独立影响因素,P<0.01(R2=0.648).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VEGF与UAER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可反映糖尿病肾脏病变程度.

  • 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患者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

    作者:闫淑静;刘星;王伟超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患者微量清蛋白尿的患病率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2009年3月-2011年3月住院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合并微量清蛋白尿者为A组,未合并微量清蛋白尿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进行测定.结果 130例患者中微量清蛋白尿的患病率为32.3%,其中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LVMI、HbA1c、平均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清蛋白尿患者的LVMI、IMT、BMI、糖尿病病程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医务人员对糖尿病肾病早筛查早干预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血糖达标且不伴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尿清蛋白与动态血压关系探讨

    作者:裴国勇

    目的:探讨血糖达标且不伴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 MAU)与24 h动态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安徽省黄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及代谢科住院及门诊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7%且不伴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83例,按照尿MAU水平分为A组( MAU<30 mg/g,37例)和B组(MAU≥30 mg/g,4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动态血压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 B组患者血肌酐值高于A组〔(76.1±14.6)μmol/L 比(67.8±11.9)μmol/L 〕,但肾小球滤过率低于A组〔(73.0±13.6) ml/min比(79.0±11.4)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B组24 h平均收缩压〔(128.9±6.2) mm Hg比(122.2±7.2) mm Hg〕、夜间平均收缩压〔(128.9±12.9) mm Hg比(113.8±10.0) mm Hg 〕、夜间平均舒张压〔(78.0±8.6) mm Hg比(69.2±8.3) mm Hg〕、白昼收缩压负荷值〔(15.2±10.8)%比(9.8±7.5)%〕、夜间收缩压负荷值〔(54.5±34.3)%比(13.1±9.4)%〕、夜间舒张压负荷值〔(42.9±32.6)%比(9.6±8.7)%〕、夜间收缩压变异〔(11.2±4.4)比(10.9±4.3)〕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率(82.6%比37.8%)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097)、病程(β=0.127)、夜间收缩压负荷值(β=0.068)、夜间舒张压负荷值(β=0.077)及夜间收缩压变异(β=-0.229)是MAU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对血糖达标且不伴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尤其是夜间血压变化对早期肾损伤具有预测价值。

  • 微量清蛋白尿对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杜英;兰军;涂昌;程飞;陈杰民;钟耀棠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微量清蛋白尿(MAU)的出现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入选该院冠心病患者共5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MAU组(UAER 30~300mg/d,n=25)和对照组(UAER< 30mg/d,n=25),并比较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随访12个月后比较分析其合并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的发生.结果 MAU组的微量尿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U组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为68%,48%,36%;对照组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为36%,20%,8%.两组相关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别,而MAU组心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量清蛋白尿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 微量清蛋白尿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测作用

    作者:王鸿珍;徐文彬;陶蓉

    目的:探讨微量清蛋白尿(MAU)是否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有预测作用.方法:筛选183例择期冠状动脉造影(CAG)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收集其临床相关数据.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48 h检测胱抑素C(Cys C),根据术前、术后Cys C变化分为CIN和非CIN 2组,分析CIN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CIN总发生率为9.8%(18/183).与非CIN组比较,CIN组中年龄≥75岁老年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PCI术及存在MAU的患者明显居多,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低,术前血肌酐、Cys C、尿酸以及对比剂剂量/eGFR比值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ys C和MAU是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CIN的发生率随着尿清蛋白肌酐比值(UACR)升高而显著升高.结论:术前CysC和MAU是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IN发生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的UACR水平可预测术后CIN的发生.

  • 微量清蛋白尿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王为幸;李晓永;董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清蛋白尿(MA)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3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合并冠心病组(106例)和不合并冠心病组(236例),测定2组24 h尿清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等相关指标;比较MA阳性组(139例)和MA阴性组(203例)冠心病的发病率及冠脉造影特点.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MA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冠心病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表明MA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MA阳性组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MA阴性组(42.5%比23.2%,P<0.01);此外,与MA阴性组比较,MA阳性组重度血管狭窄、弥漫性和闭塞性病变更多(P<0.05),但2组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A是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伴MA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更严重.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微量清蛋白尿的影响

    作者:王炜;叶山东;李素梅;陈超;邢学农;任安;王菊梅

    目的 研究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微量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选取118例伴微量清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以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尿清蛋白肌酐比(ACR)、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hPG)以及血压的变化.结果 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血糖和尿ACR明显下降(P<0.01),而血压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来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尿蛋白.

  • 微量清蛋白尿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兆平;刘和俊;周碧蓉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清蛋白尿(MAU)的出现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2例,调查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病程、糖尿病、吸烟、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以及合并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以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再按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正常清蛋白尿组(<30.0 mg/24h)和微量清蛋白尿组(30.0~300 mg/24 h),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及心血管事件.结果 两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别,而微量清蛋白尿组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清蛋白尿组(P<0.05).对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提示MAU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微量清蛋白尿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

  • 检测肽抑素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意义

    作者:郑东旭;王希敏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仪,以免疫比浊法测定37例糖尿病微量清蛋白尿(MAU)患者、36例糖尿病无MAU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ys C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MAU Cys C水平为((1.20±0.50)mg/L,糖尿病无MAU为((0.79±0.17)mg/L,较健康对照组(0.62±0.16)mg/L显著升高(均P<0.001),其中,糖尿病MAU组Cys C水平又较糖尿病无MAU组的显著升高(P<0.001).血清Cys C水平与MAU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r=0.674,P<0.01).结论 Cys C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实验室诊断的指标之一.

  • 羟苯磺酸钙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清蛋白尿30例

    作者:杨志霞;郭莹辉;杨永生;苏海玉;刘慧琴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微量清蛋白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24 h尿清蛋白定量均值30~300 mg·(24 h)-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优质低蛋白饮食,均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均加用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ACEI)治疗,有高血压者同时联合利尿药和钙拮抗药,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每次0.5 g,po,tid,连续治疗4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微量清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尿微量清蛋白下降明显(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使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清蛋白明显下降,联合ACEI效果更佳.

  •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作者:周灵丽;卢文凯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DM)人群中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其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层析法(HPLC)检测191例2型DM患者血浆tHcy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24 h尿清蛋白含量,计算尿清蛋白排泌率(UAER).比较肾病各期:正常清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尿、大量清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者间血浆tHcy水平.结果 LntHcy值在微量清蛋白尿组明显高于正常清蛋白尿组,肾功能不全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但大量清蛋白尿组与正常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LntHcy)、高血压、糖尿病病程、胆固醇(CHOL)、血清清蛋白与LnUAER独立相关(R2=0.400,P=0.002).结论 ①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加重,血浆tHcy水平有逐渐升高的趋势.②Hcy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联系微量清蛋白尿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中间环节.

  • 微清蛋白尿的检测在肝癌患者术后液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巴雅尔;佟豪

    目的:探讨微清蛋白尿的检测在肝癌患者术后液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对象,出现微清蛋白尿者观察组(26例),未出现微清蛋白尿者对照组(34例),检测肾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观察脏器积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CD8+含量、脏器积液的例数和引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和CD3+,CD4+,CD4+/CD8+,NK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清蛋白尿对于判断肝癌术后液体治疗的机体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微量清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谢秀梅;李志凌;马国添;李兢;方叶青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aged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微量清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um-dependent relaxing function,EDF)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筛选老年EH患者64例,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清蛋白尿组(NAU组)和微量清蛋白尿组(MAU组).另设30例非EH老年人为对照组(N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4 h尿清蛋白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其粥样斑块指数(plague index,PI).结果:(1)与NC组EDF[(9.09±1.83)%]比较,NAU组[(6.31±1.14)%]及MAU组[(4.98%±1.35)%]均明显降低(均P<0.05),尤以MAU组明显.(2)MAU组颈总动脉IMT[(0.97±0.19)mm]及NAU组IMT[(0.86±0.10)mm]均较NC组IMT[(0.78±0.13)mm]增厚(均P<0.05),以MAU组增厚更为明显.(3)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高血压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总动脉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和收缩压.结论:老年EH患者存在EDF受损和颈总动脉粥样硬化,MAU的发生与EDF的降低及IMT的增厚程度密切相关.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