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脉血管CTA检查前对比剂加温预处理在预防对比剂外渗中的作用

    作者:李瑛;金银华;左丽敏;陈斌

    目的?探讨冠脉血管CTA检查前对比剂加温预处理在预防对比剂外渗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6月30日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269例.按检查前加温与未加温预处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加温至37 ℃)和对照组(CT机房恒温21~25 ℃),观察组135例,对照组134例.患者检查前均预留18 G留置针,注射对比剂碘海醇后行冠脉血管CTA检查,并观察患者对比剂外渗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对比剂外渗1例,外渗率0.74%;对照组发生外渗10例,外渗率7.46%,观察组外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8,P<0.01).结论?对比剂加温预处理可以降低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

  •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建英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越来越高,但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生理发育、治疗需求、疾病状态、皮肤解剖结构(如皮肤薄、嫩、脂肪少、血管细、脆弱、弹性差、角质层发育不成熟、易受损伤引起感染)等原因,新生儿液体外渗的问题时有发生.虽然大部分液体外渗是自限性的,仅有局部疼痛、水肿、发红等,但严重的外渗很可能会导致水泡、溃疡、坏死以及对周围皮肤结构如肌腱、神经、肌肉造成损伤,甚至造成瘢痕、挛缩、截肢[1],由此会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平均住院日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国内外处理的方法不尽相同,鉴于此,本文就此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我国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不同年龄患者4种方法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比较

    作者:傅晓凤;傅颖梅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外渗时有效的治疗处置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方法 根据年龄将804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分为儿童组280例、成人组270例、老年组254例,均随机采用冷热敷、95%酒精湿敷、50%硫酸镁湿敷、云南白药涂搽等4种方法治疗.结果 4种方法治疗各组患者的静脉输液外渗均有一定疗效,儿童组以50%硫酸镁湿敷效果好,云南白药涂搽效果次之;老年组以云南白药涂搽效果佳;成人组则4种方法治疗效果均可.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 多种药物混合持续湿敷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所致皮肤损害的效果

    作者:李运智;郭旖旎;朱秀红;高莉

    目的 探讨多种药物混合持续湿敷治疗化疗药渗漏所致皮肤损害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行外周浅静脉途径化疗而发生渗漏的肿瘤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100 mg+地塞米松3 mg +0.9%氯化钠注射液5 ml在穿刺点周围环形多点皮下注射;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行外周浅静脉途径化疗而发生渗漏的肿瘤患者33例作为治疗组,治疗组在穿刺点周围环形多点皮下注射的基础上,实施多种药物混合(50%硫酸镁、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碳酸氢钠、山莨菪碱、维生素B12、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溶液浸透的纱布敷料局部持续湿敷,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显效率为75.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1%,显效率为46.9%,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97,5.73;P <0.05).治疗组24h内肿胀消失者16例,对照组7例,而在73 ~ 120 h内肿胀消失者治疗组4例,对照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03,5.64;P <0.05).结论 在穿刺点周围环形多点皮下注射的基础上,实施多种药物混合配制溶液浸透的纱布敷料局部持续湿敷能有效治疗化疗药物渗漏对皮肤及皮下组织所造成的损害.

  • 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研究

    作者:张玉玲

    有关化疗药物渗漏后的研究已逐渐增多,特别是应用解毒剂处理渗漏后损伤的报道已不下十几种[1],但结果不尽一致,而国内尚无较大样本的对照研究,特别是关于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更是少见.我们就化疗药物渗漏后对局部组织损伤及渗漏后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动物实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表阿霉素静外渗漏致严重软组织损伤1例分析

    作者:陈欣荣;唐亚芹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而抗肿瘤药物均有较强的毒性.一旦化疗药物外渗损伤的发生,即给患者造成痛苦,又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根据资料估计,化疗药渗漏率为0.1%~6%.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 表阿霉素误渗血管外1例分析

    作者:郭智;张波;阮新建

    对表阿霉素误渗血管外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3岁.因头晕、乏力5a,颈部包块1个月入院.经过颈部包块活检,病理结果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定义为ⅣA期,病变侵犯颈部淋巴结及肺、肝,遂给予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在行第3个周期化疗过程中注射表阿霉素时出现药液误渗到血管外,患者左手背刺痛明显,予以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封闭治疗,并局部冷敷.

  • 预防诺维本非外渗性静脉炎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作者:王翠兰

    目的 在诺维本化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对91例应用诺维本为主的病例,进行化疗前充分的评估、化疗期间采取血管保护、正确用药、加强观察,化疗后追踪观察、分析反馈等综合护理.结果 9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外周静脉炎反应与文献报道相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诺维本化疗期间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致对比剂外漏1例分析

    作者:胡隆尧;董君华

    现将医源性输尿管损伤致对比剂外漏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2岁.两侧腰部胀痛3 a,3 d前血尿,排小便时有灼痛感.体检:左、右两侧肾区叩击痛,但以左侧肾区明显,左上腹可触及包块,质软,动度中等.

  • 乐沙定外渗1例分析

    作者:姜玲

    2009-04我科有1例患者在静脉滴注乐沙定时,发生了意外外渗,经及时给予处理,10 d后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 静脉化疗药物渗漏的处理

    作者:王华;张娜;李欣

    1 临床资料本组乳腺癌80例均为女性,年龄39~65岁,平均55岁.所用药物中表阿霉素12例,环磷酰胺28例,甲氨喋呤45例,5-氟脲嘧啶35例.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及护理

    作者:徐志香;胡君莉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静脉给药已经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手段,而一旦发生外渗,轻者可造成局部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发生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治疗过程.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

  • 自发性颅内低压CT与MR椎管造影检查失败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许佳祺;王瑾;龚向阳

    目的:自发性颅内低压(SIH)临床少见,CT及MR脊髓造影是检测和定位脊髓脑脊液漏点有效的方法,对疾病诊断及SIH后续靶向血贴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SIH脊髓造影检查对比剂意外注入硬膜外间隙导致检查失败的发生率及其影像学特征,指导临床迅速、正确地判断CT脊髓造影和MR脊髓造影成败。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SIH患者的脊髓造影资料,分析失败脊髓造影中对比剂形态、轮廓、密度或信号及其在脑池、脑室内的扩散等征象。结果121例SIH患者共完成脊髓造影检查128例次,对比剂意外注入硬膜外间隙33例次,失败率为25.8%。33例次失败脊髓造影检查影像中,均可见硬膜囊两侧神经根穿行于对比剂中,均未见脊髓前后根穿行于对比剂中;29例(87.9%)未见马尾穿行于对比剂中;26例(78.8%)对比剂未扩散入脑池、脑室;16例(48.5%)椎管内对比剂影不连续;10例(30.3%)椎管内对比剂影不均匀;4例(12.1%)对比剂影内侧轮廓不光整。结论 SIH患者脊髓造影检查中,对比剂意外注入硬膜外间隙致造影检查失败的发生率较高,CT脊髓造影和MR脊髓造影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对检查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

  • 双柏散联合地塞米松湿敷对铂类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

    作者:黎逢弟;梁凤英;陈晓莹;周青榆;林敏

    目的:评价双柏散联合地塞米松对铂类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铂类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分为两组,30例采用双柏散联合地塞米松外敷(试验组),30例采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外涂(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625,P=0.009),试验组治疗后肿胀消退时间(15.45±9.53)h短于对照组(29.61±8.03)h(t=6.732,P<0.001)。结论双柏散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铂类化疗药物外渗疗效优于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处理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雪玲;胡淑芳;张文香;杨喜民;赵永霞;王明兰

    目的:根据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的特点寻找理想的处理方法.方法: 制作两种甘露醇外渗动物模型(模型Ⅰ为单纯性甘露醇外渗,模型Ⅱ为甘露醇外渗伴局部瘀血),分别采用临床常用的3种处理方法进行动物实验,进行肉眼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50%硫酸镁湿敷对模型Ⅰ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方法;0.25%奴夫卡因封闭对模型Ⅱ的疗效佳.同时显示模型Ⅱ较模型Ⅰ的组织损伤程度重,修复难度大.结论:临床处理甘露醇外渗应根据其局部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 提升化疗药物外渗安全管理质量的实践与效果

    作者:黄敏;魏燕萍;唐瑶;何伟英;张维婷

    目的 提升化疗药物外渗安全管理质量.方法 成立由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肿瘤专科护理小组、临床护士组成的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安全管理三级监控网,修订并完善了安全管理措施,实行个案追踪护理,促进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 规范了化疗专业护理行为,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零.结论 实施化疗药物外渗安全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 肿瘤患者化疗前药物外渗相关因素评估表的研究

    作者:顾慧;於小燕

    目的 化疗前评估肿瘤患者药物外渗相关因素,从中找出药物渗出及非渗出分界值,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预见性护理,以减少或避免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方法 设计化疗药物外渗相关危险因素评估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800例肿瘤化疗患者,在每次化疗前认真进行评估计分.化疗实施后进行全程跟踪观察,直至该化疗周期结束.结果 7项评估因素中,家庭支持、外周血管情况、患者依从性及给药途径在渗出与非渗出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但药物性质、用药方法与化疗周期与是否出现外渗无明显相关(P>0.01).渗出与非渗出组评估分比较显示,平均分≥17分者为发生外渗的高危人群.结论 本评估表比较直观、简便,阳性预报率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可作为临床肿瘤化疗护理工作中确定发生药物外渗的依据之一.

  • 肿瘤科护士应掌握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

    作者:陈长英;孙巧枝

    了解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肿瘤专科护士提供培训依据.采用调查法,对河南省9所医疗单位的220名肿瘤科护士进行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平均得分(107.1±24.1)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较差,应加强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学习,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培训措施,提高肿瘤专科护理质量.

  • 几丁糖与二甲亚砜对大鼠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防护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敏;李武平;付菊芳;何华

    目的比较几丁糖、二甲亚砜局部涂抹对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大鼠的防护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3只SD大鼠双侧侧腹部制作多柔比星血管外渗模型后随机分为几丁糖组、二甲亚砜组、注射用水组、模型对照组.另取3只SD大鼠做正常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用外科手术法切除大鼠侧腹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对手术伤口愈合时间、外渗性损伤情况、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各组脱痂后溃疡的发生率及不同时间各组间外渗性损伤面积变化均有显著差异;术后7d拆线观察,各组伤口一期愈合和裂开的构成及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几丁糖组、二甲亚砜组发生溃疡较晚,较其他两组损伤程度轻,出现修复时间较早.结论几丁糖、二甲亚砜对多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均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几丁糖的防护效果优于二甲亚砜.

  • 静脉化疗局部反应观察表的设计和应用

    作者:丁玥;尤渺宁;刘春宇;柏冬丽;关立鸿;赵文惠

    为了降低静脉化疗渗漏的发生率,早期发现和干预化疗药物渗漏,降低局部反应.自1999年9月至2004年12月,应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静脉化疗局部反应观察表对800例住院化疗患者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化疗药物外漏发生率为1.1%,患者满意度在95%以上.应用该观察表能显著降低渗漏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