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FA、ELISA和WB用于莱姆病血清学诊断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志云;侯学霞;霍秋波;耿震;刘劼;万康林;郝琴

    目的 比较研究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3种检测方法对莱姆病血清学的诊断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疑似莱姆病患者血清标本及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分别采用IFA、ELISA和WB进行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IgM和IgG)检测,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实验共检测莱姆病疑似患者血清398份,ELISA阳性86例,阳性率21.61%,其中IgM阳性27例,IgG阳性59例;IFA阳性82例,阳性率20.60%,其中IgM阳性26例,IgG阳性56例;WB阳性83例,阳性率20.85%,其中IgM阳性31例,IgG阳性52例;并且实验表明,在对于游走性红斑病例的诊断上,WB法阳性率明显高于ELISA和IFA(x2=6.34,P<0.05).结论 在莱姆病的实验室诊断中,IFA、ELISA和WB 3种方法结合运用,可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WB在排除ELISA和IFA的假阳性结果中有着重要作用.

  • 山西省首例莱姆病病例分析

    作者:耿震;李国华;侯学霞;张琳;郝琴

    目的 对山西省首例拟诊莱姆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结果分析,为证实山西省存在莱姆病典型病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深医务工作者对莱姆病的认识,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免疫印迹(WB)2种方法,对此例患者进行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IgM和IgG抗体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第1份血清标本检测结果显示,IFA和WB两种试验方法IgM均为阳性,其中IFA的IgM抗体滴度达到1:64,WB的IgM有2条蛋白带P41和P31;2种试验方法IgG均为阴性.间隔半个月后的第2份血清检测结果显示,2种试验方法IgG均为阳性,其中IFA的IgG抗体滴度达到1∶256,WB的IgG有2条蛋白带P41和P31,2种试验方法IgM均为阴性.结论 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程发展符合莱姆病的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莱姆病的诊断成立,证实山西省存在莱姆病典型病例.

  • HIV抗体检测结果不确定时应用核酸诊断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段星;冯霞;王继宝;杨锦;李艳玲;叶润华;杨跃诚;姚士堂;高志云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核酸检测用于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诊断的可行性,为制定新的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对云南省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蛋白免疫印迹(WB)试验确证结果为不确定、背景资料齐全、初次血浆留样大于1000μL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并与抗体随访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9例WB不确定的样本,有22例检出HIV核酸.其中成功随访18例,随访过程中17例HIV抗体阳转,1例带型有进展但不满足诊断标准.被访者WB条带在2周随访时均出现明显变化.核酸阴性的27例,7例成功随访,WB条带无进展或阴性.结论 有条件开展HIV核酸检测的地区,对HIV抗体不确定者宜采用核酸检测尽早诊断;无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对HIV抗体不确定人群的随访间隔宜缩短至2周.

  • 湖南省2008-2012年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分析

    作者:彭瑾瑜;贺健梅;江洋;陈曦

    目的 分析湖南省近5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结果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为改进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2年HIV抗体不确定结果资料,结合流行病学随访、CD+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分析不确定人群转归与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带型分布的关系.结果 2008-2012年共有2995份标本进行了WB确证试验,其中不确定433例,不确定的比例为14.5%.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比例逐年增长,从2008年的4.4%(21/477)上升至2012年的23.0%(182/791);其中阳性感染者比例逐年增高,尤其是晚期感染者增长迅速,分别由2009年的10.3%(3/29)和6.9%(2/29)上升到2012年的51.4%(91/177)和35.0%(62/177).不确定结果中阴性受检者带型分布以p24或gpl60为主,一般不超过两条条带;早期感染者带型分布以p24和p24+gpl60为主,其中p24出现比例为100%;晚期感染者条带数目较多,显色较弱且组合更多元化,主要为p24、p31、gpl20和gp160.结论 随着HIV感染者增多,尤其是晚期感染比例增加,对不确定结果应予以重视,及时调整检测策略,避免漏诊.

  • 一例HIV抗体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条带不全病例的分析

    作者:汤琰;钟平;朱林英

    目的 通过对近一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实验室检测“不确定”结果的分析讨论,尽可能减少实验室“不确定”结果的比例,提高实验室HIV确证实验的质量.方法 该病例的血清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两种快诊实验检测,又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实验,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对该样本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一例首次来自上海市肺科医院,两次随访均来自浦东新区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的病例,ELISA和快诊检测为HIV抗体阳性,但WB确证结果首次为“不确定”,第2、第3次随访结果也均为“不确定”,后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基因测序结果为HIV-1型的CRF01_AE重组亚型,符合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论 对确证试验为“不确定”的病例,应综合初筛结果和实验室辅助检测手段及流行病学史,尽早明确个体HIV感染情况.

  •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在HIV确证检测中的漏检及原因分析

    作者:张亚兰;郑海潮;杨扬;于彤彤;卫晓丽

    目的 探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在艾滋病病毒(HIV)确证检测过程中的漏检问题,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40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或)胶体金法筛查阳性、WB实验确证阴性的样本,分析其来源、S/CO值,并进行抗体追踪复检.结果 40份样本中检出9份HIV阳性,28份阴性,3份样本流失.阴性者均来源于没有高危行为的普通人群,其中无偿献血人群13份,ELISA S/CO均<3.9份阳性样本中,6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自愿咨询检测(VCT)3例.其中ELISA S/CO值<6的5例,>10的4例,6例后考虑为窗口期感染,3例可能为WB试剂中反应膜出现问题.结论 WB检测漏检,可能是样本处于窗口期感染或试剂反应膜问题,实验室应综合分析筛查阳性而WB确证阴性的检测样本,要进行追踪检测,以确定其真实的HIV-1感染状况,防止漏检.

  • 浙江省55例HIV抗体检测不确定结果的随访复检与处理对策

    作者:夏燕;郭志宏;张佳峰;丁晓贝;黄晶晶;张文君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产生不确定结果的特点,探索HIV抗体不确定的处理对策.方法 经HIV抗体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检测结果不确定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检测并对结果和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浙江省经WB检测HIV抗体不确定者共计55例,经随访复查,34例确证阳性(61.8%),18例确证阴性(32.7%),3例不确定/失访(5.5%),共有13种带型组合模式.52.9%的研究对象2周随访发生阳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S/CO值>6.0组阳转率高于S/CO值0~6.0组(x2=11.898,P<0.01).所有核酸检测阳性样品(34例)后均发生阳转,所有核酸检测阴性样品(16例)后均未发生阳转(其中1例失访).结论 WB不确定结果与检测对象的临床状态有关,根据各检测结果的特点,提前或延长随访复检时间、核酸检测和综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有助于不确定结果的解释和对艾滋病的正确诊断.

  •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MP试剂快速法与隔夜孵育法的比对结果分析

    作者:朱林英;汤琰;郝莉鹏;赵希畅;张鹏;张枭

    目的 为了减少艾滋病病毒(HIV)确证实验室“不确定”样本的例数,使感染早期病人得到及时诊断,晚期病人得到及时治疗.方法 对2012-2013年HIV-1抗体筛查阳性血清样本,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 MP试剂快速法进行确证检测,确证结果为“不确定”的样本,采用MP试剂隔夜孵育法与之进行了比对.结果 46例WB“阳性-不确定”样本中,22例“不确定-阴性”及4例“不确定-失访”样本,其隔夜孵育法与快速法相比,确证条带数均未增加,部分样本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加深.20例“不确定-阳性”样本,有10例条带数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完全满足国家阳性判断标准,无需随访就可以确证为“阳性”结果;另10例条带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加深,其中3例符合阳性判断标准.对于20例“不确定-阳性”样本,隔夜孵育法与快速法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夜孵育法与快速法相比,反应时间较长,血清中的抗体与纤维膜上的抗原结合比较充分,一些早期或晚期感染病例在快速法中不显现的条带在隔夜孵育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建议确证实验室如采用MP试剂快速法的,当结果为“阳性-不确定”的情况下,同时筛查结果为三种以上阳性者,应采用隔夜孵育法进行复测确证实验.

  • 陕西省咸阳市11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随访结果分析

    作者:韩燕;张荣强;张军胜;魏志刚;李凤英

    目的 分析咸阳市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和对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影响.方法 对2010-2016年咸阳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免疫印迹试验方法检测发现的11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及随访的54例进行描述,并采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不确定病例中,无偿献血占59.82%(67/112)、医院病人占31.25%(35/112)、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占8.92%(10/112).不同人群的不确定病例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370,P>0.05).不确定条带有7种带型,其中构成比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p24、gp160和gp160,p24占不确定样本总数的88.39%.54例完成随访检测,占48.21%(54/112).其中35例转阴条带类型中以p24带型为主;12例转阳带型中Env类条带不确定的占84.21%(16/19).结论 加强不确定病例的随访,提高受检者HIV抗体诊断效率,做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4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确定者的追踪研究

    作者:杨锦;李丹;王继宝;李艳玲;段星;项丽芬;叶润华;杨跃诚;龚渝蓉

    通过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2008~2011年49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结果为不确定的标本,对人群分布、WB条带特点、随访复检情况及抗体转归情况进行探讨,揭示WB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研究对象均来自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中的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和WB确证标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08~2011年WB检测的2 452份样本中,有2.00%(49/2 452)为HIV抗体不确定,人员构成以自愿咨询检测者所占比例大,占26.53%.S/CO值从大到小均有分布,但S/CO值≥10的样本复检阳性率较高,为83.33% (5/6).WB结果呈现12种不确定的条带模式,以p24和gp160为主,其余10种呈散在分布.49例HIV抗体不确定者有27例成功进行了随访复检,其中8例HIV抗体复检转为阳性,转阳率为29.63%(8/27).处于感染窗口期、临床期的患者及处于某些特定生理时期的正常人群都可能出现HIV抗体不确定的结果.因此,除对实验的各个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及对出现不确定结果的受检者加强随访外,必要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及流行病学调查辅助,从而作出准确诊断.

  • 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 RCAS1表达的影响

    作者:葛冰磊;洪学军;王青青

    目的 探讨体外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表达SiSo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CAS1)分子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10-12~10-8 mol/L的雌激素或浓度为10-9~10-5 mol/L的孕激素作用乳腺癌细胞MCF-7后,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CF-7细胞RCAS1 mRNA水平的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析MCF-7细胞表达RCAS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10-12~10-8 mol/L范围内随着雌激素浓度的增加,MCF-7细胞RCAS1 mRNA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在10-11、10-10、10-9、10-8 mol/L范围内雌激素组与未处理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10-9~10-5 mol/L的孕激素浓度的增加,MCF-7细胞RCAS1 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孕激素各组与未处理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RCAS1单克隆抗体能检出相对分子质量为32 000的条带,其灰度随着雌激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随孕激素浓度的增加而减弱.结论 雌激素可上调MCF-7细胞的RCAS1分子表达,孕激素可下调MCF-7细胞的RCAS1分子表达.

  • 无偿献血者HIV初筛检测策略及确证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谭畅;申俊锋;唐飞;陈文霞;张玉敏

    目的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和核酸检测(NAT)并行的模式,同时结合蛋白免疫印迹(WB)试验结果,全面评估酶联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感染风险中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2015年5月~2016年7月281例ELISA呈反应性标本,分析2种ELISA初筛试剂、NAT及WB检测结果.结果 ①ELISA初筛试验:281例标本中S/CO≥1的万泰试剂110例,伯乐试剂156例;S/CO值0.75~1.0中万泰试剂20例,伯乐试剂39例;②WB检测结果:阳性27例,不确定12例,阴性242例.初筛检测S/CO值在0.75~1.0的所有标本,经WB检测没有阳性结果;③NAT检测结果:49例核酸阳性,232例核酸阴性.结论 两种ELISA初筛试剂检测标本反应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方法的检测结果处于强反应性水平时,NAT及WB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ELISA弱反应性标本中2种方法的符合率较低,减掉1遍ELISA对检测试剂和人员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献血前的招募、征询工作应加强,确保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 秦皇岛市2014-2016年HIV抗体不确定样本的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静;冯艳洁

    目的 分析秦皇岛市2014-2016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特征和随访转归情况,为改进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6年HIV抗体不确定结果样本资料,结合流行病学随访,分析不确定样本的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带型分布特点及抗体转归情况.结果 2014-2016年共有451份筛查阳性标本进行WB检测,其中有81例为HIV抗体不确定样本,不确定样本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就诊者(56.79%),其次为无偿献血者(14.81%)及自愿检测咨询者(9.88%);WB带型分布中P24带型所占比例高为32.10%;其次是gp160P24和P24P17带型,分别为17.28%和13.58%.经随访,5例转为阳性,2例转为阴性,5例经随访检测条带无进展,5例转阳者中env类条带占80%.结论 在HIV抗体不确定样本的随访中发现env类条带带型转阳性率较高,存在HIV感染高危因素,需加强随访,应尽快开展辅助诊断,尽早作出准确诊断,避免漏诊.

  • 南通市2011-2015年H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检测结果及随访分析

    作者:练维;张宏萍;陆娟;蒋兰琴;孙怡华;周敏

    目的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检测结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其产生的原因和特征.方法 分析南通市2011-2015年H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人群来源、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带型特征和部分人群的随访信息.结果 5年间共对1821份标本进行确证检测,其中HIV抗体不确定者107例,占5.88%;受血前检测人群(13.33%)和孕产期人群(11.11%)的不确定结果检出率相对较高;不确定结果的Western blot带型共检测出10个类型,其中gp160 p24组合出现次数多;85例随访者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S/CO≥6.0的不确定者转阳率明显高于0~<6.0的不确定者(P<0.05).结论 对HIV抗体不确定人群进行随访工作十分重要,同时还需积极寻求其他策略,尽早给予受检者准确结果.

  •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刺激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姚敏;李玉佳;叶海艳;廖鑫忠;赵航;李世林;陈利民

    目的 了解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1)USP18和Pol质粒构建:采用常规基因克隆方法,将人USP18编码序列及HBV多聚酶(Pol)编码序列分别构建到pcDNA3.1-3tag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内.2)研究Pol对USP18的影响:高表达转染Pol质粒至HepAD38细胞内,抽提细胞内总RNA,逆转录成c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Pol对USP18的影响.3)研究USP18对HBV的影响:高表达转染USP18质粒至HepAD38细胞内,抽提细胞内总RNA和总DNA,qRT-PCR检测USP18对HBV复制的影响.4)研究Pol与USP18之间的相互作用:将Pol质粒按一定比例转染到铺有293T细胞的10cm培养皿中,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Pol与USP18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USP18和Pol表达质粒,并在HepAD38细胞中高表达;过表达Pol蛋白促进USP18表达;过表达USP18刺激HBV复制;Pol与USP18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初步证明USP18可能通过与Pol相互作用促进HBV复制.

  • 合川片区2014-2015年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分析

    作者:刘莉莉;刘柏林;谢金成;何腊梅

    目的:分析合川片区近2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结果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为改进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HIV抗体不确定结果资料,结合流行病学随访、分析不确定人群的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带型分布特点.结果:2014-2015年共有1493份标本进行了WB确证实验,其中不确定结果45例,不确定的比例为3.01%.不确定的结果中早期感染者条带分布以P24和P24+P160为主,其中P24出现比例为100%;四周后随访检测,大部分样本条带增加.结论:随着HIV感染者增多,尤其早期感染比例增加,对不确定结果应予于重视,及时调整检测策略,避免漏诊.

  • 伊犁州直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确认结果及条带分析

    作者:陈志胜;杨晶;陈志强;赵洁;赛力克

    目的:了解伊犁州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阳性结果的准确性,合理开展HIV抗体检测.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对比分析快速检测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HIV抗体阳性者与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经快速检测试剂复检HIV抗体呈阳性或阴性且ELISA试剂复检HIV抗体呈阳性的802份血清样本,经WB确认阳性776例,阳性率96.76%;20例为不确定占2.49%;6例为阴性占0.75%;WB带型为9条带的237例占30.54%,≥7条带的共计733例占94.46%;针对p55蛋白抗原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为32.60%.结论:艾滋病筛查实验与确认实验结果一致性高.筛查实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阳性标本必须进行确认实验,对确认不确定的样本需进行随访复查.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