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张传刚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此研究中的90例研究对象均为医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采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择静脉血及末梢血,对两组血常规检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分析可知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谢雪芳

    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方式对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检验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5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观察对象均分别实施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比较不同采血方法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静脉采血检查结果证实PLT、Hct、Hb、RBC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均明显高于末梢采血,而其WBC结果则明显低于末梢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采血用于血常规临床检验,相对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其影响因素较少,可重复性强.

  •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杨志俭

    目的 比较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受全身体检的52名受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静脉采血、末梢采血两种采血方法,比较两种采血方法获得的相关参数.结果 除血细胞比容( HCT)外,静脉采血检测结果中白细胞( 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血小板( PLT)水平均高于末梢采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血常规检验中,静脉采血比末梢采血检验结果可能更符合实际,能够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 血常规检验中的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比较

    作者:侍勇

    目的 比较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方法 将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末梢血,试验组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观察两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 试验组WBC、HCT、Hb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BC、MCV、MCH、MCHC、PL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集静脉血检验和末梢血检验在WBC、HCT、Hb血常规检验中有一定差异,采集静脉血检验准确度更高.

  •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刘冰;杨秀令

    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50名体检者,随机分成A组、B组与C组,各50名.A组体检者采取普通静脉负压采血,B组体检者采取末梢采血,C组体检者采取针管采血.将采集的血液注入血常规管,检测3组体检者的血常规检验指标水平,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等指标,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C组体检者的WBC、Hb、HCT、MCV等指标明显高于A组;A组体检者的RBC、MCH两项指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体检者相关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体检者采取普通静脉负压采血方式时血常规检验结果更准确.

  •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作者:卢雪兰

    目的 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救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8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前来接受体检的正常孕妇80名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常规检验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以小细胞型贫血患者为主(72.5%),而大细胞型贫血患者数量约占所有患者的22.5%.同时孕早期、孕中期患者中小细胞型贫血患者数量多,孕晚期患者中小细胞型贫血患者数量略高于大细胞型贫血患者.对照组在血液血红蛋白、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等多项常规血液指标检查结果上,与观察组中的大细胞型贫血患者、小细胞型贫血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贫血患者在孕期各个时间段内均会出现贫血症状,而无论大细胞型贫血或是小细胞型贫血患者,其在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等多项血常规检验结果上与健康对象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

  • 温度与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黄守文

    目的:探讨温度与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我海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的血常规检验对象40例,分别将检验样本在0h、2h、4h 的不同放置时间下,以及室温和冷藏不同温度情况下保存的血液样本检验结果差异。结果: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指标上,放置时间越长指数变化越大;在室温和冷藏保存情况下,各指标检测结果均有差异。结论:从不同时间与温度的检测情况上可发现血常规检验好在样本采集后立即做检验,减少保存时间。

  • 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俊

    目的:分析研究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长兴县中医院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4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与4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病情的不同分为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与B组(缺铁性贫血患者),均给予所有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与B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可快速对患者的贫血病情进行确诊,还能够准确区分患者的贫血类型,对患者往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分析

    作者:符仲军

    目的:研究分析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液分析议和血涂片检验方法对这些受捡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血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结果:所有患者进行血液分析仅检验中,65例有异常,而采用血涂片镜检发现假阳性32例,真阳性33例.血液分析仪显示65例正常,而采用血涂片镜检发现假阴性3例,真阴性62例.血液分析仪灵敏度为91.67%,特异性为65.96%,诊断符合率为73.08%.结论: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改善检验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

    作者:魏巍;陈加梅;林华峰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血常规检验结果的不同.方法:选择500例血常规检验结果,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检验结果正常的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检验结果为缺铁性贫血的50例,作为A组;检验结果为轻型地中海贫血的50例,作为B组.对3组血常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14.5%,相符率高达100%;B组RDW< 14.5%,轻型α-地中海贫血的相符卒为76.0%,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相符率为90.0%;对照组RDW为10.5% ~ 14.5%.比较A、B两组间的筛查相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常规中RDW筛查的方法,能对轻型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且操作简单.

  •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分析

    作者:魏梅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分别运用静脉血与末梢血采血方法,各40例,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e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在WBC、RBC、Hb、Hct、MCV、MCHC、PLT等指标上,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结果上有较大差异,静脉血的检验结果更符合实际状况,应用价值更高.

  •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儿科疾病的诊断效果分析

    作者:于娟

    目的:讨论及分析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惠儿作为试验组,同期健康儿童86例为对照组,检测CRP和血常规.结果:86例试验组CRP均升高,对照组3例升高,试验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常规有40例Ⅰ级、42例Ⅱ级,显著地高于对照组(2例Ⅰ级、6例Ⅰ级).血常规的预测值是低的,CRP检验结果的预测值其次,预测值高的是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结论:在儿科疾病诊治中,用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方法效果理想,为患几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值得推广和使用.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蓉蓉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过化验为正常的血液标本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经过血液分析仪器化验为异常的血液标本1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进行血涂片分析,并将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涂片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有6例血涂片分析结果为异常,假阴性卒为6.00%(6/100),对照组患者中有74例血涂片分析结果为异常,假阳性率为26.00% (26/100);两组结果对比,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分析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检查检出率,同时可以降低血细胞受到外界各种影响因素所导致性质改变,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检测准确度,值得在临床检验中广泛应用.

  • 不同采血方法用于血常规检验的效果分析

    作者:漆晓君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末梢采血法与静脉采血法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130例,按照体检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即试验组(n=65)与对照组(n=60);试验组受检者采取静脉采血法,对照组受检者采取末梢采血法,将两组人员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受检者的红细胞、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受检者的白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采血法较比末梢采血法更为适用,可使血常规检查结果更具准确性、客观性,值得推广应用.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分析

    作者:李吟遒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104例血液样本分别进行血细胞分析、血涂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涂片分析能极大降低血常规检验的错误率和漏诊率.

  • 血常规检验中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周建军

    目的:分析、研究血常规检验中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常规检验经显微镜复检的标本1104例,总结分析其结果.结果:白血病、疑白血病或MDS、异型淋巴细胞≥10%、嗜酸粒细胞升高、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及伴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假性异常、单核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红细胞伴有形态变化、其他以及无明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7%、1.9%、5.7%、5.5%、0.5%、14.2%、2.1%、7.5%、13.6%、22.3%、3.2%、3.1%、12.5%、16.3%、4.4%、5.2%.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是判断血细胞形态病理变化的金标准.结论:血细胞分析仪仅可以进行查血常规检验,对于符合镜检标准的标本需进行镜检.

  • 糖尿病肾病早期血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观察

    作者:罗化萍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早期行血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54例作为A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未合并肾病)作为B组,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对3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A组受检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诊断中,能够有效鉴别糖尿病肾病及未合并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对临床确诊疾病及判断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燕;张云勇

    目的:对末梢血采血方式与静脉血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要点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集健康体检者36名,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末梢血检验方式,观察组采用静脉血检验方式,对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测值进行统计,同时与人体正常的血常规指标值进行比较,进而验证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各项血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与人体正常值相近,准确度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体检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可采用静脉血采血检验方式,有利于提升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对比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李若淳;曾明燕;苏艳丽;吴昌学

    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收治体检者42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给予末梢血检验,观察组给予静脉血检验,比较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RBC、WBC、Hb、PLT和MC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的准确率更高,可作为临床上血常规检验的佳采血方式.

  • 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春莲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行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集末梢血,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利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静脉血检测结果更具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632 条记录 2/32 页 « 1234567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