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作者:李媛媛;耿硕

    目的 探究与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经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接受前路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分级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康复效果较好,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失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何会超;张伟滨;吕政;韩克兵

    目的 探究与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失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失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结果 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评分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量表(FMA)、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MA、FAC及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失语患者中可显著提高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促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负性情绪.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贞素;郑锦辉;方志红;章灵芝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降颅压、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颅脑损伤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Fugl-Meyer总积分[(81.17±16.05)、(89.15±17.52)分]均较干预前[(75.56±15.21)、(74.24±14.82)分]明显上升(t=2.16、2.41,P<0.05),且干预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2.17,P<0.05);同时两组患者MMSE评分和MQ评分[(26.05±4.45)、(31.15±4.53)、(88.05±18.25)、(94.06±20.19)分]较干预前明显上升[(22.42±4.15)、(21.94±4.08)、(84.12±15.27)、(83.93±16.43)分](P< 0.05或P< 0.01),且干预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早期康复,减少其致残率.

  •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

    作者:郭小叶;赵淑敏;王娟;白岗;郑娟;于媛媛

    目的 系统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VIP数据库,纳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时间截至2012年12月.由2位研究者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数据处理.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催醒率(OR=3.68,95%CI:2.25,6.03,P< 0.01),缩短催醒平均时间(MD=-10.21,95%CI:-12.20,-8.22,P<0.01),提高临床预后(OR=2.93,95%CI:1.70~5.05,P< 0.01)降低植物状态和死亡率(OR=0.26,95%CI:0.14~0.48,P< 0.01),但不改善临床中度残疾和重度残疾的预后(OR=1.07,95%CI:0.65~1.75,P=0.80).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预后.

  • 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作者:聂曼蒂;郭满

    目的 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差异.结果 研究组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0.38%(27/260),其中,轻度水肿17例、中度水肿7例、重度水肿3例;对照组为24.62%(64/260),其中,轻度水肿38例、中度水肿17例、重度水肿9例,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376,P=0.003).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早期护理预防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发症的效果

    作者:项安华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早期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术后治疗的依从性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 ;护理后实验组血气分析的相关指标以及焦虑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等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护理中的干预效果确切.

  •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重症脑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的价值

    作者:晁玲;李婉丽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重症脑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重症脑炎的患儿10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一对一的分别纳入,即为对照组54例,实验组54例.实验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惊厥恢复、肢体障碍恢复以及意识障碍恢复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营养早期护理干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得到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 脑梗死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及实施价值初评

    作者:张文;李金梅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脑梗死患者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脑梗死常规护理中,合理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脑梗死症状的缓解,帮助其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田彦;郑铎

    目的:观察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早出现疼痛时间、VAS疼痛评分、术后2 d镇痛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

  •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干预实施效果观察

    作者:安丽梅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方法给予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不同实施后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胎便时间、排黄便时间6 d黄疸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早期护理干预对回肠造口皮肤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作者:匡亚飞

    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回肠造口皮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行回肠造口术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各有34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行回肠造口术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预防肿瘤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早期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冯文静

    目的:剖析预防肿瘤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接收的肿瘤重症患者128例。以随机分组原理为依据,将128例患者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接受ICU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统计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例数。结果试验组深静脉血栓者4例,对照组11例。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积极用于肿瘤重症患者中,可降低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范转爱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动静脉内瘘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1例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行动静脉内瘘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相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在内瘘术前1~3d开始实施,而观察组在内瘘术前3~4个月前即开始介入。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56,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 及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后腹胀的影响

    作者:曹琼方

    目的:探析及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6例剖宫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及早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的给予剖宫产术后产妇合理的护理措施,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缩短,腹胀发生率降低。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付长清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抚触以及游泳护理。结果观察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小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率。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戴丽君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6个月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为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分析

    作者:李凝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61例。B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A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结果、治疗时间及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及并发症。结果①A组患者心功能评分Ⅰ级率为90.2%,明显优于B组的60.7%(P<0.05);B组SAS评分结果及治疗时间均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明显低于B组的3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改善心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

    作者:钟慧玲;赵佩珠;孙敏瑜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11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的19.64%,且HAMA、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显著。

  •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刘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未发生切口感染36例;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切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作者:倪舒怡

    目的:对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1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临床一般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指标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组咳嗽消失时间为(3.3±0.5)d、体温恢复时间为(2.4±0.3)d、住院时间为(6.9±1.3)d均短于对照组的(7.1±1.1)、(4.1±0.7)、(10.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干预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儿体征症状,加快患儿康复,具备临床普及意义。

1108 条记录 10/56 页 « 12...78910111213...55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