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单位基因甲基化而非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

    作者:程璘令;刘雅雅;刘君;李晓燕;刘升明;李冰;冉丕鑫

    目的 探讨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单位(GCLC)基因多态性和甲基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66例COPD患者为COPD组,同期与上述COPD患者相似的非COPD人群166例为对照组.使用基因测序法检测两组人群GCLC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各SNP位点的单倍体型与COPD发病的关系.使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芯片(MeDIP-chip)检测两组人群GCLC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进行两组人群GCLC mRNA表达水平和血谷胱甘肽(GSH)浓度的比较.结果 通过直接测序法在GCLC启动子区域鉴定出12个SNP,其中4个SNP,即-2137MT、-129C/T、+27591C/G和+37764MG在COPD组和对照组人群中的发生率超过10%.-129C/T与-2137MT、+27591C/G、+37764MG均处于连锁不平衡.COPD组和对照组人群上述4个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eDIP-chip检测显示COPD组GCLC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OPD组肺组织标本GCLC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71±0.48比5.16±0.39,P<0.05),血谷胱甘肽(GSH)水平也低于对照组[109.72±32.38)mg/L比(179.87±46.23) mg/L,P<0.05].结论 中国人群GCLC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而非GCLC基因多态性与COPD相关.

  • 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胡瑞成;谭双香;戴爱国

    目的探讨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GCLM)基因多态性与血浆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方法检测106例稳定期吸烟的COPD患者(COPD组)、124名健康吸烟者(C组)及132名健康不吸烟者(H组)GCLM基因-588C/T和-23G/T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并用双酶法检测血浆γ-GCS活性.结果 -588CC与-23GG、-588CT与-23GT、-588TT与-23TT基因型在个体间分布一致.COPD组-588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62.3%、79.2%)显著低于C组(84.7%、91.9%)和H组(78.8%、89.0%,P均<0.01).吸烟者-588T等位基因相对于C等位基因患COPD的比值比(OR值)为3.0,95%可信区间为1.7~5.3.C组[(282±58)U/mg·prot]和COPD组[(224±54)U/mg·prot]血浆γ-GCS活性显著高于H组[(157±26)U/mg·prot,P<0.01],其中C组高于COPD组(P<0.01).H组-588CC与CT/TT γ-GCS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8±27)、(153±25)U/mg·prot,P>0.05],而C组[(292±54)、(225±45) U/mg·prot]和COPD组[(245±52)、(188±36)U/mg·prot]中-588CC γ-GCS活性显著高于CT/TT(P<0.01).结论 GCLM -588C/T、-23G/T位点多态性与血浆γ-GCS活性及COPD易感性相关.

  • 锌指 Krüppel 样转录因子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上皮细胞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作用

    作者:李洁;戴爱国;黄畅宇;胡瑞成

    目的:探讨锌指Krüppel样转录因子2( KLF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 )的调控作用。方法(1)临床试验: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08年12月—2009年12月肺癌伴或不伴慢阻肺肺叶切除患者临床肺组织标本,分为慢阻肺组和对照组,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检测两组患者肺组织中KLF2、γ-GC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KLF2 mRNA及蛋白与γ-GCS mRNA及蛋白, KLF2及γ-GCS 蛋白与吸烟指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 FVC)的比值( FEV1/FVC)进行相关分析。(2)动物实验:提取大鼠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加入10%烟草烟雾提取物(TSE)培养6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谷胱甘肽(GSH)含量;将KLF2的特异性抑制剂用脂质体转染至细胞中抑制KLF2蛋白表达;再分为KB组(不予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KB+TSE组(加入TSE处理)、NC组(转染miRNA的对照组)、NC+TSE组(miRNA转染和TSE处理)、92a组(转染KLF2抑制剂)、92a+TSE组(KLF2抑制剂转染和TSE处理),用逆转录-PCR、Western印迹法观察各组细胞中KLF2、γ-GCS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1)临床试验:慢阻肺组肺组织中KLF2mRNA、蛋白和γ-GCS mRNA、蛋白呈强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32±0.04比0.19±0.03、0.35±0.05比0.22±0.03和0.28±0.03比0.16±0.03、0.31±0.05比0.21±0.03,均P<0.01),且两者表达部位一致;KLF2蛋白与γ-GCS mRNA及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705、0.722,均P<0.01),KLF2及γ-GCS蛋白与吸烟指数、FEV1%、FEV1/FVC 均呈正相关( r=0.552、0.728、0.670及r=0.631、0.727、0.657,均P<0.01)。(2)动物实验: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中GSH含量KB+TSE组显著高于KB组[(28.05±2.04)比(7.27±0.33) nmol/mg,P<0.01];KLF2 mRNA、蛋白和γ-GCS mRNA、蛋白表达KB+TSE组(1.715±0.026、1.842±0.028和2.117±0.067、1.879±0.065)均显著高于KB组(1.130±0.017、1.177±0.033和1.378±0.053、1.177±0.042),92a组(0.472±0.028、0.634±0.025和0.582±0.025、0.554±0.021)均显著低于KB 组、NC 组(1.047±0.056、1.092±0.045和1.303±0.037、1.252±0.037),92a+TSE组(0.262±0.017、0.288±0.017和0.337±0.022、0.321±0.022)均显著低于 KB +TSE 组、92a 组、NC +TSE 组(1.576±0.036、1.646±0.066和1.948±0.093、1.843±0.078)(均P<0.05)。结论 KLF2通过调控慢阻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γ-GCS的表达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 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活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原江水;张宗亮;宋卫青

    目的:探讨 SLE 人群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GCL)活性的差异。方法收集30例活动期的 SLE 病例与30名正常对照,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酶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 GCL 的活性水平。同时分析合并和未合并狼疮肾炎的 SLE 组之间 GCL 活性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383.27±18.68 mmol/min/mg 蛋白浓度)相比较,SLE 组(266.10±13.31 mmol/min/mg 蛋白浓度)GCL 活性水平明显下降(P <0.0001);与未合并狼疮肾炎(LN)的 SLE 组(303.25±18.47 mmol/min/mg 蛋白浓度)相比较,合并LN 的 SLE 患者 GCL 平均活性水平(229.64±17.82 mmol/min/mg 蛋白浓度)显著减低(P <0.009)。结论SLE 患者 GCL 活性异常,可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 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P-ERk参与Bach1调控γ-GCS的表达

    作者:王梅芳;戴爱国;胡瑞成;朱黎明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BTB-CNC异体同源体1(BTB and CNC homology 1,Bach1)对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γ-GCS)表达的调控及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 )可能的参与作用.方法:复制COPD模型,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肺组织Bach1、γ-GCS mRNA及其蛋白和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PD组P-ERK、γ-GCS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而Bach1蛋白水平无差异(P>0.05);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COPD组Bach1核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而浆蛋白水平升高(P<0.01);RT-PCR结果显示COPD组 Bach1 mRNA水平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γ-GCS mRNA水平升高(P<0.01);相关分析发现γ-GCS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P-ERK蛋白、Bach1浆蛋白呈正相关(P<0.01),而与Bach1核蛋白呈负相关(P<0.01);Bach1核蛋白与P-ERK蛋白呈负相关(P<0.01),而Bach1浆蛋白与P-ERK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Bach1与P-ERK均参与了大鼠COPD的发病过程:Bach1在核内下调抗氧化基因γ-GCS的表达,氧化应激时P-ERK介导其出核,上调抗氧化基因γ-GCS的表达;P-ERK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节Bach1胞浆胞核穿梭运动.

  • 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GCL和GSH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朝敢;农嵩;黄晓敏;胡红柳;郭会娜;孙科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心脏和肝脏等不同组织器官中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GCL)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白藜芦醇治疗组.衰老模型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小鼠每日皮下注射D-半乳糖(150 mg/kg),同时白藜芦醇治疗组每日给予白藜芦醇(20 mg/kg)灌胃治疗,42d后处死小鼠,取肝脏、脑和心脏等不同组织测定GCL和GSH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白藜芦醇治疗组小鼠肝脏、脑和心脏等不同组织GCL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治疗组小鼠肝脏、脑和心脏等不同组织GCL和GSH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及延缓小鼠衰老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