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抑郁和照顾者压力的中介作用

    作者:朱琳;徐慰;安媛媛;陈晓丽

    探讨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并考察抑郁和照顾者压力的中介作用.方法 :招募221名乳腺癌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参与研究,采用创伤后应激症状诊断量表(PDS-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和抑郁量表(PHQ-9)对患者施测,采用照顾者压力量表(CSAQ)对其照顾者施测.结果 :①乳腺癌患者PTSD发生率为7.2%(16/221);②乳腺癌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直接负向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β=-0.59,t=-10.72,P<0.001),抑郁和照顾者压力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生命质量之间起中介作用,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19,-0.10]、[-0.10,-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和其照顾者的压力是患者PTSD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中间因素.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要注重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更要帮助其主要照顾者缓解心理压力,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鲁甸地震灾区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程锦;刘正奎

    目的:探讨鲁甸地震灾区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的检出率及其与创伤暴露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鲁甸震后1~2个月,在龙头山安置点及龙头山镇(地震中心)自西向东进行走访,共访谈62名学龄前儿童家长,采用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半结构式访谈和由CBCL的15个条目组成的学龄前儿童创伤后行为量表(CBCL-PTSD),分别了解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和创伤后的行为反应.结果:根据CBCL-PTSD,震后1~2个月得分在9分及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占51.9% (27/52).而根据访谈(同时满足创伤后应激症状3个主要症状检出标准),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检出率为26.9% (14/52).除闯入症状数与高警觉症状数的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创伤后应激症状数、各子症状数、CBCL-PTSD得分之间呈显著相关(0.30 ~0.73,P<0.05).经历地震个体的闯入症状检出率高于未经历地震的个体(96.2%vs.60.0%,P<0.01),地震中受伤的个体闯入症状检出率高于未受伤的个体(100% vs.84.6%,P<0.05),其他创伤暴露条件的各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检出率相对较高,地震时目睹房屋倒塌或石头滚落以及有被困经历的学龄前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更多.

  • 受多重侵害后伴及不伴创伤后应激症状青年女性情绪处理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崔乃雪;李宝娟;曹枫林;王茜;董方虹;李阳;胡德文

    目的:探讨遭受多重侵害(PV)伴或不伴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的女生加工不同情绪刺激的脑功能特点.方法:运用青少年侵害问卷(JVQ)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PCL-C)对济南市某专科学校1802名学生的PV和PTSS进行筛查,筛选出30名遭受过多重侵害(JVQ总分≥5分、模块计分≥3分)的青年女性,其中,PCL-C得分≥38分者为PV有PTSS组(n=15); PCL-C得分<38分者为PV无PTSS组(n=15).另筛选15名JVQ总分=0分,PCL-C得分<38分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年龄、智力(使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评价)匹配.所有对象均接受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正性-中性-负性三组图片刺激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任务为组块设计.利用SPM8软件处理影像数据.结果:识别正性图片时,PV无PTSS组双侧额上回(BA9),右侧额下回(BA47),左侧扣带前回(BA24、32)等脑区激活的强度高于对照组;识别负性图片时,右侧额中回(BA46),左侧扣带回(BA24)、岛叶激活的强度高于对照组.与PV有PTSS组相比,PV无PTSS组识别正性图片时,右侧额上回(BA6)、额中回(BA10),左侧额上回(BA10)、额下回(BA9)、岛叶激活增强,而右侧楔前叶激活降低;识别负性图片时,枕中回(BA19)激活增强,而右侧扣带前回(BA10),左侧额内侧回(BA9)、扣带前回(BA32)激活降低.结论:遭受多重侵害后无PTSS的青年女性情绪加工异常,主要表现在前额叶、扣带前回和岛叶活动性增强;有PTSS者加工负性情绪时,前额叶和扣带前回的功能异常加重.

  • 玉树地震后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

    作者:张金凤;赵品良;史占彪;王力;王文忠;张镇

    目的:了解玉树震后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方法:在地震后3.5个月,对玉树地震灾区505名幸存者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霍氏症状核查表(HSCL-25)、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进行评估.结果:PCL-C得分显示创伤后应激症状的阳性率为32.7%;HSCL-25得分显示焦虑症状的阳性率为53.3%,抑郁症状的阳性率为47.1%.女性、藏族、低文化水平幸存者有较高的创伤后应激症状阳性率(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PANAS的NA得分与PCL-C得分、HSCL-25的焦虑和抑郁症状量表得分正相关(β=0.59、0.62、0.59,P<0.05),与SWLS得分负相关(β=-0.15,P<0.05);PANAS的PA得分与HSCL-25的焦虑量表得分负相关(β=-0.18,P<0.05),与抑郁量表、SWLS得分正相关(β=0.10、0.38,P<0.05).年龄与PCL-C、SWLS得分正相关(β=0.10、0.12,P<0.05).女性的PCL-C和焦虑量表得分较高(β=0.11、0.11,P<0.05),藏族人群SWLS得分较高(β=0.16,P<0.05).结论:玉树灾后幸存者的消极情感可能是发生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危险因素,且对幸存者的生活满意度有消极影响.积极情感有助于减轻焦虑症状并提高生活满意度.

  • 团体干预对地震灾区初中生创伤后应激和抑郁症状的作用

    作者:汪智艳;杨凡;王雨吟;高隽;邓晶;钱铭怡

    目的:探索团体干预是否有助于缓解地震灾区初中生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方法:在汶川地震发生后6个月,以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四川彭州地区某学校初二的2个班级,1个班为对照组(n=38),另1个班为干预组(n=47),对干预组实施以提高社会支持为目标的班级团体干预方案(共2周,每周2次).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和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进行测量,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前测)、干预2周后(后测)及干预结束4个月后(追踪)CRIES和CDI得分的变化.结果:在CRIES得分上,组别和测量时间交互作用显著,前测时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的CRIES得分均降低,但干预结束4个月后,干预组得分持续降低,而对照组升高;在CDI得分上,组别和测量时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在3个时间点上,干预组得分始终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CDI得分均持续降低,干预组下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于预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初中生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水平.在干预结束后较长时间内,干预的作用持续存在.

  • 地震后不同生活改变受灾民众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

    作者:杨寅;钱铭怡;李松蔚;徐凯文;王雨吟

    在经历了汶川地震后,受灾民众不仅遭受了经济和心理上的影响,还面临着很多生活上的改变[4].研究发现,经历创伤事件的个体会出现睡眠紊乱[5-6],以及对烟酒等物质使用上的变化[7-9].本研究在震后3个月,对彭州板房区的受灾民众可能出现的睡眠、娱乐、吸烟及饮酒等生活改变进行调查,并考察不同生活改变的被试在创伤后应激症状(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FSD)及抑郁症状上的差异.

  • 癌症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

    作者:杨智辉;王建平

    目的:调查和分析北京市某医院癌症住院患者各类情绪问题和创伤后应激症状的状况.方法:采用事件冲击问卷、简明心境问卷-简式等测查工具对205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三大症状平均分都在2.5以下,焦虑、抑郁、愤怒、疲乏和混乱负性情绪平均分在1.5分左右.②闯入性再体验、回避反应、高警觉反应和PTSD总均分与POMS问卷的负性情绪维度和POMS总均分都正相关显著;与正性情绪精力维度相关都不显著.结论:癌症患者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多种情绪问题,创伤后应激症状常常伴有多种情绪问题,其中以焦虑、抑郁和疲乏为常见.

  • 认知治疗缓解洪灾后居民创伤后应激症状的研究

    作者:刘桥生;胡斌;魏波;郭中孟;聂勇彪;张咏梅;俞丽华

    目的 初步探讨认知治疗对洪灾后受灾居民创伤后应激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56位存在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受灾居民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29人,对照组27人.采用团体心理干预的形式,应用认知治疗技术,对干预组进行为期3周共3次的心理干预,采用事件影响量表-修改版(IES-R)评价干预效果;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社会支持.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IES-R总分、闯入因子分及高警觉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回避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IES-R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IES-R总分、闯入因子、警觉性增高因子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回避因子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治疗有助于缓解洪灾后受灾居民的创伤后应激症状.

  • 维稳官兵创伤后应激症状调查及其与防御机制、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作者:徐东杰;梁学军;王华强;赵国宁

    目的 了解并探讨我军维稳官兵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其与防御机制、应付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军刚执行完维稳任务后的254名维稳官兵作为研究对象,组织实施创伤后应激症状问卷、防御方式问卷、简易应付方式问卷评定,另随机抽取238名非维稳官兵作为对照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维稳官兵在创伤后应激症状总分及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高警觉状态三维度分值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维稳官兵不成熟防御机制与成熟防御机制、积极应付方式与消极应付方式均明显差异于对照组(P<0.05);维稳官兵创伤后应激症状与其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及消极应付方式呈现出正相关,与其成熟型防御机制及积极应对方法呈现负相关,与中间型相关关系不明显.结论 维稳官兵在执行维稳任务后,更倾向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及消极应付方式,缺乏成熟型防御机制和积极应付方式,因此,心理治疗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官兵积极应付方式及成熟型防御机制有助于维稳官兵身心健康的发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精神心理问题.

  •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妇女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吴垠;陈雪军;郑希付

    目的:考察极重灾区妇女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健隶问题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99名妇女(47名地震中丧亲妇女,52名未丧亲妇女)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PCL-C)、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8)进行测查.结果:①极重灾区妇女PTSD总检出率37.4%,丧亲妇女检出率55.3%,未丧亲妇女21.1%,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79.8%,丧亲妇女检出率为89.3%.未丧亲妇女检出率71.2%.丧亲妇女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丧亲妇女.文化程度不同的妇女PTSD检出率有显著差异.②总体PCL-C与GHQ-28测量结果之间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③丧亲状况的主效应显著,丧亲妇女和未丧亲妇女之间创伤后应激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④丧亲是极重灾区妇女PTSD症状和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是保护性因素.

  • 创伤经历者的认知改变对社会支持与创伤负性后果关系的中介作用

    作者:徐慰;尉玮;何丽;谢秋媛;王建平

    目的:构建创伤经历者的社会支持影响创伤负性后果的理论模型,考察认知改变在该模型中的中介作用.方法:网络招募具有创伤经历的个体173名.采用受害者/幸存者社会认可度问卷(SAQ)测评社会支持,采用创伤后认知改变问卷(PCC)测量个体认知改变,采用创伤后压力诊断量表(PDS)、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SCL-D)和社会功能损害问卷(SFI)测评创伤负性后果.结果:SAQ、PCC、PDS、SCL-D、SFI各量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假设模型拟合度良好(x2/df=2.052,GFI=0.982,TLI=0.974,CFI=0.989,NFI=0.980,RM-SEA=0.078).认知改变在模型中起到的间接作用比率为60.4%.进一步通过中介分析发现,认知改变对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解释率55.8%),对社会支持与社会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也起部分中介作用(解释率45.7%),对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症状之间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解释率79.0%).结论:认知改变是社会支持影响创伤恢复的重要因素,未来研究应采用大样本的纵向设计构建更为完善的创伤后应激症状的理论模型.

  • 舟曲灾后1年消防官兵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及相关因素

    作者:周喜华

    目的 了解灾后救援人员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1 年前参与舟曲泥石流救灾的某地消防官兵350 人,用创伤后应激症状问卷(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PCL)、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scale,EPQ-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评估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PCL 总分高于分界值(50 分)的有11 人,占总人数的3.2%,提示可能有PTSD.服役年限< 2 年组(n = 162)、救灾次数< 50 次组(n = 143)的PCL 总分及其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高警觉状态分量表分均较高(P < 0.05 或者P < 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Neuroticism,N)量表得分、社会支持PSSS 总分、服役年限、救灾次数、外向-内向(Extraversion,E)量表得分、精神质(Psychoticism,P)量表得分别进入回归方程,可以解释创伤后应激症状总分总变异量的58.6%.结论 在执行救灾任务1 年后,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症状阳性率较低;服役年限较短、救灾次数较少、领悟支持较少和神经质人格的官兵应是心理服务关注的重点对象.

  • 汶川地震幸存儿童执行功能与创伤后应激症状关系

    作者:陶婷;段小菊;张兴利;汪艳;董黎明;施建农

    目的 探讨儿童执行功能与地震导致的创伤后应激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评估汶川地震1年后409名幸存儿童的创伤后应激症状,从中随机选取30例创伤后应激症状严重者(CRIES总分≥30)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创伤后应激症状轻微者(CRIES总分<30)30名以及无地震经历的儿童30名为对照组,3组儿童在性别、年龄和智力水平上严格匹配.采用执行功能测验对所有被试进行测验.结果 3组儿童在数字刷新反应时、图形刷新反应时、数字转换所需时间、图形转换所需时间、数字虚报率和图形虚报率六项执行功能测验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震1年后未见地震所致的创伤后应激症状与儿童的执行功能存在关联.

  • 江西省洪涝灾害后1149名受灾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郭明;喻芳;钞雪林;袁也丰;胡国良;毛向群;黄国明;万爱兰;陈建云;李梦倩;黄佳

    目的 了解江西地区洪涝灾区部分居民灾害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激反应,为出台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心理干预预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对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和安义县15~70岁受灾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 149人,受灾人群中有41.69%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15.06%的人可能存在某种明显的心理问题.受灾居民除躯体化及抑郁因子得分外与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敌对等症状因子得分和总分、总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和敌对症状因子得分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受灾居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较女性为低,而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分、总均分均高于女性受灾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因子外(P>0.05),南昌地区受灾居民躯体化、强迫症状等因子及总分、总均分均高于安义县受灾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灾居民创伤后应激症状阳性检出率为12.71%.不同性别受灾居民各应激反应症状因子及总分、总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南昌地区受灾居民除闯入因子外,回避、高警觉性症状因子及总分、总均分均高于安义县受灾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端恶劣天气对受灾居民的心理健康影响普遍而严重,尽早建立极端恶劣天气下心理干预机制十分必要.

  • 心理干预对鲁甸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

    作者:周晓斌;李永光;马军波;刘莉;孙俊;徐焱鹂

    目的 评估心理干预对地震后灾民心理应激症状的影响.方法 结合访谈、心理量表测评结果将灾民分级.一级、二级受害者以及有明显创伤后应激症状(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PTSS)的人员为重点干预对象,采用个体访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三级以上受害者及存在一定程度PTSS的人员,主要采用小组晤谈的方式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干预前后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civilian form,PCL-C)对灾民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地震后60.4%的灾民出现了PTSS,心理干预后创伤评分明显降低(t=22.33,P<0.01).结论 有计划地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震后灾民的PTSS.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