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阴虚病机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南夷;李岳夷

    研究急性心肌梗塞阴虚病机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阴虚辨证标准将9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非阴虚组、阴虚组,后者又分为典型阴虚组与非典型阴虚组,均于发病后24~72h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浆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内皮素水平升高(P<0.01).阴虚组与非阴虚组比较,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P<0.01),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典型阴虚组与非典型阴虚组比较,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浆内皮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阴虚病机与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相关.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C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文业华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 C)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Roche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05例AMI患者及95例健康对照者Hcy和Cys C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MI组Hcy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CysC水平与AMI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cy和Cys C水平对AMI的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 血浆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孔冬梅;赵凤琴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利钠肽家族中的一种神经激素.目前BNP主要用在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大批学者发现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老年心肌梗塞与脂蛋白(a)、血小板活性及凝血功能的关系

    作者:杨文;张艳华;沙春蕊;刘柏辉;王明星;孙磊;徐丹;许桂英;于艳春;季有梅

    探讨老年心肌梗塞(MI)与脂蛋白(a)[Lp(a)]、血小板活性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老年MI患者(n=68)作为老年MI组,选择以胸闷和胸痛等不典型症状来诊、但CAG正常的患者(n=74)作为对照组;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Lp(a)、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血脂、血糖(FGB)和血小板(P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MI患者LP(a)、GMP-140、FG和FPA均增高(P>0.05);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高(P>0.05);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FGB及Pl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MI患者与LP(a)、GMP-140、FG和FPA的增高关系密切,TC及LDL-C的增高与老年MI有关.

  • 氟伐他汀抗氧化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塑

    作者:赵志宏;单江;项美香;徐耕;傅国胜;鲍晓峰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长期应用对SD大鼠心肌梗死(AMI)心室重塑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结扎雄性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为2组,AMI组(n=7)以蒸馏水灌胃,氟伐他汀组(n=8)以氟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另设假手术2组,分别以蒸馏水和氟伐他汀灌胃.8周后心脏超声、血液动力学、心脏形态学分析;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h)、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心肌LPO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超氧阴离子和NO的分布;RT-PCR、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p22phox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AMI组比较,氟伐他汀组左室舒张末压降低[(18.24±6.58 vs 10.74±4.71)mmHg,P<0.05]、右室相对重量减轻[(0.92±0.19 vs 0.71±0.13)g/kg,P<0.05]、左室后壁厚度减少[(3.04±0.28 vs 2.60±0.36)mm,P<0.05];AMI后射血分数无影响,但肺相对重量减轻[(5.79±2.92 vs 3.69±0.68)g/kg,P<0.05];血浆和心肌LPO水平降低[(8.64±0.59 vs 7.71±0.66)μmol/L,P<0.05;(3.12±0.38 vs 1.93±0.40)ng/μg.pro,P<0.01],NO的过度表达抑制和GPx水平增加[(436.87±47.22 vs 313.78±34.35)mg/dl,P<0.01;(66.13±8.31 vs 79.78±2.38)mg/dl,P<0.05].氟伐他汀干预后增加NOS2、p22phox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下降(P<0.01).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59.40±14.15 vs 48.30±8.83) mg/dl,P>0.05].结论:氟伐他汀参与了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其中可能包括抗氧化机制.

  • 血尿酸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并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作者:陈洁霞;李结华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3年5月老年心脏科的高血压病和心肌梗死患者186人,分为高血压病合并心肌梗死组(41例)、高血压病组(120例)和心肌梗死组(25例),采用日本岛津73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尿酸等生化指标,分析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合并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病合并心肌梗死组与心肌梗死组、高血压病组相比,血尿酸水平均显著增高(P分别为0.001和0.002).结论血尿酸增高是高血压病合并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水平及对预后预测的价值

    作者:张汝新;石可;王斯闻;朱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检测86例AMI患者入院时血浆CT-1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另选2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CT-1浓度将AMI患者分为CT-1<300 pg/mL组(n=52)和CT-1>300 pg/mL组(n=34),记录患者1个月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意外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观察AMI后CT-1水平的变化、CT-1与cTnI的相关性及其对AMI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AMI患者血浆C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CT-1水平与cTnI 成正相关(r=0.761,P<0.01);CT-1>300 pg/m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CT-1<300 pg/mL组(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CT-1是预测AMI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RR:1.753,95%CI为1.112~3.438,P=0.012).[结论]血浆CT-1水平能够反映AMI患者心肌坏死程度,也是预测AMI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液
  • 氯吡格雷对ST段上抬型心梗患者外周血液中黏附分子的影响

    作者:杨沙宁;王玉璟;余兆新;彭水先;金立军

    [目的]氯吡格雷口服对ST段上抬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的影响.[方法]确诊急性STEMI患者61例,分为常规治疗组(ROU组)31例和氯吡格雷治疗组(CLO组)30例.ROU组接受溶栓(尿激酶)、抗凝(低分子肝素钙)、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抗心肌重构(卡托普利)及保护心肌(倍他乐克)等药物常规治疗.CLO组除接受前述治疗外,入院时即开始接受氯吡格雷口服治疗(300 mg负荷量,继以每日75 mg).比较两组间溶栓治疗后2 h内ST段改变、入院后24 h内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浓度变化及入院后48 h内血液循环中sICAM-1和P-选择素浓度.[结果]溶栓后2 h内ST段降低50%,ROU组为15例(48.4%),CLO组为18例(6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K-MB浓度,在入院后即刻、入院后4 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入院后8 h、入院后12 h、入院后24 h CLO组显著低于ROU组(P<0.05,P<0.01).入院后48 h ICAM-1浓度及P-选择素浓度CLO组显著低于ROU组(P<0.05, P<0.01).[结论]对于STEMI患者,在常规治疗外早期联用氯吡格雷治疗,可限制心肌梗死范围,并可降低血液中sICAM-1和P-选择素浓度.

  • 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卜殷中;陆国平;张大维;刘奇良

    [目的]评价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时,测定其hs-CRP和MMP-9,症状缓解后,复测两项指标,另外,选择50名无冠心病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MI发病时,hs-CRP及MMP-9明显增高,症状缓解后,二者均明显下降.[结论]生化指标hs-CRP及MMP-9可以敏感的反映AMI时冠脉斑块的变化.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袁浩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抽取75例AMI患者(AMI组)和81例健康人(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用拜尔ADVIA 212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其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L-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血小板压积(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小板数量(a-PLT)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观察AMI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监测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勇;邵靓;官功昌;朱火兰;崔倩卫;唐治国;王军奎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点高敏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诊AMI患者164例和正常对照组90例,在AMI患者入院0h,6h,24h,48h及5d分别取血检测血清hs-cTnT 、hs-CRP ,CK-MB的浓度。结果:AMI血清hs-cTnT、hs-CRP ,CK-MB浓度均显著升高,hs-cTnT 升高的更早,持续的时间更长。结论:hs-cTnT 在诊断 AMI时,比hs-CRP ,CK-MB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利于AM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白介素27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晋;石爽;张鑫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清NT-proBNP、IL-27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STEMI患者160例和正常对照组80例,测定血清NT-proBNP、IL-27浓度.结果:血清NT-proBNP、IL-27在STEMI时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NT-proBNP、IL-27与STEMI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对于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