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表型性状和药材品质的8个贵州太子参品系的筛选与评价

    作者:熊厚溪;周涛;江维克;陈敏;宦翠翠;康传志;杨昌贵;肖承鸿;廖明武

    目的:运用单株选育法,对目标太子参单株进行株系比较试验,为太子参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材料.方法:以施秉SB-4号种源的8个太子参单株为选育对象,观测植株的27个表型性状、8个产量性状,UV分光光度计检测各株系的多糖含量.对观测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比较和筛选,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药材中多糖含量进行评价.结果:因子分析将27个表型性状归属于7个主因子,其中ZT-01,ZT-02,ZT-06,ZT-07株系的综合表型性状较好;8个产量性状可简化为新的3个主因子,以ZT-01,ZT-02,ZT-03,ZT-07株系的综合产量性状较好;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ZT-01,ZT-02,ZT-05,ZT-08株系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ZT-03,ZT-04,ZT-06,ZT-07株系.结论:从表型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综合考虑,ZT-01,ZT-02,ZT-03,ZT-06,ZT-07表现优良,其中ZT-01,ZT-02株系可作为重点扩繁株系进一步选育;ZT-06,ZT-07株系的株型,主茎节数等表型性状好,可以作为观赏品种选育;ZT-03株系的抗性好,产量高,可以作为抗性品种进行选育研究;ZT-05株系的多糖含量高,翌年继续进行单株筛选.

  • 不同品系黄芩主要表型性状的差异与相关分析

    作者:高晓霞;陈君;徐荣;于晶;杨成民;彭芳;张永清;彭艳丽

    探讨不同品系黄芩表型性状的差异与相关性.比较了14个黄芩品系的10个地上部性状和6个根部性状,并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黄芩的表型性状变异十分丰富,多样本方差分析显示F为3.169 ~71.58,差异显著,参比品系中性状表现优良的是15号.相关分析显示,除侧根数、根粗、根长外,其余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芦头直径与根鲜重存在极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77.主成分分析表明黄芩单株整体产量和根粗可作为优良品种选育的综合参考指标.不同品系黄芩的主要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及相关性,可为黄芩品系的性状特征区分、评价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吉林西北部草原鼠疫菌表型性状的研究

    作者:谷春广;张春华;丛显斌;闫卫东;徐国鑫;王忠惠;岳明祥;赵铭山;张晶仁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场区位于吉林西北部草原,地处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3省(区)的交界处,属于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亦是一块古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1].研究该场区疫源地的状态和该疫源地鼠疫菌的性状,不仅对该地区鼠疫的监测、防治具有指导意义,在军事上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该地区分离的鼠疫菌,从不同分离时间、不同宿主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0株鼠疫菌,对其生化、毒力和营养需求等表型性状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导该地区的鼠疫防治工作.

  • 浙江银杏叶药材表型性状及其多样性变化分析研究

    作者:林琰;李小芳;陈锡林

    表型性状多样性是遗传物质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本研究对浙江银杏叶表型性状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银杏叶的表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同时也为银杏叶的分类提供参考依据.1 仪器与材料1.1仪器:佳能550D单反数码相机、游标卡尺、直尺、量角器、电子天平;电脑(Excel 2003,SPSS数据处理软件).

  • 杭州药材马铃银杏叶表型性状与其多样性变化分析研究

    作者:林琰;陈锡林;李小芳;浦锦宝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中国特有的树种,仅有一科一属一种.其变种有长子银杏、佛手银杏、马铃银杏、梅核银杏、圆子银杏[1].近年来,随着银杏叶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其开发应用价值远远超过银杏种子.为进一步了解银杏叶的表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笔者对马铃银杏叶的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 无毛基因及其突变后引起的免疫学改变

    作者:臧文巧

    无毛小鼠(hairless mice)是一种皮肤毛发结构表型性状发生遗传突变的小鼠,表现为被毛缺失或逐渐消失,包括有不同基因突变引起的多种类型,早于1924年在伦敦的一家饲养场中偶然发现,当时认为是由野生型的Mus musculus突变所致[1,2].无毛小鼠不同于裸鼠(nude mice,指一种先天性无胸腺无毛的裸体小鼠,导致该异常状态的裸基因nu是一个隐性突变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一般表现为出生时被毛生长正常,约2周龄时开始由头部向下脱毛,于一周内除胡须外的被毛全部脱落,并由此终生保持无毛或稀毛状态,同时伴有胸腺过早萎缩,皮肤过早老化,行动迟缓,寿命明显缩短(仅为12个月左右)以及免疫和生殖异常[3,4]等一系列改变.有研究表明由于胸腺过早的萎缩,免疫力的下降,无毛小鼠有较高的自发发生淋巴瘤的几率和较高的T细胞白血病发病率[5],老年的无毛小鼠更是表现T细胞依赖的B细胞反应性下降[6],并有巨噬细胞功能缺陷[7].鉴于无毛小鼠免疫学特征性的改变,研究其免疫学改变机制以及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以下的文章里将对无毛小鼠的基因突变,免疫学改变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作一系统的介绍.

  • 栽培太子参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肖承鸿;周涛;江维克;赵丹;康传志;廖明武

    目的:分析贵州栽培太子参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为太子参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太子参2个优良种源的80份种质资源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种质间和群体内表型特点的研究.结果:2个栽培种源的太子参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2446~2.0560之间,变异系数在13.22%~ 59.24%之间;叶干重及叶片数与块根多个性状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以6个主成分因子反映了23个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76.47%;基于各种质间表型性状的遗传差异,可把2个种源的80份种质聚类并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为增产潜力的亲本材料,第Ⅱ类群为高产选育目标的优亲本材料,第Ⅲ类群为药材一等商品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结论:贵州栽培太子参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变异较大,遗传较丰富;第Ⅱ类群和第Ⅲ类群为贵州太子参杂交育种提供了良好的亲本材料.

  • 贵州栽培杜仲表型性状与SCoT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肖承鸿;周涛;江维克;邓冬梅;赵丹;熊厚溪

    目的:研究贵州栽培杜仲的表型特征及遗传多样性.方法:综合运用表型差异分析与SCoT分子标记方法对贵州栽培的40份杜仲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贵州栽培杜仲表型多样性指数高的是新生小枝上芽数,为2.0638,低的是新生小枝上叶片数,为1.7084;基于各样本间的表型差异,40份杜仲样本可聚为4类.10条SCoT引物扩增出7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0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5.79%;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0.1937,Shannon's多态性指数(I)平均值为0.2832,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733,种群间基因流(Nm)为2.3848;基于遗传一致度,4个种群可聚为2类.结论:贵州栽培杜仲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小;种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但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有利于该物种的扩展;种群间表型差异聚类和SCoT聚类结果相似,均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为种质资源的鉴定打下良好基础.

  • 滇重楼表型性状变异、主成分、相关及通径分析

    作者:李戈;王艳芳;唐玲;杨春勇;李荣英;马小军

    目的:调查滇重楼居群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寻找与产量密切相关的表型性状,为今后滇重楼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经3年引种栽培的野生滇重楼居群为研究对象,随机标记滇重楼植株,观测其表型性状,并进行表型性状变异、主成分、相关性、方差和通径分析.结果:该滇重楼居群11个表型性状变异较大,主要分布在产量、长势、遗传特征几个方面.不同生长年限(4~10年)滇重楼植株地上部分性状包括茎高、茎粗、花茎高、花茎粗、叶数、叶长、叶宽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下部分性状包括根重、根长、根粗随植株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差异显著(P<0.05).滇重楼各主要性状对根重的作用效应依次为:根粗(0.2550)>根年限(0.1183)>根长(0.0202)>茎粗(0.0081)>茎高(0.0044)>叶数(0.0025)>叶长(0.0018)>叶宽(0.0004)>花茎高(0.0003)>花茎粗(0.0001).结论:该滇重楼居群表形性状在产量、长势、遗传特征几个方面变异丰富,其中地上部分表型性状差异与生长年限无关,生长年限影响的主要是地下部分性状.在滇重楼不同根茎类型挑选时,根粗可以作为首选性状,在不方便获得根茎性状信息的情况下,茎粗可以作为首选性状.

  • 肾茶表型性状变异、主成分、相关及通径分析

    作者:王艳芳;李戈;唐玲;杨春勇;李荣英;马小军

    目的:调查肾茶种质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寻找与其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的表型性状,为肾茶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标记肾茶各种质植株,观测其表型性状,并进行表型性状变异、主成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调查的肾茶15份种质13个表型性状变异较大,主要分布在产量、长势、遗传特征几个方面.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单株干重与单株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高、茎粗、根粗呈正相关.对单株干重的直接贡献作用大的是单株鲜重,其次是茎高、茎粗、根粗;其他性状,包括根长、分枝数、叶节数、叶长、叶宽、鲜干比、迷迭香酸含量、熊果酸含量对单株干重的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迷迭香酸含量与单株鲜重呈正相关,与鲜干比呈显著正相关,对迷迭香酸含量的直接贡献作用大的是单株鲜重,其次是茎高、茎粗;其他性状,包括根长、根粗、分枝数、叶节数、叶长、叶宽、单株干重、鲜干比、熊果酸含量对迷迭香酸含量的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结论:肾茶种质表型性状在产量、长势、遗传特征几个方面变异丰富.在筛选肾茶优良种质时,可以综合考虑对肾茶产量性状单株干重和质量性状迷迭香酸含量都有促进作用的单株鲜重、茎高、茎粗及鲜干比几个性状,选择生长旺盛、植株高大、叶子多的肾茶植株.

  • 云南阳春砂仁表型性状变异及其相关和通径分析

    作者:李戈;王艳芳;唐玲;杨春勇;李荣英;张丽霞

    目的 调查阳春砂居群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寻找与产量密切相关的表型性状,为今后阳春砂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标记阳春砂仁植株,观测其表型性状,并进行表型性状变异、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 调查的阳春砂仁3个居群10个表型性状变异较大,各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果数>叶数>分蘖茎粗>叶舌长>株高>叶长>叶宽>茎粗>果型指数>果横径>果纵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型指数与株高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叶舌长、果横径及产地环境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阳春砂仁各主要性状对果型指数的作用效应依次为:果横径(0.9025)>果纵径(0.8668)>分蘖茎粗(0.0088)>茎粗(0.0086)>产地环境(0.0023)>叶宽(0.0021)>果数(0.0011)>叶数(0.0003)>叶舌长(0.0003)>叶长(0.0002)>株高(0).将砂仁划分为不同果型类型,大果圆粒果型性状优于大果长粒和小果圆粒.结论 西双版纳地区阳春砂仁居群表形性状变异丰富,不同果型类型挑选时,果横径对果型指数的直接贡献作用大,可以作为首选性状.茎粗、叶数、叶长也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可以作为辅助选择性状.大果圆粒可以作为优良品种选育的首选果型.

  • 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表型性状及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张春华;丛显斌;吕景生

    目的 检测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表型性状、质粒组成、外膜蛋白种类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常规糖醇发酵管法检测生化等表型性状;采用反向血凝试验、用假结核菌为复盖种子层法、用草酸镁培养基和刚果红色素培养基检测FraI、Pstl、Vwa和Pgm4种毒力因子;用Lawton小培养基测定营养型;采用常规的动物接种试验测定毒力;采用碱裂解、酚-氯仿抽提法提取鼠疫菌质粒;鼠疫菌经破碎后采取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外膜蛋白;采用纸片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实验用的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株生化性状表现为甘油+、鼠李糖-、阿胶糖+、密二糖-、麦芽糖+、脱氮+的特征;具有鼠疫菌荚膜抗原(Fra I+ )、毒力抗原 (Vwa+ )、鼠疫菌素 I(Pst I+ )、色素沉着因子 (Pgm+ ) 4种毒力因子;营养型表现为对Trp、Thr、Leu、Arg不依赖,而对Phe、Met、Cys依赖,对Ile和Glu表现出低营养;对小白鼠的LD100在102~103个菌,LD50为7.94~31.62个菌,对豚鼠的LD100在105~107个菌,LD50为68.14~685.49个菌;携带Mr为6×106、45×106、52×106、65×106、92×106l质粒;在10%的SDS-PAGE上37℃条件下的培养物可表达26条外膜蛋白带,28℃培养物可表达36条外膜蛋白;部分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对实验菌株的敏感性效果较好,20种抗生素均较链霉素为佳.结论 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菌属于典型的青藏高原型菌株,都是强毒力鼠疫菌,临床治疗除常规的链霉素外可选用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该项研究可为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