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仙附温阳通络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抗原的影响

    作者:赵晶;王学军;贲睿;张树明;李怀军

    目的:观察仙附温阳通络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模型大鼠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相关抗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成年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宁颗粒组及仙附温阳通络饮低、中、高剂量组。以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溶液方法造模。造模后次日开始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15 d后取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股动脉及周围组织中蛋白酶3(PR3)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PO活性及PR3、LAMP-2蛋白表达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PO活性及PR3、LAMP-2蛋白表达降低,其中仙附温阳通络饮中剂量组下降明显。结论仙附温阳通络饮可能通过降低ANCA相关抗原水平,进一步抑制体液免疫功能亢进。

  •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在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雪琴;徐宝华;刘欣;王锦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在川崎病(K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组,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 KD 患儿急性期、缓解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及血清 ANCA 水平和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并将同期住院的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研究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 ANCA 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期,研究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 ANCA 的水平虽较急性期均有明显的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NCA可作为 KD 患儿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ANCA 水平增高对冠状动脉具有一定的损害。

  •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对川崎病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李淑华;于明华;张丽;刘特长;虢艳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在川崎病(K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广州市儿童医院2005-11-01-2006-11-01 收治的98例KD患儿血清进行ANCA检测,分析KD中ANCA的阳性率,ANCA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敏感度、冠状动脉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 ANCA在KD患儿中阳性率为69.4%;KD中A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两组间对IVIG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NCA阳性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程度重于ANCA阴性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CA在KD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病理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可作为临床中KD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一项预警的实验室指标.

  • 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初步应用

    作者:闫佩毅;张文龙;张骥;朱元;王旋;邹玉涵;金姝;朱晴晖

    目的 建立适用于临床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A)的方法,并作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采用FCM,以前向散射和侧向散射参数区分全血标本中的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设定粒细胞门,用CD16b-藻红蛋白(PE)和CD177-别藻蓝蛋白(APC)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中性粒细胞中表面表达CD16b和CD177抗原细胞的百分率.用所建方法检测健康对照32名,确定参考范围,以此作为判断受检者血液中抗CD16b或CD177抗体存在与否的依据.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4.0 × 109/L且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2.8×109/L的59例患者的CD16b和CD177百分率,并对其中中性粒细胞表达CD16b和/或CD177百分率低于参考范围(即判为相应抗体阳性)的患者给予激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健康人群中性粒细胞中表达CD16b和CD177的百分率分别为98.36%±1.53%和74.95% ±11.07%,据此分别确定了健康人群中性粒细胞表达CD16b和CD177的参考范围分别为CDI6b> 95.36%、CD177 >53.25%(即>x-- 1.96s).59例患者中有23例(39.0%)ANA阳性,其中ANC< 2.0×109/L患者的ANA阳性率(50.0%)远高于ANC> 2.0×109/L患者(27.6%).ANA阳性患者经激素治疗后,WBC和ANC上升.结论 FCM检测抗中性粒细胞CD16b和CD177抗体是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AIN)实验简便、快捷的诊断方法,有助于AIN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

  • BNP、ANCA以及hsCRP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斌;张向东;蔡晋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BNP)、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川崎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BNP、ANCA以及hsCRP等指标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上述指标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能力。结果:BNP、ANCA以及hsCRP三项指标对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特异度分别为73.9%,57.1%,64.4%;其中BNP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灵敏度87.5%,特异度73.9%),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77。结论:BNP、ANCA以及hsCRP三项指标能反映川崎病的变化,hsCRP和BNP对早期诊断合并冠状动脉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江志贵;刘玲;杨翠艳;吴洁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30例典型川崎病患儿和1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清ANCA,并随机选取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ANCA阳性率为65%,其中不完全川崎病组和典型川崎病组血清ANCA阳性率分别为69%、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川崎病患儿恢复期血清ANCA阳性率显著低于急性期(33%vs 65%,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UCG的阳性检出率(P<0.01).ANCA阳性患儿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患儿(43%vs 13%,P<0.05).结论 血清ANCA可以作为一项早期诊断川崎病的参考指标和发生冠脉损害的一项实验室预警指标.

  •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在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江志贵;吴洁;刘玲;杨翠艳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by,ANCA)对不完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20例I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ANCA,并检测急性期外周血象、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心脏彩超等.同期住院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不完全川崎病组急性期血清AN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并显著高于并发冠脉病变的阳性率,ANCA阳性组急性期CRP值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而ESR、WBC、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检测ANCA有助于IKD患儿的早期诊断.

  • 两种抗体同时阳性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例

    作者:李艳琴;邢雪梅;沈钢;张军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 是一组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肾活检病理通常表现为新月体肾炎.根据免疫病理特征可分为3型:Ⅰ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型,抗GBM抗体阳性;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Ⅲ型为寡免疫复合物型;因80%的Ⅲ型RPGN患者常合并有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故又称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1].本院于2012年5月收治了1例anti-GBM和ANCA同时阳性的RPGN的患者,作者对此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ANCA的荧光模式及其意义

    作者:徐月清;陈威;李振江;刘雪松;王汉民;赵静

    目的:进一步探讨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ANCA )的荧光模式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和ELISA方法检测了251例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ANCA及其靶抗原.结果:在251例肾脏疾病患者中,ANCA阳性51例占20.3%,其中10例为cANCA阳性(10/251); 30例为pANCA 阳性(30/251); 11例为aANCA阳性(11/251).结论:同时用IIF法和EL ISA法检测ANCA,可以提高ANCA检出的阳性率; 不同ANCA荧光模式与疾病的种类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提高对不典型ANCA和pANCA伴ANA荧光模式的鉴别,有助于临床对血管炎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