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腑活血汤治疗急性期脑卒中临床观察

    作者:王凌云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汤治疗急性期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科室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通腑活血汤,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症候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活血汤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其临床症候方面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P<0.05。

  • 急性期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技术方案应用与推广(节选):急性期的特殊治疗

    作者:卫生部十年百项项目专家组

    急性脑梗死是主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卒中的近80%,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也是各种脑损伤后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针对缺血性损伤的不同环节进行特异或非特异的干预(包括药物与物理措施)是临床研究和临床Ⅱ、Ⅲ期试验的热点,此类干预包括血管再通重建循环、神经保护性干预、以及各种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包含中医药的治疗).

  •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预防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环月;颜春惠

    目的 探讨应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预防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治疗后排便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16.70%)显著低于对照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排便时间(24.56±2.58)h、每次排便用时(5.36±1.02)min、排便间隔时间(2.31±0.54)d均短于对照组的(31.02±3.41)h、(9.61±1.37)、(4.01±1.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应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可显著降低患者便秘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浅析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康复效果观察

    作者:陈忠明;杨军娥

    目的:探析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康复效果。方法12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急性期治疗时接受适度的关节运动和矫正患者的卧床姿势等康复治疗,对比组则在患者急性期结束后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上肢、下肢、手指关节、平衡程度的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比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加入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神经肢体灵活度,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获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 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的效果观察

    作者:闫新政;刘德荣;何藴菁

    目的:观察对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行以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7例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以常规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行以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HAMD评分、CSS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HAMD评分、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障碍评分、焦虑评分、抑郁情绪评分、迟缓评分、疑病评分5项抑郁因素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行以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可以取得确切临床效果,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对疾病康复有利,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李淑琴;唐洁;李智惠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抑郁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NIH卒中量表、ADL量表(BI)以及自设问卷评价了76例脑卒中病人.[结果]抑郁发生的原因与病人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发病性质等因素无关,与合并症(糖尿病)、卒中病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医疗负担及社会支持情况等有关.37例(48.7%)病人出现抑郁症状,其中轻度抑郁19.7%,中度15.8%,重度13.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为37.2%,中度47.1%,重度81.3%;无医疗负担的抑郁发生率为40.8%,有些医疗负担的为41.7%,负担极重者为80.0%;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为良、中、差的抑郁率分别为28.6%、55.0%、76.2%: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r=-0.31)与主观支持得分(r=-0.27)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急性期发病率较高,与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合并症、社会支持系统、医疗负担有很大关系,因此护理脑卒中急性期的病人时,应注意对以上方面进行同一系统化护理干预,促进病人的遵医行为,解除抑郁发生的因素,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临床研究

    作者:王珩;李勇刚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并分别在发病24 h以及治疗后每周各评分1次.采用Fugl-Meyer评定方法对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IM评定方法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的变化情况,观察时间为28 d.结果 经过康复训练,康复组的Fugl-Meyer、ADL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柏广涛;马跃文;姜亮

    国外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与性别、教育水平、合并症和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1],与患者的年龄和病灶位置则无明显相关[2].SF-36作为评定生活质量的量表,从定量化的角度,比较直观、全面地反映了人群的健康状况, 易于管理和操作,内部一致性较好,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用SF-36量表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 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的效果评析

    作者:余浩然

    目的:探讨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31例患者,观察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同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FM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和BI(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结果:在进行康复训练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MSE的评分、FM的评分和B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

  • 75例急性期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王珺

    目的:研究急性期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对75例脑卒中急性期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脑卒中的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为52.1%,多数脑心综合征在脑卒中2 d之内发生,在半个月内恢复,患者的心脏损害主要体现为心律失常和心肌酶谱增高.结论:急性期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可能和机体的特定部位受损引发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

  •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疗效评价

    作者:王林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2例)与对照组(58例).在常规抢救和治疗基础上,对康复组患者待其病情稳定后48h开始康复训练,观察时间为28d.结果:经过康复训练,康复组的Fugl-Meyer评测法和ADL Barthel指数法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肌电生物反馈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晗;李明;孙阳;熊亚敏;朱鹏飞;张锦明

    目的:评价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后急性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探寻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35例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障碍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偏瘫侧上肢加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对偏瘫侧上肢进行Bm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简式Fugl-Meyer(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和腕背伸时肌肉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的测定.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偏瘫侧上肢的Bnnnstrom分级、FMA及EMG幅值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文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提高.但在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独使用常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功能,更显著地促进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恢复及分离运动的产生,同时对促进腕关节背伸肌力的恢复方面提供了电生理学依据.总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更显著地促进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为脑卒中急性期肢体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 急性期脑卒中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郜红杰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16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康复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2组患者症状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痊愈24例,有效4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有效45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1%,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康复治疗和训练能够有效巩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早期配合作业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艳;李洁;刘琦;谢作文

    目的:探讨早期作业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作业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作业组同时进行滚筒、木钉盘及手的精细活动训练等作业疗法.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作业组提高更显著(均P<0.01).作业组中发病≤15 d进行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30 d后进行治疗的患者(90.0%、44.4%,P<0.05).结论:及早配合作业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效果,卒中后<15 d即介入作业疗法为有利.

  • 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探讨

    作者:马俊杰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采用神经内科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我科100例急性期入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神经内科检查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予神经内科检查及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NIHSS、ADL及FM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ADL及FMA评分均优于照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

  • 早期康复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作者:章薇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干预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并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干预,对比分析早期康复干预对于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 Feg-Mevyer积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后,其Barthel指数、Feg-Mevyer积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体位护理方法探讨

    作者:刘霞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体位护理方法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进行体位护理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前期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体位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I)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ADI及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体位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I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护理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护理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体位护理对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 通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脑卒中疗效观察

    作者:石奕丽;薛维华;丁敏

    目的:观察急性期(24小时以内)应用通腑开窍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通腑开窍法治疗;对照组38例,发病1周后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包括头针和体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急性期应用通腑开窍针刺法治疗能显著地提高脑卒中的疗效.

  • 石氏骨关节运动对急性期脑卒中早期康复的作用

    作者:邹碧霓;周雪文;冯月珍;朱瑾

    脑卒中是由于脑缺血、继发性神经损伤,脑再灌注损伤引起,它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

  • 浅谈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作者:韩凤红;段爱静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142例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被动关节活动护理及体位护理等方法,全部病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体位,关节活动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或预防继发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