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小东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儿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西替利嗪单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半年复发率及治疗后的肠道菌群、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后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CD4+、CD4+/CD8+等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半年复发率及CD8+水平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湿疹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充分改善患儿的肠道菌群与T淋巴细胞亚群,而且还能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 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对玫瑰糠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杨少平

    目的:对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玫瑰糠疹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作探讨.方法:选择伐昔洛韦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匹多莫德+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比对照组72.0%高,P<0.05.结论:玫瑰糠疹患者接受匹多莫德与伐昔洛韦共同治疗的效果更佳,可充分改善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状态.

  • T细胞亚群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关系观察

    作者:郑艳华;张瑞芬;郄兰霞;李俊卿;刘洪德;张巍

    目的 观察T细胞亚群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2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82例接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46例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HBV-DNA阴转与未实现HBV-DNA阴转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HBV-DNA阴转患者CD3+、CD4+、CD4+/CD8+升高水平和CD8+下降水平明显高于未实现阴转的患者(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通过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加强免疫介导的病毒清除,可能会增加抗病毒效果.

  • 针刺关元、足三里结合扶正中药对肿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争春;杨帆;常欣峰

    目的 观察针刺关元、足三里结合扶正中药对肿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体重在18-22g的健康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A、正常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模型小鼠+环磷酰胺(CTX);D、模型小鼠+针刺;E、模型小鼠+中药;F、模型小鼠+针刺+中药.对C、D、E、F四组进行14天的治疗,于第15天摘眼球取血、处死,取肿瘤、脾脏、胸腺等组织,计算抑瘤率及脾脏、胸腺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F(模型小鼠+针刺+中药)组与B(模型对照)组比较,小鼠平均瘤重明显降低(P<0.01),其抑瘤率为47.8%;F(模型小鼠+针刺+中药)组小鼠脾脏指数与C(模型小鼠+环磷酰胺)组比较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模型对照)组和C(模型小鼠+环磷酰胺)组比较,F(模型小鼠+针刺+中药)组中S180肿瘤小鼠外周血CD4+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CD8+含量显著下降(p<0.01),且升高了CD4+/CD8+比值(p<0.01).结论 将电针和扶正中药联合进行治疗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提高S180肝癌小鼠外周血中CD4+细胞亚群,降低CD8+细胞亚群,调节CD4+/CD8+的失衡状态,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发挥抑瘤作用.

  • 心力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

    作者:阿伟

    目的:讨论心力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选取150例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治疗的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5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情况.结果:在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免疫功能的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含量均下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经皮肝胆道镜碎石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肝胆管结石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

    作者:宋连奎;祁建臣

    目的:研究经皮肝胆道镜碎石术(PTCSL)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对肝胆管结石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PTCSL组采用PTCSL治疗;联合组在PTCSL组基础上给ERAS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三组T淋巴细胞亚群如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PTCSL组、联合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和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进一步发现,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PTCSL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PTCSL联合ERAS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改善,疗效更为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 糖尿病伴感染病人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意义

    作者:陈岚;刘志民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感染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以单克隆免疫荧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伴感染病人23例(感染组)和2型糖尿病无感染病人20例(无感染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对照组).结果 2型糖尿病伴感染组较健康对照组CD3+、CD4+、NK细胞明显降低(P<0.01);2型糖尿病无感染组较健康对照组CD3+、CD4+、NK细胞显著下降(P<0.05);2型糖尿病伴感染组与无感染组比较CD3+、CD4+、NK细胞显著下降(P<0.05,P<0.05,P<0.01);2型糖尿病病人CD8+、CD4+/CD8+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存在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糖尿病合并感染时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这可能是糖尿病病人易合并感染的重要原因.

  • SARS病人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其与T细胞亚群计数和激素治疗的相关性

    作者:周志统;沈芳;袁正宏;蒋伟伦;骆成榆;巫善明

    目的了解SARS病人抗SARS-CoV的检出与病程、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变化及激素治疗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ARS病人系列血清标本的抗SARS-CoV和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大多数SARS病人的抗SARS-CoV,需在发病10d后的系列血清可检出,其不随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减少,和激素治疗而转为阴性或明显降低.结论 SARS病人抗SARS-CoV的检出与病程有关,但与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的变化和激素治疗均无显著相关.

  • 胸腺肽对肝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张卫国;刘俊杰;吴清明;谢国建;王小虎

    目的:研究胸腺肽对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中29例给予常规治疗,34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胸腺肽治疗,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15例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CD4+)、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CD4+/CD8+)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1),胸腺肽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亦较肝硬化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CD8+则降低(P<0.01).结论:胸腺肽能显著提高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 黄芪对砒石染毒大鼠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易震南;梁标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对砒石染毒大鼠亚慢性期毒性作用的拮抗情况.方法将SPF级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砒石染毒组,砒石染毒组+两个不同剂黄芪提取物治疗组.治疗期间分别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经用黄芪总提取物对砒石染毒大鼠治疗后,大鼠的一般情况改善,体重增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与阴性对照组及单纯染毒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总提取物具改善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改善机体的应激能力、增加机体对毒物的解毒能力,对砒石具有很大的减毒作用,值得进一步实践应用.

3170 条记录 159/159 页 « 12...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