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静脉置管术在脑梗死长期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瑛楠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管术在脑梗死长期输液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98例本科室收治需长期输液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输液方法分为实验组49例(外周静脉置管术)与对照组49例(周围静脉留置针),将两组的置留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置留时间(18.2±4.7)d明显多于对照组(2.7±1.2)d,且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例(4.08%)明显小于对照组8例(16.3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周静脉置管术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其置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长期输液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

  • 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PICC在脑梗死长期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吉衡;赵丹丹

    目的:分析对脑梗死长期输液患者使用改良Seldinger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改善临床疗效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06例脑梗死长期输液患者均行PICC治疗,并随机分组.参照组51例,以传统PICC治疗;改良组55例,以改良SeldingerPICC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生化指标、1次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6-keto-PGF1α(12.29±2.84)pg/mL显著低于参照组,D-D(0.72±0.36)mg/L、TXB2(148.76±10.91)ng/L、PLT(138.28±19.74)×109/L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改良组1次置管成功率(85.45%)明显高于参照组(56.86%),并发症率(9.09%)明显低于参照组(19.61%),P<0.05.结论:以改良SeldingerPICC干预脑梗死长期输液患者,可提高1次置管成功率,调节多种生化指标,并发症率低.

  • 6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回顾

    作者: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

    目的分析置管的成功率和置管后的并发症.方法640例有长期输液适应证的患者参加本研究,材料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导管由柔软的硅胶材料制成,外径为0.8 mm(3Fr)、1.2mm(4 Fr)、1.6 mm(5 Fr).结果640例患者中,穿刺成功率占95%(包括穿刺两次成功者),失败率占4.8%.609例插管成功后临床表现:(1)上臂胀感的患者占12%;(2)重症静脉炎一般在1周左右发生,占2.6%;(3)导管异位占3%,经调整后恢复正常位置;(4)导管堵塞率在20天以上90天以内发生者占21.3%;(5)清洗堵塞导管成功率占33%,失败率占66.9%.结论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于长期安全保留在血管内的优点,有临床推广的实用价值.

  • 长期输液质控措施初探

    作者:孙杰敏;张景莉;杜娟

    笔者所在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危重患者比例大,需长期大量输液的患者多,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笔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现有的输液卡满足不了长期大量输液的要求,需每日抄写且不便观察.笔者于1999年春自行设计并试用长期输液卡,在实践中多次修改,现已批量印刷在医院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护患三方反映俱佳.以下将设计使用此卡的体会介绍如下.

  • 长期输液致静脉炎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护理

    作者:朱秀兰;李悦;李华;何萍

    0引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为普遍和不可缺少的治疗抢救手段,但同时伴随长期输液也容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从而给病人带来痛苦和烦恼。
      静脉炎是静脉血管的一种常见病,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的形成。静脉炎的发病频率在我国相当高。静脉炎分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多因血流较慢、高凝状态、静脉缺氧和静脉壁的损伤所致,而且发生病变的部位非常之多。
      长期静脉输液导致静脉炎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轻者穿刺点局部感到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条索状红线,患肢形成静脉曲张,浅静脉隆起扩张,蜿蜒曲折。此时静脉出现发红、肿胀、发硬、结节、痉挛性疼痛等症状,并伴有全身不适,皮肤升温。严重者可发展为深静脉炎,患肢皮肤成褐色红斑,继而紫暗红肿,溃烂,肌肉萎缩坏死,周身发热、畏寒、不适,患肢剧烈疼痛,而行动不便,甚至截肢。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 对长期输液患者血管的护理干预

    作者:张亚力;王如欣

    目的:探寻对长期静脉输液患者血管的保护措施.力争把不良操作所致的血管损伤降到低程度,从而重视对血管的全程护理.方法:对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从合理选择血管、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留置针的使用、送管技巧以及封管方法至如何正确拔针、按压;从正确合理使用有刺激性的药物至血管扩张制剂的适当应用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和实施护理.结果:26例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84.6%的患者血管弹性依然较好,无疼痛感,或原有静脉炎状况得以稳定.结论:自始至终对血管实施全程护理,可使长期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情况减少,对血管起到保护作用,减轻患者痛苦,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为患者的远期治疗和护理提供保障.

    关键词: 长期输液 血管 护理
  • 逆向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探讨

    作者:秦小金;毛蕾芳;李亚丽

    目的 探讨对临床上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较差患者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内科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分别进行逆向静脉穿刺置管和顺向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的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穿刺血管局部红、肿、疼痛的发生率、静脉针留置天数等.结果 逆向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顺向静脉穿刺(P<0.05),逆向静脉穿刺血管局部红、肿、疼痛的发生率略低于顺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留置时间基本相同.结论 逆向静脉穿刺法置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穿刺方法,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 手背静脉逆向穿刺在脑卒中后长期输液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李铮

    目的:观察手背静脉逆向穿刺在脑卒中后长期输液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长期输液治疗的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手背静脉逆向穿刺输液,对照组行手背静脉顺向穿刺输液.观察1次穿刺成功率、输液舒适度、渗漏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和输液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穿刺疼痛程度、渗漏和静脉炎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长期输液老年患者行手背静脉逆向穿刺对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和输液舒适度、减轻穿刺疼痛感、降低渗漏和静脉炎发生率有一定帮助,于患者输液治疗顺利进行有利.

  • 长期输液者静脉血管的保护方法

    作者:张莱莉;李翠萍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此对长期输液者静脉血管的保护尤为重要.本文对静脉的选择、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药物时血管的护理、液体外渗的处理,以及拔针时的保护几方面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 三黄软膏在慢性肝病患者长期输液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玉芬;年素娟;晏定燕

    目的 观察三黄软膏在慢性肝病患者长期输液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8例慢性肝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输液的基础上,从静脉穿刺点上方1cm处沿静脉涂抹三黄软膏.观察两组患者在输液15、30d静脉炎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在输液15d和30d时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5.4%和23.1%,对照组在输液15d和30d时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2.7%和42.3%.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在长期输液过程中使用三黄软膏涂抹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静脉护理干预作用于老年凝血功能不良输液患者的效果研究

    作者:黄小蓉;李宝香

    探讨静脉护理干预应用于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长期输液中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行长期输液治疗且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护理干预应用于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长期输液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长期输液治疗不良反应中医护理对策

    作者:张敏

    目的:探讨老年长期输液治疗不良反应中医护理对策.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长期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成员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患者应用护理常规方法,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对策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疾病原因需要长期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护理对策干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对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 长期输液患者施行专人穿刺的效果

    作者:张凤琴

    目的 保护长期输液患者的血管并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方法 将100例慢性病及化疗的长期输液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护士按轮班制随机穿刺,观察组由固定的护士进行穿刺.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97%,单条静脉使用(6.23±0.76)次,对照组分别为84.98%、(5.01±0.7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专人穿刺可明显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 长期输液患者的静脉保护

    作者:李群英

    静脉输液是临床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因而对长期输液患者,静脉血管的选择和保护极为重要.本文从针头的选择与进针的技巧、静脉的选择、输入的高浓度、强刺激性的药液对血管的损伤及护理,拔针时血管的护理,以及液体外渗的处理等几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 长期输液 静脉 保护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庞晓军;黄玉珍;何显科

    介绍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综合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PICC历史及现状、PICC临床应用、PICC置管方法、PICC主要并发症的防治.PICC与CVC相比,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优势明显,可用于TPN治疗且并发症较少节约患者的治疗成本.

  • 对长期住院肝炎患者保护性静脉输液计划的观察

    作者:彭亚珍;章晓玲

    目的:了解制定长期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计划的效果.方法:早期注射时由手指浅静脉进行,由下至上,由浅、小静脉到粗、直、较深的静脉穿刺,双上肢交替进行,特别情况下,双下肢交替也列入计划(慢肝合并糖尿病的不采用双下肢),与双上肢交替进行穿刺.结果:实验组无静脉炎发生,静脉硬化1例,穿刺困难极少发生;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例,8例在停止输液的情况下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硬化5例,穿刺困难普遍存在.讨论:使用长期输液静脉穿刺计划措施,能有效的预防脉管炎,静脉硬化的发生,能减少由于穿刺困难而造成患者的躯体痛苦.

  • 长期输液的患者如何保护静脉

    作者:史家一

    目的:静脉输液是临床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因疗效迅速且有效占有重要位置.方法:一般由远端小静脉开始(抢救情况可例外),常选用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并采用交替注射法,如左右上肢静脉交替使用,使损伤的静脉得以修复.结果:根据病人特点,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技术,多与病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以分散病人对穿刺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结论: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因此说,对于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保护静脉至关重要,现在我们从静脉的选择,输入强刺激药物时血管的保护,液体外渗的处理以及拔针时血管的保护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长期输液 保护静脉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与体会

    作者:张桂香;孙芬霞

    静脉穿刺是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方法 ,而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已做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对长期输液时不用反复穿刺人体,减轻对血管的破坏,起到保护浅静脉的作用;对危重病人经常临时给药或手术、大出血需快速输液的病人提供了方便,不仅降低了病人的痛苦,还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与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对比

    作者:李燕文

    目的:对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60例行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接受浅静脉留置针置入的8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情况.结果:置管后研究组发生静脉炎、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置管后的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浅静脉留置针相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中效果更好,具有并发症少、舒适度较好、留置时间长等优点,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可成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理想输液通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