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假性结石的超声特点分析

    作者:董行波;景静

    目的:总结头孢曲松钠导致胆囊结石的超声特点.方法:通过超声对胆囊进行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结石形态、回声强度、后方声影的强弱及变换体位后的移动情况,观察随访停药后的结石变化.结果:假性结石与一般胆囊结石相比,具有特征性的超声特点.结论:超声观察,长期大剂量应用头孢曲松钠导致的胆囊假性结石具有其相对特有的声像图特点,能够为临床医师用药方面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头孢菌素相关假性结石与真性结石的超声图像对比分析

    作者:古佳蕾;江燕文;吴咏红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所导致的假性结石与真性结石各自声像图特征.方法 通过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门诊35例使用头孢菌素抗炎治疗所致的假性结石患者和35例真性结石患者进行胆系、泌尿系扫查,观察二者结石的形态、回声强度、后方声影强弱及变换体位后的移动情况.结果 使用过头孢菌素的35例患者出现的胆系、泌尿系结石大部分具有质地疏松、中低等回声、后方声影弱、随体位移动速度缓慢和变形的特征,且停止服用头孢菌素后结石大部分在1~2周内消失.结论 通过观察头孢菌素所致的假性结石与真性结石的超声图像特点,掌握假性结石具有的特征性声像图的表现,使得临床及影像医生对此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提高超声诊疗水平,避免误诊.

  •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原因

    作者:胡秀才

    目的 探究头孢曲松钠导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使用头孢曲松钠引发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其引发原因,同时探讨该种由头孢曲松钠导致的不良反应是否存在规律.结果 大量文献关于致假性结石的患者多为小儿患者,假性结石主要成分为钙鳌合头孢曲松钠,发生后,立即停用头孢曲松钠,胆囊结石一般可自行消失,泌尿系统经过碱化处理后可恢复.结论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作用多发于小儿,因此在临床药物使用时,应对小儿患者慎用.如发生不良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肾积水等严重病症.

  • 头孢曲松钠相关尿路假性结石的CT表现

    作者:郑国良;周雁玲;叶宁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相关尿路假性结石的CT影像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例头孢曲松钠相关尿路假性结石患者的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CT影像特点.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9、21、55岁.1例因阑尾炎、2例因泌尿系感染行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1例于用药第13天出现腰腹部疼痛;1例第2天出现腰痛加重伴尿中出现棉团状物,第3天发展为无尿;1例第5天尿中出现絮状物.3例用药后的CT检查均显示尿路内异常高密度影.1例无尿患者行输尿管镜下碎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另2例行CT随诊,其中1例停药后16d高密度影消失,1例停药后12d高密度影明显减少,此后未继续随诊. 结果 3例头孢曲松钠相关尿路假性结石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影,CT值47 ~ 667 HU,除1枚输尿管结石密度不均外,其他密度较均匀.假性结石同时累及肾、输尿管和膀胱2例,同时累及肾和膀胱1例;2例伴有肾、输尿管积水,1例合并胆囊假性结石.肾假性结石均为多发,2例呈结节状,1例伴有积水者呈泥沙状及结节状.输尿管部位1例发生4枚,1例2枚,其中5枚呈条柱状,1枚呈小结节状.膀胱部位1例单发,呈小结节状;2例多发,1例呈泥沙状,另1例共2枚,呈小结节状. 结论 头孢曲松钠相关尿路假性结石的CT影像特点为双侧尿路多部位多发、密度较均匀的高密度影,其在输尿管内多呈条柱状,在肾及膀胱呈泥沙状或结节状.

  • 头孢曲松相关假性结石

    作者:高晨;周颖

    头孢曲松是第3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该药易与胆汁和尿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为头孢曲松钙盐沉淀物,进而形成假性结石.多数头孢曲松相关假性结石患者无临床症状,超声检查是该病诊断的常用方法,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有助于确诊.用药剂量、疗程、静脉滴注速度及禁食与脱水状态是头孢曲松相关假性结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假性结石具有可逆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无需手术.必要时应予对症治疗.

    关键词: 头孢曲松 假性结石
  • 头孢曲松钠与尿路结石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王阳;刘春

    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因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的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可能引发尿路结石。近年来,注射使用头孢曲松钠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临床报道屡见不鲜,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但对其产生机制、诊断、预防及治疗的相关研究仍不十分明确。本文对头孢曲松钠引起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结石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梁小燕;钟毓杰

    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半衰期长而广泛地应用于严重感染性疾病.但在其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头孢曲松钠引发胆囊结石的报道越来越多,逐渐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但目前对其成石的机制尚未完全了解.该文通过对头孢曲松钠的血药浓度、用药疗程、胆汁的淤积、胆囊的收缩功能以及在用药过程中病情的具体情况(如禁食、脱水及手术操作等)等方面的研究,对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结石的成石机制进行了综述.

  •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假性结石的超声诊断体会

    作者:方卫兵

    胆囊结石是常见的胆囊疾病,在引起急腹症的疾病中仅次于阑尾炎,是超声诊疗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1].头孢曲松钠也是临床广泛应用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低、消除半衰期长等特点.头孢曲松钠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皮肤反应、血液学改变及胃肠反应,如皮疹、痛痒、发热、静脉炎、支气管痉挛、头痛、头晕等以及胃炎、结肠炎、黄疸等消化道症状.但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关于头孢曲松钠诱发胆道结石的文献报道[2,3].我科对高度疑似头孢曲松钠致假性结石患者108例跟踪检查,以探讨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假性结石病与真性结石的声像图区别.

  •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姚伟;王恩成;米绍平;张光海;汪静

    1 病例资料患儿女性,5岁7个月.因“发热、咽痛1d”于2017年1月9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d活动后受凉,随后出现发热,体温高38.5℃,自诉咽痛,伴畏寒,偶咳,痰少,色白.无鼻塞、流涕、喷嚏,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患儿家属给予“三九感冒颗粒”口服,患儿体温可暂时下降,但不久后复上升,咽痛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7.7℃,心率109次/min,呼吸20次/min,体质量21kg.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其上可见脓点附着.腹部丰满,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约3~4次/min.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0.9%氯化钠液100 ml+头孢曲松钠1.0g,每12h1次,静滴.用药1天发热、咽痛症状消除.用药第5天,扁桃体脓性分泌物消失,扁桃体Ⅰ度肿大,病情好转拟出院.当日,患儿进食午餐后出现腹部疼痛不适.

  • 头孢曲松与结石形成相关性文献分析

    作者:赵晓锦;胡亚洁;孙淑娟

    目的 分析由头孢曲松所致的胆囊及泌尿系结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至2016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应用头孢曲松所引起的胆囊及泌尿系结石的文献报道,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检索到由头孢曲松引起的胆囊结石病例535例.泌尿系结石病例54例.胆囊结石的发生人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发生泌尿系结石的男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儿童患者应用头孢曲松发生结石的比例较高.结石的形成与用药剂量、疗程等因素有关.停药后未经特殊治疗结石多在3个月内自行消失.结论 临床应重视头孢曲松可形成胆囊及泌尿系结石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并做好跟踪检查,以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头孢菌素相关性胆囊假性结石的声像图特征分析

    作者:李金英;朱秀玲;王均;刘玉敏;轩爱军;苏静;唐魂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所致胆囊假性结石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2例头孢菌素所致胆囊假性结石的患者进行扫查,观察结石形态、回声强度、后方声影及变换体位后结石移动和变形情况,停药后随访结石的变化,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伴随症状.结果:62例患者中,胆囊沉积物4例(6.5%),泥沙样结石23例(37.1%),团块状结石35例(56.4%);大部分结石具有质地疏松、伴弱声影、移动缓慢和变形的特征.停药后所有结石均自行消失,以停药后l~2周内消失者多.62例患者中,仅5例(8.1%)出现临床症状.结论:应用头孢菌素后会产生胆囊假性结石.与一般胆囊结石相比,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停药后短期内可恢复正常.临床及影像医生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 头孢菌素相关性尿路可逆性结石的CT表现

    作者:郑国良;周雁玲;蓝海龙;蔡锦杏;叶宁;张劲勍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相关性尿路可逆性结石的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近期使用头孢菌素后尿路出现可逆性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有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用药史,疗程1~3 d,用药后1~6 d全腹部CT平扫显示尿路多发高密度可逆性结石影,6例停药后7~16 d腹部CT随诊显示尿路可逆性结石消失(4例)或明显减少(2例),1例行手术治疗.在CT图像上,观察可逆性结石的部位、数量、形态、密度和伴随征象,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肾结石7例,双侧发生5例,单侧2例,结石均为多发,呈结节状或泥沙状;输尿管结石6例,双侧发生1例,单侧5例,其中5条输尿管各发生2枚,2条单发,结石共12枚,2枚呈结节状,10枚呈圆柱状或条状;膀胱结石3例,单发2例,呈小结节状,多发1例,呈泥沙状;2枚结石密度不均匀,其他结石密度较均匀,各个结石之间密度不甚一致,全部结石CT值范围为47~667 HU;6例患者共7条输尿管发生梗阻性尿路轻度或中度积水.结论 头孢菌素相关尿路可逆性结石由于其形成时间短,结构松散,在尿路中容易铸型,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在怀疑头孢菌素相关尿路可逆性结石时,应注意询问用药史并应在短期内影像学复查,以便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 药物性胆囊假性结石的超声鉴别诊断

    作者:刘刚;金萍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内假性结石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采用超声诊断仪对9例使用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内假性结石的患者胆囊进行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结石形态、回声强度、后方声影的强弱及变换体位后的移动情况,随访停药后的结石变化.结果:9例患者中,超声检查结果:2例单发,7例多发;形态及边缘规则1例,不规则6例,泥沙状2例;9例可见结石内部回声;较弱声者9例;移动、沉降速度快者1例,缓慢者8例.结论: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会产生假性胆囊结石,与一般胆囊结石相比,具有特征性的超声特点,停药后短期内可恢复正常.应针对其图像特征,与胆囊结石鉴别,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原因

    作者:司继刚;孙敏;赵群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原因,以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头孢曲松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年来发表的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对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总结头孢曲松钠致该类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结果: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形成假性结石多发生于小儿患者,结石形成的主要机制为头孢曲松钠与钙螯合形成头孢曲松钙泥沙样结石。一旦发生,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胆囊结石一般在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泌尿系统结石经解痉、碱化尿液治疗后多可恢复。结论:临床医师或药师应重视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不良反应,在高危人群中应避免使用头孢曲松钠。

  • 头孢曲松钠所致假性胆石症彩色超声特征分析

    作者:朱加聪;陈秀平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后所致假性胆石症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对住院时均无胆囊或胆管结石,住院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停用头孢曲松钠后第1天超声监测结果为:248例胆囊及胆管正常,52例胆囊或胆管内出现强回声光点或光团,占17.3%.发现结石时间第2~14天,其中24例于用药后5~7天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不适、隐痛,部分伴轻度恶心、呕吐,临床仅做对症处理,未做特殊治疗.其余28例无临床症状.对有强回声光点或光团的52例患者进行随访,强回声光点或光团均于停药后11~62天完全消失.结论 头孢曲松钠可以引起假性胆石症,且在停药一段时间后,结石能自行消失.

  • 头孢曲松钠引起假性结石症

    作者:况娅

    头孢曲松钠引起假性结石临床时有发生,为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避免误诊,笔者查阅近年来应用头孢曲松钠时的不良反应有关文献,进生整理、筛选、分析、归纳.

  • 头孢曲松钠所致胆囊假性结石声像图分析

    作者:杨天翔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内假性结石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73例使用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内假性结石的患者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胆囊、胆管、结石形态,回声强度,后方声影的强弱及是否随体位变化而移动.结果:73例使用头孢曲松钠患者,胆囊内均可见强回声光斑、光团或泥沙样回声.形态规整或不规整,结构疏松,部分后伴弱声影,可随体位移动.结论:头孢曲松钠可致胆囊内假性结石,停药后无特异性治疗情况下均可消失.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